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2024年高考各模块考查分布情况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必修4 选必1 选必2 选必3 合计选择题 6 6 9 9 6 6 6 48非选择题 0 9 12 14 3 8 6 52合计 6 15 21 23 9 14 12 10065 35 100活动主体发展趋势国际组织(四)经济:经济全球化(三)国家(一)政治:世界多极化(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选择性必修一逻辑关系第二课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1.1 国家是什么1. 国家的产生、基本要素、性质 、本质、职能2.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3. 对比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4. 国体与政体的含义及关系5. 影响政体的因素6. 代议制截至2024年,全世界总共有197个国家被国际普遍承认。其中193个为联合国会员国。梵蒂冈,巴勒斯坦,纽埃,库克群岛等4国为国际普遍承认,非联合国成员。其中,梵蒂冈和巴勒斯坦为联合国观察员国。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一共有多少个国家吗?2.结合必修一的知识谈一谈最初的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生产力发展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知识回顾:国家的产生请回顾必修一所学内容将图表补充完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思考:回顾必修一所学知识,结合恩格斯的论述,谈一谈国家是如何起源的,说一说你对国家本质的理解。探究与分享1. 国家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迄今最全面、最科学的关于国家的认识与解释)(1)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2)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3)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矛盾不可调和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国家具有历史性: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最终也将会随着阶级的消失而消失。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但是可以缓和(补充)判断:国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2. 国家的基本要素(1)人口(2)领土(3)政权(4)主权居民——国家的社会基础(主权国家的第一个基本要素)国家的自然基础,包括领水、领陆、领空。政治上实行统治的权力,也指体现这种权力的政权机关(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含义: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的权力。地位: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特点:对内至高无上性,对外独立自主性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提醒: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地主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私有制人民/敌人生产资料公有制思考:1.这些国家的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2.国家的性质由什么决定?统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3. 国家的性质:国体一、国家的本质3. 国家的性质(1)含义: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国体)统治阶级: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1)本质是什么: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专制),即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补充)。4.国家的本质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人民敌人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广大人民占有生产资料奴隶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国家【提醒】专政≠专制。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专制专政是一种国家制度,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国家权力,实行专断统治,统治阶级内部地位不平等。是一种国家治理手段,依靠暴力进行的统治,适用于被统治阶级。民主、专制和专政【名词辨析】图解民主国家专制国家专政民主专政专制(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 专政区 别 含义对象实施方式联系 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凭借国家强制力,例如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专政工具)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①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须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②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注意: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全民的民主和超阶级的民主4.国家的本质区分:民主、专政、专制①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在民主制国家,对统治阶级民主与对被统治阶级专政是统一。②民主与专制是根本对立的。专制国家没有民主。(1)政治统治职能/专政职能是国家的根本职能;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是国家行使政治统治职能必不可少的工具。对象是被统治阶级2.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对象是统治阶级5.国家的职能一、国家的本质5. 国家的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国家的职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对内职能对外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必修三第四课第二框政治统治职能:(根本职能)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是国家行使政治统治职能必不可少的工具。选必一第一课第一框一、国家的本质观点一:所有国家都要履行经济建设、公共服务、打击犯罪等国家职能,因而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无关。评析下列观点:(教材4页)①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另外,国家也有社会管理职能。(合理的一面)②但是,不同的国家履行相同职能时,服务对象和专政对象是不同的,这要由该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不合理的一面)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决定体现一、国家的本质观点二:国家的根本职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因而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维护广大民众的利益。评析下列观点:(教材4页)①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国家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因而从根本上来说,资本主义国家要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合理的一面)②但是,为了实现其统治,资本主义国家也要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这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广大民众的利益。(不合理的一面)一、国家的本质观点三:生产力越低下,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就越明显;反之,生产力越发达,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就越明显。评析下列观点:(教材4页)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不论生产力水平高低与否,国家都具有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因而生产力水平高低不应该成为判断国家职能的标准。(不合理)6. 当今国家类型社会主义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不同点 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 绝大多数人民 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不同 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对大多数的人民实行专政民主的特点不同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虚伪性和欺骗性本质不同 人民当家作主 资产阶级专政相同点 都属于民主政体,都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都服务于统治阶级,都具有阶级性 新型的专政当今世界主要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新型的民主结论: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小结:国家的本质1.国家的产生:2.国家的基本要素:3.国家的性质(国体)及决定因素:4.国家的本质:5.国家职能:6.国家的类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表明国家的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的手中。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民主与专政的关系)★社会管理职能和政治统治职能(根本职能)。当今世界主要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思考:你知道世界国家的哪些领导称呼?为什么称呼不一样呢?美国总统特朗普日本首相石破茂德国总理 奥拉夫·朔尔茨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政体不同1. 国体与政体的含义(1)国体的含义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谁掌握政权”(权力的归属)——内容)(2)政体的含义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表明“如何掌握政权”(权力的分配)——形式)典型国家的国体与政体国家 国体 政体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资产阶级专政总统共和制资产阶级专政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议会共和制资产阶级专政半总统半议会共和制资产阶级专政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总统共和制说说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2.