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第三周考试政治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单选题(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却假装知道;很多事情我们知道,却假装不知道:很多时候我们不开心,却假装很开心。”这意味着( )①“知道”和“不知道”之间不存在任何统一性,无法相容②“开心”和“不开心”之间的差异性是存在的,是绝对的③“假装开心”不是真的开心,假象不能表现事物本质④“假装知道”以非正面的形式表达出“不知道”的真情况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2.2025年8月4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称《行动方案》),要求持续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②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③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④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北京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九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深化创新医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压缩审批时限;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与保障体系,针对典型药品专利侵权判断标准等重点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并先行先试;加强数据需求对接,促进“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形成融合发展格局……这些措施( )①彰显人民性,践行医保为民理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②体现普遍性,强化技术赋能主导医药行业创新发展③具有系统性,通过加强部门联动有效提升治理效能④包含特殊性,提供司法保障确保医药行业规范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流域上下游,进行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材料表明( )①应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下列能体现发展观点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6.目前,科学家已研究出寨卡疫苗,其效果需要进行验证,以评估它们的安全性与激发免疫反应的能力。研究出寨卡疫苗是因为人们( )①能够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依据事物自在的联系建立一种人为的主观联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④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改变事物联系的客观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下列关于联系的观点正确的是( )A.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C.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8.“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勇于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②要抓住内因这一根本依据,依赖外部机遇实现升级③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④说明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注重生产要素量的积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发展与保护、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这些重大关系。这启示我们(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重系统优化 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善于分析矛盾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前提②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③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④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025年以来,山东、海南、上海、天津等地纷纷出台政策举措,支持当地科技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各地针对科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设计了差异化的支持体系。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设计差异化的支持体系是矛盾的特殊性的要求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说明联系是无条件的③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是基于主要矛盾的决定作用④多地出台政策举措反映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十四五”期间,四川加快推进成渝中线城际高铁建设,这对四川,尤其资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成渝中线城际高铁建设说明( )A.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B.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D.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有利于实践的新的联系13.习近平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我们党历来强调,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下列与“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14.以下对漫画《新老师》解读正确的有( )①学会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②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③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④老师是我们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漫画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A.联系具有多样性,说话做事并没有固定标准B.既要抓住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C.发展是普遍的,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6.近段时间,“苏超”足球联赛火爆出圈。宿迁与徐州上演“楚汉争霸”,苏州和无锡燃起“太湖之争”……江苏13个地级市拧成一股绳,一起贡献了一场“不和”的戏码,主打一个“对抗式团结”,引来“泼天流量”。这说明( )①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②重视部分,实现部分功能最大化③要立足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④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务于整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目前,我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观天识云从肉眼到“天眼”,气象卫星、天气雷达、探空仪等形成立体化全天候监测;作业指挥越来越智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不断赋能……2022年,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累计增加降水约398亿吨,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约65万平方千米……千百年来,“呼风唤雨”这种只在神话中才有的超能力,已然成为现实。人工影响天气( )①借助了科技力量,说明先进作业工具是人类提升“耕云播雨”本领的重要依托②利用了自然规律,证明了遵循事物运动规律会让天气朝着人类预定方向发展③改造了物质世界,诠释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④验证了人们可以任意地将自在事物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下列诗句与漫画《“看”的演变》(作者:何青云)蕴含的哲理最相近的是( )A.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D.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19.202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表示:“教育问题既是惟此为大的事情,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既要久久为功,又是当务之急。”