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上 3.1认识地球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上 3.1认识地球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上 3.1认识地球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5七下·拱墅期末)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据报道,我国新疆的“深地塔科1井”完钻井深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该钻井的最深处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地心 B.地核 C.地幔 D.地壳
2.(2025七上·浙江期末)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如图所示,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3. 古人的诗句中常有一些能反映地理道理的词句。下列能够反映大地是曲面的诗句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如图所示为地球仪示意图,图中a、b是直线 ab 与地球仪表面的两个交点。在地球仪上,直线 ab 称为 (  )
A.经线 B.纬线 C.地轴 D.赤道
5. 每周五第八节课是某中学的社团活动课。在课堂上,科学社团的同学们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a同学认为:中国古人对天地的最初认识是“天圆地方”
②b同学认为:远离海岸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③c同学认为: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但不能说明地球一定是球体
④d同学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2025七上·黄岩期末)官河古道绿道是黄岩老城复兴的民生工程,范围涵盖永宁江、西江河、南官河和东官河“一江三河”组成的黄岩老护城河沿岸区域,该区域长约为1.8公里,宽约为1.5公里。小黄想要用A4纸(规格为21cm×29.7cm)制作官河古道的手绘地图,选用下列比例尺最合适的是(  )
A.1:100 B.1:1000 C.1:10000 D.1:100000
7. 地球仪是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 (  )
A.所有经线等长,所有纬线也等长
B.纬线的形状是圆,经线的形状是半圆
C.0°纬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D.0°经线是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8.(2025七上·苍南期末)2024年12月26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8级地震。地震中心大概位于北纬23.9°、东经121.9°,图中的“●”最接近该中心点位置的是(  )
A. B.
C. D.
9.下列有关经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25°纬线位于低纬度地区
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20°W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10. 某日晚9时,一条道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大量有害气体泄漏,当时的风从西北方向吹来。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图中4个村庄最需要组织村民紧急撤离的是 (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11.(2025七下·南浔期末)下列关于地球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占地球表面的71%
B.软流层在地核与地幔之间
C.地球内部由外及内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
D.地球表面覆盖的土壤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共有部分
12. 从海南某地(20°N,110°E)起航的渔政船,正在向(10°N,117°E)附近海域的渔船靠近。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应该大致是(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东南方向
13.(2023七上·北仑期末)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14. 如图是某村平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中使用的是小比例尺
B.图上1cm表示实地距离20000m
C.图上确定方向的依据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小河的大致流向是从东南流向西北
15. 如图所示为三幅图幅大小相同的经纬网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的比例尺大
B.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
C.A 点在B 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 点的东南方向
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的经纬度是(40°N,120°E)
二、填空题
16.(2025七上·吴兴期末)读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选填“甲”或“乙”)。
(2)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3)甲、乙两地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若阴影面积相等,则____(填字母)。
A.图甲比例尺小于图乙比例尺 B.图甲比例尺大于图乙比例尺
C.甲区域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地 D.图甲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17.如图所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蔬菜园和生态园的位置示意图。
(1)蔬菜园位于城区以北、清水河的东岸。根据蔬菜园的位置,评价该蔬菜园发展蔬菜生产的条件:   。
(2)蔬菜园的员工小张第一次开车从蔬菜园去城里的各大宾馆送菜,由于不认识路,他打开了车上的导航地图,边看地图边行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他车上的导航地图属于____(填字母)。
A.卫星遥感地图 B.电子地图
C.等高线地形图 D.城市旅游图
(3)城区的小李周末开车去生态园,行驶的大致方向是   。
18.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假设小红行走在地球经纬网上,她的双脚所踏地点的经纬度是   ,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2)图乙中的各点,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填字母)。
(3)A 点在E 点的   方向。
19. 读某村的平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判别方向时应根据   判别。
(2)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村庄、公路表示图例,根据地图的三要 素,还缺少   。
(3)林地位于村庄的   方向。
(4)在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量得林地与耕地间的直线距离约为6.0cm,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1800m,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应是   (填数字式)。
20. 读投影到白墙壁上的经纬网地球仪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已经标出的一条经线的经度数,标出经线③的度数为   。
(2)A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它位于 B点的   方向。西经19°属于   半球。
21. 如图所示为粉笔在球面和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的现象:
(1) 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观察到粉笔的长度   。
(2) 粉笔在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观察到粉笔的长度   。
(3) 站在岸上观察大洋上远去的船只时,看到的现象应与上述   (填“球面”或“平板”,下同)上的现象相似,这一类比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大洋面是一个   。
22.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 写出各点的经纬度:A   ,B   。
(2) 图中各点符合位于东半球、低纬度的要求的是   。
(3) C 点在A 点的   方向上。
三、实验与探究题
23.(2024七上·新昌期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的实践活动。
【材料准备】乒乓球(或小皮球等其他小球)、粗铁丝(硬导线)、剪刀、量角器、胶布等。
【过程】①确定两极和赤道。如图A所示。
②画经纬线。在乒乓球上画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
③做地轴。如图B所示。
④组合固定。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科学性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实用性 球体能灵活旋转且不会脱离 球体能灵活旋转但会脱离 球体不能灵活旋转且又会脱离
稳定性 旋转时不会倾倒 旋转时不会倾倒 放在着手倾倒
(1)图A中乒乓球的黏合线代表   。
(2)在制作过程中量角器的作用是   。
(3)为增强自制地球仪的实用性,防止乒乓球在旋转时脱离铁丝,在制作时应如何操作   。
