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大战中的插曲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战地仁心铸丰碑,人道光辉照和平聂荣臻第一单元01030402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百团大战、聂荣臻生平及回忆录的有关知识。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归纳课文内容掌握夹叙夹议写作手法。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聂荣臻的形象,理解在残酷战争中救助两个日本小女孩这件事的重要意义。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致信日本官兵的用意,传承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博爱的情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体会作者致信日本官兵的用意,传承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博爱的情怀。分析聂荣臻的形象,理解在残酷战争中救助两个日本小女孩这件事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初识烽火仁者01探究新知作者简介聂荣臻(1914—2004年)四川江津(今属重庆)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事迹聂荣臻1923年入党,1927年参与南昌起义任党代表。1927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31年12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1军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在黄土岭战斗中与杨成武指挥部队击毙日"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代表作《聂荣臻回忆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回忆录丛书之一。该书以口述的形式,全面回顾了作者聂荣臻的人生历程,其中内容主要集中于革命这一段。通过本书一代革命家对人民解放事业的波澜壮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前进的辉煌壮丽往事的回顾,让今天的我们重新感受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革命历史。破题见义探脉络02探究新知大战中的插曲活动1:《大战中的插曲》标题中的“大战”和“插曲”分别指的是什么?标题有什么作用?“大战”:抗战时期的“百团大战”“插曲”:“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段”。作用:(1)点明了这一事件深厚的历史背景(2)说明了它的特殊性——不是战争主要部分,而是“插曲”(3)显得耐人寻味,强调了事件的美好性。解读标题整体感知活动2:初读文章,请同学们划分文章的层次,说一说这篇回忆录回忆了哪几件事?01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事件,写百团大战中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姑娘。02第二部分(第2—10段):回忆战火中照顾日本小姑娘并派人送回的过程;03第三部分(第11—13段):聂帅惦念并寻找救起的日本小姑娘,以及战后美穗子探访聂帅。04第四部分(第14—15段):点明事件的意义:这段大战中的插曲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整体感知活动3: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简要概括文中的“插曲”指什么。百团大战中三营一团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到指挥所后,聂荣臻元帅给受伤的小姑娘包扎好伤口,并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找附近哺乳期的妇女给在襁褓中的孩子喂奶;给大一点的小姑娘拿梨子吃;用小勺喂稍大一点的孩子;还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挑子送小姑娘至日军营地,并写了一封信。仁行鉴魂见光辉03探究新知活动1:聂元帅为日本小姑娘做了哪些事?你能感受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①给受伤的小姑娘包扎好伤口,并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②找附近哺乳期的妇女给在襁褓中的孩子喂奶;③给大一点的小姑娘拿梨子吃;深入研读④用小勺喂稍大一点的孩子;⑤了解小孩的名字;⑥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挑子)往石家庄送小姑娘,并致信。活动1:聂元帅为日本小姑娘做了哪些事?你能感受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深入研读①重情义、有情怀。对战争中发生的一些小事,能够记忆犹新、如数家珍,并且能够用善意和理智来看待战争中的人和事。②心思细腻、缜密。在考虑如何安排两个孩子的时候,把是由自己抚养还是送回去的每一种情况的利与弊都加以权衡,体现了办事的细心和周全。③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极大的热心。当前线部队请示如何处理两个小姑娘的时候,聂荣臻说道: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体现了他对部队、孩子、工作、人民的高度责任感。活动1:聂元帅为日本小姑娘做了哪些事?你能感受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深入研读④平易近人,慈爱亲切。例如,“那个稍大些的孩子,很讨人喜欢,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⑤运筹帷幄、精明干练,有真知灼见。例如,“我是这样考虑的:我们进行抗日战争,这中间不只是打仗的问题,还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⑥胸怀宽广,有人道主义精神。在中日对战的特殊时期,聂荣臻能够奉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救助日本小姑娘。活动2:“百团大战中的这个小小的插曲”为什么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深入研读从中国人民的角度来说,对待战争遗孤的救助,体现出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证明了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实质就是不正义的战争,也促进了中日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友好往来。从日本人民的角度来说,中国人民的义举证明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抗日战争实质上是维护和平和主权的战争,我们的战争只是针对那些入侵者而言的,而不是对日本人民的,是我们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而以美穗子为代表的日本民众的态度,更加体现了我们中日友好的主题。个人而言,美穗子回访更加证明了中日人民的友情,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同是战争受害者的中日人民保持了高度的一致,美穗子就是一个事实的例子,美穗子的回访以及日本人民的表现更是体现了中日友情。010203文心载道显匠心04探究新知活动1:作为一篇回忆录,本文在记叙顺序上的特点是什么?采用倒叙手法。这是一篇回忆录,用的是倒叙的手,开头直接点明救起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件。采用插叙手法。