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25年春季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当城市被暑热笼罩,巴山大峡谷景区却是另一番景象。桃溪谷的溪流淙淙流淌,罗盘顶的云雾掠过山脊,徒步道上串联起悬岩绝壁与蜿蜒的溪流……在高处俯瞰,桃溪谷沿途风光无限,层叠的峭壁、蜿蜒的溪流……每一个画面都让人直呼过瘾,宛若瞬间走进了现实版“天然褶皱博物馆”。巴山大峡谷景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在这里,你可观岭脊峰丛,伟岸之躯见鬼斧神工;赏峡谷万壑,百里奇峡藏巴人故事;览秀湖丽质,碧水清泉洗尽俗世铅华。A.笼(lǒng) 徒(xǐ) B.悬(xuán) 瞰(kàn)C.峭(qiào) 瘾(yǐng) D.瞬(sùn) 岭(lǐ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B.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暮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C.也有个别的识时务者,迷途知反,就是所谓浪子回头者,然而难矣哉!D.一座草顶、竹蔑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在马拉松的队伍里,一群特别的“环保小卫士”目不窥园地捡拾着赛道旁的垃圾。B.国际乒联公布了2025年第24周世界排名,鲜为人知的孙颖莎继续稳坐女子单打世界第一。C.这款最新款的电脑一上市就锋芒毕露,轻薄的设计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的目光。D.在中考誓师大会上,九年级全体师生齐聚操场,少年的誓言声声震耳,气冲斗牛。4.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2025年四川全力保障农业用水,截至5月底,水稻保栽面积占比近八成。B.达州消防在高考前对考点、酒店等场所开展全面消防安全检查。C.我国加大科研投入,攻克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科研成果不断涌现。D.众多传统产业经数字化改造,不仅生产效率得到增加,并且产品质量也得到提高。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每小题1分,共6分)(1)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木兰诗》)(2)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3)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4)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5)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神奇秀美、高大巍峨。(6)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落花自喻,抒发了无私奉献、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6.综合性学习。(12分)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号召同学们关爱老人,学校准备举行相关主题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面材料,请你阅读材料,并完成下面任务。材料一:在2025年5月23日达州市2025年度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将投入省、市资金390万元,新增老年助餐点30个,打造“15分钟老年助餐服务圈”。此外,还将建设3个老年助餐服务网络、15个“银发食堂”,为老人提供便捷实惠的用餐服务。材料二:2月15日,通川区凤北街道张家坝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开业。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了休闲娱乐、精神文化、康养理疗等设施设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服务。未来,社区将持续优化服务内容与质量,通川区也将探索创新更多养老服务模式。材料三:端午佳节来临之际,达州某学校党支部在5月29日组织师生走进蒲家敬老院开展送温暖活动。师生们与老人一起包粽子,分享生活趣事,还帮忙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下棋。此次活动让老人感受到节日温暖,也让青年团员学会关爱长者,传承尊老爱老美德。(1)【理解内涵】结合上述材料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孝”内涵的理解,不少于50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活动】学校计划开展“孝亲敬老”系列活动,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示例:举办“孝亲敬老”主题征文比赛活动形式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点评板报】在主题板报评比过程中,宣传委员小语确定板报主题为“传承孝道,情暖夕阳”,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该主题进行简要点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创设情境】周末,你和爸爸在公园散步,看到一位老人独自坐在轮椅上,他想要去不远处的湖边看风景,但有些困难。