(4)请根据评价量表中的“科学性”维度,对小海制作的C图中的地球仪展开评价   。
24.(2024七上·嘉兴期末)探究“为什么海面上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时,小嘉开展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1)在木板上移动铅笔时,木板模拟的是   。
(2)如图所示,实验中应把篮球和木板置于   。
(3)铅笔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5.(2024七上·萧山月考)学习了地球仪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小德利用铁丝穿过乒乓球制作了地球仪,并设计了评价量表。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
地球自转 能自由旋转 能旋转但并不灵活 不能旋转
(1)穿过乒乓球的铁丝模拟   
(2)小德在地球仪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该经线通过的城市是____。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华盛顿
(3)如图是小德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对其中一项科学性评价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
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改进建议
经纬线        
26.(2024七上·浙江期中)某项目学习小组开展了绘制简易学校平面图的学习。
(1)图甲是绘制简易学校平面图的操作流程,其中步骤四应为   。
(2)图乙是学习小组绘制得到的平面图,请你对其中的一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
27.(2024七上·德清期末)学习了地球仪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小德利用铁丝穿过乒乓球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地球仪,并设计了评价量表。
地球仪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A档 B档 C档 评分
指标一:地轴与地面夹角 夹角为66.5度 夹角为70度或60度 夹角大于70度或小于60度
指标二:南、北回归线 准确画出南、北回归线,并且到赤道的距离相等 画出南、北回归线,到赤道距离不等 简单表示南北回归线
指标三:经线均匀美观,12等分球体,并标明0度,东西经60度、120度、180度等重要经线的度数 准确画出经线,均匀平分,经度标明准确 画出经线,均匀平分,没有标明经度 简单画出经线,没有平分,没有标明经度
(1)在“指标一”的评价中,小德同学得到了C档,若要使该指标达到A档,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
(2)小德在地球仪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该经线通过的城市是____。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华盛顿
(3)在“指标三”的设计中,要求把模型12等分。需要先测量出地球仪赤道周长。请你利用棉线、刻度尺等工具简要写出你的测量赤道周长方案。   
(4)如图乙为小德用自制地球仪找到家乡附近A点经纬度,那么A点经纬度是   。
四、综合题
28. 如图所示为某公园的平面图。
(1)小乐欲在图上测量从公园入口沿公园东侧道路到展览馆的距离。请写出具体的测量方法。
(2)若小乐通过正确方法测得图上两地间的距离为 7 cm,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m.
29.如图所示,A、B、C、D 为地球上四个不同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
(2)在地球仪上,纬线AB与CD 的长短关系是   ,经线AC与BD 的长短关系是   。
3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站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的一部分,最后看到全部船身。
材料二:公元前 300 年左右,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便对地球的形状有了新的认识。
材料三:1961 年 4 月,苏联“东方一号”发射成功,舱内宇航员成为飞上太空拍摄地球照片的第一人。
(1)材料一中的现象证明地球是   (填形状);如果海面是平的,那么站在海边看到的船只的景象为   。
(2)由材料二提到的月食现象可推测,下列月食过程的图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填字母)。
(3)关于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材料三反映的事件的重大科学意义是    .
31. 读图及相关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架飞机从 A 地沿经线圈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再向南飞行到达 B地,其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110km/h。
(1)在a、b、c、d四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   ,长度大致相等的两条是   。
(2)B地的经纬度是   。
(3)从 A 地到B地,飞机飞行了   h。(提示:纬度相差 ,距离约111km,计算飞行时间时,注意A~B跨越的纬度数)
32. 某货轮在如图所示的海域翻沉,正在附近航行的A、B两艘轮船立即前往营救。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翻沉地点位于   (填“东”或“西”)半球、   (填“南”或“北”)半球。
(2)图中A、B两艘轮船位于同一   (填“纬线”或“经线”)上,据此判断A 船位于 B 船的   方向。
(3)若只考虑距离因素,能最快赶到出事地点的轮船是   (填字母),它去搭救遇险人员应该向   方向航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其厚度大致为地球半径的1/400,但各处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平均厚度37km多,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则只有约7km。地幔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平均厚度为2800余千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我国新疆的“深地塔科1井”完钻井深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受认知能力的影响,古代人认为地面是平的,天是方的,故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后来随着认知视野的扩大,人们认为“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随着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到现在,人们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上拍到的地球照片,更加准确的证明地球是圆球体的结论。
【解答】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即③→观测月食现象猜测是正球体即①→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最后证实了②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所以,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为③①②。
故答案为:B。
3.【答案】C
【知识点】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地平线为弧形;海平面上的航船从远方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麦哲仑的环球航行;登高望远;卫星照片。
【解答】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地球的形状无关,A错误。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体现的是水循环,和地球形状无关,B错误。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C正确。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地球形状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轴,即为地球斜轴,又称地球自转轴,是指地球自转所绕的轴,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
【解答】在地球仪上,ab直线称之为地轴,是指地球自转所绕的轴。
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
【解答】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①正确;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地球是一个球体,②正确;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③正确;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④错误。
故答案为:D。
6.【答案】C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地图的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属于地图的三要素之一。【解答】C、地图上的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可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该区域长约为1.8公里,宽约为1.5公里。小黄想要用A4纸(规格为21cm×29.7cm),比例尺最合适的是1:10000,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米,故C正确;
AB、1:100、1:1000比例尺过大,在规格为21cm×29.7cm的A4纸不能完整画出来,故AB错误;
