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秋天的雨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一、积累与运用1.读语段,看拼音,写字词。我有一hé( )五彩缤纷的 yán liào( )。我用黄色画了一张漂亮的yóu piào( ),让它随风飘到 fēng shōu( )的果园里。那里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它们散发出 xiāng tián( )的气味,似乎在争着抢着要人们采摘呢!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哪组?( )A.抖动(dǒu) 蟋蟀(suài) B.振动(zhèn) 掠过(nuè)C.吟唱(yín) 辽阔(liáo) D.歌韵(yùn) 翅膀(zhì)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清凉 留意 颜科 油票 B.果树 歌曲 气昧 香甜C.过冬 丰收 一盒 票香 D.争着 好闻 黄梨 勾住4.照样子写一写。想一想,秋天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 色给了 , 像 , , 。5.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改为“被”字句)6.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7.欣赏美图,完成练习。(1)下边这幅图画描绘的是 季的景色。(2)新角度 看到这丰收的景象,我想起了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科学家( )。A.钟南山 B.袁隆平 C.张定宇 D.钱三强(3)传统文化 我能写出两句描绘丰收景象的诗句: , 。二、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àn shān)子,扇(shàn shā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8.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9.读了选段,我仿佛看到 的银杏树叶, 的枫叶, 的田野,有着 、 、 ……美丽的菊花,秋天的色彩多么丰富啊!可以用文中的词语“ ”来形容这些色彩,我是通过 的方法来理解词语。10.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我能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11.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我会仿照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写一写。阅读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材料二:农谚①秋分秋分,昼夜平分。②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③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④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⑤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适时种麦年年收,种得晚了碰年头。材料三:12.阅读材料一、二,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秋分是第四个节气。B.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秋分是第十六个节气。C.秋分这天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D.秋分这天昼长夜短,昼夜温差加大。13.阅读材料三,秋分的习俗有 、 、 、 、 等。14.阅读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每年的9月24日为秋分日。( )(2)秋分即平分秋季的意思。( )(3)种麦子最适宜的时候是秋分。( )(4)秋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 )15.除秋分外,你还知道有哪些节气?请你写出三个。类文阅读,完成练习。秋雨①洗刷过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碧透。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漂浮着。②秋雨霏霏,飘飘洒洒。如丝,如绢,如雾,如烟。落在脸上,凉丝丝,流进嘴里,甜津津,像米酒,像蜂蜜,使人如醺,如梦,如痴,如醉。③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为大地上的植物,带来一份希望,滋润了叶梢;也为河塘的水鸭,带来一股愉悦的情趣,寻觅着秋的奥秘。④秋雨唰唰地下着。细密的雨丝在天地间织起一张灰蒙蒙的幔帐。1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犹如——( ) 滋润——( ) 愉悦——( )17.短文第2自然段中的“如丝,如绢,如雾,如烟”是从 角度来写秋雨;“落在脸上,凉丝丝”是从 角度来写秋雨;“流进嘴里,甜津津”是从 角度来写秋雨。(选词填空:味觉触觉视觉)18.用“——”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秋雨________的特点。19.仿照第3自然段的比喻句,用自己的话描写秋天的雨。秋天的雨, , 。20.本文通过描写秋雨,表达了 的情感。三、书面表达21.书面表达秋天的画面秋天里,同学们可以做许多有趣的事,大家都在谈论秋天的事情。同学们也都在讲秋天做的故事,你准备怎么说?把你要说的写下来(100字左右)参考答案题号 2 3答案 C D1. 盒 颜料 邮票 丰收 香甜【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盒”容易写成“和”,“颜料”容易写成“腌料”,“邮票”容易写成“油票”,“丰收”容易写成“封手”,“香甜”容易写成“向天”。2.C【详解】考查汉字字音。A.蟋蟀(suài)——(shuài)。B.掠过(nuè)——(lüè)。D.翅膀(zhì)——(chì)。故选C。3.D【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A.颜科——颜料,油票——邮票;B.气昧——气味;C.票香——飘香;故选D。4. 紫 葡萄 紫莹莹的葡萄 一颗颗小水晶 晃呀晃 晃来了秋天的丰收【详解】考查句子仿写。要注意例句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词性要与例句中的词语相当。比如:它把白色给了蒲公英,洁白的蒲公英像一个个降落伞,飘啊飘啊,飘上了金秋的蓝天。5.松果被小松鼠找来当粮食。【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被字句。此类题目,首先要弄清句中的“主动者”、“被动者”和“动作部分”,然后根据不同句式的特点调整句子各部分的顺序。“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本句主动者是“小松鼠”,被动者是“松果”,动作部分是“找来当粮食”。综上所述,改为“被”字句应为:松果被小松鼠找来当粮食。6.示例:风儿轻唱着歌唤醒沉睡的大地。【详解】本题考查仿写拟人句。拟人句,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但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例句“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这句话把菊花当作人来写,赋予菊花“点头”这个人类的动作行为,使菊花具有了人的特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菊花在秋雨中的灵动姿态。据此进行仿写即可。示例:鲜艳的花朵在春风中翩翩起舞。7. 秋 B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详解】本题考查综合性知识运用。(1)观察图片中的金黄色田野和成熟的作物,以及日落时分的天空颜色和光线,可以推断出这幅图画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2)题目中提到“当代神农氏”和“丰收的景象”,指向了一位在农业领域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A.钟南山是医学专家,在抗疫等医疗领域贡献大;B.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对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他被称作“当代神农氏”。C.张定宇为抗疫英雄,身患重病仍坚守;D.钱三强是核物理学家。故选B。(3)本题考查我们对诗句的积累。关于描绘丰收景象的诗句众多,写两句即可。示例: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8.shàn shān 9. 黄色 红色 金黄色 紫红的 淡黄的 雪白的 五彩缤纷 联系上下文 10. 