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期中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期中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重点专项】核心考点:现代文阅读-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课外阅读。
祖国山河多美丽
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车窗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
一张照片是田野。田野好大好大,大得望不到边。一条条大道,把绿色的田野分成一块块的。
一张照片是高山。山好高好高,高得望不到顶。一座座高山,手牵着手,肩挨着肩。
一张照片是绿水。水面好宽好宽,宽得望不到岸。渔船星星点点,渔民撒网捕鱼。
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山山水水看不完,祖国山水最美丽。
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块块)田野 一( )照片 一( )大道 一( )高山
2.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3.请用“ ”在文中画出两处比喻句。
4.照样子,写词语。
一张张(ABB 式词语)
山山水水(AABB 式词语)
5.观察日历,完成练习。
(1)日历中的这一天是 节,这个节日的习俗有 、 等。
(2)2025年日历中的年度生肖图案是蛇。根据十二生肖排行,2026年日历中的年度生肖图案应该是 。
(3)我国的传统节日多姿多彩。我知道:七月七,来乞巧, 会鹊桥。 ,吃月饼, 。
课外阅读。
四季童谣(节选)
春天里,起东风,桃花杏花朵朵红。
燕子归来筑新巢,大自然里去追梦。
夏天里,吹南风,池塘花开水灵灵。
青蛙打鼓呱呱叫,划起小船放鱼鹰。
秋天里,起西风,岭上枫叶红又红。
北来大雁往南飞,天地之间雁留声。
冬天里,刮北风,雪花梅花自多情。
小伙伴,不怕冷,用雪堆个老顽童。
6.照样子,写词语。
呱呱叫
7.仔细阅读童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划( ) 堆( ) 放( )
8.读童谣,连一连。
春 吹南风
夏 刮北风
秋 起西风
冬 起东风
9.在夏天里你不会见到的是( )
A.荷塘花开 B.青蛙打鼓 C.小河划船 D.大雁留声
10.秋天里,除了枫叶红又红,我还知道 、 也是红又红的。
课内阅读。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1.这一节共有 句话。
12.作者用 、 、 、 、 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
13.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把下面的这段话写完整。
春天,学校花坛里的花儿开放了, ,美丽极了。
14.“准”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①准许;②准确;③一定。
你能正确找到下面句子中“准”字的不同含义吗?
(1)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 )
(2)老师批准我成为他的小助手了。( )
(3)我们家的钟走得特别准。( )
15.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
(1)葡萄种的地方。( )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
课内阅读。
①“小白兔,小白兔! 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②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
③这时,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见了。他已经化成水了。
④不,雪孩子还在呢! 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16.读选文画“ ”的句子时,我们应该用( )的语气。(填序号)
①着急、担心 ②生气 ③高兴
17.默读选文,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太阳一晒 ②水汽 ③水 ④浑身水淋淋的
18.看到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写一写。
19.课外阅读。
看月食
①吃过晚饭,爸爸对我们说:“咱们看月食去。”他拉着我和表弟出了门,来到河边。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似的挂在天空中,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亮。表弟高兴地说:“姐姐,今天晚上天狗不会来了吧?”