D、1:100000比例尺过小,只适合绘制大范围的地图,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经线与纬线
【解析】【分析】地球仪上的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经度的起点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所有经线互相等长,纬线不相等;纬线的形状是圆,经线的形状是半圆;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0°纬线就是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故答案为:B。
8.【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图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地震中心大概位于北纬23.9°、东经121.9°,即地震中心的经纬度为(23.9°N,121.9°E)。读图可知,A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N,121.9°E),B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S,121.9°E),C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S,121.9°W),D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N,121.9°W),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B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
【解析】【分析】地球仪上的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经度的起点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解答】A、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A错误;
B、25°纬线位于低纬度地区(0°~30为低纬度地区),故B正确;
C、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20°W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一,故C错误;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C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要根据指向标的方法确定;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有指向标的地图要用指向标判断方位,根据指向标和事发地点判断,丙村位于事发地的东南方向,当时的风向为西北风,丙村最需要组织村民疏散。
故答案为:C。
11.【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球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 A.陆地占地球表面的29%,故A错误;
B.软流层并非位于地核与地幔之间,而是位于地幔的上部,故B错误;
C.地球内部由外及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故C错误;
D.地球表面覆盖的土壤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共有部分,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D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读图可知,渔船位置(10°N,117°E)在渔政船位置(20°N,110°E)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D。
13.【答案】A
【知识点】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在地球仪上,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故答案为:A。
14.【答案】D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A、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比例尺的大小比较要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该图比例尺为 1:20000,分母较小,属于大比例尺,A 选项错误。
B、比例尺 1:20000 表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00 米,而不是 20000 米,B 选项错误。
C、图中有指向标,应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而不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C 选项错误。
D 、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可判断小河的大致流向是从东南流向西北,D 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5.【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A、甲、乙两图相比较,图甲表示的范围比图乙表示的范围小,可判断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的比例尺大,故A正确;
B、读图可知,E点经度为105°E,在东半球,G点纬度是45°N,在北半球,故B错误;
C、由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 点的正东方向,故C错误;
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E),F点的经纬度是(40°N,120°E),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6.【答案】(1)乙
(2)东北
(3)A
【知识点】经纬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地球仪上的纬线有无数条。纬线具有三个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圆圈;③所有的纬线圈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解答】(1)甲图的经纬度范围为40°N-45°N,40°E-45°E,乙图的经纬度范围为20°S-23.5°S,20°W-23.5°W,位于西半球的是乙;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甲(40°N-45°N,40°E-45°E)位于乙(20°S-23.5°S,20°W-23.5°W)的东北方向;
(3)由于纬线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跨越的经纬度度数一样,距赤道最近的阴影部分范围大。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甲地所跨的经纬度大于乙地,甲的范围比乙大,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表示的内容更简略。故A正确。
故答案为:(1)乙;(2)东北;(3)A。
17.【答案】(1)靠近城市,消费市场广阔;靠近公路,运输方便;靠近河流,便于灌溉
(2)B
(3)东北方向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地图方向的判断方法有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
【解答】(1)由题意可知,蔬菜园离城区近、靠近河流,且在公路旁,所以有消费市场广阔、运输方便和便于灌溉的优点。
(2)车上的导航地图依托计算机技术,所以属于电子地图。
(3)该地图采用一般定向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可以确定其行驶方向为东北方向。
18.【答案】(1)50°S,20°E;南
(2)ACE
(3)正南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将纬度由0°~90°范围按三等分得到低、中、高纬度。
【解答】(1)根据东经经度向东增大,南纬纬度向南增大的规律,得出所处经纬度为(50°S,20°E),位于南半球。
(2)中纬度的度数范围是30°~60°,所以ACE位于中纬度地区。
(3)E和A位于同一经线,所以不分东西,但同属于北纬,A的纬度更小,所以A在E的正南方向。
19.【答案】(1)指向标
(2)比例尺
(3)正北
(4)1:30000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1)图中有指向标,该图要按照指向标判别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
(2)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村庄、公路表示图例,根据地图的三要素,还缺少比例尺。
(3)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林地位于村庄的正北方向。
(4)在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量得林地与耕地间的直线距离约为6.0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18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应是6厘米:1800米=6厘米:180000厘米=1:30000。
20.【答案】(1)70°E
(2)70°E,60°N;正西;东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的分界线是赤道。
【解答】(1)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30°。根据已经标出的一条经线的经度数可得,经线③的度数为70°E。
(2)A点的位置是60°N,70°E,它位于B点的正西方向。西经19°位于西经20°W线以东,位于东半球。
21.【答案】(1)逐渐变短
(2)不变
(3)球面;球面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运动在平面上的物体,根据视觉原理,物体越远感觉越小,但都能看到原貌;运动在球面上的物体却不同,越远所能看见部分越小,最后全不见;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越远越小,最后会全看不见。
【解答】(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越远越小,始终能看到全貌;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逐渐变短;
