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五课中国的外交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标要求1.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2.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1. 我国外交政策是什么?决定因素?2.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核心理念?意义?要求(如何贯彻)3. ★中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哪些作用?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意义?内涵?要求 5.中国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体行动)必备知识什么是外交政策 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与基本内容?★中国特色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作用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什么?这一理念有什么重要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外交政策的贡献?中国大国外交在国际社会发挥什么作用?★自学指导请用3分钟,快速阅读,结合课本P42-46,在教材中找到答案,用铅笔勾画出来并做好知识点标记。自学指导自学指导新课导入2023年,记者问巴勒斯坦的孩子长大了想当什么,他们平静的回答“我们在巴勒斯坦长不大”。新一轮巴以冲突自去年10月7日爆发以来已持续一年。冲突造成加沙地带大量平民伤亡和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在多场冲突悬而不决、联合国安理会陷入僵局、全球政治领导层达成共识的希望日益渺茫的情况下,一场在北京举行的和解对话,为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宝贵的和平的希望。还记得巴勒斯坦的孩子的这句“我们在巴勒斯坦长不大”吗?自学指导新课导入2024年7月23日,在中国政府斡旋下,巴勒斯坦14个派别共同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此次和解对话由中国政府促成,旨在结束巴勒斯坦内部多年的分裂,促进民族团结。继2023年促成沙特和伊朗复交后,中国外交斡旋再树里程碑。接连两件世界和平大事,引发全球惊愕:中国外交政策为何有如此魅力?外交政策的含义: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思考:1、我国外交政策确立的原因?2、视频中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内容?探究与分享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渴望得到公平和尊严,但等来的却是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把中国利益私相授受的残酷现实。几十年间,不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奉行的都是对帝国主义妥协投降的外交政策,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周恩来同志1949年11月在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指出:“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而今天,中国外交劈波斩浪,勇毅前行,不断彰显着大国外交的使命担当。1、原因(背景)(1)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屡受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2)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区分: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契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互不侵犯2、基本立场:独立自主(1)内涵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2)表现:7个“不”:不屈服;不可侵犯;不允许;不依附;不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3个“本”:根据国际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结伴不结盟侧重:自主发表主张,不受别国干涉伙伴关系≠同盟关系战略伙伴关系:核心内容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的利益,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目的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不同于集团外交、势力范围外交。中国与伙伴方彼此不受结盟条约和义务约束,行为自由。结盟关系:本质是大国联盟,搞军事集团,联合一方对抗另一方。其目的是维护同盟国集团的利益,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往往产生不利的影响。知识拓展自1993年中国和巴西建立首个战略伙伴关系以来,目前,中国已经同18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11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实现对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全覆盖。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维和促发”)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根本利益侧重点:凡是看到我国做法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可以考虑宗旨4、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对 外对 内(首要目标)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侧重点:一般用于对主权和领土的维护5、基石|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所承认和接受。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方向发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P44相关链接侧重点:常用于与其他国家达成合作协议1953年首次提出1955年万隆会议注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重点):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我国对外活动坚持独立自主表现见P43相关链接)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 对内: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首要目标)对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基本准则/基石: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探究与分享sorca从1860年的《北京条约》到2024年的《北京宣言》,中国经历了从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到为世界和平发声的蜕变,不仅洗刷了164年前的屈辱,同时用实际行动为给巴勒斯坦点亮和平的曙光。打着“和平”旗号的国家有很多,为什么只有中国才能化解沙伊世仇,为什么中国能够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实现大和解?为什么中国能够做到别国做不到的事情?思考:结合教材和历史知识谈谈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中国为什么要且能促成巴勒斯坦内部和解,这说明对外政策受什么影响?视频提到的中国促成巴勒斯坦内部和解的中国智慧主要是什么?探究与分享与164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则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外交舞台上的声音更加响亮有力。世界破破烂烂、中国缝缝补补。让我们看一看中国是如何缝缝补补的——1.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1949-1978目标:维护国家利益,争取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社义革命建设时期目标: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外部环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2012目标: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建设新型国家关系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2019目标: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至今sora法塔赫副主席中国促成巴内部和解的中国智慧主要是什么?参考结论:主要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智慧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单一神的这种信仰,追求一种更大的层面上的包容。中国在中东不偏不倚,不谋私利,得到了中东国家当然也得到了巴基斯坦各派的充分的信任。美国对中东切割分化让和平落空,北京宣言则反其道而行之,先调和中东地区,再解决巴勒斯坦是一带一路带来的中巴双方切实的经济利益驱动◆ 坚持以维和、促发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背后是中国制造、中国基建、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中国软实力的巨大商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探究与分享2、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1)重要性/地位指明方向≠具体方法(2)主要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格。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根本原则:共商共建共享。主要任务: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独特风格: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的大国外交。2、习近平外交思想相关链接1、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 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2、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 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3、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4、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 增强战略自信。5、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 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6、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 打造全球伙伴关系。8、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 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9、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10、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 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要义:“十个坚持”熟记建议:红色字体着眼中国自身蓝色字体则侧重放眼全球2、习近平外交思想(3)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崇高目标≠最高目标3、 中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中国是2023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11月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为安理会成员常驻代表准备了一份纪念品——鲁班锁。重要力量≠主导≠决定≠领导≠支配建设性作用≠领导/决定性作用本框小结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基本内容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国大国外交的作用实战演练1.(2024,湖北)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紧跟时代。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两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有力推进了全球气候议程。中法合作的历程表明( )①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②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③两国的经贸关系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新格局④两国的战略联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了引领性作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A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而不是新格局;结伴不结盟实战演练2、习近平主席表示:“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这是因为( )①中国外交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基本立场②霸权主义不符合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④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实战演练3、我国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公平正义,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继续践行多边主义,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体现( )①我国在国际重大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②我国倡导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全球治理观③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我国倡导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实战演练4.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习近平指出,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以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应对全球性挑战继续作出中法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法两国应( )①通过对话协商,发展双边关系,让中法友谊历久弥新②支持欧洲战略自主,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③坚持“和而不同”的精神,在国际事务中协调一致、消除分歧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两国共同利益和同盟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消除分歧太绝对,国家间的具体利益存在不一致性,无法消除;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