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上 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上 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上 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5七上·吴兴期末)爱因斯坦说过,宇宙是可以理解的。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
B.微波背景辐射说明宇宙起源于热大爆炸
C.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来自于宇宙中同一星云
D.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为:宇宙一河外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球
【答案】D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A.谱线红移现象说明宇宙处在不断膨胀之中;
B.根据对宇宙起源相关理论的了解做出判断;
C.根据对星云假说的了解可做出判断;
D.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宇宙中关系并列的不同星系。
【解答】A.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研究认为,微波背景辐射说明宇宙起源于热大爆炸,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星云假说:太阳系星球物质,初时都是大量基本微粒,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由于万有引力作用,使这些原始弥漫的星云物质逐渐分别凝聚,从而形成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各天体,因为可以认为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来自于宇宙中同一星云,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为:宇宙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球,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宇宙中关系并列的不同星系,不存在从属关系,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025九下·慈溪模拟)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像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由题意,宇宙加速膨胀,分析直线的斜率的变化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由题意,宇宙加速膨胀,其半径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C准确。
故答案为:C。
3.(2025七上·宁波期末)今天的人类凭借着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正在理解宇宙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正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
B.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测量宇宙演化历程
C.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看到的星星不都是恒星
D.宇宙的结构层次是: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
【答案】C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天体系统的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结构由高级到低级的顺序: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解答】A、银河系的外形是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扁平盘状体,从正面看像一个急流中的旋涡,从侧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故A错误;
B、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一个长度单位,故B错误;
C、夜晚看到的星星并不都是恒星,故C正确;
D、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宇宙,其次是总星系,比总星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2025·椒江模拟) 天文学家已经探测到数十颗宜居行星,它们都围绕着一颗恒星转动构成一个天体系统,如图所示。则该天体系统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月系中包含的是行星和卫星,从大到小为: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解答】行星绕着恒星转,相当于太阳系,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太阳,地球等是绕着太阳转的行星。
故答案为:C。
5.(2025七上·海宁期末)太阳与其它恒星一样有一定的寿命,一生经历诞生、演化和死亡的过程。科学家估计,大约50亿年后,太阳外层的氢不断燃烧聚变成氦,体积会急剧扩大,形成红巨星。当太阳膨胀到接近火星轨道时,将吞噬
A.水星、金星、火星 B.金星、地球、木星
C.水星、地球、土星 D.水星、金星、地球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太阳系中,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
【解答】按照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火星轨道内有水星、金星和地球,因此,当太阳膨胀到接近火星轨道时,将吞噬水星、金星、地球,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6.(2025七上·余姚期末)2022年10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如图)在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1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该系统比银河系大20倍,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
B.热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且温度相应下降
C.宇宙的结构层次是: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D.“地心说”是从“日心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答案】B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黑洞
【解析】【分析】 “大爆炸宇宙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解答】A. 光年作为长度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A错误;
B.热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且温度相应下降 ,B正确;
C. 宇宙的结构层次是: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宇宙,C错误;
D.“日心说”是从“地心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7.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距离地球约433光年,它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C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 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有四个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太阳系的直径大约1光年左右,银河系的银盘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
【解答】 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距离地球约433光年,大于太阳系的直径,小于银河系的直径,则属于银河系,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8. 下列有关星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银河系是以太阳系为中心的
B.星系是指类似于太阳系的天体系统
C.仙女星系属于银河系
D.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
【答案】D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星系是由单颗恒星、恒星系统、星团、尘埃和气体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大型天体系统。天文学家把大多数星系分为三类:旋涡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解答】A、太阳系不是银河系的中心,故A错误;
B、星系是指类似银河系的大型天体系统,故B错误;
C、仙女星系是一个比银河系更巨大的星系,位于银河系之外,故C错误;
D、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D正确。
故答案为:D。
9.(2025七上·海曙期末)如图所示,在气球表面画上一些小黑点(小黑点代表星系),充气使气球膨胀,可以观察到各个黑点之间的距离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气使气球膨胀而胀破,说明我们所处的宇宙最终会走向灭亡
B.运用气球膨胀过程来模拟宇宙膨胀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法
C.气球膨胀使小黑点间距变大,由此根据星系距离变大推测宇宙在膨胀
D.气球膨胀过程中有一个中心,由此可推测宇宙也有一个中心
【答案】C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那么整个宇宙的体积也就在不断的扩大,也就是整个宇宙在不断的膨胀中,可以用气球模拟实验。
【解答】A.该实验可以模拟宇宙膨胀的过程,但是不能作为宇宙膨胀的证据,因此不能说明我们所处的宇宙最终会走向灭亡,故A错误;
B.运用气球膨胀过程来模拟宇宙膨胀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故B错误;
C.气球在不断膨胀,它的体积不断增大,因此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大,由此推测宇宙在膨胀,故C正确;
D.小圆点都以气球内的球心为中心胀,而不是以某一圆点为中心,由此并不能推测宇宙也有一个中心,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 “日心说”最终战胜“地心说”这个历史发展过程说明(  )
①宇宙是无限的,在某些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最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③前人的认识总会被后人推翻,人不能获得正确认识
④人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需要不断发展和深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①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一一恒星天。②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转动,日心说又称为“日心地动说”或“日心体系”。
【解答】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长期的、曲折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通过不断地实践、概括,最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11.(2025·上虞二模)2025年2月28 日太阳系中的金、木、水、火、土、天王、海王共七大行星依次排成一列,上演百年一遇的罕见天象。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太阳系是最简单的天体系统
B.金星因为质量足够大,所以被归类为行星
C.火星是与地球最相像的行星,也适宜人类生活
D.木星是气态巨行星,并有数量众多的卫星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月系是最简单的天体系统,包含在太阳系中。
【解答】A、地月系是最简单的天体系统,故A错误;
B、金星属于形成不仅因为质量大,还因为金星绕太阳公转,故B错误;
C、火星上的空气、温度等不适宜人类生活,故C错误;
D、木星是气体巨行星,有很多卫星,其中个别卫星体积甚至大于水星,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2025七上·镇海区期末)2024年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宇宙结构叫大环。它是一个由大量星系和星系团构成的环状结构,是有史以来观测到的宇宙中最大的结构。下列关于宇宙说法错误的是(  )
A.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上往下看,能看到银河系的旋涡结构