(2)粉笔在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观察到粉笔的长度不变;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原理一样,及与②相似,说明大洋面是球面。
故答案为:(1)逐渐变短;(2)不变;(3)球面;球面。
22.【答案】(1)(40°W,20°N);(40°E,40°N)
(2)D
(3)东南
【知识点】经度与纬度
【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1)根据经纬度可知:A(40°W,20°N),B(40°E,40°N);
(2)在图中D(20°E, 20° S)位于东半球,低纬度的要求;
(3)从图中可知,C点在A点的东南方。
故答案为:(1)(40°W,20°N);(40°E,40°N);(2)D;(3)东南。
23.【答案】(1)赤道
(2)测量地轴与底座之间的角度
(3)在乒乓球两极处用胶布将铁丝与乒乓球固定好,或者调整铁丝在球体中的长度使其更稳固,防止在旋转时脱离。
(4)合格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经线与纬线
【解析】【分析】 地球一时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有地轴、经纬网线、底座等,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绕着地轴转动为地球自转,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图A中乒乓球的粘合线于南极和北极的连线垂直,且与南极和北极距离,那么它为赤道。
(2)在公转轨道上,地轴与底座的夹角为 66.5°,则利用量角器方便测量角度。
(3)确保乒乓球在旋转时不会脱离铁丝,可以进一步调整铁丝在球体中的长度与嵌入深度增加稳固性,或者通过使用胶布在两极固定住铁丝。
(4)根据图片可知,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而图中的经线都是平行的,即经线制作有误,因此评价维度为合格。
(1)读图可知,图A中乒乓球的粘合线是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线,为赤道。
(2)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其与底座的夹角为 66.5°,量角器方便测量角度。
(3)为了增强自制地球仪的实用性,确保乒乓球在旋转时不会脱离铁丝,可以通过使用胶布在两极固定住铁丝,或者进一步调整铁丝在球体中的长度与嵌入深度增加稳固性,来确保球体与铁丝的连接更加稳固。
(4)读图可知,经线的特点是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极点,图中经线制作有误,因此评价维度为合格。
24.【答案】(1)地平面
(2)同一水平面
(3)铅笔头先消失,铅笔的长度越来越短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1)铅笔在球上移动,模拟船在海面上运动,可知木板模拟的是海平面。
(2)船在海面上行驶,可知应将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3)铅笔模拟的是船,铅笔头模拟的是船身,可知铅笔头先消失。
【解答】(1)木板模拟的是海平面,铅笔模拟的是船帆,球模拟的是地球。
(2)为了观察到帆船在海面上远去,应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3)铅笔从A移向B,相当于船从海面上远去,由“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可知,铅笔头先消失,铅笔的长度越来越短。
25.【答案】(1)地轴
(2)C
(3)待改进;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 (1)地轴从地球中间穿过,连接南北极;
(2)根据本初子午线的定义分析;
(3)根据地球仪上经纬线的特点解答。
【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乒乓球相当于地球,而地轴从中间穿过,那么穿过乒乓球的铁丝模拟地轴。
(2)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故C正确;
本初子午线未经过北京、东京、华盛顿,故ABD错误;
故选C。
(3)图中经纬线(经线)错误,应与南北两极相交,作品待改进。
26.【答案】(1)确定比例尺
(2)图中缺少图例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地图三要素为:方向、比例尺、图例。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
【解答】 本题以绘制学校平面图为材料,涉及地图三要素,绘制地图的方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1)绘制学校平面图是一个涉及实地考察、测量、绘图和标注等多个步骤的过程。首先是绘制草图,确定比例尺方向,实地考察和测量;确定比例尺;绘制平面图:标注尺寸和添加细节:审查和修改;完成初步绘图后打印和平面图的使用。
(2)地图三要素包括比例尺、图例、指向标。图中没有图例,需要添加。
(1)绘制学校平面图是一个涉及实地考察、测量、绘图和标注等多个步骤的过程。首先是绘制草图,确定比例尺方向,实地考察和测量;确定比例尺;绘制平面图:标注尺寸和添加细节:审查和修改;完成初步绘图后打印和平面图的使用。
(2)地图三要素包括比例尺、图例、指向标。图中没有图例,需要添加。
27.【答案】(1)利用量角器让地轴的那根铁丝与水平面的夹角成
(2)C
(3)①用一根棉线,它的一头贴在地球仪赤道某点,然后将棉线紧贴着赤道,绕着地球仪赤道转一圈,直到回到刚开始的点,在终点处的棉线上做一个标记。②测出棉线开头处到标记处的长度,即为地球仪的周长。
(4)120°E,30°N
【知识点】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本题以制作地球仪为材料,结合地球仪的特点,重要的经线、经纬网的定位等知识点进行分析。
【解答】(1)在“指标一”的评价中,小南同学得到 了C档,若要使该指标达到A档,他应该利用量 角器 让地轴的那根铁丝与水平面 的夹角成 66.5°。
(2)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 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因此,小南想在地球仪 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该经线通过伦敦。
(3)在“指标三”的设计中,如果把模型12 等分。应该用棉线测量出赤道的长度,并用 刻度尺把该棉线长度12等分,再把南北两极点和每个等分点用画笔画出。
(4)由图可知,A点的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所以经纬度位置为(120°E,30°N)。
28.【答案】(1)先用一根细线与地图上的道路路线重合,确定细线上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最后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地距离。
(2)2100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解答】(1)读图可知,小乐欲在图上测量从公园入口沿公园东侧道路到展览馆的距离,因为从公园入口沿公园东侧道路到展览馆的道路不是直线,可以先用一根细线与地图上的道路路线重合,确定细线上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最后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地距离。
(2)根据数字式比例尺1:30000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米,若小乐通过正确方法测得图上两地间的距离为7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7cm×30000=210000 cm=2100m。
29.【答案】(1)(30°N,15°E)
(2)AB【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纬网
【解析】【分析】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 (1)东经和西经的判定方法: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的判定方法:纬度度数向北变大的是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的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A点的位置是(30°N,15°E)。
(2)在相同的经度范围中,越靠近赤道处的纬线长度越长,所以AB30.【答案】(1)球体;桅杆和船身一起被看到
(2)C
(3)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最能科学地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1)站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在看到船的一部分,最后看到全部船体,该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如果海面是平的,桅杆和船身应该一起看到。
(2)出现月食是因为地球遮挡光线,月球表面的阴暗部分为圆弧、半圆或月全食是正圆,得知地球是个球体。C是满月,不能证明。
(3)1961年4月,苏联“东方一号”发射成功。宇航员成为飞上太空的第一人,该事件的重大地理意义是卫星照片最能科学的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1.【答案】(1)b、c;a、d
(2)70°W,40°N
(3)12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解答】(1)图中b,c是纬线,纬线相互平行,a,d是经线,经线的长度大致相等;
(2)B地的经纬度是40°N,70°W;
(3)A~B跨越的纬度数是(90°-20°)+(90°-40°)=120°,距离相差120×111千米=13320千米,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110千米/时,故计算从A地到B地飞机飞行的时间是:13320千米÷1110千米/时=12小时。
32.【答案】(1)东;北
(2)纬线;正西
(3)A;东北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南北半球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解答】(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读图可知,出事地点的纬度是60°N,经度大约是125°E,所以出事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可知,图中A、B两艘轮船位于同一纬线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判断A船位于B船的正西方向。
