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4.2凝聚法治共识议题式教学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上4.2凝聚法治共识议题式教学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荣昌为何能火出圈?在这场“全民参与”的城市营销中,荣昌政府做了什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
4.2 凝聚法治共识
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原则?
2.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4.如何厉行法治?
5.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要求: 阅读教材P50-55,自主预习以下问题。
总议题:探寻荣昌爆火的法治密码
子议题一:从荣昌爆火看法治政府的构建
子议题二:厉行法治让荣昌热度“长红”
子议题一
从荣昌爆火看法治政府的构建
议学情境一:
荣昌爆火并非偶然,政府各部门协同发力,从交通保障、市场监管到文旅推广、产业扶持,多维度举措为城市走红筑牢根基。如:
交通部门:为解决游客大量涌入带来的停车难题,提前预判交通压力,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共计8万余个停车位,方便游客停车;实行节假日公共市政停车全免费政策,甚至放宽路边停车政策,允许游客在路边停车且不罚款。在高速路下道口,通过数字分析预判拥堵情况,梳理并优化路网资源,连夜赶制“单循环”疏导车流指示路牌,组织交巡警、志愿者在路口引导分流,保障交通顺畅。
城管部门:从传统的管理角色转变为“服务员”,不仅做好日常城市管理本职工作,还在餐饮高峰时段帮助人手不足的餐馆扫地、做清洁,维护城市的烟火气与和谐环境,日均调解纠纷23起,全力保障游客在荣昌有舒适的游玩体验。
议学任务一:从上述材料中你感悟到政府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为什么政府要坚持人民至上?
议学小结一: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原则?
①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②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④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议学情境二:
议学任务二:这启示我们社会治理需要什么政府?行政机关在执法中要注意什么?
交警不是来贴罚单的,城管也不是来掀地摊的。在治理过程中,荣昌坚持“该硬的时候绝不手软,该软的时候体现温度”的原则。对于占用消防通道、食品安全等涉及公共安全和重大利益的问题,执法部门坚决严格执法。而对于摆摊谋生的弱势群体,荣昌则展现出极大的包容与关怀。通过规范引导,帮助他们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经营。
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
议学小结二: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①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②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③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执政权
议学情境三:
议学任务三:荣昌区人民政府官网的政务公开以及互动交流栏目,启示我们如何建设法治政府?(从政府和公民角度分析)
议学结论: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①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议学情境四:
议学任务四:荣昌区政府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启示我们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案例:2025年,荣昌区司法局聚焦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等8个方面问题,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通过与区纪委监委机关共同制定公告,畅通问题共享渠道,走访收集问题线索,组织专业律师对331件涉企处罚案卷开展全覆盖评查等。截至7月底,共发现核实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15条,纳入整改问题24个,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6.67万元。
议学结论: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议学小结三: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①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公民:③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子议题二
厉行法治让荣昌热度“长红”
议学情境五:
荣昌爆火后,“荣昌卤鹅”成为热门美食,市场需求大增,一些不良商家借机谋取不当利益。比如,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打假,称“XX优品汇”网店直播售卖荣昌卤鹅,价格为53.9元,店铺简介声称专业做卤鹅30余年、线下100多家门店 ,可认证信息显示其企业名称为重庆XXX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亚虽坚称售卖的是正宗荣昌卤鹅,但不愿多谈匆匆挂断电话,后续多次拨打无人接听,其真实性存疑。
议学任务五:
1.商品打假,只是政府的责任吗?
2.为了更好的创建旅游城市,请同学们结合教材53页相关链接,小组讨论分角色给出建议。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商品打假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指示,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1
全国各地政府部门主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法处罚、推动部门协作、健全监管机制等措施进行治理,
3
坚持
党的领导
立法机关
科学立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精准规范了“知假买假”者索赔行为,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政府运用
法治方式治理
行政执法部门对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立即查封。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不得以罚代刑。同时,依法侵权人,要求其赔偿被侵权人损失。
4
司法机关严格依照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5
各地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普法手册等形式,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
6
人民群众要学法知法,进一步增强防范意识,依法理性维权,遵守维权边界。
7
执法机关
严格执法
公民增强
法治意识
社会加强
法治宣传
司法机关
公正司法
议学小结四:如何厉行法治?
①国家角度: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公民角度: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党和政府角度: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④社会角度: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议学追问:
议学任务六:遏制制假售假事件,还需要什么?
只要法治实施得好,就能遏制此类事件发生吗?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法治
德治
法律
道德
①遏制制假售假需要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
①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要想遏制商品制假售假的违法活动,不但要厉行法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也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遏制制假售假
议学小结五: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法律
道德
促进
支撑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教化作用
规范作用
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原则
2.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3.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4.厉行法治的要求
5.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凝聚法治共识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2024·新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司法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电影《第二十条》的台词说明了( )
A.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B.司法机关保障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
C.行政机关的干涉可杜绝司法不公产生
D: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础
课堂练习
2.(2024·扬州)2024年2月,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应参考入库类似案例作出裁判,防止“类案不同判”。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保证了( )
A.法治社会全面建成 B.体现人民法院独立行使检察权
C.能更好实现司法公平公正 D.让所有公民都能自觉尊法守法
课后作业
我校要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宣传活动,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