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教书(jiāo) 教育(jiào) B.旅行(lǚ) 种子(zhòng)
C.淹没(mò) 没有(méi) D.奔跑(bēn) 离开(lí)
2.《小狗的小房子》中,小狗的小房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
A.塑料 B.石头 C.薄木板 D.干草
3.下列词语不属于农事活动的是哪一项?( )
A.播种 B.插秧 C.采桑 D.扫地
4.下列植物中,靠风传播种子的是(  )
A.豌豆 B.苍耳 C.石榴 D.蒲公英
5.《一只想飞的猫》中,乌鱼之所以咬猫尾巴,是因为他以为那是( )。
A.一根香肠 B.一根热狗 C.一块面包 D.一条大毛虫
二、书写
6.看拼音,写词语。



三、判断题
7.松子是一种动物。( )
8.豌豆和苍耳都是靠动物传播种子。 ( )
9.小蝌蚪的妈妈是鲤鱼。 ( )
10.椰子树生长在海边。( )
11.《孤独的小螃蟹》中的小螃蟹一直孤零零的,很孤单。( )
四、填空题
12.比一比再组词。
连( ) 法( ) 洋( )
车( ) 去( ) 羊( )
短( ) 识( ) 许( )
豆( ) 只( ) 午( )
13.照样子,写词语。
例:许许多多(AABB式词语)

例:越升越高(ABAC式词语)

14.按要求填空。
(1)“更”的第六笔是 ,可以组词为 。
(2)“那”是 结构的字,它的第五笔是 ,组词为 。
15.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当看到在寒风中盛开的梅花时,我会想到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 。遥知 ,为有暗 。这首诗的作者是 。
(2)《我是什么》一文中的“我”指的是 。
(3)小蝌蚪的生长顺序是: → → → 。
①长出两条前腿 ②长出两条后腿 ③尾巴变短 ④尾巴不见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黄鸡找妈妈
①小黄鸡要和小白鸭去小河里游泳,鸡妈妈说什么也不让它去。
②小黄鸡很生气,它再也不想做鸡妈妈的孩子了!
③小黄鸡看到树上的花喜鹊(què),说:“我的嘴巴尖尖,像喜鹊,我是喜鹊的孩子!”
④“喜鹊的孩子应该睡在树枝上!”鸡妈妈提醒(xǐng)道。
⑤小黄鸡哆(duō)哆嗦(suō)嗦地开始爬树,刚爬了一半,就吓得赶紧跳回了地面。
⑥“我的眼睛黑溜(liū)溜,像老鼠(shǔ),我是老鼠的孩子!”
⑦“老鼠的孩子应该睡在洞里!”鸡妈妈提醒道。
⑧小黄鸡东碰(pèng)西撞(zhuàng)挤进洞里,却再也不敢往前走。
⑨天黑了,小黄鸡打了个哈欠,说:“算了,找妈妈的事以后再说吧!”
⑩说完,它躺在鸡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睡着了……
16.照样子,写词语。
哆哆嗦嗦(AABB式)
17.小黄鸡为什么生气 用“ ”在文中画出来。
18.小黄鸡要做喜鹊的孩子,是因为 ,没有做成是因为 ;小黄鸡要做老鼠的孩子,是因为 ,没有做成是因为 。(填序号)
①它的眼睛黑溜溜 ②它不敢待在洞里 ③它没有胆量爬上树 ④它的嘴巴尖尖
读《企鹅寄冰》,完成下列练习。
①狮子大王住在炎热的非洲。
②夏天来了,狮子大王不停地叫着:“热啊,热啊。”河马说:“听说在南极有一种很冷很冷的东西,叫做冰。”
③狮子大王听了,立刻给南极的企鹅写了一封信,请他寄一块冰来。
④好多天以后,企鹅收到了信。他说:“啊,狮子大王想要一块冰,太容易了,我这里可是冰天雪地啊。”企鹅挑了一块冰,装在袋子里,给狮子大王寄去。
⑤装冰的箱子先上了轮船,又上了飞机。
⑥过了很多天,狮子大王收到了箱子。打开箱子一看,狮子大王好奇怪:“呀,怎么是一袋水?”
⑦狮子大王生气地把箱子退回去了,还给企鹅写了一封信。
⑧又过了很多天,企鹅收到了箱子和信。
⑨狮子大王的信上写着:“我请你寄块冰来,你为什么寄来一袋水?”企鹅连忙把箱子打开:“这明明是冰嘛,怎么说是水呢?”看着袋子里的冰块,企鹅也糊涂了。
19.根据短文填空。
(1)狮子住在( ),冰寄到狮子这里变成了( )。
(2)企鹅住在( ),水被狮子退回来变成了( )。
20.为什么南极的冰寄到非洲变成了水,退回来又变成了冰?( )
A.因为冰遇热就变成水,水遇冷就变成冰。
B.因为冰遇冷就变成水,水遇热就变成冰。
六、书面表达
21.写话。
鹦鹉会学人说话,萤火虫能发出亮光,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你喜欢哪种动物 它长什么样子 它有趣在哪儿 它有什么生活习惯 用几句通顺的话写一写吧!