下列结合材料解读总书记讲话中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惟此为大:一事物具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本质②非常复杂:复杂事物的矛盾双方就是对立与排斥③久久为功:发展是量变质变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④当务之急:抓住关键部分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下图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发展总是处在渐进性和连续性积累中③正确意识观念对人生道路有促进作用④事物要先经历曲折然后才能获得前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量子力学作为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核心理论,提供了认知微观世界的基本理论与概念框架。对物理学家而言,以量子力学为核心的量子理论提供了理解实在世界的新态度;对哲学家而言,量子理论开辟了思想的新领域。量子力学与哲学的关系( )①说明哲学源于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②是个性与共性、具体与抽象的关系③彰显了科学与哲学在思维深处的互动④证明了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内蒙古乌梁素海的生态治理最初“就水治水”,迟迟不见效。该地后来认识到,水的问题表现在湖里,根子在岸上,于是治沙造林、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等多管齐下,成效明显。如今,乌梁素海蓝天碧水,芦苇摇曳,飞鸟翔集。“就水治水”迟迟不见效的原因在于( )①没有重视量的积累 ②抓错了事物的主要矛盾③忽略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④无目的无规划地开展实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但若合作不好,再小的障碍也要翻船。”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矛盾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②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③部分的组合变化引起整体功能的优化④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从“互联网+”到“5G+”再到“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赋能实力。今年两会将“人工智能+”行动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要将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作为重中之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表明( )A.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抓主流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过程和方向,要抓关键25.下图漫画《差别对待》讽刺了部分餐饮商家( )①没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没有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 ④没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要求作答)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1世纪初,习近平同志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明确提出“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在实施过程中,浙江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使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整治垃圾、处理污水、硬化道路,加强整体规划,逐步在整治范围、内涵上不断延伸拓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齐头并进,一体实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率先走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创新发展之路、“城乡共繁荣”的协调发展之路,描绘了乡村的美丽风貌,重塑了业兴富民、政通人和的乡村风貌。材料二 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试点工作,在‘大胆设想’的同时,还要‘小心求证’。”和美乡村怎么建 四川内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先试点,验证方案可行后再推开。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发放农村面貌改善知情书,组织召开院坝会,仔细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该地制订的方案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一个个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村庄涌现出来。(1)坚持系统观念与系统方法是“千万工程”成功的重要保障。结合材料一与系统优化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2)结合材料二,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面对发展中的难题,为何既要“大胆设想”,又要“小心求证”。27.一线中轴,承古通今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与脊梁。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区,同学们不仅看到中轴线申遗保护的成果,还得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于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规定了多种传承利用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措施,例如,推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向公众开放:鼓励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鼓励保护区域内居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促进中轴线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等等。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对于中轴线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你对“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的理解。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雅鲁藏布江下游工程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大水利工程,与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有共性特征 ——均需平衡“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都要应对地质灾害防治、移民安置等共性问题,因此可以借鉴其他大型水利工程的成功经验(如生态流量保障、地质监测技术等)。但该工程也有其特殊性:一是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且具有独特性(如高原冻土、珍稀物种),生态保护标准更高;二是该区域涉及多民族聚居,移民安置需兼顾民族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三是作为国际河流下游工程,还需考虑国际水权协商等特殊问题。因此,工程方案的制定需在借鉴共性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特殊性问题制定差异化措施。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知识,分析雅鲁藏布江下游工程方案制定中“借鉴经验与立足特色”的合理性。29.2024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灵智”正式投入使用。该模型在医疗诊断、科学研究和教育等领域展现出高效能力,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然而,其带来的信息偏见、隐私泄露和伦理风险也引发社会担忧。对此,国家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分类分级监管,推动技术向善发展。(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国家为何要对人工智能技术实施“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监管原则。