B.大环中存在许多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C.宇宙大爆炸理论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完整科学理论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观测到的宇宙将越来越接近它真实的样子
【答案】C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且在不断的膨胀。
【解答】大爆炸宇宙论虽然被人们广泛接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仍然遇到了很多疑难问题,大爆炸宇宙论仍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
故答案为:C。
13.(2025七上·温州期末)研究发现,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取决于其与地球的距离大小。结合图表信息,推测四个星系中退行速度最大的是
选项 星系 与地球的距离/10亿光年
A 大熊座星系 1
B 牧夫座星系 2.5
C 室女座星系 0.1
D 长蛇座星系 4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星系,别称宇宙岛,指数量巨大的恒星系及星际尘埃组成的运行系统。星系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参考银河系,它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宇宙尘埃和暗物质,并且受到重力束缚的大星系。典型的星系,从只有数千万颗恒星的矮星系,到有上兆颗恒星的椭圆星系都有,它们都环绕着一个质量中心运转。除了单独的恒星和稀薄的星际物质之外,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数量庞大的多星系统、星团以及各种不同的星云。
【解答】 研究发现,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取决于其与地球的距离大小。结合图表信息,推测四个星系中退行速度最大的是 D 长蛇座星系 ;
故答案为:D
14.科学家霍金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设想已成为现代宇宙学说最重要的基石。关于黑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密度非常大,引力特别强36
B.黑洞是质量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在晚年爆发形成红超巨星后塌缩而成的
C.黑洞的直径仅有几千米,但密度大得让人难以想象,它能把靠近它的一切东西永久吞没
D.人们看不见黑洞,但天文学家能确定它的存在
【答案】B
【知识点】黑洞
【解析】【分析】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解答】A、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引力极强的天体,A正确;
B、黑洞是质量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在晚年爆发形成超新星后塌缩而成的,而不是形成红超巨星后塌缩而成的,B错误;
C、黑洞的直径通常很小,仅有几千米甚至更小,但密度大得惊人。由于其强大的引力,它能把靠近它的一切东西永久吞没,包括光线,这也是人们很难直接观测到黑洞的原因之一,C正确;
D、人们无法直接看见黑洞,因为光都无法从黑洞中逃逸出来。但是天文学家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方法来确定它的存在,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15.(2024七下·义乌期末)根据图示,能正确表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等天体系统关系的是(  )
1 2 3 4
A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宇宙
B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C 银河系 宇宙 地月系 太阳系
D 太阳系 地月系 宇宙 银河系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宇宙分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
【解答】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4地月系,3太阳系,2银河系,1总星系(宇宙)。
故选B。
二、填空题
16.(2025七上·义乌期末)宇宙大爆炸理论已成为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说。
(1)宇宙大爆炸理论是   (选填“科学结论”或“理论假说”)。
(2)如图所示为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由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   。
【答案】(1)理论假说
(2)降低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宇宙大爆炸是一种假说。
(2)宇宙半径与宇宙温度的变化据图解答。
【解答】(1)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大爆炸宇宙论是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一种假说,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所以宇审大爆炸理论是理论假说,而不是科学结论。
(2)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图可知,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降低,二者呈负相关。
(1)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提出了很多种理论假说,其中被人普遍接收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2)根据上图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知: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降低。
17.(2025七上·余杭期末)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太阳这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已经稳定地“燃烧”了50亿年。目前,它正处于壮年,要再过50亿年它才会燃尽自己的核燃料。
(1)发生在光球层上太阳活动最重要的标志是   。
(2)有关太阳的演化过程,正确的是____。
A.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
B.原始星云→恒星→红超巨星→白矮星
C.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中子星
D.原始星云→恒星→红超巨星→黑洞
【答案】(1)太阳黑子
(2)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的演化过程为:原始星云由于引力收缩形成恒星,恒星经过主序星阶段后,当核燃料耗尽,会膨胀成为红巨星(质量较小的恒星)或红超巨星(质量较大的恒星),然后再经过一系列变化分别形成白矮星(质量较小的恒星)、中子星(质量较大的恒星)或黑洞(质量更大的恒星)。
【解答】 (1)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发生在光球层上太阳活动最重要的标志是太阳黑子。
(2 )A、对于太阳这样质量的恒星,其演化过程应该是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A选项正确。
B、太阳质量较小,不会演化为红超巨星,B选项错误。
C、太阳演化为红巨星后会形成白矮星,而不是中子星,C选项错误。
D、太阳质量较小,不会演化为红超巨星和黑洞,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8.(2025九上·黄岩期末)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地膨胀中。
(1)在地球上发现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这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
(2)右图是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的关系图,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不能
(2)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成正比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 地球上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这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因为站在地球上看其它星系离我们远去,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如果站在其它星球上观测,也会有这个现象。
(2)根据图像分析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与距离的关系。
【解答】(1)在地球上发现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这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
(2)根据图片可知,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随到地球距离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那么得到结论: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成正比。
19.(2025七上·德清期末)如表为太阳系里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排列)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数值。 (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1单位)
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质量 0.05 0.82 1 0.11 317.89 95.18 14.63 17.15
体积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
(1)在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由大到小排名都是前两位的两颗行星是   、   。
(2)质量和体积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是   。
【答案】(1)木星;土星
(2)金星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是指位于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围绕太阳逆时针(自西向东)公转。
【解答】(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由大到小排名都是前两位的两颗行星是木星、土星。
(2)太阳系八大行星体积由大到小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八大行星质量由大到小排列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因此质量、体积由大到小排名前两位的两颗行星分别是木星、土星。
20.“羲和号”探日卫星的顺利升空,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1)太阳是一颗   (填“恒星”或“行星”)。
(2)太阳和太阳系属于银河系这个天体系统中的一部分,从侧视和俯视看银河系的形状分别像____(填字母)
A.球状、平面状 B.扁圆盘状和一个大旋涡
C.都为平面状 D.都为旋涡状
(3)“羲和号”运行在距离太阳表面大约517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如果你是“羲和号”的设计师,那么根据其工作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
【答案】(1)恒星
(2)B
(3)耐高温、防辐射等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从地球看银河系呈环绕天空的银白色的环带。
【解答】 (1)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炽热气体星球,属于恒星。
(2)从侧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从上往下看,银河系像一个大旋涡。故答案为:B。
(3)在设计“羲和号”时需要考虑高温、高辐射等因素的影响。
21.某科幻电影中,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飞到4光年以外的比邻星,成为比邻星的卫星。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处于   阶段,继而会演化为白矮星。
(2)“流浪地球”的目的地   (填“有”或“没有”)离开银河系。
(3)影片中为了防止地球撞击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而引燃该行星上的氢,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以解救地球。此后流浪的地球将离该行星的轨道越来越   (填“近”或“远”)。
【答案】(1)红巨星
(2)没有