②他刚说完,爸爸就指着月亮说“快看!”只见月亮已经不是滚圆的了,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小块似的。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镰刀,像眉毛,像弯弯的细钩,天色越来越暗。最后,细钩也不见了,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只留下个红铜色的圆影子,像一面锣。
③表弟紧紧挨着我,轻轻问:“姐姐,月亮被天狗吃掉了吗?”爸爸微笑着说:“不是天狗吃月亮。当月亮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进入地球的黑影时,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就发生了月食。等到月亮转出地球的黑影,它又会亮起来了。”
(1)丁丁在读短文时,不认识“镰”字,他应该用 查字法查字典,查的部首是 ,再查 画。
(2)请仿照文中“圆圆的月亮”“弯弯的细钩”词语,写一写。
的眼睛 的山峰
(3)文中“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似的挂在天空中”这个句子写得真好,请你也仿照写一句(不能用本文中的原句)。

(4)用“~~~~~”画出爸爸讲解月食形成过程的句子。
《【期中重点专项】核心考点:现代文阅读-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1. 张张 条条 座座 2.五/5 3.车窗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
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 4. 一个个 一只只 开开心心 高高兴兴
【导语】这篇短文以火车旅行为视角,通过生动地比喻和重复句式,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画卷。文本结构精巧,采用“总—分—总”布局,首尾以火车轰鸣声呼应,中间三段以“一张照片”引领,分别描绘田野、高山、绿水三个典型意象。语言风格明快活泼,“骏马”“照相机”等比喻贴切,叠词运用增强了韵律感。通过儿童化的视角,将宏大的爱国主题转化为可感的具象画面,实现了审美教育与语言训练的自然融合。
1.本题考查的是量词。
从第①自然段“车窗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可得出“张张”来修饰“照片”,形象地表明照片数量多。故为:一张张照片。
从第②自然段“一条条大道,把绿色的田野分成一块块的”可得出“条条”描绘出大道的数量和形态,展现出田野间大道的分布情况。故为:一条条大道。
从第③自然段“一座座高山,手牵着手,肩挨着肩”可得出“座座”体现高山的数量众多,且给人一种连绵起伏的感觉。故为:一座座高山。
2.本题考查的是数自然段。
自然段以开头空两格为标志,文章共有五处符合开头空两格的特点,所以共5个自然段。
3.本题考查的是找关键句。
第①自然段“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可知,这里把“火车”比作“骏马”,因为火车和骏马都有“跑得快”的特点,用大家熟悉的骏马形象,能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火车在原野上奔驰的轻快、有力。
第①自然段的“车窗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可知,这句话把“车窗”比作“照相机”,车窗能让乘客看到外面的景色,就像照相机能“拍下”画面一样,生动地写出了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如同动态照片的画面感。
4.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词语。
“一张张”是ABB式词语,特点是第一个字为基数词(一),后两个字相同,常用来表示数量多,且带有一定的叠词韵律感。据此仿写。
示例:一片片、一朵朵。
“山山水水”是AABB式词语,特点是前两个字相同,后两个字相同,由“山水”这个并列词语重叠而来,常用来泛指同类事物数量多、范围广,比如“山山水水”就是泛指各处的山水景色,语气更舒缓,画面感更强。据此仿写。
示例:明明白白、多多少少。
5.(1) 元宵 吃元宵 赏花灯
(2)马
(3) 牛郎织女 过中秋 十五圆月当空照
【导语】这幅日历图别具巧思,以简洁台历造型呈现日期,明确清晰。下方搭配的卡通美食图案,为画面注入鲜活的生活气息与趣味感。正月十五的时间标注,巧妙关联传统节日,在记录时间的同时,唤起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记忆,将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相融合,以小细节传递大韵味。
【详解】(1)本题考查传统节日。
结合图中日历可知,日期为2025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的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
(2)本题考查文化知识。
十二生肖的顺序是固定且循环的,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已知2025年日历中的年度生肖图案是蛇,按照这个顺序往后推,蛇之后是马,所以2026年日历中的年度生肖图案应该是马。
(3)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书写时注意“郎”“织”“秋”“圆”“照”的正确写法。
6. 汪汪叫 咚咚响 叽叽喳 7. 小船 雪 鱼鹰 8. 9.D 10. 苹果 高粱
【导语】这篇《四季童谣》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四季的典型意象:春桃燕归、夏荷蛙鸣、秋枫雁影、冬雪童趣,形成鲜明的季节画卷。采用四句一节的童谣体,押韵工整(“东风/红”“南风/灵”等),叠词(“朵朵红”“红又红”)和拟声词(“呱呱叫”)的运用增强了韵律感和童趣。通过“追梦”“留声”“多情”等拟人化表达,赋予自然以情感,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习题设计紧扣文本,注重词语积累与季节特征关联,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6.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观察“呱呱叫”可知,“呱呱叫”是AAB式的词语,且“呱呱”是拟声词,用来模拟青蛙的叫声。所以仿写时,要写出AAB式且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拟声词的词语。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汪汪叫、喵喵叫、咚咚响、叽叽喳等。
