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有理数的加法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1有理数的加法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1有理数的加法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计算:正确的结果是( )
A.2 B. C.8 D.
2.气温由上升后是( )
A. B. C. D.
3.已知两个有理数,,如果且,那么( )
A., B.,
C.,同号 D.,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4.在计算时通常转化成:,这个变形的依据是(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
5.计算:.
解:
第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D.乘法分配
6.小磊解题时,将式子先变成,再计算,他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C.加法结合律 D.无法判断
7.嘉淇同学作了一道计算题,如图所示.其中第①步和第②步的运算依据分别是( )
计算: 第①步 第②步
A.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 B.加法分配律,加法交换律
C.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D.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
8.沈阳市客运管理部门对“五一”黄金周假期五天的客流变化量做了不完全统计,数据如下(用正数表示客流量比前一天上升数,用负数表示客流是比前一天下降数):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变化/万人 20 9 3
与4月30日比,5月3日的客流量变化了多少( )
A.上升了13万人 B.下降了5万人
C.上升了25万人 D.下降了7万人
二、填空题
9.若、互为相反数, .
10.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的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若a、b互为相反数,则 .
12.河里的水位第一天上升了6厘米,第二天下降了5厘米,第三天又下降了3厘米,第四天上升了7厘米,则第四天河水水位比刚开始时的水位 厘米.
13.若,,且,则的值为
14.随着中考体制的改革,各学校都加强了学生的体育训练,某校某次体育测试,1分钟跳绳的满分为170个.超过的部分记作正数,不足的部分记作负数.现有5名同学的跳绳成绩为,,0,,,则这5名同学的实际成绩最低跳绳次数是 个.
15.下表为张先生家的一张存折的一部分,从表中可知,截至2023年9月2日,此张存折还结余 元.
日期 摘要 存入(+)、取出(-)(元) 余额(元)
20220420 现存 5800
20220620 现取
20230902 现存
三、解答题
16.计算:
(1);
(2);
(3);
(4).
17.用简便方法计算:
18.某书店举行图书促销会,每位促销人员以销售50本为基准,超过的记为正,不足的记为负,其中10名促销人员的销售结果如下(单位:本):4,2,3,﹣7,﹣2,﹣6,5,4,8,﹣1.
(1)这组促销人员的总销售量超过还是不足总销售基准?超过或不足多少本?
(2)求这10名促销人员的平均销售量.
19.学习情境·考试成绩,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七年级(1)班的平均分为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作正数,低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作负数.
(1)李军考了分,应该记作多少分?王明考了分,应记作多少分?
(2)陈兵的分数被记作分,他实际考了多少分?
(3)陈兵比李军低多少分?
20.如图,一名跳水运动员参加跳台的跳水比赛(跳台是指跳台离水面的高度为),这名运动员的身高为,跳水池池深为(规定向上为正).
(1)若以水面为基准,则这名运动员头顶的高度及池底的深度分别如何表示?
(2)若以跳台为基准,则池底的深度与水面的高度分别如何表示?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D A C C C A
1.A
【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法法则.
【详解】解:,
故选:A.
2.C
【分析】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
故选:C.
3.D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加法,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由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判断出,异号,再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
,异号,

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故选:D.
4.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由变形可知与3交换位置,所以在计算时通常转化成,这个变形的依据是:加法交换律.
【详解】解:在计算时通常转化成,
这个变形的依据是:加法交换律.
故选:A.
5.C
【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观察第一步的变形,将原式中的加数重新分组并交换位置,需结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判断.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将原式中与的位置交换,使与相邻,与相邻,使用了加法交换律,将相邻的加数分组结合,形成和两部分,使用了加法结合律,
因此,第一步同时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故选:C.
6.C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熟练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特点,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详解】解:将式子先变成,再计算,则小磊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故选:C.
7.C
【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常用到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等).根据题目中的解答过程,即可判断.
【详解】解:第①步的依据是加法的交换律,第②步的依据是加法的结合律,
故选:C.
8.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正负数的实际应用,把前三天的人数变化情况相加,若结果为正,则4月30日比,5月3日的客流量上升了,上升的人数为计算的结果,若结果为负,则4月30日比,5月3日的客流量下降了,下降的人数为计算结果的绝对值,若为0,则不变.
【详解】解:万人,
∴与4月30日比,5月3日的客流量上升了13万人,
故选:A.
9.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及有理数加法,掌握相反数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解答即可.
【详解】解:因为、互为相反数,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10.小于
【分析】本题考查数轴,涉及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加法性质,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数轴,利用有理数加法性质比较和的大小.
【详解】解:由图可得,且,,
根据有理数加法性质,正数加负数,符号取绝对值大的数,数字用较大数的绝对值减去较小数的绝对值.

故答案为:小于.
1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计算,相反数的定义,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得到,再根据有理数加法计算法则求解即可.
【详解】解:∵a、b互为相反数,
∴,
∴,
故答案为:.
12.高5
【分析】记水位上升记为+,水位下降记为-,根据题意可得,再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记水位上升记为+,水位下降记为-,
根据题意可得:(厘米),
∴第四天河水水位比刚开始时的水位高5厘米.
故答案为:高5.
【点睛】本题考查正负数的实际意义,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或
【分析】本题考查绝对值,熟练掌握绝对值的定义及化简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可得到,再,进而得到的确定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
∵,
∴,
∴或.
故答案为:或.
1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实际应用,有理数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实际应用等知识点,通过有理数大小比较找到这名同学中的最低跳绳次数是解题的关键.
先通过有理数大小比较找到这名同学中的最低跳绳次数,然后求出其实际成绩即可.
【详解】解:,
在这名同学中,最低跳绳次数是,
这名同学的实际成绩最低跳绳次数是:(个),
故答案为:.
15.480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加法的应用,根据存取详见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元),
故答案为:4800.
16.(1)
(2)
(3)
(4)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以解答本题;
(3)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以解答本题;
(4)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1)解:;
(2)解:;
(3)解:;
(4)解:.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的两个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若绝对值相等则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若绝对值不相等,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17.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直接利用运算律把原式化为,再计算即可.
【详解】解:

18.(1)超过总销售基准,超过10本
(2)51本
【分析】(1)将所有的数据相加,和为正超过,和为负不足,和的绝对值即为超过或不足的数量;
(2)利用总数除以人数即为平均数.
【详解】(1)解:由题意得:,
∴超过总销售基准,超过10本;
答:超过总销售基准,超过10本;
(2)解:销售总量为:(本),
∴平均销售量=(本);
答:10名促销人员的平均销售量为51本.
【点睛】本题考查正负数的实际应用以及求数据的平均数.熟练掌握正负数的意义,以及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9.(1)分记作分,分记作分
(2)分
(3)低分
【分析】本题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有理数的加、减法,熟练掌握正负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利用正负数的意义解答即可;
(2)利用正负数的意义及有理数加法求解即可;
(3)利用有理数减法求解即可.
【详解】(1)解:分记作分,分记作分;
(2)解:(分),
即陈兵实际考了分;
(3)解:(分),
即陈兵比李军低9分.
20.(1)以水面为基准,这名运动员头顶的高度表示为,池底的深度表示为.
(2)池底的深度表示为,水面的高度表示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1)利用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来表示;
(2)利用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来表示.
【详解】(1)解:以水面为基准,这名运动员头顶离水面的高度为,表示为,池底的深度表示为.
(2)解:以跳台为基准,池底距跳台,池底的深度表示为,水面的高度表示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