(3)木星;远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1)太阳的演变: (1)原恒星阶段,太阳的“幼年期”。(2)主序星阶段,太阳的“成年期”。(3)红巨星阶段,太阳的“老年期”。随着核心氢的耗尽,太阳的产能量下降,无法抵御外层压力,导致核心开始收缩,外层则因释放能量而膨胀,形成亮度较高、密度较低的红巨星。这个阶段大约持续4亿年。太阳演化为红巨星时,其直径可能膨胀至当前的250倍,可能吞噬地球轨道。(4)红巨星后期,太阳的“暮年”。(5)白矮星阶段,太阳“临终期”的衰败阶段。
(2)银河系包含太阳系等恒星系,太阳系包含地月系等行星系。
(3)由流浪地球的目的可知,地球在推动力作用下将远离该行星的轨道。
【解答】(1)由“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可知,此时太阳处于红巨星阶段,星体极剧扩大,变成红色。
(2)银河系中包含多个恒星系,比邻星是与太阳一样的恒星,客户流浪地球的目的地没有离开银河系。
(3)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地球在氢燃烧产生的巨大推动力的作用下远离木星,脱离太阳系。
22. 我们已经学习了太阳系的相关知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太阳黑子是太阳   层上出现的黑色小斑点。
(2)近年来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火星是图乙中的   (填字母)。
(3)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有   (写出一点)。
(4)太阳的一生经历诞生→主序星→红巨星→   →   ,最终熄灭形成看不见的黑矮星。
【答案】(1)光球
(2)C
(3)影响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
(4)行星状星云;白矮星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其中火星位于小行星带的内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影响地球的气候;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
【解答】(1)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光球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表面就是光球层,黑子是光球层上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看起来比周围暗,像黑色小斑点。
(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图乙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所以火星是图乙中的 C。
(3)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多种影响,其中影响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向外抛射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和强烈的电磁波,这些物质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使电离层发生扰动,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导致信号衰减、中断或失真等现象。
(4)太阳的一生会经历诞生、主序星、红巨星、行星状星云、白矮星等阶段,最终熄灭形成看不见的黑矮星。在红巨星阶段之后,太阳会向外抛射大量物质,形成行星状星云,中心部分则会坍缩形成白矮星,白矮星会逐渐冷却,最终成为黑矮星。
三、实验与探究题
2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 单元试卷)“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预示着我国科学家将实现翱翔太空、登上月球的愿望。
(1)表中所提的问题,应在A、B两个选项中选择    实验思路来验证。
问题 实验思路
例:月球表面高度不同的地方温度相同吗? 选择月球上高度不同的地方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比较
月球表面有空气吗? A.在月球上跳高,和在地球上跳高比较
B.在月球上观察流星现象
(2)现代科学已经找到了自然界许多问题的答案,但许多疑问至今还没有解开,许多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解答,请你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有关宇宙的问题:    。
【答案】(1)B
(2)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物存在等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问题“月球表面有空气吗”,A与引力的大小有关,B与是否有大气层有关。据此可确定选项;
(2)要提出感兴趣的有关宇宙的问题是很多的,如外星生物、宇宙有无边际等。
【解答】(1)要研究月球表面有空气吗?A、在月球上跳高,和在地球上跳高比较,主要是与引力有关。B、在月球上观察流星现象,流星是小天体穿过大气时与空气摩擦燃烧出现流星现象,所以有无流星现象能说明月球上有无空气,所以可选择B实验来验证;
(2)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物存在等。
故答案为:(1)B;(2)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物存在等
24.(2025七上·衢州期末)同学们利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①准备一只气球,在其表面贴上一些圆纸片(代表星系)。②给气球充气,气球胀大。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气球膨胀时,乙远离甲的速度比丙远离甲的速度更   (填 “大”或“小”)。
(2)根据实验结果,若从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的指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A.
B.
C.
D.
【答案】(1)小
(2)A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星系别称宇宙岛,是指无数的恒星系(包括恒星的自体)、尘埃(如星云等)组成的运行系统,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的星际物质、宇宙尘和暗物质,并且受到重力束缚的大星系。星系大小差异很大,椭圆星系直径在3300光年到49万光年之间;漩涡星系直径在1.6万光年到16万光年之间;不规则星系直径大约在6500光年到2.9万光年之间;星系的质量一般在太阳质量的100万到1万亿倍之间;星系内部的恒星在运动,而星系本身也在自转,整个星系也在空间运动;星系具有红移现象,说明这些星系在空间视线方向上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也是大爆炸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据。星系在大尺度的分布上是接近均匀的;但是小尺度上来看则很不均匀。
【解答】(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把气球表面看作宇宙空间,圆纸片代表星系。当气球膨胀时,随着气球的胀大,各个 “星系”(圆纸片)之间的距离都会增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到甲的距离大于乙到甲的距离。在气球膨胀相同程度的情况下,距离越远的 “星系”,相对远离的速度越大。这就如同在宇宙膨胀过程中,星系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彼此远离的速度越快。所以乙远离甲的速度比丙远离甲的速度更小。
(2)根据宇宙膨胀的特点,从我们所在的星系观测,其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并且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
选项 A:图中箭头都指向外侧,表示其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所在的星系,同时距离越远的星系,箭头越长,意味着速度越快,符合宇宙膨胀的特点。
25.(2025七上·衢州期末)人类认识地球和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用新模型取代旧模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旧模型也有可取之处,新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右图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地心说”模型虽然不正确,但也可以解释一些人们观察到的天文现象,请举出一个例子   。
(2)根据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以下“日心说”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
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
③地球是球形的 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答案】(1)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月亮、星星东升西落现象等合理即可得分)
(2)①②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地球同时还在自转。哥白尼认为,人们所看到的天体的运动,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公转以及地球自转的综合结果。
【解答】(1)“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基于这一观点,人们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月亮、星星东升西落现象等)可以用 “地心说” 来解释,即这些天体围绕地球的运动导致了它们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看起来像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2)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宇宙是极其广阔且没有中心的,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并非宇宙的中心,所以该观点错误。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实际上,太阳不仅自身在进行自转,还随着银河系一起运动,并非固定不动,所以该观点错误。
③地球是球形的: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如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已经证实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该观点正确。
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这是被现代科学所认可的事实,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等,该观点正确。
综上,“日心说” 中错误的观点是①②。
26. 某科学兴趣小组根据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发现,采用橡皮筋建立星系运动模型探究星系运动的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红墨水在浅色橡皮筋上依次点上等距离的三点A,B,C,如图甲所示,使 厘米;
步骤二: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如图乙所示,使 厘米;
步骤三:继续拉长橡皮筋至 厘米……
(1) 如果以 A 点为参照物,图丙中s 表示运动距离,t表示运动时间,那么射线   表示 v。(C点的运动速度)。
(2) 如果以A 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 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那么可以得出什么定性结论    。
(3) 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与它的退行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     °
(4) 该实验结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论是   。
【答案】(1)①
(2)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且星系间的距离越大,退行速度越大
(3)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4)宇宙大爆炸理论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由实验步骤可知,A、B、C三点的距离原来相等,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时,三点的距离始终相等,据此得出以A点为参照物时相同时间内C点运动的距离和B点运动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B、C两点的速度关系,据此判断出图2丙中射线a、b表示的速度;
(2)如果以A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根据B点和C点的速度关系得出结论;
(3)由A、B、C三点的距离始终相等和vC=2vB得出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与它的退行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4)“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大爆炸后各星系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远离我们而去。