7.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文中“划起小船放鱼鹰”对应“划小船”和“放鱼鹰”;“用雪堆个老顽童”对应“堆老顽童”。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从“春天里,起东风”可知,直接说明春天的风向是“东风”,因此“春”应与“起东风”相连。
文中“夏天里,吹南风”清晰指出夏天的风向是“南风”,所以“夏”对应“吹南风”。
童谣描述“秋天里,起西风”,表明秋天的风向为“西风”,故“秋”连线“起西风”。
文中“冬天里,刮北风”直接说明冬天的风向是“北风”,“冬对应“刮北风”。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夏天里,吹南风,池塘花开水灵灵。青蛙打鼓呱呱叫,划起小船放鱼鹰。”可知,“荷塘花开”“青蛙打鼓”“小河划船” 均在 “夏天里”。而“大雁留声” 出现在 “秋天里,北来大雁往南飞”,属于秋季景象。
故选D。
10.本题考查综合实践。阅读题干可知,题目要求结合秋天的特征,写出除枫叶外“红又红”的事物,需符合秋季时令且颜色为红色。结合生活实际可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很多果实和农作物成熟后会呈现红色,如柿子、苹果、高粱等。
11.4/四 12. 红 白 紫 暗红 淡绿 13.有粉的、黄的、白的、橙的、紫的,五彩缤纷 14. ③ ① ② 15.(3)(√)
【导语】这篇短文以葡萄为核心,勾勒出鲜活画面:先点出种植环境,再绘枝叶如凉棚之态,继而铺陈成熟葡萄的斑斓色彩,末以老乡热情作结。语言质朴却富画面感,“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既显葡萄丰美,又藏生活暖意,于平实中传递出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腻体察。
11.本题考查数句子。
判断句子数量,主要看标点符号,以句号、感叹号、问号等为依据,一个这样的标点代表一句话。在这段文字中: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是第1句,句号结尾。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是第2句,句号结尾。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是第3句,句号结尾。
“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是第4句,句号结尾。
所以通过数这些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可知共有4句话。
12.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首先定位到文中描写葡萄颜色的语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然后从这句话里提取出用于描述葡萄颜色的具体词语,就是“红”“白”“紫”“暗红”“淡绿”,这些词语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葡萄颜色的丰富多样。
13.本题考查仿写和补充句子。
先分析文中画线句结构,是“事物+数量词+挂/开在……+颜色词列举+总结性词语(五光十色等)”。仿写时,围绕“春天花坛里的花”,用“有……的”列举花的颜色,最后用体现色彩丰富的词总结,让句子贴合春天花开、色彩多样的特点。
示例:春天,学校花坛里的花儿开放了,有粉的、黄的、白的、蓝的、紫的,姹紫嫣红,美丽极了。
14.本题考查多义字。
(1)“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意思是维吾尔族老乡肯定、必定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这里“准”表达一种确定性,是“一定”的意思,体现老乡热情的必然行为。故选③。
(2)“老师批准我成为他的小助手了”,“批准”是指老师许可、同意“我”成为小助手,“准”在这里是“准许”的意思,强调老师给予许可的行为。故选①。
(3)“我们家的钟走得特别准”,是说钟走时很精确、准确,时间误差小,“准”描述的是钟走时的精准程度,所以是“准确”的意思。故选②。
15.本题考查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1)选项解析 文中确实提到“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但这只是段落开头对葡萄种植地点的简单描述,并非整段话的核心内容。段落后续还详细描写了葡萄枝叶的生长状态、成熟后葡萄的颜色和样子,以及老乡的热情,这些内容远超“葡萄种的地方”这一单一信息。因此,(1)选项不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2)选项解析 文中最后一句“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提到了老乡的热情好客,但这是在描写葡萄成熟景色之后补充的内容,属于段落的次要信息,并非主要想告诉我们的内容。整段话的重点并非单独突出老乡的热情,而是围绕葡萄展开的一系列描述。因此,(2)选项不是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3)选项解析 这段话首先写“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接着描述“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展现了葡萄生长的茂盛;随后详细写“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突出了葡萄成熟后的美丽景色。这些内容是段落的主体部分,涵盖了葡萄从生长到成熟的主要景象,是整段话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因此,(3)选项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应在括号里打√。