(3)若只考虑距离因素,能最快赶到出事地点的轮船是A,它应该向东北方向航行去搭救遇险人员。
1 / 1【浙教版】科学七上 3.1认识地球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5七下·拱墅期末)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据报道,我国新疆的“深地塔科1井”完钻井深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该钻井的最深处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地心 B.地核 C.地幔 D.地壳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其厚度大致为地球半径的1/400,但各处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平均厚度37km多,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则只有约7km。地幔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平均厚度为2800余千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我国新疆的“深地塔科1井”完钻井深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2025七上·浙江期末)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如图所示,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受认知能力的影响,古代人认为地面是平的,天是方的,故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后来随着认知视野的扩大,人们认为“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随着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到现在,人们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上拍到的地球照片,更加准确的证明地球是圆球体的结论。
【解答】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即③→观测月食现象猜测是正球体即①→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最后证实了②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所以,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为③①②。
故答案为:B。
3. 古人的诗句中常有一些能反映地理道理的词句。下列能够反映大地是曲面的诗句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地平线为弧形;海平面上的航船从远方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麦哲仑的环球航行;登高望远;卫星照片。
【解答】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地球的形状无关,A错误。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体现的是水循环,和地球形状无关,B错误。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C正确。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地球形状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4. 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如图所示为地球仪示意图,图中a、b是直线 ab 与地球仪表面的两个交点。在地球仪上,直线 ab 称为 (  )
A.经线 B.纬线 C.地轴 D.赤道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轴,即为地球斜轴,又称地球自转轴,是指地球自转所绕的轴,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
【解答】在地球仪上,ab直线称之为地轴,是指地球自转所绕的轴。
故答案为:C。
5. 每周五第八节课是某中学的社团活动课。在课堂上,科学社团的同学们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a同学认为:中国古人对天地的最初认识是“天圆地方”
②b同学认为:远离海岸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③c同学认为: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但不能说明地球一定是球体
④d同学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
【解答】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①正确;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地球是一个球体,②正确;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③正确;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④错误。
故答案为:D。
6.(2025七上·黄岩期末)官河古道绿道是黄岩老城复兴的民生工程,范围涵盖永宁江、西江河、南官河和东官河“一江三河”组成的黄岩老护城河沿岸区域,该区域长约为1.8公里,宽约为1.5公里。小黄想要用A4纸(规格为21cm×29.7cm)制作官河古道的手绘地图,选用下列比例尺最合适的是(  )
A.1:100 B.1:1000 C.1:10000 D.1:100000
【答案】C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地图的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属于地图的三要素之一。【解答】C、地图上的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可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该区域长约为1.8公里,宽约为1.5公里。小黄想要用A4纸(规格为21cm×29.7cm),比例尺最合适的是1:10000,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米,故C正确;
AB、1:100、1:1000比例尺过大,在规格为21cm×29.7cm的A4纸不能完整画出来,故AB错误;
D、1:100000比例尺过小,只适合绘制大范围的地图,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 地球仪是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 (  )
A.所有经线等长,所有纬线也等长
B.纬线的形状是圆,经线的形状是半圆
C.0°纬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D.0°经线是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经线与纬线
【解析】【分析】地球仪上的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经度的起点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所有经线互相等长,纬线不相等;纬线的形状是圆,经线的形状是半圆;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0°纬线就是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故答案为:B。
8.(2025七上·苍南期末)2024年12月26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8级地震。地震中心大概位于北纬23.9°、东经121.9°,图中的“●”最接近该中心点位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图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地震中心大概位于北纬23.9°、东经121.9°,即地震中心的经纬度为(23.9°N,121.9°E)。读图可知,A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N,121.9°E),B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S,121.9°E),C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S,121.9°W),D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N,121.9°W),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下列有关经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25°纬线位于低纬度地区
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20°W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答案】B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
【解析】【分析】地球仪上的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经度的起点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解答】A、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A错误;
B、25°纬线位于低纬度地区(0°~30为低纬度地区),故B正确;