【解答】(1)由实验步骤可知,A、B、C三点的距离原来相等,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时,三点的距离始终相等,
则如果以A点为参照物,相同时间内C点运动的距离始终是B点运动距离的2倍,即sC=2sB,由可知,vC=2vB,
所以,图2丙中,射线a表示vC,射线b表示vB;
(2)如果以A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
由vC=2vB可得定性结论: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星系间的距离越大,退行速度越大;
(3)由A、B、C三点的距离始终相等和vC=2vB可得,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与它的退行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根它们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4)该实验结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论是大爆炸宇宙论。
27.nbsp;我们利用如图的气球做了关于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气球表面画上的这些小点,是模拟宇宙中的   。
(2)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是模拟宇宙的   。
(3)实验是通过观察气球胀大过程中   来反映星系运动的。
(4)气球胀大时,对点甲而言,乙的分离速度比丙   一些。
【答案】(1)星系
(2)膨胀
(3)各圆点间距离的变化
(4)慢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宇宙大爆炸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
起源奇点:宇宙源于一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时空曲率无限大的奇点。在某一时刻,这个奇点发生了大爆炸,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和物质。
膨胀降温:大爆炸之后,宇宙开始一边膨胀一边降温,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在这个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形式不断发生变化。
形成物质: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解答】(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气球表面画上的小点是用来模拟宇宙中的星系。星系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宇宙空间中分布,就如同这些小点分布在气球表面一样。
(2)给气球充气使其不断胀大,这是模拟宇宙的膨胀现象。现代宇宙学的研究表明,宇宙处于不断膨胀的状态,就像气球充气后体积增大一样,这个实验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宇宙膨胀的概念。
(3)实验是通过观察气球胀大过程中各圆点间距离的变化来反映星系运动的。因为在宇宙中,星系之间的距离会随着宇宙的膨胀而发生变化,在这个模拟实验里,气球胀大时,小点(模拟星系)之间的距离也会改变,通过观察这种距离变化,可以类比星系在宇宙膨胀过程中的运动情况。
(4)气球胀大时,对点甲而言,乙的分离速度比丙慢一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之间的初始距离较近,甲和丙之间的初始距离较远。当气球膨胀时,在相同时间内,距离较远的两点(如甲和丙)之间距离增加得更多,相对速度也就更大;而距离较近的两点(如甲和乙)之间距离增加相对较少,所以乙的分离速度比丙慢。这也反映了在宇宙膨胀中,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的特点。
四、综合题
28.下图是“太阳系模式图”。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①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②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在同一平面上
③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各不相同
④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这些行星公转的特点可以作为(  )
A.推断星云形成的依据 B.推断太阳形成的依据
C.推断太阳系形成的依据 D.推断宇宙形成的依据
【答案】(1)C
(2)C
【知识点】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在太阳系中,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一致,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
【解答】(1)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在太阳系中,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一致(均为自西向东),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故说法②④符合题意。
(2)根据行星公转的特点,可以推导如果它与太阳系形成有关,就可以作为推论太阳系形成的依据,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C
29. 观察恒星质量与其寿命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
(2)质量大的恒星寿命   (填“较长”或“较短”)。
(3)若某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5倍,据图分析,它的寿命约为   年。
【答案】(1)质量
(2)较短
(3)50亿
【知识点】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恒星是不会永久存在的。一颗恒星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它的质量大小:质量越大,寿命越短;质量越小,寿命越长。
【解答】(1)本题中图象反映了恒星的寿命与太阳质量的比值与恒星寿命的关系,恒星的质量越大,它的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也越大。所以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
(2)由图可知,恒星与太阳的质量之比越大,其寿命越短。
(3)若某恒星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5倍,由图可知,其对应的横坐标大概在“5”的位置,即它的寿命大约为50亿年。
30.(2024七上·瑞安月考)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
(1) 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
(2)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   (选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 。
(3) 下列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B.北斗七星的位置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当斗柄指北时,北半球为冬季
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D.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和地球白天的长度相等
【答案】(1)水星
(2)银河系
(3)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1)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水星,因为水星离太阳最近。
(2)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近500个卫星、至少120万个小行星、一些矮行星和彗星;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星系,拥有数以百亿计的恒星;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银河系。
(3)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A正确;北斗七星是天空中著名的星群,其位置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方时,北半球为冬季,B正确;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其轨道和周期都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C正确;由于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月球上的一天(即一个自转周期)和一个月(即一个公转周期)在时间上是一致的。但这与地球白天的长度无关,月球上的一个白天比地球上两个星期还长,故D错误。
31.(2025七上·滨江期末)如图反映了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
(1)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结论?   
(2)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在退行,是否意味着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请判断并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星系与地球的距离越大,退行速度越大
(2)不正确,宇宙的膨胀没有中心,所有星系都在彼此远离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宇宙的膨胀:现代宇宙学认为宇宙处于不断膨胀状态,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表现为星系退行。通过观测星系的退行速度和与地球的距离关系,可以研究宇宙的膨胀特性 。
(2)宇宙的中心:根据目前的科学认知,宇宙的膨胀是均匀的,不存在一个特殊的中心。所有星系都在彼此远离,并非以地球或其他特定天体为中心 。
【解答】(1)通过分析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的关系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趋势:星系离地球越远,其退行速度也越快或者退行速度越大,即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成正比。
(2)据图可知,在地球上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系都在退行远离地球而去,这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因为站在地球上看其他星系离我们远去,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如果站在其他星球上观测,也会有这个现象。
(1)通过分析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的关系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趋势:星系离地球越远,其退行速度也越快或者退行速度越大,即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成正比。
(2)据图可知,在地球上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系都在退行远离地球而去,这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因为站在地球上看其他星系离我们远去,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如果站在其他星球上观测,也会有这个现象。
32. 读如图所示的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系统的名称:B.    ,C.    。
(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的天体系统是图中的   (填字母)。
(3)所有的   构成了广袤浩瀚的宇宙。
【答案】(1)银河系;太阳系
(2)D
(3)星系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天体系统有: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解答】(1)在图中,B表示银河系,C表示太阳系;
(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的天体系统是图中的D;
(3)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袤的宇宙。
故答案为:(1)银河系;太阳系;(2)D;(3)星系。
1 / 1【浙教版】科学七上 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5七上·吴兴期末)爱因斯坦说过,宇宙是可以理解的。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
B.微波背景辐射说明宇宙起源于热大爆炸
C.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来自于宇宙中同一星云
D.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为:宇宙一河外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球
