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家是什么 课件(共34张PPT+1个内嵌视频) 高二政治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国家是什么 课件(共34张PPT+1个内嵌视频) 高二政治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逻辑框架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
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经济格局
国际社会重要的
行为体:国际组织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1.1 国家的本质
第一课 国家是什么
国家的本质
01
回顾必修一知识:人类历史上的国家类型
根据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几种类型的国家?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思考: 为什么不存在原始社会国家的说法?
最初的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个体劳动盛行
氏族为单位共同劳动被
家庭为单位个体劳动代替
土地
私有
私有制
确立
贫富差距拉大
氏族成员地位不平等
原始社会
解体
阶级: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建立军队、监狱等暴力机关
国家产生
知识回顾:原始社会解体与国家的产生
一、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①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
②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
③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但是可以缓和
判断: 国家将伴随人类社会始终。( )
提醒: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
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
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 ——恩格斯
×
在中国先秦典籍中,“天子”统治的地域叫“天下”,诸侯统治的领地叫“国”,卿大夫统治的采邑叫“家”。古代中国人的社会情怀和政治抱负,往往与“家国天下”联系在一起。
梁启超说:“夫国也者,何物也 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
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探究与分享
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国家存在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一、国家的本质
2、国家的基本要素
人口
国家的社会基础。居民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条件和
第一个基本要素
国家的自然基础。领土指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一般由领陆、领水、领空组成。
领土
政权
主权
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
政权指政治上实行统治的权力,也指体现这种权力的政权机关。
最重要的要素。
地位: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利,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特征:对内至高无上性、对外独立自主性。
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的权利。
①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②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读经典 探国家本质
结合恩格斯的论述,谈谈你对国家本质的理解。
一、国家的本质
3、国家的性质
(1)含义:国家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里,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地主土地所有制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私有制
人民/敌人
生产资料公有制
君主专制国家:文莱、沙特、阿曼、卡塔尔、 斯威士兰、梵蒂冈
一、国家的本质
4、国家的本质
(1)本质是什么: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即国家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补充)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地主土地所有制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私有制
人民/敌人
生产资料公有制
民主
是一种国家制度,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专制
专政
是一种国家制度,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国家权力,实行专断统治,统治阶级内部地位不平等。
是一种国家治理手段,依靠暴力进行的统治,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民主、专制和专政
【名词辨析】
(2)民主与专政:
民主(民主制是一种国家制度) 专政(注意:专政≠专制)
区 别 含义 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服务于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
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对象 统治阶级(阶级性) 被统治阶级(强制性)
实施方式 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凭借国家强制力。如军队、警察、
监狱、法庭等(专政工具)
联系 ①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须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②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知识补充:
1、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判断:1、超阶级的民主、全民的民主( )
2、民主制国家没有专政( )
3、所有国家都有民主与专政的对立统一( )
2、专政≠专制。
民主与专制都是一种国家制度。
民主制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而专制国家就只有专政而没有民主。
一、国家的本质
5、国家的职能
(1)政治统治职能:根本职能
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也就是专政。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是国家行使政治统治职能必不可少的工具。
(2)社会管理职能:
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
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复习旧知
对内职能 对外职能
维护国家稳定 促进社会发展 防御外来侵犯 保卫国家安全
内容 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活动; 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颠覆破坏活动; 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活动。 在党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坚定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坚定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坚定维护国家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
坚定维护国家尊严。
目标 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构建和维护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
必修三国家职能
注意:明确履行国家职能的主体是国家机关:立法、行政、司法、监察、军事……各司其职,履行的职能各不相同。党、政协、居民自治组织……都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中国古代有所谓“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还有所谓“体察民情、广开言路”的明君作风。
美国号称“民主的典范”,国家的政治、经济权力却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在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内涵与现代意义的民主政治有着本质区别。封建社会“民本位”强调的是统治者的治国态度,而民主是国家制度,二者有不同的概念。
资本主义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民主政治制度,但资本主义民主只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其本质是资产阶级专政,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新型民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当然,社会主义民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辨析上述观点,并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一、国家的本质
6、当今世界国家的类型
当今世界主要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
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
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坚定制度自信!