爸爸想帮忙,又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请你运用“孝亲敬老”知识,劝说爸爸帮助老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鉴赏(60分)(一)名著阅读(5分)7.下面图片反映的是《骆驼祥子》中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部分内容。请结合图片相关内容,简要概括祥子的性格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如果把苦难比作大山,请你为下列名著中的人物(任选其一)在A、B、C处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位置,体现出人物与苦难的关系,并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理由。(3分)①《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29分)【诗歌赏析】(5分)咏幽兰玄烨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①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注释】①纫:动词,用线穿(针)缝缀。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婀娜”和“碧叶长”描绘了兰花的姿态和叶子的修长,突出其外在美。B.“风来难隐谷中香”写出了兰花香气随风传播,难以隐藏。C.第三句指出兰花并非因为能被佩戴才散发芬芳,强调其内在品质。D.全诗借物喻人,暗示诗人因身处高位而孤独寂寞,渴望退隐山野。10.“纵使无人亦自芳”中的“自”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赏析其妙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斯是陋室 斯:这B.惟吾德馨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C.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D.陶后鲜有闻 鲜:新鲜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有仙则名 学而不思则罔B.可以调素琴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水陆草木之花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出淤泥而不染1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翻译: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翻译: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翻译:(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没有藤蔓,也没有枝茎。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14.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写作手法相同:两文都运用“托物言志”,《陋室铭》借陋室表品德,《爱莲说》借莲花喻君子。B.情感态度不同:刘禹锡以陋室为乐,表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独爱莲,借莲批判追名逐利的世态。C.句式上都用了四字句,如《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与《爱莲说》中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结尾方式相同:都以问句收束,《陋室铭》用孔子名言反问,《爱莲说》用“同予者何人”设问,强化情感。【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钱氏①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②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③,六幕④相联如胠箧⑤,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梵天寺木塔》)【注释】①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的吴越王及其子孙。②喻皓:五代末至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尤其擅长建筑多层宝塔和楼阁。③弥束:全部紧束。④六幕: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⑤胠箧(qū qiè):打开的箱子。15.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1)未布瓦,上轻 轻:______(2)此易耳 易:______(3)但逐层布板讫 但:______16.