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生活中的水溶液(第一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乳浊液的是( )A.牛奶 B.矿泉水C.血液 D.泥沙水2.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溶质只能是固体3.按照规程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粉末药品 B.溶解固体C.倾倒液体 D.移走蒸发皿4.关于蔗糖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B.蔗糖是溶质,蔗糖水是溶剂C.蔗糖是溶剂,水是溶液 D.蔗糖水是溶质,水是溶剂5.老鸭汤是一道以美味著称的传统汤菜,制作原料主要有鸭、水、调料等。烹饪时,下列调料中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悬浊液的是( )A.食盐 B.料酒 C.植物油 D.胡椒粉6.概念辨析是学习初中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是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以下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包括悬浊液和乳浊液)是混合物;③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④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⑤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A.0个 B.1个 C.2个 D.3个7.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泥水、肥皂水、碘酒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牛奶、汽水、石灰水 D.酒精、泥浆、汽水8.2023年12月底,杭州遭遇了严重的雾霾,早晚通勤期间尤为严重,能见度不足一公里。“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如果把清洁的空气看做是一种气态的溶液,那么“霾”可视为( )A.溶液 B.纯净物 C.悬浊液 D.乳浊液9.“美林”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小儿开塞露”主要成分是山梨酵。两者都是儿科常用药,且都是药物分散在水中制成。“美林”久放会产生白色沉淀,“小儿开塞露”即使密封保存久置也不会分层。“美林”、“小儿开塞露”分别属于( )A.乳浊液、乳浊液 B.乳浊液、溶液C.悬浊液、乳浊液 D.悬浊液、溶液10.下列模型(表示水分子,表示蔗糖分子)能正确表示蔗糖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的状态的是( )A. B.C. D.二、填空题11.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碘的汽油溶液中,碘是 ,汽油是 。12.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是错误的。(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2)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3)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实例: 溶液中的溶剂不是水。(4)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实例: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13.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 。(2)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 。14.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冰块、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能跟水形成纯净物的物质是 ,能跟水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其中 是溶质。15.小科同学在厨房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1)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粉④白醋⑤白糖是厨房中常用的食材,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2)烹煮西红柿汤时,为确认汤的咸淡,只需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选填“均一性”或“稳定性”)。16.“炉甘石洗剂”是一款成分安全的止痒药品,主要成分是炉甘石,“炉甘石洗剂”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炉甘石洗剂”属于 (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将少量的①面粉,②味精,③白糖,④泥土,⑤肥皂,⑥植物油分别加入到水中,充分振荡后形成的混合物中,溶液有 ,乳浊液有 。(均填序号)17.在盛有相同质量水的3支试管甲、乙、丙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的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到:甲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小液滴,乙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固体小颗粒,只有丙试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质,但丙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透明状。(1)甲试管中是 选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2)若其他条件不变,3支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上下分层现象的试管有 。(3)这3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 中液体;这3种液体都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18.天宫课堂让我们亲眼见证了许多宇宙中的科学现象。在地球上,水和植物油混合,振荡后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如图A)。在太空舱中,宇航员将水和植物油混合,振荡后却出现了油滴均匀分布的现象(如图B),宇航员将小瓶系在细绳上,使小瓶绕细绳一端做圆周运动(如图C)后,又出现了如图A的分层现象。(1)如图B中所示的混合液体,科学上称为 、(选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2)水和油分离后,小瓶经过如图C的两个位置时,图中“d”部分是 (选填“水”或“植物油”)。19.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溶解到汽油中,形成的溶液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它具有 性和 性两大特征。(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提示:汽油分子没有画出)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4.2生活中的水溶液(第一课时)》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A A D A A C D B1.A【详解】A、牛奶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中脂肪等成分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属于乳浊液,故A正确;B、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误;C、血液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中血细胞等成分悬浮在血浆中,属于悬浊液,故C错误;D、泥沙水是泥沙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属于悬浊液,故D错误。故选A。2.B【详解】A、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是溶液,即并非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选项错误;B、汽油具有溶解功能,可以溶解油污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选项正确;C、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水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选项错误;D、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如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氯化钠为固体、可乐中的溶质二氧化碳为气体、白酒中的溶质酒精为液体,选项错误;故选B。3.A【详解】A、粉末状固体在取放时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4.A【详解】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蔗糖水是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故选:A。5.D【详解】A、食盐易溶于水,能够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B、料酒能溶于水,能够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属于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D、胡椒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属于悬浊液,故符合题意。