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认识经济全球化 课件(共27张PPT+嵌入1个视频)2025届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认识经济全球化 课件(共27张PPT+嵌入1个视频)2025届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六课 走近经济全球化
第一框 认识经济全球化
选必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逻辑框架: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
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经济格局
国际社会重要行为体:国际组织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我们身边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主要表现:
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
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
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特征:
其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各国经济
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p59相关链接
生产
全球化
(1)生产全球化:
① 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
② 表现: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③ 作用: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主要表现:
3、主要表现
科技发展
国际分工、协作深化
各国协作生产
发挥各国比较优势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劳动力、原材料成本
减轻税负(优惠政策)
如果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相比之下劣势较小的产品在生产上具有优势,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原则:“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P60相关链接:比较优势理论
思考:甲乙两国存在的比较优势各是什么?甲国和乙国应该如何进行贸易?
比较优势
是生产粮食
比较优势
是生产肉
甲国:向乙国出口粮食(赚取外汇),从乙国进口肉(代替自己生产);
乙国:向甲国出口肉(赚取外汇),从甲国进口粮食(代替自己生产)。
意义: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商品交换
技术交换
劳务交换
贸易
全球化
服务交换
(2)贸易全球化:
突破点:强调在交换领域全球销售,即产品销售的全球化(卖往各国)例:进出口、买全球、跨境电商海外淘宝、出国旅游等
①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表现: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交易范围迅速发展。
③贸易对象: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
④国际贸易形式: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
1、主要表现
含义 贸易一旦跨越关境,就成为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贸易 形式 出口贸易 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
进口贸易 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
转口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
过境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运输如果必须通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而言,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
p相关链接:国际贸易形式
本国→外国
外国→本国
由第三国买卖
经过第三国
拓展:顺差和逆差
贸易顺差:出口>进口: 贸易逆差:出口<进口
金融
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强调投资领域,侧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跨国兼并(并购、收购)
跨国投资(办厂)
资本流动
借贷、证券买卖
小结: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主要表现:
1、含义:
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国际贸易、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
3、其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p59相关链接
2、主要表现:
①生产全球化
强调生产领域,侧重产品从设计到制造是由多个国家共同完成的,不是一国独立完成的;
②贸易全球化
强调交换领域,侧重进口、出口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而不是局限在某一国家或地区
③金融全球化
强调投资领域,侧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跨国兼并(并购、收购)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1、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2、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表现: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到处开发,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
思考:为什么各种技术、资金等各生产要素能在全球自由流动?
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 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小结: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对利润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到处开发,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
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2、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思考:结合视频,谈谈跨国公司有何印象?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1、跨国公司含义与作用:
(1)含义: 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企业。
(2)作用 / 地位: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影响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
(p64相关连接)对外投资直接动机:
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或交易成本,
扩大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和克服贸易壁垒;
从国外获取稳定廉价的生产资源,
享有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
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垄断优势。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2、跨国公司的经营:
(2)经营目的:
实现最大利益
(1)经营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它们单独或与其他企业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跨国公司基本上都采取总部经济模式,进一步实现了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例如,华为P40,其主板和硬盘是由中、美两方技术人员在美国分公司研发提供的,光驱是由中、日两方技术人员在日本分公司研发提供的。此外,华为基于全球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俄罗斯建立了专门的算法研究所,借助俄罗斯人出色的数学计算能力,突破了移动网络的特殊瓶颈,带动了全球化进程。
②跨国公司推动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①跨国公司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资源配置的优化;
③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强有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1)积极影响:
2、跨国公司的影响:
(1)消极影响:
2、跨国公司的影响:
一些进入我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逐渐显现垄断态势,许多国内企业遭到蚕食。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饮料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0%,具有明显的垄断地位。
此外,一些跨国企业还成为了国家实现污染转嫁的工具,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80年代在印度成立了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滴灭威、西维因等杀虫剂。结果不久,这家工厂40吨毒气泄漏,引发了20世纪最著名的一场生态灾难。
①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
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1含义
2目的
3影响 积极
消极
小结: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①不考虑母国(投资来源国)或东道国(投资接受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
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为了实现最大利益,直接投资,单独或共同出资,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展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企业。
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形成了以跨国公司内部分工和内部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本课小结:
认识
经济全球化
含义与表现
生产、贸易、金融全球化
含义
表现
影响因素
根本原因
根本动因
体制基础
重要载体:
跨国公司
含义与地位
影响:积极、消极
经营:方式、目的
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2012年由东盟发起,历时八年,由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深化了区域合作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特别提醒】“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一体化”。
(1)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在一体化区域内消除阻碍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在区域范围内设立机构,形成共同的内在管理机制,制定共同的制度规范,为市场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和持续一体化的动力。
(2)一体化: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在同一体系下彼此包容,相互合作。一体化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融合。也只是在区域内实现的,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一体化的只有欧盟。
1、(2024·湖南高考·T12)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超过1.1万亿元,处于历史第三高水平,新设外资企业近5.4万家。同比增长39.7%, 高技术产业外资占37.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外资占27.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全球优质跨国投资的巨大引力场。这是因为
①超大规模市场能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②完整产业体系能为跨国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优势
③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
④推进制度型开放能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巩固
A
2、(2024·全国·高考真题)近年来,中国科学家联合其他国家科学家和科技组织,发起设立多个国际科技组织,比如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国际智能制造联盟等,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编纂相关领域研究报告,发起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
①表明国际科技合作活动不受国界的限制
②反映了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③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④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巩固
3、由于供应商对市场缺乏预估,导致手机屏幕供不应求,智能手机屏幕价格不断上涨,华为公司也受其屏幕供应商日本JDI公司与中国天马公司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不得不调整手机售价,并正在与报价较低的屏幕供应商洽谈,以寻求合作。这说明
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的固有弊端 
②价格变动能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 
④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D
课堂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