故答案为:(3)(√)
16.① 17.④ ③ ① ② 18.小白兔心想:雪孩子,谢谢你不顾自己的安危救了我,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可是我还能再见到你吗? 我真的很想念你这个朋友啊!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雪孩子救小白兔的故事,展现了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生命的循环变化。文章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雪孩子从雪到水再到水汽、白云的转变,象征了生命的延续与升华。故事情节紧凑,既有紧张的氛围,又有温馨的结局,能够引发读者对友情、牺牲和自然规律的思考。整体上,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适合作为课内阅读材料,启发学生的情感与思维。
16.本题考查朗读句子。
第①自然段画线句子是“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联系上下文,这句话是雪孩子在火场里寻找小白兔时喊的,当时情况危急,雪孩子非常担心小白兔的安危。因此,朗读时应表现出焦急、担忧的情绪。
故选①。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原文,雪孩子的变化过程如下:
根据第②自然段“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可知,救出小白兔后,雪孩子被火烤得融化,浑身水淋淋的;应选“浑身水淋淋的”,故选④。
根据第③自然段“这时,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见了。他已经化成水了。”可知,进一步融化,变成水;故选③。
根据第④自然段“不,雪孩子还在呢! 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可知,太阳一晒,水蒸发成水汽;故依次选①②。
根据第④自然段“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可知,水汽飞上天空,变成白云。
故依次选④ ③ ① ②。
18.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需要结合故事的情感基调来写。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牺牲了自己,小白兔的心情应该是感动、感激、不舍,甚至可能带点难过。
示例答案:
小白兔望着天空中的白云,眼里含着泪水,心想:“雪孩子,谢谢你救了我!你变成了白云,是不是还能看见我呢?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善良和勇敢!”(可以从 感谢、怀念、希望雪孩子安好 等角度展开。)
19.(1) 部首 钅/金字旁 13/十三
(2) 大大 高高
(3) 红红的太阳 一个大火球高高地挂在天空
(4)当月亮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进入地球的黑影时,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就发生了月食。等到月亮转出地球的黑影,它又会亮起来了。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月食的奇妙景象和科学解释。文章以家庭活动为背景,通过爸爸带领孩子们观察月食的过程,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科学知识结合。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述,如“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似的挂在天空中”,增强了画面的美感。同时,通过孩子的疑问和爸爸的解答,既增加了互动性,又普及了月食的科学原理,寓教于乐,适合儿童阅读和理解。整体上,文章结构清晰,内容富有教育意义,是一篇优秀的科普短文。
【详解】(1)本题考查查字典。
部首查字法是利用汉字的部首来查字的一种方法,在知道汉字字形,而不知道读音和释义时使用。
“镰”字的部首是“钅”,这个字一共18笔,除去部首还有13笔。
(2)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圆圆的月亮”:这里“圆圆的”是形容词,用来描述“月亮”的形状。 “弯弯的细钩”:同样,“弯弯的”是形容词,描述“细钩”的形状。
“眼睛”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属于视觉器官,主要用于观察外界事物。眼睛不仅是人体的重要感官之一,还在文化和心理学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可以搭配“大大的”、“明亮的”、“深邃的”等。
“山峰”是指地球表面因地质构造、侵蚀和火山活动等自然过程而形成的凸起部分。可以搭配“高高的”、“陡峭的”、“连绵的”等。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句子“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似的挂在天空中”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被比喻的对象“圆圆的月亮”,二是比喻的内容“大玉盘”,并通过“像……似的”这个比喻词连接起来。最后,整个比喻句描述了一个场景——“挂在天空中”。仿写时,需要保持相同的句子结构,即“某物像某物似的+描述场景”。
示例:弯弯的彩虹像七彩的桥梁似的横跨在天空中。
(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找关键句。
从第③段爸爸的话中的“当月亮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进入地球的黑影时,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就发生了月食。等到月亮转出地球的黑影,它又会亮起来了。”可以找出爸爸讲解月食形成过程的句子,把这句画出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