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匠师如其言,塔遂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中木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喻皓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6分)【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吃水果,当心这四个“健康陷阱”以果代餐:甜蜜后的营养失衡许多人因追求轻食养生或快速减重,常将水果沙拉、果昔替代正餐,甚至一日三餐仅靠水果果腹。这种做法其实暗藏健康危机。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水果虽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钾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还含有酚酸类、类黄酮、花青素等植物活性成分,却存在两大营养短板。其一,水果中铁含量极低,且多为人体吸收率不足5%的非血红素铁。《中国食物成分表》显示,每百克苹果含铁量仅0.2毫克,长期以此为主食,极易引发缺铁性贫血。其二。水果属于典型的低蛋白食物、蛋白质含量普遍在0.5%~1%之间。以苹果为例,若想通过食用苹果满足成年女性每日46克的蛋白质需求,需一次性进食13.75公斤,显然并不现实。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肌肉流失、皮肤松弛等问题。此外,部分水果大量食用还可能引发急性健康风险。荔枝中含有的次甘氨酸A和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会抑制人体合成葡萄糖,空腹食用大量荔枝易引发低血糖性脑病,出现头晕、惊厥等症状。建议每日荔枝摄入量不超过10颗(约100克),儿童减半,切忌空腹食用。榨汁饮用:丢掉营养,喝下糖分“一杯果汁等于多个水果”的说法深入人心,不少人用水果榨汁来替代日常饮水。其实,这种做法会使水果的营养结构遭到破坏。水果在榨汁过程中,细胞壁被破坏,原本包裹在细胞内的游离糖(如葡萄糖、果糖)大量释放,饮用者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摄入过量糖分。同时,榨汁还会导致多种营养素流失:维生素C因与空气接触氧化,损失率可达30%~50%;膳食纤维在过滤残渣时被丢弃,失去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钙、镁等矿物质及花青素等植物活性成分也会流失不少。冷藏不当:冰箱并非万能保鲜切开的西瓜用保鲜膜包裹冷藏,是许多家庭的常见做法,但其中存在不小的健康隐患。冰箱冷藏室虽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但并非“无菌保险箱”。西瓜、哈密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在冷藏条件下,李斯特菌、大肠杆菌等仍可能滋生。曾有案例,有人食用冷藏超12小时的西瓜后,出现腹痛、呕吐症状,最终因细菌感染诱发败血症。此外,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温度过低,食用后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引发痉挛性腹痛或腹泻,尤其对老人、儿童和肠胃功能较弱者影响更大。正确的做法是,切开的水果尽量在2小时内吃完。如需冷藏,不宜超过8小时,食用前应切除接触保鲜膜的表层,以减少细菌摄入。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建议放置30分钟至室温后再食用。水果拼盘:方便背后的卫生盲区超市、街边售卖的水果拼盘,看似新鲜多样、方便快捷,实则存在诸多卫生风险。一方面,商家可能使用腐烂水果切除坏损部分后拼装,消费者难以辨别内部变质情况;另一方面,同一刀具切割不同水果,若未被彻底消毒,极易造成细菌交叉污染。此外,水果切开后暴露在空气中,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会快速氧化流失,抗氧化活性大幅下降。(选自《科普时报》)18.文中提到长期“以果代餐”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其原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为什么说“榨汁饮用”看似“营养浓缩”,实则不如直接吃水果健康?请从糖分、维生素、膳食纤维三方面对比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小明家周末买了个大西瓜,切开后没吃完。妈妈用保鲜膜包裹后放冰箱,计划第二天午餐时吃。请你结合文中知识,给小明妈妈提两条储存或食用建议,并写出依据。(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夏季来临,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水果拼盘。小语想买水果拼盘,但被妈妈阻止了。请结合文章内容,帮小语的妈妈想想劝阻小语的理由。(至少答出两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夏花凌霄①庭院中,一株凌霄花引起了我的注意,已有三年。②最初发现她,是在冬青绿篱的夹缝中。那排冬青绿篱贴墙站立,足有一人高,整齐排列,密密实实,棵棵壮硕。每次路过,看到当时仅高出地皮一尺的凌霄花,委身丛中辗转腾挪的样子,都不免感慨,这里哪儿有她的生长空间,活得好辛苦,好艰难。③然而凌霄花并不在意,她纵向攀登,横向延展,努力地生长。三年来,那株凌霄花竭尽全力,势不可挡,逐渐从冬青绿篱中间探出身,露出脸,把火红的花盛开成一片,明艳不可方物。经过三年跋涉,她已经高出冬青绿篱一截,向着墙的更高处进发。