在第9自然段,插叙了在晋察冀军区俘虏的叫中西的日本兵的故事,他不但自己留在晋察冀根据地,而且影响到其他被俘虏的日本兵留下来,组织成“反战同盟”。深入研读采用顺叙手法。叙述救起日本小姑娘的事情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010203②倒叙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知识拓展①顺叙便于把叙述内容表述得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自然顺畅。(1)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2)埋下伏笔 (3)增强文章的曲折,使情节波澜起伏,增强可读性③插叙(1)对中心内容(主要情节)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使内容更充实(2)增强小说的波澜,使叙事跌宕起伏,增强艺术感染力④补叙(1)对上文内容补充交代 (2)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出人意料(3)增强了…的真实感,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活动2:分析第一段的作用(倒叙作用)?以一种抒情性的笔调,引出对百团大战中中国军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的回忆,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将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战斗场面与饱含爱心、温馨感人的救人故事进行对比,突出中国军队崇高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深入研读强调“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照应标题,总领全文。活动3:作者写给日本官兵的信包含几层含义?目的是什么?深入研读信件一共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揭露并强烈谴责了日军侵略中华的暴行,痛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第三层,提出希望,希望日军与中国士兵齐心合力,谋求解放,谋求和平。第二层,指明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倡导的的人道主义精神;目的: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宣扬和平和人道主义精神。活动4:文章引述的“我”当时写给日军一封信,占用了较大的篇幅,将这封信的内容删除好不好?为什么?(插叙的作用)深入研读不好。①表明严正立场:直斥日军暴行,指出灾难责任完全“由日阀负之”③宣传教育: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表现聂荣臻的形象传达出中国军民爱好和平、善待无辜日本百姓的人道主义精神。②满贮人道的坚守,人性的光辉:表明抗战是为了中日双方人民谋求和平的正义之战:日本孤儿的遭遇说明日阀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而我军对待日本普通民众更与日军暴行形成鲜明对比。④增强故事完整性:给日本军写信是“大战中得插曲”这一故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删除,就损害的了故事的完整性。插叙段作用:知识拓展①插入的是一个史实段:由眼前的某人(或物,或事)引发对历史的联想或反思,说明某个道理(或指出某种现象);具有例证的作用,说明某一观点;或起为后文的议论抒情作铺垫的作用。②大量引用文言或诗词名句,则增加文章的典雅之美,丰富文章内容,增强可读性.③引用故事: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④引用书信、日记:印证作者的观点,使文章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⑤插入神话传说:则多为增添神秘色彩,引发读者联想。丰碑永立启思行05探究新知大 战 小插曲 实 质我军缺医少药 竭力救治日本副站长、女婴我军条件艰苦 极尽所能安顿日本女孩 日军对我国人民推行“三光政策”,惨无人道 我军对被俘士兵绝不伤害;对日本平民不仅不伤害,还极力爱护和照顾总结延伸活动1:作者回忆大战中的插曲的目的是什么?至仁至义国际主义人道主义总结延伸活动2:试分析本文有哪些艺术特色。②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更加的真实可感。如:我考虑,或是由我把她们养起来。①本文运用倒叙的方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本文用词精炼,富于变化,更加准确形象。如“我牵着她的手”,“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等。总结延伸活动2:试分析本文有哪些艺术特色。⑤以第一人称来讲述,语言浅白,口语化,更真实,情感更充沛。聂帅的回忆录语言浅白,用口语的形式进行叙述,娓娓道来。同时在文中,聂帅充满了感情,表现出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愤慨和谴责,同时又表现对和平的向往。④夹叙夹议。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有对落难百姓的同情,对小女孩的关爱,还有对日军暴行的披露和对未来发展的看法,丰富主旨。课堂小结本文用回忆的方式,以朴实无华的笔触记述了百团大战中一件“曲折有趣”又“很有意义”的事情,即聂将军关心和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回日方的故事。这一事件既彰显了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又包含了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新时代的我们怎样的启发和思考?课堂练习人物形象 叙述表达上 主题 同 异 同 异 同 异《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都表达了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和思考(群像)红军坚强乐观,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不怕牺牲,勇敢战斗。亲民爱民,也深受百姓爱戴。遵守军纪,服从指挥。(个体)聂荣臻具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具有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是一位慈善仁义、和蔼可亲、宽厚细心的将军。都运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①记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②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①综合运用倒叙、顺叙、插叙手法②以小见大都是革命者展现对长征胜利的喜悦和自豪之情,歌颂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反映中国人民、中国军队在残酷战争中对革命人道主义的坚守。布置作业请结合聂荣臻元帅救助日本孤女美穗子姐妹的真实故事,深入思考并阐述你对“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内涵的理解。分享这个故事带给你的深刻感悟与心灵触动。(字数建议:300-500字)板书设计结局(11):寻找日本小姑娘代表日本人民表达祝愿发展(4-5):送指挥所照料高潮(6-10):送还女孩并致信日军尾声(12-14)引起两国很大反响开端(2-3):战场中救起日本女孩及原因照应开头,点明题旨【15】“插曲经过”,附加信件【2-11】“插曲影响”,探望感谢【12-14】开篇点题,引出下文【1】大战中的插曲谢谢观赏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战地仁心铸丰碑,人道光辉照和平第一单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