《第1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C D D D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B.种子(zhòng)——zhǒng;
故选B。
2.C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
《小狗的小房子》是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猫跟小狗一起去河边玩耍的故事。小猫要小狗跟她去河边玩,还想带着小狗的小房子和小椅子。小狗不想让小猫失望,于是把小椅子放进小房子里,全部背在自己背上。小狗的房子是用薄木板做成的。
故选C。
3.D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积累。
A.播种:指将种子播撒到土壤中,这是农业生产中最基础的活动之一;
B.插秧:指将秧苗植入田中的过程,是水稻种植中重要的步骤;
C.采桑:指采摘桑叶,多用于养蚕业,是与农业相关的活动;
D.扫地:指用扫帚清理地面,这是一个清洁活动,不属于农事活动;
故选D。
4.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回忆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根据课文内容“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可知,蒲公英是靠风传播种子的。
故选D。
5.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一只想飞的猫》这个故事讲述了猫为了不丢面子,将自己的尾巴放入河中,乌鱼误以为那是大毛虫,咬了一口,结果猫的尾巴被咬伤。
故选D。
6.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更”“看”“物”“雪”“海”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
松子是松科植物的种子(如红松、华山松等),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可食用、可用于造林等,并非动物。
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8.×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根据《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的句子“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可知,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动物传播。从句子“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可知,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是自身弹射。
故本题判断错误。
9.×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内容,小蝌蚪先遇到了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告诉它们,它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后来小蝌蚪又遇到乌龟,乌龟告诉它们“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最后,小蝌蚪们在荷叶旁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是披着碧绿衣裳、露着雪白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的青蛙。所以小蝌蚪的妈妈不是鲤鱼,而是青蛙。
故本题判断是错误的。
10.√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
椰子树喜高温、多雨、阳光充足的环境,海边的气候(温热、有充足水分)和地理条件(土壤、潮汐带来的养分)适宜其生长,且椰子果实可通过海水传播,自然分布多靠近海边。
故此项说法正确。
11.×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理解。
《孤独的小螃蟹》中,小螃蟹因为最好的朋友小青蟹的离开而感到孤独。小青蟹离开后,小螃蟹陷入了孤独和悲伤之中,但他并没有一直孤零零地生活。相反,他通过帮助其他小动物,逐渐克服了孤独感,并找到了新的快乐。
故题干说法错误。
12. 相连 办法 海洋 开车 回去 山羊 长短 知识 许多 红豆 一只 中午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和组词。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但含义不同的字。通过给形近字组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这些字,加深对它们的字形和字义的理解与记忆。
连:连接、连忙、连续。
法:办法、法律、方法。
洋:海洋、洋气、汪洋。
车:汽车、马车、火车。
去:回去、来去、过去。
羊:山羊、绵羊、羊毛。
短:长短、短期、短处。
识:认识、识别、知识。
许:许多、许可、也许。
豆:大豆、豆子、豆浆。
只:只有、只要、只是。
午:中午、午后、午饭。
13. 大大小小 开开心心 百发百中 不明不白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仿写。
结合例词“许许多多”可知,仿写AABB式词语,如:明明白白、红红火火等;
结合例词“越升越高”可知,仿写ABAC式词语,如:无法无天、自由自在等。
14. 丿 更好 左右 那边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笔画及组词。
(1)“更”的笔顺:,共有7笔,第六笔是“丿”,可组词:更加,更多等。
(2)“那”的笔顺:,共6笔,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五笔是“”,可组词:那些,那儿等。