2.(2025九下·慈溪模拟)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像
A. B.
C. D.
3.(2025七上·宁波期末)今天的人类凭借着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正在理解宇宙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正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
B.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测量宇宙演化历程
C.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看到的星星不都是恒星
D.宇宙的结构层次是: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
4.(2025·椒江模拟) 天文学家已经探测到数十颗宜居行星,它们都围绕着一颗恒星转动构成一个天体系统,如图所示。则该天体系统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5.(2025七上·海宁期末)太阳与其它恒星一样有一定的寿命,一生经历诞生、演化和死亡的过程。科学家估计,大约50亿年后,太阳外层的氢不断燃烧聚变成氦,体积会急剧扩大,形成红巨星。当太阳膨胀到接近火星轨道时,将吞噬
A.水星、金星、火星 B.金星、地球、木星
C.水星、地球、土星 D.水星、金星、地球
6.(2025七上·余姚期末)2022年10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如图)在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1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该系统比银河系大20倍,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
B.热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且温度相应下降
C.宇宙的结构层次是: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D.“地心说”是从“日心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7.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距离地球约433光年,它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8. 下列有关星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银河系是以太阳系为中心的
B.星系是指类似于太阳系的天体系统
C.仙女星系属于银河系
D.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
9.(2025七上·海曙期末)如图所示,在气球表面画上一些小黑点(小黑点代表星系),充气使气球膨胀,可以观察到各个黑点之间的距离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气使气球膨胀而胀破,说明我们所处的宇宙最终会走向灭亡
B.运用气球膨胀过程来模拟宇宙膨胀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法
C.气球膨胀使小黑点间距变大,由此根据星系距离变大推测宇宙在膨胀
D.气球膨胀过程中有一个中心,由此可推测宇宙也有一个中心
10. “日心说”最终战胜“地心说”这个历史发展过程说明(  )
①宇宙是无限的,在某些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最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③前人的认识总会被后人推翻,人不能获得正确认识
④人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需要不断发展和深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25·上虞二模)2025年2月28 日太阳系中的金、木、水、火、土、天王、海王共七大行星依次排成一列,上演百年一遇的罕见天象。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太阳系是最简单的天体系统
B.金星因为质量足够大,所以被归类为行星
C.火星是与地球最相像的行星,也适宜人类生活
D.木星是气态巨行星,并有数量众多的卫星
12.(2025七上·镇海区期末)2024年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宇宙结构叫大环。它是一个由大量星系和星系团构成的环状结构,是有史以来观测到的宇宙中最大的结构。下列关于宇宙说法错误的是(  )
A.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上往下看,能看到银河系的旋涡结构
B.大环中存在许多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C.宇宙大爆炸理论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完整科学理论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观测到的宇宙将越来越接近它真实的样子
13.(2025七上·温州期末)研究发现,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取决于其与地球的距离大小。结合图表信息,推测四个星系中退行速度最大的是
选项 星系 与地球的距离/10亿光年
A 大熊座星系 1
B 牧夫座星系 2.5
C 室女座星系 0.1
D 长蛇座星系 4
A.A B.B C.C D.D
14.科学家霍金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设想已成为现代宇宙学说最重要的基石。关于黑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密度非常大,引力特别强36
B.黑洞是质量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在晚年爆发形成红超巨星后塌缩而成的
C.黑洞的直径仅有几千米,但密度大得让人难以想象,它能把靠近它的一切东西永久吞没
D.人们看不见黑洞,但天文学家能确定它的存在
15.(2024七下·义乌期末)根据图示,能正确表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等天体系统关系的是(  )
1 2 3 4
A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宇宙
B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C 银河系 宇宙 地月系 太阳系
D 太阳系 地月系 宇宙 银河系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2025七上·义乌期末)宇宙大爆炸理论已成为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说。
(1)宇宙大爆炸理论是   (选填“科学结论”或“理论假说”)。
(2)如图所示为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由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   。
17.(2025七上·余杭期末)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太阳这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已经稳定地“燃烧”了50亿年。目前,它正处于壮年,要再过50亿年它才会燃尽自己的核燃料。
(1)发生在光球层上太阳活动最重要的标志是   。
(2)有关太阳的演化过程,正确的是____。
A.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
B.原始星云→恒星→红超巨星→白矮星
C.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中子星
D.原始星云→恒星→红超巨星→黑洞
18.(2025九上·黄岩期末)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地膨胀中。
(1)在地球上发现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这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
(2)右图是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的关系图,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9.(2025七上·德清期末)如表为太阳系里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排列)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数值。 (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1单位)
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质量 0.05 0.82 1 0.11 317.89 95.18 14.63 17.15
体积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
(1)在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由大到小排名都是前两位的两颗行星是   、   。
(2)质量和体积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是   。
20.“羲和号”探日卫星的顺利升空,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1)太阳是一颗   (填“恒星”或“行星”)。
(2)太阳和太阳系属于银河系这个天体系统中的一部分,从侧视和俯视看银河系的形状分别像____(填字母)
A.球状、平面状 B.扁圆盘状和一个大旋涡
C.都为平面状 D.都为旋涡状
(3)“羲和号”运行在距离太阳表面大约517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如果你是“羲和号”的设计师,那么根据其工作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
21.某科幻电影中,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飞到4光年以外的比邻星,成为比邻星的卫星。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处于   阶段,继而会演化为白矮星。
(2)“流浪地球”的目的地   (填“有”或“没有”)离开银河系。
(3)影片中为了防止地球撞击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而引燃该行星上的氢,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以解救地球。此后流浪的地球将离该行星的轨道越来越   (填“近”或“远”)。
22. 我们已经学习了太阳系的相关知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太阳黑子是太阳   层上出现的黑色小斑点。
(2)近年来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火星是图乙中的   (填字母)。
(3)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有   (写出一点)。
(4)太阳的一生经历诞生→主序星→红巨星→   →   ,最终熄灭形成看不见的黑矮星。
三、实验与探究题
2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 单元试卷)“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预示着我国科学家将实现翱翔太空、登上月球的愿望。
(1)表中所提的问题,应在A、B两个选项中选择    实验思路来验证。
问题 实验思路
例:月球表面高度不同的地方温度相同吗? 选择月球上高度不同的地方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比较
月球表面有空气吗? A.在月球上跳高,和在地球上跳高比较
B.在月球上观察流星现象
(2)现代科学已经找到了自然界许多问题的答案,但许多疑问至今还没有解开,许多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解答,请你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有关宇宙的问题:    。
24.(2025七上·衢州期末)同学们利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①准备一只气球,在其表面贴上一些圆纸片(代表星系)。②给气球充气,气球胀大。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气球膨胀时,乙远离甲的速度比丙远离甲的速度更   (填 “大”或“小”)。
(2)根据实验结果,若从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的指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A.
