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B. C.KOH D.HBr
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NaCl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8的S原子结构示意图:
C.的球棍模型:
D.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
3.下列物质溶于水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呈碱性的是
A.KCl B. C. D.
4.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的水溶液:
C.
D.
5.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A.锌与稀硫酸反应 B.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6.对于反应:A(g)+B(g)2C(g)+ D(s) △H<0,下列措施会使该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 B.分离出C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恒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
7.对于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8.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
C.干冰升华这一过程中,
D.对于反应:,恒容时,温度升高,浓度增大,则该正反应的焓变为负值
9.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下图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可用于实验室制 B.图②可用于熔化固体烧碱
C.图③可用于除去中的HCl D.图④可用于向容量瓶转移溶液
1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共热制少量氯化氢气体
C.常压环境更有利于工业上催化氧化制
D.红棕色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相同
B. , ;
C.一定条件下,将1mol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和,吸收热量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kJ/mol
D.在稀溶液中: kJ·mol-1,若将含1molHCl的盐酸与含1mol的氨水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12.已知颜色深浅(Ⅰ)与有色物质浓度(c)和观察深度(L)的乘积成正比,在注射器中存在NO2与N2O4的混合物,气体呈棕色,现将注射器的针筒慢慢往外拉,保持温度不变,此时混合物的颜色为
A.从视线1方向观察,气体颜色变深
B.从视线2方向观察,气体颜色变深
C.从视线1方向观察,气体颜色没有变化
D.从视线2方向观察,气体颜色变浅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能用溶液除铁锈的原因:
B.银氨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
C.NaHS溶液水解:
D.将少量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
14.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H3COOH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 )
B.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室温下向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不变
15.利用图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量取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②量取溶液,测量温度;③打开杯盖,将NaOH溶液倒量热计的内筒,立即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仪器A的名称是玻璃搅拌器
B.为便于酸碱充分反应,NaOH溶液应分多次加入
C.NaOH溶液稍过量的原因是确保硫酸完全被中和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溶液的温度,所测中和热有误差
1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溶液中:、、、
B.水溶液中:、、、
C.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
D.由水电离的mol·L-1的溶液中:、、、
17.已知:S2(s)=S2(g) ΔH=+4.5 kJ·mol-1。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H-H Cl-Cl H-Cl S=S H-S
键能/(kJ/mol) 436 243 431 255 3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H2(g)与2 mol Cl2(g)反应生成HCl(g)时放出370 kJ热量
B.H2(g)与S2(s)反应生成H2S(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S2(s)=2H2S(g) ΔH=-229 kJ·mol-1
C.反应的焓变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D.1 mol H2S(g)分解吸收的热量比1 mol HCl(g)分解吸收的热量多,所以H2S(g)比HCl(g)稳定
18.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该反应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B.由图2可知,该反应
C.图3中
D.图4中,曲线a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19.臭氧层中O3分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
B.决定O3分解反应速率的是催化反应②
C.E1是催化反应①对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E2+E3)是催化反应②对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
D.温度升高,总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的增加幅度小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幅度,且平衡常数增大
20.工厂的氨氯废水可用电化学催化氧化法加以处理,其中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④中有极性键形成
B.催化剂可以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C.过程①②均有键断裂,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
D.该催化氧化法的总反应为:
21.t℃时,向20.00mL0.1mol/L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入0.1mol/L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的负对数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P>N=Q>M
B.Q点溶液呈中性
C.P点溶液中:
D.M点溶液中:
22.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 B.平衡常数:K(C)< K(D)
C.压强:p1>p2 D.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A)> v(B)
23.在催化剂作用下,向容积为1L的容器中加入1molX和4molY,发生反应:,平衡时和反应10min时X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分别如曲线Ⅰ、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以使b点移动到d点
B.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C.曲线I表示反应10分钟时转化率温度曲线
D.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d点体系中再充入1molX,再次达平衡时mol/L
24.关于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
B.已知某温度下,,则的平衡常数约为
C.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D.向1mL2mo/LNaOH溶液中先滴加2滴0.1mol/L溶液,再滴加2滴0.1mo/L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
2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或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A 两支试管各盛4mL0.1mo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加入2mL0.1mol·L-1草酸溶液和2mL0.2mol·L-1草酸溶液 加入0.2mol·L-1草酸溶液的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更快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取2mL0.5mol/L溶液于试管中,将试管加热 溶液变绿 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C 向酸性溶液中滴加溶液 溶液紫色褪去 具有还原性
D 往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固体 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 与的反应不可逆
A.A B.B C.C D.D
二、解答题
26.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绿色能源,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请回答:
(1)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
Ⅰ. kJ·mol-1
Ⅱ. kJ·mol-1
Ⅲ.
反应Ⅰ的熵变 0(填“>”“<”“=”),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2)根据盖斯定律,求反应Ⅲ的 kJ·mol-1。
(3)1g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则燃烧热的热化方程式为: 。
(4)根据反应Ⅰ、Ⅱ、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Ⅲ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B.用NaOH溶液将吸收可以加快反应Ⅱ的速率
C.反应Ⅰ,Ⅱ同时进行时,温度越高,的平衡转化率越高
D.可以通过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得到
27.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其行为,有助于从微观角度认识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和规律。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弱酸 HCOOH HClO
电离平衡常数(25℃)
结合表中给出的电离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酸是 (用化学式表示)
(2)将少量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该反应离子方程式: 。
(3)0.1mol·L-1溶液水解平衡常数 。
(4)常温下的HCOOH、HClO溶液稀释过程如下图,曲线Ⅰ代表的酸是 ,a、b、c三点导电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8.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氧化性较强的,利用滴定原理测定含量方法如下:
步骤Ⅰ:量取30.00mL废水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
步骤Ⅱ:加入过量的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Ⅲ:向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指示剂。用滴定管量取0.1000mol·L-1溶液进行滴定,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 溶液起始读数/mL 溶液终点读数/mL
第一次 1.02 19.03
第二次 2.00 19.99
第三次 0.20 a
(1)步骤Ⅰ量取30.00mL废水选择的仪器是 。
(2)步骤Ⅲ中滴加的指示剂为 。滴定达到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3)步骤Ⅲ中a的读数如图所示,则
① 。
②的含量为 g·L-1。
(4)以下操作会造成废水中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 。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
B.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
E.量取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29.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一直是化学研究热点。
(1)工业上用来生产燃料甲醇。某温度下,在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和12mo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测得、和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已知求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
②0~2分钟,该反应中氢气的平均速率为 。
③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保留一位小数)。
④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同时充入1.5mol和0.5mol,平衡将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⑤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中浓度与浓度之比为1∶1
(2)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发生反应,CO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若在时刻再加入1mol,在时刻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图上画出CO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不要求计算具体数值,画出变化的趋势和范围即可) 。
三、填空题
30.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请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氯化铝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把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 。
(2)将5mL0.1mol/L溶液逐滴滴到5mL0.1mol/LHCl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已知25℃时,,该温度下,和共存的悬浊液中,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A B C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B B A C C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A D C
26.(1) > 高温自发
(2)+165
(3) kJ·mol-1
(4)CD
27.(1)HCOOH
(2)
(3)
(4) HCOOH a>b>c
28.(1)酸式滴定管
(2) 淀粉溶液 溶液刚好从蓝色变为无色,且30s内不变色
(3) 18.20 2.16g·L-1
(4)CE
29.(1) 0.6mol·L-1·min-1 8.3 不 BC
(2)(趋势向上正确,起点、终点低于原平衡状态)
30.(1)
(2)
(3)(或化成小数合理也可如0.038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