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命题、定理、定义一、 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A. 两个奇数的和是奇数吗 B. sin 45°=1C. x2+2x-1>0 D. x2+y2=02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3 (2024梅河口五中月考)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与B,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若A∩B=A,则A BB. 若A∪B=A,则A BC. 若A B,B A,则A=BD. 若A∩B= ,则A= 或B= 4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 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C. 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0D. 所有可以被5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都是05 若命题“关于x的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等实数根”为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C. (-∞,0)∪(0,1) D. (-∞,0)∪(0,1]6 甲、乙、丙、丁四人参加数学竞赛,四人在成绩公布前作出如下预测:甲预测说:我不会获奖,丙获奖;乙预测说:甲和丁中有一人获奖;丙预测说:甲的猜测是对的;丁预测说:获奖者在甲、乙、丙三人中.成绩公布后表明,四人的预测中有两人的预测与结果相符,另外两人的预测与结果不符.已知有两人获奖,则获奖者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 甲和丁 B. 乙和丙C. 甲和丙 D. 乙和丁二、 多项选择题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命题“直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直角”和“相等”B. 语句“当a>4时,方程x2-4x+a=0有实根”不是命题C. 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是真命题D. “当x=2时,x2-3x+2=0”是真命题8 (2024遵义正安二中月考)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x,y∈R,且x+y>2,则x,y至少有一个大于1B.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一定不在斜边上C. 如果实数集的非空子集A是有限集,那么A中的元素必然有最大值D. 任何分数都是有理数三、 填空题9 (2024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命题“如果x∈Q,那么x∈R”是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10 若命题“方程ax2+bx+1=0有实数解”为真命题,则a,b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11 (2024聊城月考)已知命题p:5x-1>a,q:x>1,且“若p,则q”为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四、 解答题12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其真假.(1) 6是12和18的公约数;(2) 当a>-1时,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等实根;(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4) 已知x,y为非零自然数,当y-x=2时,y=4,x=2.13 已知命题甲:集合A={x|-20},且A∪B={x|x>-2},命题乙:集合A={x|x-a≥4},B={x|x≤0},且A∩B= .(1) 若命题甲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 若命题乙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 若命题甲和乙中有且只有一个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1 命题、定理、定义1. B 对于A,是疑问句,不是命题;对于C,D,不能判断真假,不是命题;对于B,是陈述句且能判断真假,是命题.2.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还可能是等腰梯形,故A不是真命题;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故B是真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还可能是等腰梯形,故C不是真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还可能是菱形,故D不是真命题.3. D 对于A,若A∩B=A,则对任意x∈A=A∩B,有x∈B,则A B,故A正确;对于B,若A∪B=A,则对任意x∈B=A∪B=A,有x∈A,则B A,故B正确;对于C,对任意x∈A,A B,有x∈B,对任意x∈B,B A,有x∈A,所以集合A,B的所有元素相同,即A=B,故C正确;对于D,如A=,B=,显然A∩B= ,故D错误.4. B 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这两个三角形底与高的乘积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A错误;由矩形的定义可知,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故B正确;因为对于任意实数,|x|≥0,故C错误;可以被5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都是0或者5,故D错误.5. C 由题意知解得a<1,且a≠0.6. C 由“甲预测说:我不会获奖,丙获奖”,而“丙预测说:甲的猜测是对的”,所以甲和丙的说法要么同时与结果相符,要么同时与结果不符.若甲和丙的说法同时与结果相符,则乙的说法与结果不符,可得丁的说法也对,这与“四人的预测中有两人的预测与结果相符,另外两人的预测与结果不符”相矛盾,故错误;若甲和丙的说法与结果不符,则乙、丁的预测成立,所以甲获奖,丁不获奖;丙获奖、乙不获奖或者乙获奖、丙不获奖,即获奖的两人为甲和丙,或者甲和乙.7. AB 对于A,命题“直角相等”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若两个角都是直角,则这两个角相等,故A错误;对于B,语句“当a>4时,方程x2-4x+a=0有实根”是陈述句,当a>4时,Δ=(-4)2-4a=4(4-a)<0,方程x2-4x+a=0无实根,即“当a>4时,方程x2-4x+a=0有实根”为假,故该语句是命题,故B错误;对于C,由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可知,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即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是真命题,故C正确;对于D,当x=2时,22-3×2+2=0,所以“当x=2时,x2-3x+2=0”是真命题,故D正确.故选AB.8. ACD 对于A,假设x,y都小于或等于1,则x+y≤1+1=2,与题意矛盾,故假设错误,故A正确;对于B,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斜边的中点,故B错误;对于C,假设非空集合A中的元素无最大值,则集合A必为无限集,这与实数集的非空子集A是有限集矛盾,所以A中的元素必然有最大值,故C正确;对于D,由有理数定义可知任何分数都是有理数,故D正确.故选ACD.9. 真 由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知,命题“如果x∈Q,那么x∈R”是真命题.10. a=0,b≠0或a≠0,b2-4a≥0 ①当a=0时,方程ax2+bx+1=0为bx+1=0,只有当b≠0时,方程才有实数解x=-;②当a≠0时,方程ax2+bx+1=0为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有实数解的条件为Δ=b2-4a≥0.综上,当a=0,b≠0或a≠0,b2-4a≥0时,方程ax2+bx+1=0有实数解.11. [4,+∞) 集合A={x|x满足条件P},B={x|x满足条件q}.由5x-1>a,得x>,则A=(,+∞).因为B=(1,+∞),且“若p,则q”为真命题,所以≥1,解得a≥4.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4,+∞).12. (1) 若一个数是6,则它是12和18的公约数.因为12=6×2,18=6×3,所以6是12和18的公约数,所以“若一个数是6,则它是12和18的公约数”是真命题.(2) 若a>-1,则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等实根.当a=0时,方程为2x-1=0,x=,方程ax2+2x-1=0只有1个实根,所以“若a>-1,则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等实根”是假命题.(3) 若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若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是真命题.(4) 已知x,y为非零自然数,若y-x=2,则y=4,x=2.当y=5,x=3时,满足y-x=2,所以“已知x,y为非零自然数,若y-x=2,则y=4,x=2”是假命题.13. (1) 由题意,得A={x|-20}={x|x>1-a}.因为A∪B={x|x>-2},所以-2≤1-a<6,解得-5所以若命题甲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5,3].(2) 因为A={x|x-a≥4}={x|x≥4+a},B=,且A∩B= ,所以4+a>0,解得a>-4,所以若命题乙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4,+∞).(3) 当命题甲是真命题,命题乙是假命题时,解得-5当命题甲是假命题,命题乙是真命题时,或解得a>3.综上,若命题甲和乙中有且只有一个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5,-4]∪(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