B.
C.
D.
25.(2025七上·衢州期末)人类认识地球和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用新模型取代旧模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旧模型也有可取之处,新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右图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地心说”模型虽然不正确,但也可以解释一些人们观察到的天文现象,请举出一个例子   。
(2)根据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以下“日心说”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
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
③地球是球形的 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26. 某科学兴趣小组根据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发现,采用橡皮筋建立星系运动模型探究星系运动的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红墨水在浅色橡皮筋上依次点上等距离的三点A,B,C,如图甲所示,使 厘米;
步骤二: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如图乙所示,使 厘米;
步骤三:继续拉长橡皮筋至 厘米……
(1) 如果以 A 点为参照物,图丙中s 表示运动距离,t表示运动时间,那么射线   表示 v。(C点的运动速度)。
(2) 如果以A 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 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那么可以得出什么定性结论    。
(3) 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与它的退行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     °
(4) 该实验结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论是   。
27.nbsp;我们利用如图的气球做了关于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气球表面画上的这些小点,是模拟宇宙中的   。
(2)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是模拟宇宙的   。
(3)实验是通过观察气球胀大过程中   来反映星系运动的。
(4)气球胀大时,对点甲而言,乙的分离速度比丙   一些。
四、综合题
28.下图是“太阳系模式图”。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①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②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在同一平面上
③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各不相同
④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这些行星公转的特点可以作为(  )
A.推断星云形成的依据 B.推断太阳形成的依据
C.推断太阳系形成的依据 D.推断宇宙形成的依据
29. 观察恒星质量与其寿命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
(2)质量大的恒星寿命   (填“较长”或“较短”)。
(3)若某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5倍,据图分析,它的寿命约为   年。
30.(2024七上·瑞安月考)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
(1) 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
(2)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   (选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 。
(3) 下列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B.北斗七星的位置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当斗柄指北时,北半球为冬季
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D.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和地球白天的长度相等
31.(2025七上·滨江期末)如图反映了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
(1)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结论?   
(2)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在退行,是否意味着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请判断并说说你的理由;   
32. 读如图所示的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系统的名称:B.    ,C.    。
(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的天体系统是图中的   (填字母)。
(3)所有的   构成了广袤浩瀚的宇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A.谱线红移现象说明宇宙处在不断膨胀之中;
B.根据对宇宙起源相关理论的了解做出判断;
C.根据对星云假说的了解可做出判断;
D.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宇宙中关系并列的不同星系。
【解答】A.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研究认为,微波背景辐射说明宇宙起源于热大爆炸,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星云假说:太阳系星球物质,初时都是大量基本微粒,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由于万有引力作用,使这些原始弥漫的星云物质逐渐分别凝聚,从而形成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各天体,因为可以认为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来自于宇宙中同一星云,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为:宇宙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球,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宇宙中关系并列的不同星系,不存在从属关系,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C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由题意,宇宙加速膨胀,分析直线的斜率的变化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由题意,宇宙加速膨胀,其半径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C准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天体系统的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结构由高级到低级的顺序: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解答】A、银河系的外形是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扁平盘状体,从正面看像一个急流中的旋涡,从侧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故A错误;
B、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一个长度单位,故B错误;
C、夜晚看到的星星并不都是恒星,故C正确;
D、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宇宙,其次是总星系,比总星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月系中包含的是行星和卫星,从大到小为: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解答】行星绕着恒星转,相当于太阳系,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太阳,地球等是绕着太阳转的行星。
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太阳系中,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
【解答】按照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火星轨道内有水星、金星和地球,因此,当太阳膨胀到接近火星轨道时,将吞噬水星、金星、地球,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6.【答案】B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黑洞
【解析】【分析】 “大爆炸宇宙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解答】A. 光年作为长度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A错误;
B.热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且温度相应下降 ,B正确;
C. 宇宙的结构层次是: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宇宙,C错误;
D.“日心说”是从“地心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7.【答案】C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 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有四个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太阳系的直径大约1光年左右,银河系的银盘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
【解答】 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距离地球约433光年,大于太阳系的直径,小于银河系的直径,则属于银河系,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星系是由单颗恒星、恒星系统、星团、尘埃和气体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大型天体系统。天文学家把大多数星系分为三类:旋涡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解答】A、太阳系不是银河系的中心,故A错误;
B、星系是指类似银河系的大型天体系统,故B错误;
C、仙女星系是一个比银河系更巨大的星系,位于银河系之外,故C错误;
D、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D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C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那么整个宇宙的体积也就在不断的扩大,也就是整个宇宙在不断的膨胀中,可以用气球模拟实验。
【解答】A.该实验可以模拟宇宙膨胀的过程,但是不能作为宇宙膨胀的证据,因此不能说明我们所处的宇宙最终会走向灭亡,故A错误;
B.运用气球膨胀过程来模拟宇宙膨胀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故B错误;
C.气球在不断膨胀,它的体积不断增大,因此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大,由此推测宇宙在膨胀,故C正确;
D.小圆点都以气球内的球心为中心胀,而不是以某一圆点为中心,由此并不能推测宇宙也有一个中心,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①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一一恒星天。②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转动,日心说又称为“日心地动说”或“日心体系”。
【解答】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长期的、曲折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通过不断地实践、概括,最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11.【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月系是最简单的天体系统,包含在太阳系中。
【解答】A、地月系是最简单的天体系统,故A错误;
B、金星属于形成不仅因为质量大,还因为金星绕太阳公转,故B错误;
C、火星上的空气、温度等不适宜人类生活,故C错误;
