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 信息及其特征 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考察知识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特征一、选择题1、古代人们通过在龟甲或兽骨上刻字来记录信息,这突出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C、时效性 D、真伪性2、小明看抖音视频时了解到有个外地的马戏团将在本地举办的一次为期七天的巡回演出,后来他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学。从信息的特征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传播B、 信息可以在不同个体之间传递C、 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且不会产生损耗D、 信息只能以文字的形式依附在报纸上传播3、以下描述中不属于信息的是( )A、天气预报内容B、电脑中的图片文件C、电视里播报的球赛比分D、报纸上刊登的招聘启事4、地震监测站实时监测并收集到的地震数据,为后续的地震预警、灾害评估以及救援行动提供了关键支持,这突出体现了信息的( )A、 共享性 B、 价值性 C、 传递性 D、 载体依附性5、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无论是在工作学习场景,还是日常生活当中,人们都能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信息,这体现了信息具有( )的特点。A、可加工性 B、不完全性C、普遍性 D、可度量性6、小王在家上网时,看到一则弹窗广告,声称 “只要点击链接并填写个人银行卡信息,即可获得 5000 元现金奖励”,小王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 立即关闭弹窗,不理会该广告B、 点击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以获取奖励C、 向相关网络监管部门举报该弹窗广告D、 告知身边朋友不要轻信此类信息7、俗话说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从信息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 )特征。A、价值性 B、 传递性 C、 共享性 D、 载体依附性8、以下哪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为信息论奠定了基础?( )A、 阿兰·图灵B、 克劳德·香农C、 冯·诺伊曼D、 艾萨克·牛顿二、简答题1、信息的定义:数据与信息的关系:解析:1、答案:A。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在古代,人们将信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龟甲和兽骨就是信息的载体,这体现了信息的载体依附性,所以 A 选项正确。 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2、答案:D。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但不是只能依附于一种载体。关于马戏团巡回演出的信息不仅能通过频软件平台的视频形式传播,还可以通过网络、广播、他人转述等多种载体和形式传播,D选项说法错误。3、答案:B。信息是通过各种载体所传达的内容,而载体是承载信息的物质。电脑中的图片文件是信息的载体,图片所表达的含义、传达的内容才是信息,而不是图片文件本身,就如同光盘是存储信息的载体一样,所以B选项不属于信息。其余选项表达的都是体现的内容本身,属于信息。4、答案:B。地震监测站收集到的数据,在地震预警、灾害评估和救援行动方面能提供关键支持,说明这些信息具有实际的用途和价值,体现了信息的价值性,所以 B 选项正确。5、答案:C。从都市到乡村,从工作学习到日常生活,各个场景都存在信息,这充分表明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体现了信息具有普遍性的特点,所以 C 选项正确。6、答案:B。这题考察对信息真伪性的辨别能力。点击不明链接并填写个人银行卡信息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诈骗分子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盗取银行卡资金,造成财产损失,所以 B 选项做法不正确,这就是不应该采取的做法。7、答案:C。“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意思是三个普通的人,如果一起集思广益,能够提出比诸葛亮还好的想法。这体现了通过信息的共享 ,大家彼此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会产生1+1>2的效果,突出了信息的共享性,所以 C 选项正确。8、答案:B。香农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创立了信息论,对信息的量化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图灵是人工智能之父、冯·诺伊曼是计算机之父、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他们三人与信息论无关,所以选B。简答题1、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2、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数据是数据采集时提供的,信息是从采集的数据中获取的有用信息。数据是事物的表象,信息是事物的本质。数据的形式变化多端,很容易受载体的影响,信息则比较稳定,不随载体的性质而随意改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