C、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20°W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一,故C错误;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 某日晚9时,一条道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大量有害气体泄漏,当时的风从西北方向吹来。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图中4个村庄最需要组织村民紧急撤离的是 (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答案】C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要根据指向标的方法确定;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有指向标的地图要用指向标判断方位,根据指向标和事发地点判断,丙村位于事发地的东南方向,当时的风向为西北风,丙村最需要组织村民疏散。
故答案为:C。
11.(2025七下·南浔期末)下列关于地球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占地球表面的71%
B.软流层在地核与地幔之间
C.地球内部由外及内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
D.地球表面覆盖的土壤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共有部分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球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 A.陆地占地球表面的29%,故A错误;
B.软流层并非位于地核与地幔之间,而是位于地幔的上部,故B错误;
C.地球内部由外及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故C错误;
D.地球表面覆盖的土壤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共有部分,故D正确。
故选D。
12. 从海南某地(20°N,110°E)起航的渔政船,正在向(10°N,117°E)附近海域的渔船靠近。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应该大致是(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东南方向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读图可知,渔船位置(10°N,117°E)在渔政船位置(20°N,110°E)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D。
13.(2023七上·北仑期末)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在地球仪上,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故答案为:A。
14. 如图是某村平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中使用的是小比例尺
B.图上1cm表示实地距离20000m
C.图上确定方向的依据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小河的大致流向是从东南流向西北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A、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比例尺的大小比较要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该图比例尺为 1:20000,分母较小,属于大比例尺,A 选项错误。
B、比例尺 1:20000 表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00 米,而不是 20000 米,B 选项错误。
C、图中有指向标,应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而不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C 选项错误。
D 、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可判断小河的大致流向是从东南流向西北,D 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5. 如图所示为三幅图幅大小相同的经纬网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的比例尺大
B.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
C.A 点在B 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 点的东南方向
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的经纬度是(40°N,120°E)
【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A、甲、乙两图相比较,图甲表示的范围比图乙表示的范围小,可判断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的比例尺大,故A正确;
B、读图可知,E点经度为105°E,在东半球,G点纬度是45°N,在北半球,故B错误;
C、由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 点的正东方向,故C错误;
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E),F点的经纬度是(40°N,120°E),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6.(2025七上·吴兴期末)读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选填“甲”或“乙”)。
(2)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3)甲、乙两地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若阴影面积相等,则____(填字母)。
A.图甲比例尺小于图乙比例尺 B.图甲比例尺大于图乙比例尺
C.甲区域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地 D.图甲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答案】(1)乙
(2)东北
(3)A
【知识点】经纬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地球仪上的纬线有无数条。纬线具有三个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圆圈;③所有的纬线圈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解答】(1)甲图的经纬度范围为40°N-45°N,40°E-45°E,乙图的经纬度范围为20°S-23.5°S,20°W-23.5°W,位于西半球的是乙;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甲(40°N-45°N,40°E-45°E)位于乙(20°S-23.5°S,20°W-23.5°W)的东北方向;
(3)由于纬线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跨越的经纬度度数一样,距赤道最近的阴影部分范围大。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甲地所跨的经纬度大于乙地,甲的范围比乙大,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表示的内容更简略。故A正确。
故答案为:(1)乙;(2)东北;(3)A。
17.如图所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蔬菜园和生态园的位置示意图。
(1)蔬菜园位于城区以北、清水河的东岸。根据蔬菜园的位置,评价该蔬菜园发展蔬菜生产的条件:   。
(2)蔬菜园的员工小张第一次开车从蔬菜园去城里的各大宾馆送菜,由于不认识路,他打开了车上的导航地图,边看地图边行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他车上的导航地图属于____(填字母)。
A.卫星遥感地图 B.电子地图
C.等高线地形图 D.城市旅游图
(3)城区的小李周末开车去生态园,行驶的大致方向是   。
【答案】(1)靠近城市,消费市场广阔;靠近公路,运输方便;靠近河流,便于灌溉
(2)B
(3)东北方向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地图方向的判断方法有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
【解答】(1)由题意可知,蔬菜园离城区近、靠近河流,且在公路旁,所以有消费市场广阔、运输方便和便于灌溉的优点。
(2)车上的导航地图依托计算机技术,所以属于电子地图。
(3)该地图采用一般定向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可以确定其行驶方向为东北方向。
18.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假设小红行走在地球经纬网上,她的双脚所踏地点的经纬度是   ,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2)图乙中的各点,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填字母)。
(3)A 点在E 点的   方向。
【答案】(1)50°S,20°E;南
(2)ACE
(3)正南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将纬度由0°~90°范围按三等分得到低、中、高纬度。
【解答】(1)根据东经经度向东增大,南纬纬度向南增大的规律,得出所处经纬度为(50°S,20°E),位于南半球。
(2)中纬度的度数范围是30°~60°,所以ACE位于中纬度地区。
(3)E和A位于同一经线,所以不分东西,但同属于北纬,A的纬度更小,所以A在E的正南方向。
19. 读某村的平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判别方向时应根据   判别。
(2)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村庄、公路表示图例,根据地图的三要 素,还缺少   。
(3)林地位于村庄的   方向。
(4)在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量得林地与耕地间的直线距离约为6.0cm,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1800m,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应是   (填数字式)。
【答案】(1)指向标
(2)比例尺
(3)正北
(4)1:30000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1)图中有指向标,该图要按照指向标判别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
