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美丽的颜色作者:艾芙·居里1.了解居里夫人的故事,了解有关镭的知识。2.学习对比、引用手法的运用及作用。3.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课时目标学情诊断情境导入居里夫人(1867-1934)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艾芙·居里(1904-2007)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与玛丽·居里(Marie Curie)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法国作家,曾撰写其母传记《居里夫人传》(Madame Curie)。学情诊断作者简介猝( ) 简陋( ) 燥热( )骤雨( ) 窒息( ) 吹嘘( )沥青( ) 荧光( ) 轮廓( )学情诊断积累字词cùlòuzàozhòuzhìxūlìyíngkuò筋疲力尽( ) 和颜悦色( )踱( ) 神秘( ) 钥匙( )炽热( ) 沸腾( )学情诊断积累字词jīnyuèduómìyào shichìténg猝:突然。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吹嘘:夸张地宣扬。踱:慢步行走。学情诊断积累字词景况:情况。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筋:筋骨;尽:完。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学情诊断积累字词自主探究写作思路:先写——环境艰苦再写——提取艰苦最后写——收获喜悦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画出段落层次感知文本自主探究感知文本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总写玛丽·居里“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引领全文。居里夫妇在实验室自主探究感知文本第一层(2~6):描写小木屋的简陋,突出主人公以苦为乐的精神。第二层(7~14):描写玛丽·居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提炼镭的“反自然”工作和生活,以战胜自然、战胜自我为乐。第二部分(2~14):具体描写玛丽·居里在小木屋里提炼镭的过程中那种“艰苦而微妙的快乐”。自主探究感知文本第一层(15~17):描写玛丽·居里和丈夫对镭的想象和期盼,为镭的发现做铺垫。第二层(18~25):描写玛丽·居里和丈夫成功提炼出镭时的愉快与幸福情景。第三部分(15~25):描写玛丽·居里和丈夫终于提炼出镭时的愉快与幸福情景,以事业的成功为乐。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怎样理解“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是美好的,快乐的;二是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地提取了“镭”是快乐的,这句话突出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伟大心灵。合作探究品味语言“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这句话应怎样理解?“反自然”的生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工作劳动强度大、时间长,超越人的身体极限;二是指放射性元素对人身体有害,但因条件艰苦,没有必要的保护措施而处在反自然状态。合作探究品味语言归纳写作技法② 极差的实验设备、超强度的劳动与人物的“柔情和智力上的热情”相对比,突出人物挑战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勇气。鲜明的对比:① 小木屋的极其简陋与主人公的极大快乐相对比,突出人物献身科学、乐于追求的崇高精神世界。合作探究品味语言③ 提炼镭的极其艰苦的过程和成功的幸福相对比,充分展示出主人公在科学的道路上历尽艰辛最终获取成功、并将此作为人生最大快乐的伟大精神。合作探究品味语言恰当的引用。文中多处引用主人公的笔记等,使文章内容详实,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A.筋疲力尽(jīng) 零星(líng) 姿势(zī) 钥匙(yào)B.小心翼翼(yì) 景况(kuàng) 神蜜(mì) 领域(yù)C.和颜悦色(yuè) 荧光(yíng) 吹嘘(xū) 躁热(zào)D.骤雨猝至(sù) 炽热(chì) 窒息(zhì) 迸溅(bèng)检测小结下列各项中字音或字形均有一个错误的,请你找出来并加以改正。jīn秘燥cùA.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猝至:突然到来。B.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景况:情况。C.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幼稚:这里指头脑简单,缺乏经验的。D.这种新物质的放射作用极强。放射:放出,发射。检测小结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课时小结快乐科学兴趣工作热情工作环境—恶劣平静专注对 比工作设备—简陋工作难度—很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