D、木星是气体巨行星,有很多卫星,其中个别卫星体积甚至大于水星,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C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且在不断的膨胀。
【解答】大爆炸宇宙论虽然被人们广泛接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仍然遇到了很多疑难问题,大爆炸宇宙论仍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
故答案为:C。
13.【答案】D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星系,别称宇宙岛,指数量巨大的恒星系及星际尘埃组成的运行系统。星系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参考银河系,它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宇宙尘埃和暗物质,并且受到重力束缚的大星系。典型的星系,从只有数千万颗恒星的矮星系,到有上兆颗恒星的椭圆星系都有,它们都环绕着一个质量中心运转。除了单独的恒星和稀薄的星际物质之外,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数量庞大的多星系统、星团以及各种不同的星云。
【解答】 研究发现,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取决于其与地球的距离大小。结合图表信息,推测四个星系中退行速度最大的是 D 长蛇座星系 ;
故答案为:D
14.【答案】B
【知识点】黑洞
【解析】【分析】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解答】A、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引力极强的天体,A正确;
B、黑洞是质量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在晚年爆发形成超新星后塌缩而成的,而不是形成红超巨星后塌缩而成的,B错误;
C、黑洞的直径通常很小,仅有几千米甚至更小,但密度大得惊人。由于其强大的引力,它能把靠近它的一切东西永久吞没,包括光线,这也是人们很难直接观测到黑洞的原因之一,C正确;
D、人们无法直接看见黑洞,因为光都无法从黑洞中逃逸出来。但是天文学家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方法来确定它的存在,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15.【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宇宙分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
【解答】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4地月系,3太阳系,2银河系,1总星系(宇宙)。
故选B。
16.【答案】(1)理论假说
(2)降低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宇宙大爆炸是一种假说。
(2)宇宙半径与宇宙温度的变化据图解答。
【解答】(1)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大爆炸宇宙论是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一种假说,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所以宇审大爆炸理论是理论假说,而不是科学结论。
(2)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图可知,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降低,二者呈负相关。
(1)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提出了很多种理论假说,其中被人普遍接收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2)根据上图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知: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降低。
17.【答案】(1)太阳黑子
(2)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的演化过程为:原始星云由于引力收缩形成恒星,恒星经过主序星阶段后,当核燃料耗尽,会膨胀成为红巨星(质量较小的恒星)或红超巨星(质量较大的恒星),然后再经过一系列变化分别形成白矮星(质量较小的恒星)、中子星(质量较大的恒星)或黑洞(质量更大的恒星)。
【解答】 (1)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发生在光球层上太阳活动最重要的标志是太阳黑子。
(2 )A、对于太阳这样质量的恒星,其演化过程应该是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A选项正确。
B、太阳质量较小,不会演化为红超巨星,B选项错误。
C、太阳演化为红巨星后会形成白矮星,而不是中子星,C选项错误。
D、太阳质量较小,不会演化为红超巨星和黑洞,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8.【答案】(1)不能
(2)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成正比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 地球上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这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因为站在地球上看其它星系离我们远去,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如果站在其它星球上观测,也会有这个现象。
(2)根据图像分析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与距离的关系。
【解答】(1)在地球上发现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这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
(2)根据图片可知,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随到地球距离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那么得到结论: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成正比。
19.【答案】(1)木星;土星
(2)金星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是指位于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围绕太阳逆时针(自西向东)公转。
【解答】(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由大到小排名都是前两位的两颗行星是木星、土星。
(2)太阳系八大行星体积由大到小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八大行星质量由大到小排列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因此质量、体积由大到小排名前两位的两颗行星分别是木星、土星。
20.【答案】(1)恒星
(2)B
(3)耐高温、防辐射等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从地球看银河系呈环绕天空的银白色的环带。
【解答】 (1)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炽热气体星球,属于恒星。
(2)从侧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从上往下看,银河系像一个大旋涡。故答案为:B。
(3)在设计“羲和号”时需要考虑高温、高辐射等因素的影响。
21.【答案】(1)红巨星
(2)没有
(3)木星;远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1)太阳的演变: (1)原恒星阶段,太阳的“幼年期”。(2)主序星阶段,太阳的“成年期”。(3)红巨星阶段,太阳的“老年期”。随着核心氢的耗尽,太阳的产能量下降,无法抵御外层压力,导致核心开始收缩,外层则因释放能量而膨胀,形成亮度较高、密度较低的红巨星。这个阶段大约持续4亿年。太阳演化为红巨星时,其直径可能膨胀至当前的250倍,可能吞噬地球轨道。(4)红巨星后期,太阳的“暮年”。(5)白矮星阶段,太阳“临终期”的衰败阶段。
(2)银河系包含太阳系等恒星系,太阳系包含地月系等行星系。
(3)由流浪地球的目的可知,地球在推动力作用下将远离该行星的轨道。
【解答】(1)由“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可知,此时太阳处于红巨星阶段,星体极剧扩大,变成红色。
(2)银河系中包含多个恒星系,比邻星是与太阳一样的恒星,客户流浪地球的目的地没有离开银河系。
(3)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地球在氢燃烧产生的巨大推动力的作用下远离木星,脱离太阳系。
22.【答案】(1)光球
(2)C
(3)影响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
(4)行星状星云;白矮星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其中火星位于小行星带的内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影响地球的气候;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
【解答】(1)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光球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表面就是光球层,黑子是光球层上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看起来比周围暗,像黑色小斑点。
(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图乙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所以火星是图乙中的 C。
(3)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多种影响,其中影响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向外抛射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和强烈的电磁波,这些物质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使电离层发生扰动,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导致信号衰减、中断或失真等现象。
(4)太阳的一生会经历诞生、主序星、红巨星、行星状星云、白矮星等阶段,最终熄灭形成看不见的黑矮星。在红巨星阶段之后,太阳会向外抛射大量物质,形成行星状星云,中心部分则会坍缩形成白矮星,白矮星会逐渐冷却,最终成为黑矮星。
23.【答案】(1)B
(2)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物存在等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问题“月球表面有空气吗”,A与引力的大小有关,B与是否有大气层有关。据此可确定选项;
(2)要提出感兴趣的有关宇宙的问题是很多的,如外星生物、宇宙有无边际等。
【解答】(1)要研究月球表面有空气吗?A、在月球上跳高,和在地球上跳高比较,主要是与引力有关。B、在月球上观察流星现象,流星是小天体穿过大气时与空气摩擦燃烧出现流星现象,所以有无流星现象能说明月球上有无空气,所以可选择B实验来验证;
(2)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物存在等。
故答案为:(1)B;(2)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物存在等
24.【答案】(1)小
(2)A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星系别称宇宙岛,是指无数的恒星系(包括恒星的自体)、尘埃(如星云等)组成的运行系统,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的星际物质、宇宙尘和暗物质,并且受到重力束缚的大星系。星系大小差异很大,椭圆星系直径在3300光年到49万光年之间;漩涡星系直径在1.6万光年到16万光年之间;不规则星系直径大约在6500光年到2.9万光年之间;星系的质量一般在太阳质量的100万到1万亿倍之间;星系内部的恒星在运动,而星系本身也在自转,整个星系也在空间运动;星系具有红移现象,说明这些星系在空间视线方向上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也是大爆炸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据。星系在大尺度的分布上是接近均匀的;但是小尺度上来看则很不均匀。
【解答】(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把气球表面看作宇宙空间,圆纸片代表星系。当气球膨胀时,随着气球的胀大,各个 “星系”(圆纸片)之间的距离都会增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到甲的距离大于乙到甲的距离。在气球膨胀相同程度的情况下,距离越远的 “星系”,相对远离的速度越大。这就如同在宇宙膨胀过程中,星系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彼此远离的速度越快。所以乙远离甲的速度比丙远离甲的速度更小。
(2)根据宇宙膨胀的特点,从我们所在的星系观测,其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并且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