(2)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村庄、公路表示图例,根据地图的三要素,还缺少比例尺。
(3)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林地位于村庄的正北方向。
(4)在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量得林地与耕地间的直线距离约为6.0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18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应是6厘米:1800米=6厘米:180000厘米=1:30000。
20. 读投影到白墙壁上的经纬网地球仪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已经标出的一条经线的经度数,标出经线③的度数为   。
(2)A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它位于 B点的   方向。西经19°属于   半球。
【答案】(1)70°E
(2)70°E,60°N;正西;东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的分界线是赤道。
【解答】(1)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30°。根据已经标出的一条经线的经度数可得,经线③的度数为70°E。
(2)A点的位置是60°N,70°E,它位于B点的正西方向。西经19°位于西经20°W线以东,位于东半球。
21. 如图所示为粉笔在球面和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的现象:
(1) 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观察到粉笔的长度   。
(2) 粉笔在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观察到粉笔的长度   。
(3) 站在岸上观察大洋上远去的船只时,看到的现象应与上述   (填“球面”或“平板”,下同)上的现象相似,这一类比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大洋面是一个   。
【答案】(1)逐渐变短
(2)不变
(3)球面;球面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运动在平面上的物体,根据视觉原理,物体越远感觉越小,但都能看到原貌;运动在球面上的物体却不同,越远所能看见部分越小,最后全不见;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越远越小,最后会全看不见。
【解答】(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越远越小,始终能看到全貌;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逐渐变短;
(2)粉笔在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观察到粉笔的长度不变;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原理一样,及与②相似,说明大洋面是球面。
故答案为:(1)逐渐变短;(2)不变;(3)球面;球面。
22.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 写出各点的经纬度:A   ,B   。
(2) 图中各点符合位于东半球、低纬度的要求的是   。
(3) C 点在A 点的   方向上。
【答案】(1)(40°W,20°N);(40°E,40°N)
(2)D
(3)东南
【知识点】经度与纬度
【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1)根据经纬度可知:A(40°W,20°N),B(40°E,40°N);
(2)在图中D(20°E, 20° S)位于东半球,低纬度的要求;
(3)从图中可知,C点在A点的东南方。
故答案为:(1)(40°W,20°N);(40°E,40°N);(2)D;(3)东南。
三、实验与探究题
23.(2024七上·新昌期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的实践活动。
【材料准备】乒乓球(或小皮球等其他小球)、粗铁丝(硬导线)、剪刀、量角器、胶布等。
【过程】①确定两极和赤道。如图A所示。
②画经纬线。在乒乓球上画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
③做地轴。如图B所示。
④组合固定。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科学性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实用性 球体能灵活旋转且不会脱离 球体能灵活旋转但会脱离 球体不能灵活旋转且又会脱离
稳定性 旋转时不会倾倒 旋转时不会倾倒 放在着手倾倒
(1)图A中乒乓球的黏合线代表   。
(2)在制作过程中量角器的作用是   。
(3)为增强自制地球仪的实用性,防止乒乓球在旋转时脱离铁丝,在制作时应如何操作   。
(4)请根据评价量表中的“科学性”维度,对小海制作的C图中的地球仪展开评价   。
【答案】(1)赤道
(2)测量地轴与底座之间的角度
(3)在乒乓球两极处用胶布将铁丝与乒乓球固定好,或者调整铁丝在球体中的长度使其更稳固,防止在旋转时脱离。
(4)合格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经线与纬线
【解析】【分析】 地球一时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有地轴、经纬网线、底座等,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绕着地轴转动为地球自转,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图A中乒乓球的粘合线于南极和北极的连线垂直,且与南极和北极距离,那么它为赤道。
(2)在公转轨道上,地轴与底座的夹角为 66.5°,则利用量角器方便测量角度。
(3)确保乒乓球在旋转时不会脱离铁丝,可以进一步调整铁丝在球体中的长度与嵌入深度增加稳固性,或者通过使用胶布在两极固定住铁丝。
(4)根据图片可知,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而图中的经线都是平行的,即经线制作有误,因此评价维度为合格。
(1)读图可知,图A中乒乓球的粘合线是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线,为赤道。
(2)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其与底座的夹角为 66.5°,量角器方便测量角度。
(3)为了增强自制地球仪的实用性,确保乒乓球在旋转时不会脱离铁丝,可以通过使用胶布在两极固定住铁丝,或者进一步调整铁丝在球体中的长度与嵌入深度增加稳固性,来确保球体与铁丝的连接更加稳固。
(4)读图可知,经线的特点是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极点,图中经线制作有误,因此评价维度为合格。
24.(2024七上·嘉兴期末)探究“为什么海面上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时,小嘉开展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1)在木板上移动铅笔时,木板模拟的是   。
(2)如图所示,实验中应把篮球和木板置于   。
(3)铅笔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地平面
(2)同一水平面
(3)铅笔头先消失,铅笔的长度越来越短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1)铅笔在球上移动,模拟船在海面上运动,可知木板模拟的是海平面。
(2)船在海面上行驶,可知应将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3)铅笔模拟的是船,铅笔头模拟的是船身,可知铅笔头先消失。
【解答】(1)木板模拟的是海平面,铅笔模拟的是船帆,球模拟的是地球。
(2)为了观察到帆船在海面上远去,应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3)铅笔从A移向B,相当于船从海面上远去,由“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可知,铅笔头先消失,铅笔的长度越来越短。
25.(2024七上·萧山月考)学习了地球仪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小德利用铁丝穿过乒乓球制作了地球仪,并设计了评价量表。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
地球自转 能自由旋转 能旋转但并不灵活 不能旋转
(1)穿过乒乓球的铁丝模拟   
(2)小德在地球仪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该经线通过的城市是____。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华盛顿
(3)如图是小德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对其中一项科学性评价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
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改进建议
经纬线        
【答案】(1)地轴
(2)C
(3)待改进;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 (1)地轴从地球中间穿过,连接南北极;
(2)根据本初子午线的定义分析;
(3)根据地球仪上经纬线的特点解答。
【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乒乓球相当于地球,而地轴从中间穿过,那么穿过乒乓球的铁丝模拟地轴。
(2)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故C正确;
本初子午线未经过北京、东京、华盛顿,故ABD错误;
故选C。
(3)图中经纬线(经线)错误,应与南北两极相交,作品待改进。
26.(2024七上·浙江期中)某项目学习小组开展了绘制简易学校平面图的学习。
(1)图甲是绘制简易学校平面图的操作流程,其中步骤四应为   。
(2)图乙是学习小组绘制得到的平面图,请你对其中的一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
【答案】(1)确定比例尺
(2)图中缺少图例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地图三要素为:方向、比例尺、图例。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