④这株凌霄花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或许是移来绿化的土壤里,留存着一粒她的种子?抑或是栽种绿篱的植株里,夹带着她可以扦插成活的枝条?不得而知。总之,她是偶然来到这里,并未被特意栽种。但这丝毫没有妨碍她生根、发芽、开花,因为她的名字叫凌霄。⑤说到凌霄,不知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凌霄宝殿”的“凌霄”?没错,就是这两个字,《西游记》里玉皇大帝宫殿的名称。从小熟知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对“凌霄”二字一点也不陌生。这小花居然叫凌霄。⑥霄是云的一种形态,亦可泛指天空。古人认为天有九重,称“九霄”,比喻极高极远的地方。凌者,逾越也;宵者,云天也,凌霄是要到九重天之上去的。这小花居然叫凌霄。⑦用“凌”“霄”二字常能组成含义恢弘的词汇,比如“壮志凌云”,又比如“气冲霄汉”,再比如“响彻云霄”,都是立意高远的词,足以振奋精神,震撼人心。这小花居然叫凌霄。⑧凌霄花可观赏、可绿化,其花、根、茎亦可入药,在历代药典中都能找到她的踪迹。东汉《神农本草经》称凌霄花为紫葳。《唐本草》、宋代《本草图经》都载明紫葳即凌霄花。明代《本草纲目》描述:“俗谓赤艳曰紫葳,此花赤艳,故名。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⑨凌霄花攀附于植物、墙体、岩壁之上生长,成长速度极快,大有爬到天上去的劲头,故此得名。谁说小花不能凌霄!但也正是因为她有攀附缠绕的生长特性,古今对她都有微词,影响着人们对凌霄花的审美。历来文人有以物喻人,评说世道人心,表达人生看法的传统,那是另外一个话题。单就凌霄花自身而言,作为攀援藤本植物,攀爬是她的求生本能,是她独特的生长方式和形态特征,何错之有?⑩凌霄花对于生存环境要求不高,仅需极少的营养和水分就能存活,在贫瘠的土壤里也能正常生长。在凌霄花鲜亮的花朵背后,是表皮脱落、虬曲盘旋、干柴枯枝般苍劲的藤蔓,就算在水泥建筑上、山崖缝隙里,她的枯褐色木质气根,也会牢牢抓住附着物,支撑着她弯曲迂回、不遗余力地向上攀登。 外表看似羸弱的凌霄花株,内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她坚韧、执着、顽强,蓬勃、热烈、奔放,绚烂、明艳、美丽。她勇往直前,永远向上,在风雨中攀登,在酷暑中怒放,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泰然自若,随遇而安。都说花无百日红,生为夏花,她的花期长达数月,能延续整个夏天。 凌霄花的众多优点,当得起百折不挠、志存高远的象征,她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而存在流传。正如宋人贾昌朝《咏凌霄花》所赞: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选自《天津散文》,有删改)22.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作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文章第②段描写冬青绿篱“足有一人高,整齐排列,密密实实”,这对写凌霄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段落内容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那株凌霄花竭尽全力,势不可挡,逐渐从冬青绿篱中间探出身,露出脸,把火红的花盛开成一片,明艳不可方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凌霄花“当得起百折不挠、志存高远的象征”。请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凌霄花的寓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表达·交流(60分)26.按要求作文。(60分)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生长,花盘像金色的小太阳,哪怕阴雨连绵,也会努力转动花茎追寻阳光。人们说它“执着、乐观、向阳而生”。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他们或许像向日葵一样经历过挫折黯淡,却始终面向“阳光”,用积极的姿态让生命绽放。请回忆你身边的一个人(家人、朋友、同学或陌生人),以“像向日葵一样生长”为题目,写一件他/她“像向日葵一样生长”的事。要求: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的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开江县2025年春季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运用(30分)1.(3分)B 2.(3分)A 3.(3分)D 4.(3分)D5.(每小题1分,共6分)(1)壮士十年归 (2)明月来相照 (3)箫鼓追随春社近 (4)亲切的怀念(5)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6)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6.(12分)(1)(2分)示例:“孝”包含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物质上,如社会为老人建设老年助餐点,提供生活照料等,保障老人基本生活,精神上,像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表演节目等。生活中,我们要耐心倾听老人话语、尊重老人意见。