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一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形成过程1、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2、新阶段: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3、新格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集团的合法席位。中国是创始国之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货币组织的第三大份额国。P70相关链接: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二)怎样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1、总要求:在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P70思考: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制造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中国产业链强大,工业门类齐全;产品跨越低端和中高端;“中国制造”基础设施完善,制造能力强大;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廉中国制造的优势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高端产业、著名品牌占比较低;高品质、个性化、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产品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较低;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传统优势逐步减弱;外需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严重……中国制造的挑战思考:我们应如何扬长补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具体要求(重点):(1)依托优势(扬长):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我国已经形成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市场主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卖全球、买全球(二)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货物贸易(2)建设贸易强国(补短):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具体要求(重点):(二)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拓展:服务贸易与数字贸易服务贸易是一国的法人或自然人在其境内或进入他国境内向外国的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的贸易行为。包括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数字贸易不仅包括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开展的线上宣传、交易、结算等促成的实物商品贸易,还包括通过信息通信网络(语音和数据网络等)传输的数字服务贸易,如数据、数字产品、数字化服务等贸易。相关链接:数字贸易作为贸易新形态,正成为我国加强贸易强国建设的新引擎,也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贸易增长注入了新动能。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具体要求(重点):(3)营商环境(引进来):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实质: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行业--即“非禁即入”★负面清单管理: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作用:有助于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二)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具体要求(重点):(4)深度参与全球化(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二)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1993年7月23日,中国银河号货轮行驶到印度洋上,导航系统突然没有信号,船只无法继续航行,被困22天。后来得知,原来是美国对伊朗禁运,故意停掉了这个海域的GPS信号。银河号的消息传回国内,孙家栋院士与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沈荣骏联名上书,建议启动中国的卫星导航工程。思考: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研发,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习近平什么事靠别人是靠不住的,中国的建设,必须靠自己的志气和干劲。 ——毛泽东中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二)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3、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重点)(1)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既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为什么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①国情决定: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P72②重要性: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2008年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京津铁路正式运营,很多个核心科技逐个得到攻关为了信息安全自主可控,2008年阿里确定云计算战略,之后,华为云、腾讯云、金山云等云计算企业纷纷成立,中国在网络高铁基础设施领域快速实现了独立自主近年来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对我们断供的技术和材料越来越多,我们也越发意识到在中国依旧在一些领域被卡脖子要有风险意识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中国高铁、云计算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耀眼的国家名片;从高铁到云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证明紧握大市场优势,走自己的创新道路,就一定能抵达星辰大海中国高铁最初靠引进德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的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逐渐发展起来的。对外开放同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而是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对外开放阅读材料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二)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3、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重点)(3)怎样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①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既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而是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对外开放④要有风险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权利意识……;(补充)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1)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扬长);(2)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补短)。(3)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引进来);(4)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走出去)。(5)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小结:怎样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背诵)拓展延伸3:“引进来”和“走出去”、对外贸易(1)“引进来”是指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人才等(引资、引技、引智)。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和改善我国经济建设资金不足、技术和管理落后的状况。基本要求:是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的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常用的标志词:吸引外资(引进投资、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进口设备。(2)“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基本要求:是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常用的标志词:对外投资、海外并购、承揽海外工程等。③对外贸易主要是商品的进出口。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注意】出口≠走出去,进口≠引进来,进出口贸易与“引进来”、“走出去”都无关。本课小结: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历 程要 求总要求发挥优势(扬长)建设贸易强国(补短)营商环境(引进来)深度参与(走出去)关系自力更生为什么怎么做课堂巩固D1、(2024高考·安徽)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充满活力的中国犹如一块磁石,以其独特而强大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仅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就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20.7%。某班同学在以“外资企业何以青睐中国”为议题进行探究时,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①中国全方位的比较优势, 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机会成本②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③中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有利于减轻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④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有利于外资企业拓展发展的空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高考·湖北)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国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他们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这表明①风电和光伏发电相比水电和火电更具有成本优势②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③发展中国家已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④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巩固C课堂巩固B3、(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当前,碳中和共识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形成,碳中和将重构产业和地区竞争规则,“零碳竞争力”由此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大零碳产业投资,围绕能源转型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展开技术革新。国内一些大型企业积极转型,“零碳工厂”“零碳标准”持续涌现。提升“零碳竞争力”①助推能源行业结构性变革 ②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能够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④重塑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5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据此可以判断①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②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外商投资风险降低③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④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对外开放水平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巩固B课堂巩固5、(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开放促循环】2022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增长19.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8.0%;对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5.3%;专利授权量比上年增长2.0%。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成立以来,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北京对外经济发展:(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上述措施如何助力国际循环。便利贸易投资 简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流程;实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模式,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驱动科技创新 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购买和租赁住房、医疗保障、出入境等提供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从事专业服务;财政对入驻园区的高新技术等优质企业分档给予奖励;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①实施更高水平的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培育国际竞争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有利于推动商品、服务、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②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创新、从事科学研究提供政策支持,为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提供人才支持,促进国内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技术要素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