【解答】 本题以绘制学校平面图为材料,涉及地图三要素,绘制地图的方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1)绘制学校平面图是一个涉及实地考察、测量、绘图和标注等多个步骤的过程。首先是绘制草图,确定比例尺方向,实地考察和测量;确定比例尺;绘制平面图:标注尺寸和添加细节:审查和修改;完成初步绘图后打印和平面图的使用。
(2)地图三要素包括比例尺、图例、指向标。图中没有图例,需要添加。
(1)绘制学校平面图是一个涉及实地考察、测量、绘图和标注等多个步骤的过程。首先是绘制草图,确定比例尺方向,实地考察和测量;确定比例尺;绘制平面图:标注尺寸和添加细节:审查和修改;完成初步绘图后打印和平面图的使用。
(2)地图三要素包括比例尺、图例、指向标。图中没有图例,需要添加。
27.(2024七上·德清期末)学习了地球仪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小德利用铁丝穿过乒乓球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地球仪,并设计了评价量表。
地球仪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A档 B档 C档 评分
指标一:地轴与地面夹角 夹角为66.5度 夹角为70度或60度 夹角大于70度或小于60度
指标二:南、北回归线 准确画出南、北回归线,并且到赤道的距离相等 画出南、北回归线,到赤道距离不等 简单表示南北回归线
指标三:经线均匀美观,12等分球体,并标明0度,东西经60度、120度、180度等重要经线的度数 准确画出经线,均匀平分,经度标明准确 画出经线,均匀平分,没有标明经度 简单画出经线,没有平分,没有标明经度
(1)在“指标一”的评价中,小德同学得到了C档,若要使该指标达到A档,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
(2)小德在地球仪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该经线通过的城市是____。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华盛顿
(3)在“指标三”的设计中,要求把模型12等分。需要先测量出地球仪赤道周长。请你利用棉线、刻度尺等工具简要写出你的测量赤道周长方案。   
(4)如图乙为小德用自制地球仪找到家乡附近A点经纬度,那么A点经纬度是   。
【答案】(1)利用量角器让地轴的那根铁丝与水平面的夹角成
(2)C
(3)①用一根棉线,它的一头贴在地球仪赤道某点,然后将棉线紧贴着赤道,绕着地球仪赤道转一圈,直到回到刚开始的点,在终点处的棉线上做一个标记。②测出棉线开头处到标记处的长度,即为地球仪的周长。
(4)120°E,30°N
【知识点】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本题以制作地球仪为材料,结合地球仪的特点,重要的经线、经纬网的定位等知识点进行分析。
【解答】(1)在“指标一”的评价中,小南同学得到 了C档,若要使该指标达到A档,他应该利用量 角器 让地轴的那根铁丝与水平面 的夹角成 66.5°。
(2)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 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因此,小南想在地球仪 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该经线通过伦敦。
(3)在“指标三”的设计中,如果把模型12 等分。应该用棉线测量出赤道的长度,并用 刻度尺把该棉线长度12等分,再把南北两极点和每个等分点用画笔画出。
(4)由图可知,A点的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所以经纬度位置为(120°E,30°N)。
四、综合题
28. 如图所示为某公园的平面图。
(1)小乐欲在图上测量从公园入口沿公园东侧道路到展览馆的距离。请写出具体的测量方法。
(2)若小乐通过正确方法测得图上两地间的距离为 7 cm,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m.
【答案】(1)先用一根细线与地图上的道路路线重合,确定细线上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最后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地距离。
(2)2100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解答】(1)读图可知,小乐欲在图上测量从公园入口沿公园东侧道路到展览馆的距离,因为从公园入口沿公园东侧道路到展览馆的道路不是直线,可以先用一根细线与地图上的道路路线重合,确定细线上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最后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地距离。
(2)根据数字式比例尺1:30000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米,若小乐通过正确方法测得图上两地间的距离为7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7cm×30000=210000 cm=2100m。
29.如图所示,A、B、C、D 为地球上四个不同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
(2)在地球仪上,纬线AB与CD 的长短关系是   ,经线AC与BD 的长短关系是   。
【答案】(1)(30°N,15°E)
(2)AB【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纬网
【解析】【分析】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 (1)东经和西经的判定方法: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的判定方法:纬度度数向北变大的是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的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A点的位置是(30°N,15°E)。
(2)在相同的经度范围中,越靠近赤道处的纬线长度越长,所以AB3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站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的一部分,最后看到全部船身。
材料二:公元前 300 年左右,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便对地球的形状有了新的认识。
材料三:1961 年 4 月,苏联“东方一号”发射成功,舱内宇航员成为飞上太空拍摄地球照片的第一人。
(1)材料一中的现象证明地球是   (填形状);如果海面是平的,那么站在海边看到的船只的景象为   。
(2)由材料二提到的月食现象可推测,下列月食过程的图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填字母)。
(3)关于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材料三反映的事件的重大科学意义是    .
【答案】(1)球体;桅杆和船身一起被看到
(2)C
(3)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最能科学地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1)站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在看到船的一部分,最后看到全部船体,该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如果海面是平的,桅杆和船身应该一起看到。
(2)出现月食是因为地球遮挡光线,月球表面的阴暗部分为圆弧、半圆或月全食是正圆,得知地球是个球体。C是满月,不能证明。
(3)1961年4月,苏联“东方一号”发射成功。宇航员成为飞上太空的第一人,该事件的重大地理意义是卫星照片最能科学的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1. 读图及相关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架飞机从 A 地沿经线圈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再向南飞行到达 B地,其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110km/h。
(1)在a、b、c、d四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   ,长度大致相等的两条是   。
(2)B地的经纬度是   。
(3)从 A 地到B地,飞机飞行了   h。(提示:纬度相差 ,距离约111km,计算飞行时间时,注意A~B跨越的纬度数)
【答案】(1)b、c;a、d
(2)70°W,40°N
(3)12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解答】(1)图中b,c是纬线,纬线相互平行,a,d是经线,经线的长度大致相等;
(2)B地的经纬度是40°N,70°W;
(3)A~B跨越的纬度数是(90°-20°)+(90°-40°)=120°,距离相差120×111千米=13320千米,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110千米/时,故计算从A地到B地飞机飞行的时间是:13320千米÷1110千米/时=12小时。
32. 某货轮在如图所示的海域翻沉,正在附近航行的A、B两艘轮船立即前往营救。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翻沉地点位于   (填“东”或“西”)半球、   (填“南”或“北”)半球。
(2)图中A、B两艘轮船位于同一   (填“纬线”或“经线”)上,据此判断A 船位于 B 船的   方向。
(3)若只考虑距离因素,能最快赶到出事地点的轮船是   (填字母),它去搭救遇险人员应该向   方向航行。
【答案】(1)东;北
(2)纬线;正西
(3)A;东北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南北半球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解答】(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读图可知,出事地点的纬度是60°N,经度大约是125°E,所以出事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可知,图中A、B两艘轮船位于同一纬线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判断A船位于B船的正西方向。
(3)若只考虑距离因素,能最快赶到出事地点的轮船是A,它应该向东北方向航行去搭救遇险人员。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