15. 自开 不是雪 香来 王安石 水 ② ① ③ ④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与课内文章的理解。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意思: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2)课文《我是什么》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水的不同形态变化,比如水受热变成汽,汽升到空中变成云,云遇冷又变成雨、冰雹、雪等,通过这样的描述,让读者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和多样形态,所以“我”是水。
(3)《小蝌蚪找妈妈》讲述小蝌蚪生长过程,按照成长顺序描述小蝌蚪的变化,通过清晰地阶段呈现,让读者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历程,这种顺序符合小蝌蚪实际的生长规律。生长顺序为: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②),然后长出两条前腿(①),接着尾巴变短(③),最后尾巴不见(④),逐渐发育成青蛙。
16. 许许多多 快快乐乐 17.小黄鸡要和小白鸭去小河里游泳,鸡妈妈说什么也不让它去。 18. ④ ③ ① ②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小黄鸡寻找妈妈的故事,展现了小动物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迷惘与最终归属的主题。小黄鸡因为与喜鹊和老鼠的外在特征相似,误以为自己是喜鹊或老鼠的孩子,但在尝试模仿它们的生活方式时,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和恐惧。最终,小黄鸡意识到亲情的温暖与安全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属。在温馨的结尾,传达出家庭和对自我身份的接纳的重要性。
16.本题考查词语的仿写。
“哆哆嗦嗦”是AABB式词语,其构词形式为前两个字相同,后两个字也相同。这类成语通过字词的重复叠加,强化了语义表达效果,在语音上形成鲜明的节奏感。
这样结构的词语还有:明明白白、红红火火、条条款款、痛痛快快等;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小黄鸡要和小白鸭去小河里游泳,鸡妈妈说什么也不让它去。”第②自然段“小黄鸡很生气,它再也不想做鸡妈妈的孩子了!”可知,小黄鸡生气的原因是:小黄鸡要和小白鸭去小河里游泳,鸡妈妈说什么也不让它去。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小黄鸡看到树上的花喜鹊,说:‘我的嘴巴尖尖,像喜鹊,我是喜鹊的孩子!’”可知,小黄鸡要做喜鹊的孩子是因为小黄鸡的嘴巴尖尖的像喜鹊,故选④;
结合第⑤自然段“小黄鸡哆哆嗦嗦地开始爬树,刚爬了一半,就吓得赶紧跳回了地面。”可知,小黄鸡没做成喜鹊的原因是他因为害怕爬树,刚爬一半,就吓得跳回了地面,故选③;
结合第⑥自然段“‘我的眼睛黑溜溜,像老鼠,我是老鼠的孩子!’”可知,小黄鸡想要做老鼠的孩子是因为小黄鸡的眼睛黑溜溜,像老鼠,故选①;
结合第⑧自然段“小黄鸡东碰(pèng)西撞(zhuàng)挤进洞里,却再也不敢往前走。”可知,小黄鸡没有做成老鼠的原因是因为小黄鸡怕洞里黑,不敢往前走,故选②。
19. 非洲 水 南极 冰 20.A
【导语】这篇童话《企鹅寄冰》通过一个妙趣横生的跨半球邮寄故事,生动展现了物态变化的科学原理。简洁的对话推进情节,重复结构强化认知,结尾留白引发思考,既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又自然渗透科学启蒙,是一篇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低年级科学童话。
19.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第①段“狮子大王住在炎热的非洲”可知狮子住在炎热的非洲。
第⑥段“过了很多天,狮子大王收到了箱子。打开箱子一看,狮子大王好奇怪:‘呀,怎么是一袋水?’”可知冰寄到狮子这里变成了水。
第③段“狮子大王听了,立刻给南极的企鹅写了一封信,请他寄一块冰来”可知企鹅住在冰天雪地的南极。
第⑨段“企鹅连忙把箱子打开:‘这明明是冰嘛,怎么说是水呢?’看着袋子里的冰块,企鹅也糊涂了”可知水被狮子退回来变成了冰。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A.冰的特性是遇热会融化成水,水遇冷会凝固成冰。文中,南极的冰被寄到炎热的非洲(遇热),所以变成了水;水被退回寒冷的南极(遇冷),就又变成了冰,该选项符合这一规律。故正确。
B.“冰遇冷就变成水,水遇热就变成冰”不符合冰和水的实际变化逻辑,冰遇冷会保持固态或更坚硬,水遇热会蒸发或变成水蒸气,而非变成冰。故错误。
故选A。
21.例文:
大熊猫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大熊猫。它身上长着黑色和白色的毛,圆滚滚的身子,远远望去,像个大肉球。它的眼圈黑黑的,像戴了一副墨镜。它走路时一摇一摆,可爱的样子常常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大熊猫喜欢吃新鲜的竹叶和竹笋。你看,它抱着竹子,吃得多香啊!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我爱大熊猫。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一、审题。
题目要求选择一种动物,从外形、有趣之处和生活习惯三方面进行描写,需用通顺的句子完成写话。审题时需注意:
对象明确 :聚焦单一动物,避免泛泛而谈。
要素齐全 :外形、趣味性、习惯缺一不可。
语言适配 :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避免复杂句式。
二、立意。
作文应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动物的独特魅力,传递观察自然、关爱生命的积极态度。外形描写可突出特征。 趣味性可通过行为拟人化。生活习惯可结合场景。
三、写作思路 。
开头 : 开篇点题,写出你喜欢的动物名称。
中间 :介绍你所喜欢的动物的外形 :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如毛色、体型、特殊部位); 趣味性 :通过动态场景体现(如玩耍、进食时的可爱动作)。;生活习惯 :结合时间或环境说明(如晨间觅食、夜间活动)。行略得当,结构合理。
结尾 : 抒发情感,深化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