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直升班年级部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直升班年级部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朗溪中学直升班年级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8月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乙炔的空间填充模型: B. 次氯酸的电子式:
C.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D.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古诗词和文献中都涉及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缭乱走空园”中的柳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指乙烯,将“气”通入水中很快可生成乙醇
D. “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文中的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
3.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使容器容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进而增加有效碰撞几率
C.升高温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D.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4. t℃时,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平衡后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6 mol·L-1。其他条件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重新达到平衡后,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4 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c+d B.重新达到平衡时,A气体的浓度减小
C.重新达到平衡时,D气体的体积分数减小 D.重新达到平衡时,
5. 以CO2和H2为原料制造更高价值的化学产品是用来缓解温室效应的研究方向。向2L容器中充入l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测得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平衡混合物中CH3OH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1>P2
B.a点CO2的转化率为75%
C.a、b、c三点对应的化学反应速率v(a)<v(c)<v(b)
D.b→a过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 已知: 利用装有和混合气体的平衡球如图,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断裂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
B.实验②,浸入冷水中的平衡球颜色变浅,浸入热水中的平衡球颜色加深
C.实验③,平衡球颜色变浅,可能是温度过高,导致分解生成NO和
D.实验③,停止加热,平衡球颜色恢复,是 逆向移动导致的
7.如图为两种制备硫酸的途径(反应条件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①和途径②的反应热不相等
B.含1 mol H2SO4浓溶液、含1 mol H2SO4稀溶液,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C.由SO2(g)催化氧化生成SO3(g),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D.若ΔH1<ΔH2+ΔH3,则2H2O2(aq)=2H2O(l)+O2(g)为放热反应
8.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ⅠA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⑤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⑥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在ⅡA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⑤ D. ④⑥
9. 一定条件下,丙烯与反应生成和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与的两个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合成的反应中,第Ⅰ步为反应的决速步
C.中间体稳定性: D.由图可知,为丙烯与加成的主要产物
10. 一种可植入体内的微型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过CuO催化消耗血糖发电,从而控制血糖浓度。当传感器检测到血糖浓度高于标准,电池启动。血糖浓度下降至标准,电池停止工作(血糖浓度以葡萄糖浓度计)。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电池总反应为 B.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电极沿导线流向a电极
C. a电极反应式 D. 两电极间血液中的在电场驱动下的迁移方向为a→b
11. 对于放热反应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He;③增加浓度;④减压;⑤分离出;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He.其中既能降低反应速率又能减小NO转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 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12. 乙酸铜常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或氧化剂。实验室中制备乙酸铜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双氧水起催化作用 B. 为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①反应温度越高越好
C. 步骤Ⅱ和步骤Ⅲ存在相同的操作 D. 反应③碱式碳酸铜固体中加入的试剂X为冰醋酸
13. 曲美托嗪是一种抗焦虑药,合成路线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B. 化合物Ⅰ和Ⅱ互为同系物
C. 化合物Ⅰ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D. 同温同压下,等量的Ⅱ分别与足量的Na和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1
14. T1时,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 ,
,达平衡时升温至T2,实验测得:、,,为速率常数,
只与温度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且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C.向T1温度下的平衡体系再充入,平衡正向移动,产物的体积分数变大
D.T1时,在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的转化率变大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12分)I.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的结构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排列结合成环状。为了验证凯库勒观点的正误,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尾气吸收装置已省略):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仪器,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
③打开止水夹K1、K2、K3。
④反应结束后,关闭 K2,将b插入烧杯D 的蒸馏水中,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a 中。
⑤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
(1)步骤①中,应补充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
(2)烧瓶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中得到的粗产品经过一系列除杂操作后 ,获得苯和溴苯的混合物,将二者进行分离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
II.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水时放出热量。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实验药品有盐酸、溶液。
(6)若改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7)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8)通过计算得到,该结果与有偏差,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
A.用温度计测量盐酸起始温度后直接测量溶液的温度
B.一次性把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C.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D.量取盐酸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16. (14分)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等)为原料制备高纯的流程如下:
(1)滤渣中含大量硫单质,酸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酸性条件下,用合适的氧化剂可以将转化为高纯。
①用作氧化剂时会同时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中的用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适量的作氧化剂,反应后溶液中无锰元素剩余。理论上消耗与生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经热解、酸浸等步骤可制备。在空气气流中热解得到三种价态锰的氧化物,锰元素所占比例()随热解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MnO与酸反应生成;氧化性强于,加热条件下在酸性溶液中转化为和。
为获得较高产率的,请补充实验方案:取一定量置于热解装置中,通空气气流,加热至__________分解一段时间,将冷却后的固体边搅拌边分批加入_______中,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直到_______,说明洗涤干净,干燥,即得。(可选用的试剂:溶液、HCl溶液、溶液、溶液)。
(20分)
I.碳的回收和利用是碳中和的重要途径。通过回收可以制备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甲醇()、甲酸()、甲醛()等。
(1)已知: ;
科学研究表明,用作催化剂,和反应合成需经历三步: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_______。
(2)用和为原料合成的机理如图所示,总反应含_______个基元反应,其中决定总反应速率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Ⅱ.甲烷在日常生活及有机合成中用途广泛,某研究小组研究甲烷在高温下气相裂解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1)已知:
则甲烷气相裂解反应: 的=________。
(2)该研究小组在研究过程中得出当甲烷分解时,几种气体平衡时分压(Pa)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3mol,只发生反应 ,达到平衡时,测得。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对上述平衡状态,若改变温度至,经10s后再次达到平衡,,则1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上述变化过程中T1________(填“>”或“<”)T2,判断理由是________。
③在①建立的平衡状态基础上,其他条件不变,再通入0.5mol,平衡将_________(填“不移动”、“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与原平衡相比,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3)若容器中发生反应,计算该反应在图中A点温度时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
18.(14分) 工业中很多重要化工原料都来源于石油化工,如下图中的丙烯、有机物A等,其中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由石蜡油获得丙烯的方法是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C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有机物C与丙烯酸属于同系物
B. 乙酸乙酯制备装置如图:,右侧试管中盛放液体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C. 聚丙烯酸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有机物A、丙烯、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均可以使的溶液褪色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_______,反应④:_______。
(5)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中,含结构的有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能发生水解,有芳香气味的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任写一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