故选D。6.A【详解】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错误;②溶液是溶质和溶剂组成的,,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浊液也是混合物,错误;③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错误;④清澈透明的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是混合物,错误;⑤泥水是悬浊液,不是溶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的说法,错误。说法正确的个数为0,故选A。7.A【详解】A、泥水中含有不溶性的固体悬浮物,所以是悬浊液;肥皂水是乳浊液;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溶液,故选项A正确;B、矿泉水、自来水属于溶液;汽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故选项B错误;C、牛奶属于乳浊液;汽水是溶液;石灰水属于悬浊液,故选项C错误;D、酒精是纯净物;泥浆属于悬浊液,汽水是溶液,故选项D错误。故选A。8.C【详解】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如果把清洁的空气看做是一种气态的溶液,尘土颗粒属于固体,分散到气态的空气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C。9.D【详解】“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是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小儿开塞露”则久置不会分层,说明具有稳定性,属于溶液。故选C。10.B【详解】蔗糖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即蔗糖溶液中,蔗糖分子和水分子均匀分布。故选B。11. 溶质 溶剂 (两格位置可换) 溶质 溶剂【详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固态与液态混合形成的溶液,固态是溶质,液态是溶剂,碘的汽油溶液中固态碘是溶于液态的汽油,碘的汽油溶液中,碘是溶质,汽油是溶剂。12.(1)硫酸铜(合理即可)(2)酒精(合理即可)(3)碘酒(合理即可)(4)蒸馏水(合理即可)【详解】(1)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可举硫酸铜溶液的实例,说明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2)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酒精是液体,所以酒精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3)碘酒溶液中,溶剂是酒精,不是水,所以碘酒溶液可作为实例说明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4)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蒸馏水是纯净物,溶液是混合物,所以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13.(1) ①⑧⑨ ②④⑥ ⑦(2)均一、稳定【详解】(1)①食盐水是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②钡餐是硫酸钡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沉淀,属于悬浊液;③牛奶是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分层,属于乳浊液;④血液中含有血细胞等固体成分,这些固体成分悬浮在血浆中,属于悬浊液;⑤肥皂水是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分层,属于乳浊液;⑥泥水是泥土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沉淀,属于悬浊液;⑦冰是固态水,冰水的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⑧色拉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⑨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属于溶液的是①⑧⑨;属于悬浊液的是②④⑥,属于纯净物的是⑦。(2)溶液是指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三个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悬浊液是固体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是液体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14. 冰块 食盐 氯化钠/NaCl【详解】冰和水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属于纯净物,充分搅拌后能跟水形成纯净物的物质是冰块;食盐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跟水形成溶液的物质是食盐,其中氯化钠(或NaCl)是溶质; 菜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菜油与水形成乳浊液;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面粉与水形成悬浊液。15.(1)②④⑤;(2)均一性【详解】(1)①花生油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选项错误;②食盐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选项正确;③面粉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选项错误;④白醋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选项正确;⑤白糖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选项正确,故填②④⑤。(2)溶液具有均一性,烹煮西红柿汤时,为确认汤的咸淡,只需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即可,故填均一性。16. 悬浊液 ②③ ⑤⑥【详解】“炉甘石洗剂”是一款成分安全的止痒药品,主要成分是炉甘石,“炉甘石洗剂”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炉甘石洗剂”属于悬浊液;①面粉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得到悬浊液,②味精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得到溶液,③白糖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得到溶液,④泥土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得到悬浊液,⑤肥皂与水混合得到乳浊液,⑥植物油是难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得到乳浊液。17.(1)乳浊液(2)甲乙(3) 丙 混合物【分析】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不溶性的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详解】(1)在盛有相同质量水的3支试管甲、乙、丙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的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到:甲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小液滴,乙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固体小颗粒,只有丙试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质,但丙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透明状,则甲试管中是乳浊液,乙试管中是悬浊液,丙试管中是溶液;(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悬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若其他条件不变,3支试管静置片刻后,看到的现象是甲中小液滴和水上下分层,乙中固体小颗粒和水上下分成,丙中不分层;(3)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这3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丙中的液体,3种液体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的共同点是都是混合物。18.(1)乳浊液(2)水【详解】(1)该混合液体不稳定,做圆周运动后会分层,属于乳浊液。(2)水的密度大,则单位体积水的质量大,瓶子中的油和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同,根据,可知水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当合力F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水先做离心运动,所有油和水分离后,油在水的内测,故b、d部分是水。19. 混合物 均一 稳定 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 甲【详解】(1)碘溶解到汽油中,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两大特征。(2)①碘被汽油溶解,碘分子在下层聚集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②溶液是均一的,所以甲的示意图符合事实。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