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第2课《树之歌》(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识字第2课《树之歌》(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 题 识字2 树之歌 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在情境中观察、比较,自主发现生字的共同特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学习 重难点 1.认识“梧、桐”等10个生字,会写“杨、松”等10个字及扩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场景:
读读这个词串,说的是哪里的场景:
一片树林,一棵大树。一群鸟儿,一场聚会。
2.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树,它是我们最熟悉的朋友了,同学们知道哪些树呢?
出示树木图,你认识哪些树木?
师: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树有关的儿歌——《树之歌》。齐读课题。(板书:2 树之歌)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认识树友
1.出示树木图片,认识吗?
2.学生认读词语
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桦树 银杏 水杉 金桂
①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树木有关。
预设2: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与木字旁旁边的字读音相似。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不但发现了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而且还从读音上找到了规律,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表示了它们的读音,
②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
橡树 榆树 槐树 石榴树 桃树 柳树 山楂树 柿子树
3.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了哪些树,什么样子的。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提示易错音:翘舌音:(装 守 杉) 平舌音:(松 ) 后鼻音:(桐 枫 疆 )
注意纠正“柏”“桦”和“杉”的字音;“柏”读三声,bǎi;“桦”读四声,huà;“杉”注意平翘舌音,读shān,容易误读成sān。
(3)出示生字:杨、榕、梧桐、枫、松 、柏、桦、桂
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他们是形声字。左边表意,右边表音。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读音相近。 如“柏、桦” 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声调不同;“松” 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韵母相同,声母不同。相机讲解“彡”字源:现在的《新华字典》里没有,但是东汉的《说文解字》和清朝的《康熙字典》里有,表示木头里面的花纹。杉,的的确确是个形声字。
4.归类识字:
①形声字归类:“梧、桐、枫、松、柏、桦、杉、桂”都是木字旁,表意,这些字都和树木有关,右边的部分是音旁。
②组词拓展法:识记“掌、疆、银”,分别组词为“手掌、脚掌、巴掌、鼓掌”“新疆、边疆、疆土”“银行、银色”。
③熟字比较法:“壮一装”“银一根一眼”。
4.指名分小节读儿歌。
学习任务二: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教师引入课文:词语你们都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写一写本课的生字。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这些字在书写上有哪些共同点?
2.学生交流后,教师点拨:
预设1:这些生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预设2:“木”字做偏旁时捺变成点。
3.课件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观察: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关键笔画。
教师相机点拨:
杨:第五笔是横折折钩。
棉:右半部又是上下结构,上矮下高。
桂:右半边的两个土不是一模一样,上小一点,下大一点。
杉:右半部的三撇间隔相同,方向基本一致,第三撇略长。
壮:前三笔要注意,是点、提、竖。
枫:右半部分“风”第二笔是横斜钩,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注意:所有带“木”的字,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壮”字重点是右边的“士”不要写成“土”,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化”字重点是右边的笔顺,先撇后竖弯钩,竖弯钩起笔于竖中线,与撇相交于田字格中心。
4.教师范写
5.学生再次观察例字,然后在书上描红一个,并独立写两个字。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师生共同评议:哪些笔画写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学习任务三:抓住特点,区分树友
植物园里新栽了一些树木,需要管理员给它们带上“身份卡”,“身份卡”上要写明树的名称、特点或者习性,这样,游客们来观赏的时候就能了解它们。我们首先要充分了解这些树木,现在,让们走进课文,认真学习。
(一)出示儿歌第一句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1.长得高的那棵树是——(杨树),儿歌里只用一个字就写出了它的样子,请你来读。杨树又高又瘦,树梢伸向蓝天,我们一起夸夸它——杨树高。
2.出示榕树图片,这棵树谁认识?你从哪里知道的?你瞧,树干粗壮,枝叶茂密,树冠很大。榕树高达30米,它的枝干可向四面无限伸展,看上去就像一片丛林,所以人们说它“落地生根,独木成林”,你来读。
(一个高,一个壮,分别把两种树的样子写了出来,谁能读出它们的样子?加上动作,指名读。)
3.出示梧桐树图片
这是我们常见的树了,我们学校门口就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秋天叶子变黄,叶子像手掌等)梧桐树叶大优美,是有名的观赏树种,所以道路两旁经常看到它的身影。
(1)梧桐树叶像手掌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2)拓展设问:你还观察过哪些树叶的形状呢?
课件出示:银杏树叶像(扇子)。松树叶像( 细针 )柳树叶像( 眉毛 )
巩固总结:说一说,说一说,杨树、榕树、梧桐树分别有什么特点?
高、壮、像手掌(这是对杨树、榕树、梧桐树的外形描写)
(二)出示儿歌第二句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1.枫树和松柏也是我们很熟悉的树,你了解它们吗?说说看。
2.你了解它们吗?说说看
(枫叶到秋天叶子就变红; 出示图片,欣赏美丽的枫叶图。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满山的枫叶都变红了,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火。
3.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是松柏。(学生回答后,图片上出示文字:松柏四季披绿装 —拟人)
为什么松树、柏树能够四季常青?让我们来了解下松树、柏树,出示课件知识链接,了解松树、柏树四季常青的原因。
你们看,松柏浑身翠绿翠绿的,就像披了一件绿色的衣裳,它们不怕冷,很顽强,所以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
4.巩固总结:从“红”字可以看出枫树秋天的时候叶子会变红,从“绿”字可以看出松树、柏树具有四季常青的特点。(颜色描写)
(三)出示儿歌第三句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指名读。
1.从儿歌里,我们能知道木棉树和桦树有什么特点或者生活习性?