材料中学校师生给老人送温暖、社区为老人提供多元服务,都是“孝”在社会与生活中的体现。(2)(2分)示例:活动形式一:开展“我为长辈做道菜”实践活动,活动形式二:举办“孝亲敬老”主题演讲比赛,(围绕“孝亲敬老”的活动即可)(3)(4分)内容方面:“传承孝道,情暖夕阳”紧扣孝亲敬老主题,强调传承孝道要切实为老人带去温暖,关注老人的情感需求,内容积极且贴合活动主旨,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在行动中践行孝道,关怀老人。形式方面:表述简洁,富有感染力。“情暖夕阳”用形象的表述营造出温馨氛围,易引发同学们对关爱老人的情感共鸣,促使大家积极参与到孝亲敬老行动中,具有吸引力与号召力。(“内容”“形式”各2分)(4)(4分)示例:爸爸,那位爷爷想去湖边看风景却不太方便,咱们一直都说要孝亲敬老,在生活里遇到老人有困难就该帮一把。您去帮爷爷推轮椅,既能让爷爷顺利看到风景,也能让他感受到温暖,而且您的善意举动,也会给我做个好榜样。二、阅读·鉴赏(60分)(一)(5分)7.(2分)示例:即使在烈日和暴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祥子也坚持拉车,可见他坚韧、要强、吃苦耐劳。8.(3分)示例一:祥子——C.祥子始终困于社会底层,“三起三落”的买车梦被一一碾碎。他固执单干,贪图小利,面对命运重击只会怨天尤人,最终堕落为行尸走肉。他的苦难如沼泽,越挣扎越深陷,他始终未能迈出底层泥潭。示例二:保尔·柯察金——A.保尔在伤病、瘫痪中仍顽强写作,将苦难踩在脚下,最终成长为钢铁战士。(言之有理即可)(二)(29分)9.(3分)D10.(2分)示例:“自”意为“独自”(或“自然”),纵使空山寂寂无人驻足,依旧独自吐露幽香。写兰花不因外界无人欣赏而改变芬芳的本性,不依赖外界认可,寄托了诗人对坚守本心、独立自足的精神境界的追求。11.(3分)D 12.(3分)B 13.(3分)C 14.(3分)D15.(3分,每小题1分)(1)分量小(与“重”相对) (2)容易 (3)只16.(6分)(1)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布”“如初”各1分,大意1分)(2)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如”“定”各1分,大意1分)17.(3分)木塔在建造过程中出现晃动现象,即便铺设瓦片后仍未改善。(1分,需体现“晃动”或“不稳定”)喻皓提出“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通过铺设木板并钉牢,使木塔六面形成刚性整体结构,从而解决晃动问题。(2分)【参考译文】钱氏王朝统治浙东、浙西的时候,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忧虑它会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塔的上部分量小,(所以)才会晃动。”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工匠)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三)(26分)18.(2分)水果中铁含量极低(如每百克苹果含铁量仅0.2毫克),且多为吸收率不足5%的非血红素铁,长期用水果替代正餐会导致铁摄入不足。19.(3分)①糖分:榨汁使细胞内的游离糖大量释放,饮用者短时间内摄入的糖分,很容易超过直接吃水果:②维生素:榨汁后维生素C因与空气接触氧化,损失率达30%~50%,直接吃可减少流失;③膳食纤维:榨汁过滤会丢弃膳食纤维,失去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直接吃能保留完整膳食纤维。(每点1分)20.(4分)①建议一:若冷藏,不宜超过8小时。依据:在冷藏条件下,李斯特菌、大肠杆菌等仍可能滋生。曾有人食用冷藏超12小时的西瓜后,出现腹痛、呕吐症状,最终因细菌感染诱发败血症。②建议二:食用前应切除接触保鲜膜的西瓜表层。依据:保鲜膜接触处的西瓜表层易附着细菌,切除接触保鲜膜的西瓜表层,以减少细菌摄入。③建议三:从冰箱取出后应放置30分钟至室温再食用。依据:低温刺激肠胃,易引发腹痛腹泻。(每点2分,建议1分,依据1分,答出两点即可)21.(2分)①商家可能使用腐烂水果切除坏损部分后拼装,消费者难以辨别内部变质情况;②同一刀具切割不同水果,若未被彻底消毒,极易造成细菌交叉污染;③水果切开后暴露在空气中,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会快速氧化流失,抗氧化活性大幅下降。(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22.(3分)①引出写作对象“凌霄花”,交代观察背景(庭院中);②以“三年”的时间跨度埋下伏笔,暗示凌霄花的生长历程;③用“引起了我的注意”奠定全文关注与赞美的情感基调。(每点1分)23.(4分)①内容上:以冬青绿篱的高大茂密反衬凌霄花初遇时“仅高出地皮一尺”的弱小,形成生存空间的强烈对比;②结构上:为后文凌霄花“探出绿篱、开出红花”的成长做铺垫,用恶劣环境衬托凌霄花坚韧的品质。(每点2分)24.(4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凌霄花突破绿篱束缚,努力生长的动态(1分)。体现其顽强的生命力(1分),流露出作者对凌霄花的赞叹之情(1分)。25.(4分)示例:①攀阳生长是其求生本能,喻指人在困境中应善于借助条件向上进取;②在贫瘠土壤,水泥建筑、山崖缝隙依然向上,喻指人面对艰难环境时的坚韧执着;③作者以花喻人,借凌霄花赞美那些虽处困境却志向高远、顽强奋斗的人。(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三、表达·交流(60分)26.(60分)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