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梳理+跟踪训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梳理+跟踪训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梳理+跟踪训练-2025-2026学年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知识梳理】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1)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m)2=n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ax2+bx+c=0(a≠0)的形式;
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来求出它的解,如果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1)把x(b2﹣4ac≥0)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
(2)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公式法.
(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
①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进而确定a,b,c的值(注意符号);
②求出b2﹣4ac的值(若b2﹣4ac<0,方程无实数根);
③在b2﹣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求出方程的根.
注意: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前提条件有两个:①a≠0;②b2﹣4ac≥0.
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1)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用,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移项,使方程的右边化为零;②将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分别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都是原方程的解.
根的判别式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2﹣4ac)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
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
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
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上面的结论反过来也成立.
根与系数的关系
(1)若二次项系数为1,常用以下关系:x1,x2是方程x2+px+q=0的两根时,x1+x2=﹣p,x1x2=q,反过来可得p=﹣(x1+x2),q=x1x2,前者是已知系数确定根的相关问题,后者是已知两根确定方程中未知系数.
(2)若二次项系数不为1,则常用以下关系: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x1x2,反过来也成立,即(x1+x2),x1x2.
(3)常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以下问题:
①不解方程,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②已知方程及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及未知数.③不解方程求关于根的式子的值,如求,x12+x22等等.④判断两根的符号.⑤求作新方程.⑥由给出的两根满足的条件,确定字母的取值.这类问题比较综合,解题时除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a≠0,△≥0这两个前提条件.
【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1.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的值是(  )
A.2 B. C.1 D.
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为常数),则该方程(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实数根的个数与m的取值有关
3.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值是(  )
A. B.4 C. D.
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  )
A. B.,
C. D.无实数根
5.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其中有一步将写成的形式,其依据的数学知识是(  )
A.等式的性质 B.平方根的意义
C.平方差公式 D.完全平方公式
6.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7.若等腰一条边的长度为1,另外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那么的周长是(  )
A.4 B.5 C.4或5 D.不确定
8.一元二次方程x2-8x-2=0,配方的结果是(  )
A.(x+4)2=18 B.(x+4)2=14 C.(x-4)2=18 D.(x-4)2=14
二、填空题
9.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
10.若关于x的方程 有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1.小亮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不小心把常数项丢掉了,已知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丢掉的常数项为   .
12.若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c的值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
13.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为   .
14.若a、b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的值是   .
三、解答题
15.(1)以配方法解方程:2x2+4x-2=0
(2)以公式法解方程:2x(x-3)=3+x
(3)以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3)2=2x-6
(4)以十字相乘法解方程:x2-2x-15=0
1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无论k为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一根为3,求k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
1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⑴求实数m的最大整数值;
⑵在⑴的条下,方程的实数根是x1,x2,求代数式x12+x22-x1x2的值.
1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且,求m的值.
19.已知关于的方程.
(1)求证:无论取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3,另两边长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根,求此三角形的周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9
10.【答案】a≥-1
11.【答案】9
12.【答案】答案不唯一(只要c<4即可),如:0,1等
13.【答案】
14.【答案】7
15.【答案】(1)解:2x2+4x-2=0
化简可得,x2+2x-1=0
移项可得,x2+2x=1
配方可得,x2+2x+1=1+1
∴(x+1)2=2


(2)解:2x(x-3)=3+x
去括号可得,2x2-6x=3+x
移项,合并同类项可得,2x2-7x-3=0



(3)解:(x-3)2=2x-6
移项可得,(x-3)2-2x+6=0
(x-3)2-2(x-3)=0
∴(x-3)(x-5)=0
∴x-3=0或x-5=0
∴x1=3,x2=5
(4)解:x2-2x-15=0
∴(x+3)(x-5)=0
∴x+3=0或x-5=0
解得:x1=-3,x2=5
16.【答案】(1)证明:∵
∴无论为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当时,,
解得:,
把代入原方程:,(舍去)
故的值为3,方程的另一根为1.
17.【答案】解:(1)∵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解得:,
∴实数的最大整数值为1;
(2)由(1)得,
∴,,
∴.
18.【答案】(1)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2)解;由题意可知,,.所以.
解得,.
∵,
∴.
19.【答案】(1)解:∵
∴无论取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解:∵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3,另两边长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根
∴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解得:k=1
将k=1代入方程可得x2-4x+4=0
解得:x1=x2=2
∴此三角形的周长为:3+2+2=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