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全国名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 思想政治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 D ①②:原始农业开始出现 , 人们共同劳动共享成果、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讨论管理集体事务 , 这是对 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描述 , ①②不选o ③④:从殷墟中城市文明、礼乐文明、甲骨文、青铜器皿、玉石 雕刻、马车等因素 , 可以推断商文明属于奴隶社会 , 在这一时期 , 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 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 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 , 迈入文明时代门槛 , ③④符合题意o 故本题选 Do2. D A:该选项说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进步性 , 而材料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固有问题 , 故该选项不 符合材料主旨 , A不选o B:该选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 , B排除o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 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 , C错误o D: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 , 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 家手里 ,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o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 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这一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o 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 D正确o 故本题选 Do3. A 这首诗的意思是 ,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 , 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o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 田 , 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o ①③:这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但他们自己却两手 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 , 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身受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悲惨生存状态o 这一切 都根源于封建土地所有制 , 沉重的地租、苛捐杂税使得民不聊生 , ①③符合题意o ②:材料强调分配方式的不 公 , 没有体现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 ②不符合题意o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不能调和 , 但可以缓和 , ④说法错误o 故本题选 Ao4. C ①: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o 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 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 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o 美国政治极端主义思想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 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 原因 , ①排除o ②:资本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进行的变革是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 , 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 这使得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摆脱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 , ②符合题 意 o ③:经济危机难以治愈 , 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这是资本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③符合题意o ④:该选项说法正确 , 但与材料不构成因果关系 , ④不符合题意o 故本题 选 Co5. B ①: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 , 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 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o 这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 , 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 部分 , 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 , 创立了唯物史观 , ①正确o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 使 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 十月革命由理论变成了实践 , ②错误o ③: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 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 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 , 相反却吸 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o 这体现在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高一上月考卷(一) ● 思想政治 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4 页) 必修 1 唐】会 , 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 ,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 解释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 ③ 正确 。④:马克思主义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同与现实不符 , ④错误 。故本题选 B。6. A ①③:“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 代替了旧的”强调了阶级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里不可避免 , 阶级社会的阶 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 ①③正确 。②:材料强调了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不可避免 , 没有体现为无产阶级斗 争指明方向 , ②排除 。④:材料虽节选自《共产党宣言》, 但未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 , 没体现科学社会主义 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 ④排除 。故本题选 A。7. C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20 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出现严重曲 折 , 并不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 ,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 机 , ①错误 。②:材料反映了国际共产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 , 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 折性的统一 , ②符合题意 。③:随着社会发展 , 社会主义运动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 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需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 ③符合题意 。④: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 是不可逆转的 , 但材料反映的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 , 不能说明这一选项的观点 , 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C。8. B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 这表明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 ①符合题意 。②③:《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 一般规律 , 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 ②③说法错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是根植于中 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焕 发科学社会主义生机活力的中国实践 , 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9. A ②④:毛泽东指出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 , 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 , 才认 识了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 , 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 , 而是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 发展的过程 , 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 ②④符合题意 。①:毛泽东说: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 作 , 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 , 表明在抗日战争以前对民主革命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但在抗日战争时期 ,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 , 同时规律性的认识没有盲目性 , ①说法错误。③:实践决定认识 ,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道路 , 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 选 A。10. B ①:鸦片战争后 ,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形式上独立自主 , 实际上却受到殖民主义的奴役 , ①说法正确 。②:在当时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 ②说法错误 。③: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 , 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 方案失败了 , ③说法正确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且具有软弱性 , 不能承担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革命的使命 , 那个时期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11. A ①②:近代中国却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原因在于清政府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政 策 , 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 损害了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高一上月考卷(一) ● 思想政治 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4 页) 必修 1①②符合题意o ③:材料强调代中国却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 而该项强调无数仁人志士尝 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践都失败了 , 这不是题干设问的原因 , ③与题意不符o ④:该项是资本 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 不是题中设问的原因 , ④与题意不符o 故本题选 Ao12. B ①: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 , ①错误o ②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意味着 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 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的结果 , ②③正确o ④:中国共 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 社会的发展方向 , ④错误o 故本题选 Bo13. A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 人民大众的 ,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 ①正确o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 命 , ②错误o ③:就革命前途来说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 政 , 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 ③错误o ④: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 ,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属于世界资 产阶段革命的一部分 , 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 ④正确o 故本题选 Ao14. B ①②:参观“复兴之路”展厅 , 通过展品了解到了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 100多年的历史o 可以认识到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落后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 而近 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 , 也是一部抗争史 , 是中国人民探索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道路的历史 , ①②符 合题意o ③:中国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 , 推翻了封建帝制 , 对国家进步作出了贡献 , ③错误o ④:“复兴 之路”展厅布展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 100 多年的历史 , 而社会主义制 度的确立是在 1956年 , 不属于该时间段 , ④与题意不符o 故本题选 Bo15. A ①③: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机和条件包括 ,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已经掌握政权 , 社会主义国营 经济迅速发展 , 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 不同 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 ①③符合题意o ②:当时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 新形势 , 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 ②错误o ④: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 ④错误o 故本题选 Ao16. B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 要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走出一条 自己的路 , ①正确o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曲折 , 不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 而是因为当 时没有结合自己的国情搞建设 , ②错误o ③: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 , 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 , 但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 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③正确o ④: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 且“对 抗性的矛盾”表述错误 , ④错误o 故本题选 Bo17. 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 , 它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生 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o ②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 产资料共有 , 但生产资料却被少数资本家占有 , 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 , 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 会的始终o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 ,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o ③资本主义社会基高一上月考卷(一) ● 思想政治 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4 页) 必修 1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o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 资产阶级尽管采取了一些缓 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 但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o 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 , 就会发生以生产过 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 这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o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阻碍生产力发展 , 资 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o (每点 4分)18. ①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 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 能够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o 马克 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 , 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o ②马克思 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o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 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o 马克思主义 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 , 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o ③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和 理论逻辑能够在理论发展中一脉相承 , 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 , 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o (每点 4分)19.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用革命建设和 改革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o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 是实践的理论 , 站在人民的立场探 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人民之中 , 不断依靠人民取得新的胜利o ③马 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 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o (每点 4分)20. ①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o ②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 , 经过长期浴血奋战 ,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o 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 会主义改造 ,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o ③党在社 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 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 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o (每点 4分)高一上月考卷(一) ● 思想政治 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4 页) 必修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