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影响气候的因素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影响气候的因素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1课时 纬度位置与气候 海陆分布与气候
1. 理解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 能说出五带的划分依据及各带气候差异。
1. 如图1所示,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图1
A. 纬度略有差异 B. 距海远近不同
C. 地势高低不同 D. 植被状况不同
读图2“亚欧大陆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图3“亚欧大陆中纬度甲、乙、丙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2~3题。
图2
甲 乙 丙
图3
2. 自西向东,三地位置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丙—甲—乙
C. 甲—丙—乙 D. 乙—丙—甲
3. 三地气候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相对位置 D. 地形地势
红叶是一类观赏树木,叶子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图4为“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的最佳观赏期图”。读图完成4~5题。
图4
4. 我国观赏红叶的时间大致呈(  )
A. 南早北晚 B. 东早西晚
C. 南北一致 D. 南晚北早
5. 与北京香山相比,南京栖霞山观赏红叶时间相对较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 D. 人类活动
图5示意某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验及其数据记录。读图完成6~7题。
图5
6. 该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 纬度 B. 海陆 C. 地形 D. 季风
7. 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B.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C. 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D. 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
图6为“中国南方地区局部图”。据此完成8~9题。
图6
8. 从纬度位置看,海口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 北寒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热带
9. 当太阳直射在图示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正处于冬季
B. 海口正午影子朝南
C. 徐州这一天最热
D. 这一天徐州的日出时间比海口晚
读图7“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10~11题。
图7
10. 下列关于五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极圈
B. 一年中有太阳光直射的是热带
C. 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D. 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11. 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五带中的(  )
A. 北温带和北寒带
B. 北温带和热带
C. 热带和南温带
D. 南寒带和南温带
12. 请判断并填写对应的气候类型(字母),完成下列问题。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1)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 丁________
(2) 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地形地势与气候 人类活动与气候
1. 能结合图文信息,判断气候主要影响因素。
2. 知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2. 读图1“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图2“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地 B地
   图1        图2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陆分布 D. 太阳辐射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网上搜集到某区域甲、乙两个地点的气候数据。读图3,完成3~5题。
图3
3. 图中影响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4. 根据甲、乙两地气候信息可知,该区域(  )
A. 1月气温低于7月,位于北半球
B. 1月气温高于7月,位于南半球
C. 7月气温低于1月,位于北半球
D. 7月气温高于1月,位于南半球
5. 根据甲、乙两地年降水量数据,可以判定(  )
A. 甲地降水多于乙地,甲为迎风坡
B. 甲地降水少于乙地,乙为迎风坡
C. 甲地降水多于乙地,乙为迎风坡
D. 甲地降水少于乙地,乙为背风坡
6. 读图4,完成下列问题。
图4
(1) 由图可知,重庆海拔为________米,峨眉山海拔为________米,两地海拔相差约________米。
(2) 由图可知,重庆气温为________℃,峨眉山气温为________℃,峨眉山气温比重庆低________℃。
(3) 计算得出,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约降低________(保留整数)℃。
读图5,完成7~8题。
图5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迎风坡气流抬升,降水多
B. 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多
C. 迎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D. 背风坡气流抬升,降水少
8. 图中所示的降水类型是(  )
A. 对流雨 B. 台风雨
C. 地形雨 D. 锋面雨
读图6“某岛屿示意图”,完成9~10题。
图6
9. 下列对该岛地势特征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  )
A. 北高南低 B. 南高北低 C. 西高东低 D. 东高西低
10. 甲、乙、丙、丁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期“气候与人类”知识专题黑板报,供同学们思考学习。
图7 图8
(1)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
(2) 巴西盛产甘蔗、咖啡、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据图分析巴西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2020年1月,南极地区最高气温首次突破20 ℃;到2030年,全球气温预计将比工业化前高出1.5 ℃左右。全球气候变暖正改变着地球的模样,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
(3) (多选)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有(  )
A. 极地冰川融化
B. 沿海低地被淹没
C. 喜马拉雅山脉升高
D. 部分地区极端灾害性天气增加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1课时 纬度位置与气候 海陆分布与气候
1. B 2. C 3. B 4. D 5. A 6. B 7. C 8. D 9. B 10. A 11. B
12. (1) d a b c (2)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第2课时 地形地势与气候 人类活动与气候
1. C 2. A 3. C 4. B 5. A
6. (1) 260 3 099 2 839 (2) 28 11 17 (3) 6
7. A 8. C 9. D 10. A
11. (1) 气温 降水 (2) 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3) A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