拟人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 11.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架,串串紫葡萄像晶莹的宝石,闪哪闪哪,闪烁着秋天的丰饶。【导语】《秋天的雨》这篇文章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将秋天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文章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和菊花等景物的色彩调和得五彩缤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秋景之中。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使人感受到秋天的丰富多彩和清爽宜人。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极富感染力。8.本题考查多音字。扇,读音:shàn:摇动、转动以生风取凉或换气的用具;片状或板状,能起遮挡作用的东西;〔量〕用于某些片状物。shān:为加速空气流动,摇动扇子或其他片状物,使之生风;(北京话)用手掌打(耳光);同“煽”。扇子,读音:shàn zi,名词摇动生风的用具。扇走,读音:shān zǒu,通过扇动的动作消除或驱散某种东西。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它把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可知填空,从“秋天的色彩多么丰富啊”可知⑦应填空描写色彩丰富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是总起句,下面的内容描述了秋天的雨的色彩丰富,故填“五彩缤纷”。据此可知,理解该词语运用的是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10.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仿写句子。结合“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中的“频频点头”,可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按照要求仿写拟人句即可。示例:风儿轻抚着小草,让它们在阳光下起舞。1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示例:秋天的雨把橙色给了柿子树,橙橙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呀挂呀,挂满了秋天的甜蜜。12.B 13. 送秋牛 吃秋菜 放风筝 粘雀子嘴 竖蛋 14. × √ √ × 15.惊蛰 谷雨 清明【解析】12.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A.结合材料一中“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可知,题干叙述有误。C.结合材料二中第①自然段中“秋分秋分,昼夜平分”可知,题干叙述有误。D.结合材料二中第①自然段中“秋分秋分,昼夜平分”可知,题干叙述有误。故选B。13.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材料三中的图画可知,秋分的习俗有:送秋牛、秋祭月、吃秋菜、放风筝、粘雀子嘴、竖蛋等。14.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1)结合材料一中“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可知,每年的秋分日是每年公历的9月22-24日,故题干叙述有误;(2)结合材料一中“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可知,题干叙述正确;(3)结合材料二第④自然段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可知,题干叙述正确;(4)结合材料一中“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可知,材料中是说几乎直射,而不完全直射,故题干叙述不正确。15.本题考查思维拓展。写出除秋分外还有哪些节气,如:春分、雨水、谷雨等。16. 好像 滋养 高兴 17. 视觉 触觉 味觉 18.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 雨 细沙 缠绵、细 19. 淅淅沥沥地下着 像在演奏一首丰收的歌 20.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秋雨的喜爱【解析】16.本题考查近义词。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可知,“犹如”在这里的意思是好像、如同。“宛如、好像”也有好像、仿佛的意思,所以“犹如”的近义词是“宛如、好像”。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为大地上的植物,带来一份希望,滋润了叶梢”可知,“滋润”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增添水分,使不干枯。“滋养”有供给养分、补养的意思,二者意思相近,所以“滋润”的近义词是“滋养”。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也为河塘的水鸭,带来一股愉悦的情趣,寻觅着秋的奥秘。”可知,“愉悦”在这里是指欢乐,喜悦,心情好。“愉快”表示快意、舒畅,与“愉悦、高兴”意思相近,所以“愉悦”的近义词是“愉快、高兴”。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秋雨霏霏,飘飘洒洒。如丝,如绢,如雾,如烟”可知,该句是通过对秋雨形态的描述,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视觉上的画面,所以是从视觉角度写秋雨;“落在脸上,凉丝丝”是通过脸部接触秋雨的感受来描写,这是触觉方面的体验;“流进嘴里,甜津津”是通过品尝秋雨的味道来描述,属于味觉角度。18.本题考查找比喻句。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可知,该句中把“雨”比作“细沙”,因为细沙是非常细小、密集的,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细密的特点。19.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可知,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比作“细沙”。仿写时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抓住“秋天的雨”的特点来描写。比如:秋天的雨,一滴一滴地落着,像断了线的珍珠,为干燥的大地,带来一丝滋润。20.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秋雨的细腻描绘,如秋雨的形态、给人的感受等,用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秋雨的美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1.例文:一个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外公家的果园里摘果子。 我一走进果园,一股果香就扑鼻而来,柿子树上挂满了圆圆的柿子,远远望去像一盏盏小红灯笼。绿油油的橘子躲在绿叶丛中,好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黄中透白的梨子,上小下大,好像一个个可爱的小葫芦。我看到这么多的果子,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我也迫不及待地来到一棵橘子树下,望着满树的橘子,我想:我一定要多摘一些,回家多尝一些。我看准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橘子,伸出手,踮起脚,抓住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摘下来。我一个一个把橘子从树上摘下来,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篮。【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没有夏的酷热,没有冬的严寒,有累累的果实,有凌霜的秋菊,有满山的红叶;秋天又是一个引人愁思的季节,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北雁南飞……“秋天”是怀念的对象。可以考虑,为什么怀念秋天?怀念秋天的什么?可以考虑秋天美丽、丰收的景象,写一篇写景散文,表达对秋天的热爱;也可以写秋天发生的故事,开头结尾写景,中间叙事,表达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在秋天发生的事讲给同学们听。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