选项 A:图中箭头都指向外侧,表示其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所在的星系,同时距离越远的星系,箭头越长,意味着速度越快,符合宇宙膨胀的特点。
25.【答案】(1)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月亮、星星东升西落现象等合理即可得分)
(2)①②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地球同时还在自转。哥白尼认为,人们所看到的天体的运动,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公转以及地球自转的综合结果。
【解答】(1)“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基于这一观点,人们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月亮、星星东升西落现象等)可以用 “地心说” 来解释,即这些天体围绕地球的运动导致了它们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看起来像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2)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宇宙是极其广阔且没有中心的,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并非宇宙的中心,所以该观点错误。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实际上,太阳不仅自身在进行自转,还随着银河系一起运动,并非固定不动,所以该观点错误。
③地球是球形的: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如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已经证实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该观点正确。
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这是被现代科学所认可的事实,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等,该观点正确。
综上,“日心说” 中错误的观点是①②。
26.【答案】(1)①
(2)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且星系间的距离越大,退行速度越大
(3)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4)宇宙大爆炸理论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由实验步骤可知,A、B、C三点的距离原来相等,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时,三点的距离始终相等,据此得出以A点为参照物时相同时间内C点运动的距离和B点运动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B、C两点的速度关系,据此判断出图2丙中射线a、b表示的速度;
(2)如果以A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根据B点和C点的速度关系得出结论;
(3)由A、B、C三点的距离始终相等和vC=2vB得出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与它的退行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4)“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大爆炸后各星系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远离我们而去。
【解答】(1)由实验步骤可知,A、B、C三点的距离原来相等,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时,三点的距离始终相等,
则如果以A点为参照物,相同时间内C点运动的距离始终是B点运动距离的2倍,即sC=2sB,由可知,vC=2vB,
所以,图2丙中,射线a表示vC,射线b表示vB;
(2)如果以A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
由vC=2vB可得定性结论: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星系间的距离越大,退行速度越大;
(3)由A、B、C三点的距离始终相等和vC=2vB可得,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与它的退行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根它们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4)该实验结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论是大爆炸宇宙论。
27.【答案】(1)星系
(2)膨胀
(3)各圆点间距离的变化
(4)慢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宇宙大爆炸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
起源奇点:宇宙源于一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时空曲率无限大的奇点。在某一时刻,这个奇点发生了大爆炸,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和物质。
膨胀降温:大爆炸之后,宇宙开始一边膨胀一边降温,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在这个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形式不断发生变化。
形成物质: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解答】(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气球表面画上的小点是用来模拟宇宙中的星系。星系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宇宙空间中分布,就如同这些小点分布在气球表面一样。
(2)给气球充气使其不断胀大,这是模拟宇宙的膨胀现象。现代宇宙学的研究表明,宇宙处于不断膨胀的状态,就像气球充气后体积增大一样,这个实验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宇宙膨胀的概念。
(3)实验是通过观察气球胀大过程中各圆点间距离的变化来反映星系运动的。因为在宇宙中,星系之间的距离会随着宇宙的膨胀而发生变化,在这个模拟实验里,气球胀大时,小点(模拟星系)之间的距离也会改变,通过观察这种距离变化,可以类比星系在宇宙膨胀过程中的运动情况。
(4)气球胀大时,对点甲而言,乙的分离速度比丙慢一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之间的初始距离较近,甲和丙之间的初始距离较远。当气球膨胀时,在相同时间内,距离较远的两点(如甲和丙)之间距离增加得更多,相对速度也就更大;而距离较近的两点(如甲和乙)之间距离增加相对较少,所以乙的分离速度比丙慢。这也反映了在宇宙膨胀中,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的特点。
28.【答案】(1)C
(2)C
【知识点】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在太阳系中,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一致,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
【解答】(1)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在太阳系中,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一致(均为自西向东),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故说法②④符合题意。
(2)根据行星公转的特点,可以推导如果它与太阳系形成有关,就可以作为推论太阳系形成的依据,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C
29.【答案】(1)质量
(2)较短
(3)50亿
【知识点】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恒星是不会永久存在的。一颗恒星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它的质量大小:质量越大,寿命越短;质量越小,寿命越长。
【解答】(1)本题中图象反映了恒星的寿命与太阳质量的比值与恒星寿命的关系,恒星的质量越大,它的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也越大。所以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
(2)由图可知,恒星与太阳的质量之比越大,其寿命越短。
(3)若某恒星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5倍,由图可知,其对应的横坐标大概在“5”的位置,即它的寿命大约为50亿年。
30.【答案】(1)水星
(2)银河系
(3)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1)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水星,因为水星离太阳最近。
(2)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近500个卫星、至少120万个小行星、一些矮行星和彗星;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星系,拥有数以百亿计的恒星;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银河系。
(3)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A正确;北斗七星是天空中著名的星群,其位置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方时,北半球为冬季,B正确;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其轨道和周期都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C正确;由于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月球上的一天(即一个自转周期)和一个月(即一个公转周期)在时间上是一致的。但这与地球白天的长度无关,月球上的一个白天比地球上两个星期还长,故D错误。
31.【答案】(1)星系与地球的距离越大,退行速度越大
(2)不正确,宇宙的膨胀没有中心,所有星系都在彼此远离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宇宙的膨胀:现代宇宙学认为宇宙处于不断膨胀状态,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表现为星系退行。通过观测星系的退行速度和与地球的距离关系,可以研究宇宙的膨胀特性 。
(2)宇宙的中心:根据目前的科学认知,宇宙的膨胀是均匀的,不存在一个特殊的中心。所有星系都在彼此远离,并非以地球或其他特定天体为中心 。
【解答】(1)通过分析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的关系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趋势:星系离地球越远,其退行速度也越快或者退行速度越大,即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成正比。
(2)据图可知,在地球上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系都在退行远离地球而去,这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因为站在地球上看其他星系离我们远去,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如果站在其他星球上观测,也会有这个现象。
(1)通过分析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的关系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趋势:星系离地球越远,其退行速度也越快或者退行速度越大,即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成正比。
(2)据图可知,在地球上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系都在退行远离地球而去,这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因为站在地球上看其他星系离我们远去,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如果站在其他星球上观测,也会有这个现象。
32.【答案】(1)银河系;太阳系
(2)D
(3)星系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天体系统有: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解答】(1)在图中,B表示银河系,C表示太阳系;
(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的天体系统是图中的D;
(3)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袤的宇宙。
故答案为:(1)银河系;太阳系;(2)D;(3)星系。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