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19. 怀疑与学问顾颉刚作者简介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他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等。虚妄( ) 墨守( ) 折扣( )停滞( ) 塾师( ) 程颐( )譬如( ) 顾颉刚( ) 腐草为萤( )wànɡmòzhézhìshúyípìjiéyínɡ重点字词1.表达方式:2.三要素:(1)论点:(2)论据:(3)论证:议 论论 点、论 据、论 证。作者的见解和主张。①一个中心论点。②有的有几个分论点,用来补充证明中心论点。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①事实论据:②道理论据: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经典著作、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议论文学常识简介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列举…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道理论证: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引用…的话,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将……和……加以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论证方法及作用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提出论点——分析论点——得出结论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1)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2)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基本结构论证方式议论文学常识简介1.听读课文,订正字音任务一自由朗读课文,思考:2.文章的标题是中心论点吗?如果不是,那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任务二4. 文章围绕中心论点,用两个分论点展开论证的。请找出这两个分论点。任务三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这两个分论点?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A.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B.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内容上:提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归纳文章层次结构课文解读“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5.齐读课文1、2段开头引用名言有何作用?引用名言,1. 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2.充当道理论据,增强文章说服力。3.使文章开头有新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6.自由朗读课文3、4段,思考:在这两段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有何作用?课文解读7.分析第四段的论证思路。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 最先见于何书 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 著者何以知道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 有什么科学根据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课文解读请简要分析第4段的论证思路:首先提出观点 ;然后举 和 的例子进行 论证;最后得出 的结论。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三皇、五帝”“腐草为萤”举例怀疑可以使一切虚妄的学说不攻自破8.齐读课文第5段,思考: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道理论证:引用孟子的话,进一步论述“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9.“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人对事物进行辨析时思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调整后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了。课堂小结本文是历史学家顾颉刚写的一篇谈治学方法的短文。首先开头引用名言,引出中心论点“ ”;然后第3-5自然段论述第一个分论点“ ”;接着第6自然段论述了第二个分论点“ ”,全文运用了 论证、 论证 论证,层层深入,向我们阐述了 和 的关系。学则须疑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举例道理对比怀疑学问家庭作业1.搜集有关怀疑的名人名言。2.预习下一课3.完成配套练习册(课外阅读之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