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 政体区 别 含义 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国家制度 内容 形式反映问题 强调“谁掌握政权”的问题,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权力归属) 强调“如何掌握政权”的问题,它规定了国家的管理形式(权力分配)联系 ①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链接) ②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2017年4月,土耳其修宪公投结束,修宪草案获得通过,政体由议会制转为总统制。1925年土耳其获得独立,废除了封建的政教合一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议会制政体。纵向: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后民主共和制的政体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后横向: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1)国体决定政体(2)政体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① 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变化。②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除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外,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二、国体与政体3. 影响政体的因素典型国家的国体与政体国家 国体 政体中国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美国 资产阶级专政 总统共和制英国 资产阶级专政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德国 资产阶级专政 议会共和制法国 资产阶级专政 半总统半议会共和制日本 资产阶级专政 君主立宪制俄罗斯 资产阶级专政 总统共和制共同点代议制二、国体与政体4. 代议制——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1)含义: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2)原因(必要性):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3)作用:代议制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补:代议制本质上是一种间接民主。1.国体与政体的含义:2.国体与政体的联系:3.影响政体的因素:4.代议制:二、国体与政体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1)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2)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并服务于国体。根本因素(决定性因素):国体影响因素: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1)含义: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2)原因: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3)意义:代议制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易错明辨1.国家的基本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政权。( )提示:×。最重要的是主权2.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决定国家政体的差异。( )提示:×。国体决定政体。3.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替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提示:是代表民意而不是代替民意4.国家最根本的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 )提示:×。国家最根本的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5.国家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提示:×,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6.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提示:√7.国家是阶级调和的产物。( )提示:×。从产生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8.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提示:×。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因此,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9.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一定相同。( )提示:×。受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10.一个国家的政体一旦形成就永远不变。( )提示:×。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变化。易错明辨1.2023年9月9日至10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参加第十八次峰会,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巴西总统卢拉、中国总理李强、英国首相苏纳克、德国总理朔尔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等领导人应邀出席峰会。关于各国领导人称呼上的不同,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体相同政体一定相同 ②相同的国体可采用不同的政体③政体取决于该国家的政党制度 ④一国的政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 ①错误,国体决定政体,但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国体不同,政体不是必然不同;③错误,国体决定政体,而不是政体制度决定政体。2.“2023年4月,苏丹局势持续恶化,为保护中国在苏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4月26日中国派海军舰艇赴苏丹接运撤离我在苏人员。美国政府迅速用飞机撤离美使馆工作人员,却没有协调撤离美国公民的计划。中美做法的鲜明对比说明( )①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②政体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决定一国的内政外交③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④美国的做法势必从根本上使整个社会日益走向撕裂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C解析 国体具有根本性的意义,②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撕裂,④错误。3.“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这是在4月2日中美元首通话之后,双方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的最新举措。耶伦此行的目的就是“加强对话沟通,避免误判,推进合作,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在美国处于大选年、中美关系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甚至是消极因素的背景下,这被外界视为两国关系走在企稳回升道路上的重要信号。下列关于中美两国国家制度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国都是对一定阶级既实行民主又实行专政②两国的政体都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③中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④两国的政权组织形式都属于“代议制”类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①:现代民主制国家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民主具有阶级性,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①不选。②④: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中美两国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美国实行总统制,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属于“代议制”类型,②④入选。③:中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这是两国的不同点,不是相同点,③不选。C4.“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把三权分立、选举制、议会制等尊为普世性的民主典范,并不遗余力地向外输出民主共和制这一政体模式,但是西方民主共和制模式在南亚地区演变为家族政治,在非洲演变为部落政治,在利比亚则沦为无政府主义。这表明( )①政体具有差异性,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②地理环境、历史渊源、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决定政体③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情不同,政体的模式也各具特色④国体决定国家的结构形式,民主共和制只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①③: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把三权分立、选举制、议会制等尊为普世性的民主典范,并不遗余力地向外输出民主共和制这一政体模式,但是西方民主共和制模式在南亚地区演变为家族政治,在非洲演变为部落政治,在利比亚则沦为无政府主义。这表明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情不同,政体的模式也各具特色,具有差异性,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①③符合题意。②:国体决定政体,地理环境、历史渊源、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影响政体,②错误。④:国体决定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民主共和制并不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④错误。A7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5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社交网络上发文称,最先VS最后——中美之间又一区别:当在国外遇到危险时,美国官员会先自己撤离;而中国外交官总是先帮助本国公民撤离,最后才离开。以下是中美从苏丹撤离本国公民的不同做法。中国 派出2艘海军舰艇,撤离了940名中国公民美国 派出飞机,撤离美国使馆工作人员,却没有协调撤离美国公民的计划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说明中美两国撤离本国公民的做法存在差异的原因。①国家的性质不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为人民服务的。美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其国家机构根本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②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因而海外公民遭遇危险时能够及时得到国家的保护。美国民主是“虚伪”的民主,不可能真正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其海外公民遭遇危险时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护。国家是什么国家的本质认识国体与政体国家的产生国家的基本要素国家性质及决定因素国家的本质国家职能国家类型国体和政体的含义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影响政体的因素代议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