点拨“耐寒”。(低温下能够生长存活的植物,经得住寒冷)
2.你瞧,这就是木棉,看到“棉”字,你想到了什么?(棉花、棉被、棉袄)是呀,它们都能带给我们温暖,木棉这种树,就是一种喜欢暖和的树,所以它生长在温暖的南方,这样它才能开出满树红花。谁来读?一起读。
3.相比南方的温暖、热闹,祖国的北方就显得寒冷、冷清。北方的边界称成为“北疆”。疆,左边是一个“弓”里藏着“土”,古人用弓来丈量土地,右边是一块田又一块田田的边上会作些标记,所以中间这三横就是表示界限。齐读“北疆”。
4.儿歌中,有一种树像解放军叔叔那样勇敢地守在北疆,它就是——桦树,我们要读得有力,把桦树的勇敢读出来。
5.木棉喜暖热烈绽放,桦树耐寒勇气可嘉。(指名读)
6.巩固总结:说一说,木棉、桦树分别有什么特点?
喜暖 生长地区:南方
习性描写
耐寒生 长地区:北疆
(四)出示儿歌第四句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花开满院香。”
1.你对银杏、水杉、金桂了解多少? (联系自己的生活)
(银杏秋天叶子变黄,像小扇子。它的果实叫白果,所以又叫白果树。
2.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猜一猜,为什么叫银杏树和水杉树“活化石”?
在亿万年前,有许多植物曾经特别繁茂,但后来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绝大多数种类都灭绝了,成了真正的化石。而剩下来的个别种类,一直活到今天。它们有悠久的历史,因此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3.银杏水杉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其实动物界也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呢,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大熊猫。
4.每年中秋前后,我们的校园里就会弥漫着扑鼻的香味,那是桂花的香气。我们的教学楼前面就有几棵桂花树,每次从它边上路过时,总会忍不住闻一闻。一个院子里只要栽种一棵金桂,花开时节——满院香。你来读读这香气扑鼻的金桂。
5.巩固总结:说一说,木棉、桦树分别有什么特点?
银杏、水杉、金桂分别有什么特点?
“活化石”写出了银杏、水杉寿命长的特点;“满院香”写出了金桂花香的特点。
引读全文:丰富的树种装点了美丽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流畅地读一读这篇课文。
学习任务四 背诵课文,情境巩固
1.制作各式各样的植物树木姓名牌。
要求:①树名写规范、优美,字号稍大,突出树的名字。②介绍树木最突出的特点,字号稍小。排版美观清晰。
2.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评价。
读一读作品,鼓励学生尝试制作自己的名牌卡片。
3.颁奖游戏。
这儿有一些特别的奖项,请你颁发给不同的树木,并用文中的话说说这样颁发的理由。
四季常青奖 最高树木奖 最壮树木奖 香气浓郁奖 耐寒第一名
4.师生互动游戏:根据老师的提示语,请同学将课文里的话背出来。
长得高的是杨树。(学生回答:杨树高)
长得很粗壮的是榕树。(学生回答:榕树壮)
树叶像手掌的是梧桐树。(学生回答:梧桐树叶像手掌)
秋天叶子红的枫树。(学生回答:枫树秋天叶儿红)
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是松柏。(学生回答:松柏四季披绿装)
教师边补充板书:(杨树——高 榕树——壮 梧桐——叶如掌 枫树——叶儿红 松柏——披绿装)
5.我们借助板书,边读边想边背:
杨树____,榕树____,梧桐树叶__________。
枫树___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__。
木棉______________,桦树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活化石,____________满院香。
学习任务五:课后练习,拓展知识
1.关于树的名言你知道吗?出示课后三句话。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2.讨论交流:你知道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一个人才。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指树虽然高达千丈,但落叶还是要回到根里。比喻离开故乡多时,最后还是要返回故里。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树没有根就不能生长,人没有志向就不会成功。
3.含有“树”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4.拓展知识:出示课件,了解“世界树木之最”
树木是氧气制造厂,是分成净化机,是杀菌能手,还是天然空调。树木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是地球家园的保护伞。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认识树木,了解树木,保护好地球母亲的绿色衣衫,保护好人类的这些好朋友吧!
总结:
形声字偏旁归类识字法:将偏旁相同、意思相近的形声字按照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本文中“梧、桐、松、柏、桦、桂”等生字都是木字旁,归为一类。左边木字旁表义,与植物有关;右边表音,与读音有关。
课后作业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背诵课文。
3.你还知道哪些树木?试着编一编儿歌,说说它们的特点。
4.你还知道哪些与树有关的名言、名句,请你在家人帮助下查找有关的资料,抄写在积累本上,和大家一同分享。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高 木棉——喜暖
榕树——壮 桦树——耐寒
梧桐——叶如掌 银杏——活化石
枫树——叶儿红 水杉——活化石
松柏——披绿装     金桂——满院香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