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气温和降水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气温和降水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1. 能说出气温的日变化特点和年变化特点,会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能说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2. 知道降水形成条件,会识别三种降雨类型。能说出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12时左右 B. 14时左右
C. 日出前后 D. 日落前后
2. 读图1“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下列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图1
①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②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更曲折 ③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越小 ④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不一样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 读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2
A. 甲地为沙漠景观 B. 乙山顶终年积雪
C. 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 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5. 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是指降水的(  )
A. 季节变化 B. 年际变化
C. 季节分配 D. 日变化
6. 读图3“某国局部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B两地的气温相同
B. 图示区域地处亚热带、东半球
C. 图中A地为陆地,B地为海洋 图3
D. 气温变化与纬度变化规律一致
7. 读图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4
(1) 北半球不同数值的等温线共有________条,其中最大数值是________,该地位于________洲。
(2) 甲地气温在0 ℃________(填“以上”或“以下”),其影响因素为________。
(3) 从走向、数值变化、疏密三个方面描述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总体规律: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如: 4月气温为15 ℃,降水量为60 毫米)。读图完成8~10题。
图5
8. 该地一定位于(  )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
9. 该地降水季节分配为(  )
A. 全年多雨 B. 全年少雨
C. 冬季多雨 D. 夏季多雨
10. 西欧、北欧的居民到该地度假,沐浴温暖阳光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美国西部森林频发山火(发生在林野难以控制的火情)。图6为“美国西部部分地区2013—2016年山火分布图”,图7为“该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1~12题。
图6 图7
11. 图中美国西部山区发生山火可能性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2. 调查显示,图中出现过山火的地区更容易发生(  )
A. 地震 B. 寒潮
C. 水土流失 D. 龙卷风
大豆种子发芽适宜温度是20~22 ℃,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5~28 ℃。图8为“世界某国大豆主要种植区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13~14题。
图8
13. 该国可能位于(  )
A. 北半球温带 B. 北半球亚寒带
C. 南半球寒带 D. 南半球亚热带
14. 推测该国播种大豆的最佳时间是(  )
A. 4月 B. 6月 C. 8月 D. 10月
15. 图9为“亚、欧、非三大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9
(1) ①③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大的是________,有可能出现野骆驼的是________。
(2) 水稻喜水喜热,①④两地中,更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是________,请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人从④地出发,经过②地,到达⑤地,其经过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1. B 2. B 3. C 4. B 5. B 6. C
7. (1) 5 30 非 (2) 以下 地形因素 (3) 南半球等温线东西延伸,大致与纬线平行;由南向北(由高纬向低纬)气温逐渐升高;中低纬度等温线稀疏,南极圈以内(南极地区)等温线密集
8. A 9. C 10. B 11. B 12. C 13. D 14. D
15. (1) ① ③ (2) ① ①地的气温高于④地,①地的降水多于④地 (3) 先逐渐减少,再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