归纳整合
国家基本知识
认识国体与政体
02
美国总统特朗普
日本首相石破茂
德国总理朔尔茨
俄罗斯总统普京
法国总统马克龙
思考:为什么各个国家领导人的称谓不一样?
不同国家领导人的称呼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二、认识国体与政体
1. 国体与政体的含义
(1)国体的含义
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谁是统治阶级、谁是被统治阶级。
(2)政体的含义
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表明“谁掌握政权”(权力的归属)——内容)
(表明“如何掌握政权”(权力的分配)——形式)
中美两国政体
析案例 识国家制度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资产阶级专政
政体: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思考:中国和美国分别采取什么样的政体来管理国家?
中美两国采取不同政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认识国体与政体
2.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②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即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国体
政体
决定
(内容)
体现
(形式)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
国家性质(即我国的国体),
决定了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
(即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我国的政体)
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即我国的国体)
国体决定政体
政体体现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有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材料一:1925年土耳其获得独立,废除了封建的政教合一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议会制政体。2017年4月,土耳其修宪公投结束,修宪草案获得通过,政体由议会制转为总统制,这是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材料二:同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后,受文化传统、历史渊源等因素的影响,英国保留了君主,采用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法国将国王推上断头台,采用了民主共和制的政体。
思考:土耳其政体的演变和英法两国政体的形成,说明了政体具有什么特点?影响政体的因素有哪些?
二、认识国体与政体
2.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③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A. 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
国体的变化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变化。(纵向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共和制
B.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除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外,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横向看)
注意:
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用不同政体
政体改变,国体不一定改变
法国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后,其具体政权组织形式,先后采用过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等。
总结归纳:国体与政体的异同
国体 政体
区别 含义 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
国家管理形式
反映 “谁掌握政权”的问题 “如何掌握政权”的问题
联系
(1)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从国体上讲: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从政体上讲:国家实行专制政体或民主政体,现代国家大都采用民主政体
(2)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3)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①从纵向看: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随国体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变化外,也会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变化。
(历史上的中国、土耳其——议会制→总统制)
②从横向看: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因素的不同,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取不同的政体。(英国、法国)
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
知识拓展
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 实行专制制度的国家
国 家 制 度 国体(内容) 专政与民主的统一体 只有专政,没有民主
政体(形式) 民主政体 (现代国家大都采用) 专制政体
(奴隶制、封建制国家大都实行)
归纳 统治阶级内部民主 + 对被统治阶级专政 统治阶级内部专制
+
对被统治阶级专政
注意 “民主与专制”是从国家制度的角度进行划分的 “民主与专政”是从政治统治方式的角度进行划分的
国家 国体 政体
中国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
美国 资产阶级专政 总统共和制
英国 资产阶级专政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 资产阶级专政 议会共和制
法国 资产阶级专政 半总统半议会共和制
日本 资产阶级专政 君主立宪制
俄罗斯 资产阶级专政 总统共和制
共同点
代议制
二、认识国体与政体
3、代议制: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1)含义:
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2)原因(必要性):
①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
②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注意:代议制本质上是一种间接民主
(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地位(重要性):
代议制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提示】现代民主政体大都实行代议制。(代议制是普遍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代议制的基本原理是以选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来审议和决定国家的政治和公共事务。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并且受其监督,以此来实现人民主权和民意决策的要求。因此,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
国家是
什么
国家的本质
认识国体与政体
国家的产生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国家的基本要素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国家的性质
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
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国家的本质
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国家的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的类型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代议制:
现代民主政体的
共同特征
含义
原因
地位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2023年11月22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视频峰会并发表讲话。峰会由当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印度总理莫迪主持,美法总统、英日首相、德加意总理等各国政要视频与会。与会政要称谓不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国体决定政体,国体不同,政体不同
B.政体体现国体,政体适当,国体巩固
C.国体与政体相互决定,有机统一
D.政体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相对独立性
D 
一年一度的中国全国两会,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窗口。从扫描二维码参与各地政协“互联网+”参政议政平台的热烈讨论,到“村民说事”“院坝问事”等基层民主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中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事实表明,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充满活力,充满效率,充满生命力。如何看待“中国式民主”( )
①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②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③作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④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2023·江苏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政权组织形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C.各种形式政体都服务于统治阶级根本利益
D.利益集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间的矛盾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