(2)从辩证法矛盾观角度,说明应如何正确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两赴云南考察调研,始终牵挂着云岭大地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仅指出了要把云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还亲自查看了滇池保护治理情况,作出了不能吃子孙饭,要造福人类,把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近日,云南省发布2024年第2号总林长令,明确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9个方面措施,切实筑牢美丽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总林长令中提出,严格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理,不得随意扩大公益林和天然林范围,合理优化公益林中集体林的比例;扎实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以国土“三调”为统一底版,严格根据实地现状认定地类,准确掌握全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并对照国家下发图斑实地开展核查举证,调查成果纳入自然资源“一张图”,逐步建立健全“10年统一普查、年度动态监测”的林草湿荒综合调查监测制度;规范林地林木采伐管理,采伐林地上的林木执行采伐限额管理和凭证采伐制度,严格履行受理、审核、伐前公示等行政审批程序,并加强林木采伐全过程监督管理,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加强非林地林木资源管理,非林地林木采伐不纳入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林草部门无需办理林木采伐许可,不纳入林草监督执法。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赖以生存的家园建设得越来越美,坚决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切实维护好国家生态安全。材料二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上世纪80年代,因为重度污染,筼筜湖却成了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水湖。1988年,在厦门工作的习近平主持召开“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并创造性总结出了“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治湖方略。30多年来,厦门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牢牢遵循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治湖方案,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从全面截污控源,定期清淤疏浚,到落实四水东调”和建设城市公园、环湖步道等治理措施,历经多年的不懈治理,曾经的臭水湖蝶变为“城市绿肺”和“城市会客厅”。在筼筜湖综合治理过程中,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先后修订颁布了《筼筜湖管理办法》《筼筜湖区保护办法》等法规文件,为筼筜湖治理提供法律法规护航,使筼筜湖治理实现了从点到面、由水下到岸上、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的转变。市委市政府积极发动高校、机关、科研机构和媒体,组织专家、干部、群众等建言献策,打造湖区公园的“市民园长”“市民湖长”管理模式,实现共治、共管、共享……筼筜湖之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样板,为全球城市生态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厦门秉承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中国智慧,以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自觉,坚持人民至上和问题导向,善用系统思维和制度优势统筹水生态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成功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依法治理与系统治理的关系、政府治理与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关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样板,国内外海湾生态修复提供重要借鉴。材料三 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国家祁连山自然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域,是青海省北线和河西走廊的重要生态屏障及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也是河湟地区和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地,县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几年前,由于长期粗放管理下的无序开采也使这里满目疮痍。如何还祁连山一片翠绿 门源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截至2024年,综合完成治理面积3618.22亩,累计平整2442亩、刷坡19.88万方、回填448.7万方、危岩清理201.4万方、覆土3.16万方、垃圾清理357.2吨。过去许多千疮百孔的山体,如今重披绿装,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究世界本质”的知识,分析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哲学依据。(2)结合材料二,运用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各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如何借鉴筼筜湖治理经验,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3)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分析门源县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中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B A B C B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C A D D B B A B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C C C D B26.(1)①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方法着眼于事物整体,把握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关键部分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统筹协调,促进城乡融合发展;③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抓住生态建设这一关键环节,进而推动农村其他方面问题的解决;④正确处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关系,优化农村内部结构,实现全面乡村振兴。(2)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②面对发展难题,充分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大胆设想”,才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提出新思路、新方案;“小心求证”,通过试点验证设想的可行性,才能确保制订的方案符合实际,避免盲目行动。坚持把“大胆设想”和“小心求证”统一于实践,有利于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取得预期的决策效果。27.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优秀文明成果。对待文化遗产,应坚持保护与利用的辩证统一。保护是对文化遗产的敬畏,是利用的前提,而利用有助于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承并合理利用中轴线文化遗产,能够保持中轴线的生命力,使其更好发挥传承文化、启迪思想、推动发展的作用。28.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雅鲁藏布江下游工程与三峡、小浪底工程一样,存在“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共性矛盾,这些共性矛盾体现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普遍规律,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体现了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该工程具有特殊矛盾,这些特殊性使它区别于其他水利工程,大型水利工程的普遍规律需通过具体工程的特色措施落地,才能真正指导实践。29.(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是制定监管政策的客观依据。国家基于技术应用中的这一实际矛盾,提出“发展与安全并重”原则,做到了从客观实际出发。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作为科学的政策意识,能够指导实践。通过“分类分级监管”等措施,既发挥AI技术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又规避伦理风险,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AI技术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国家实施监管需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同时,面对风险挑战,需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干预。“发展与安全并重”原则正是在尊重规律基础上积极作为的体现,实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需坚持全面观点。人工智能技术的机遇与挑战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必须承认并全面分析这一矛盾,既看到其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也不忽视潜在风险,避免片面化。②把握矛盾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人工智能技术的机遇是主流,挑战是支流。国家提出“发展和安全并重”,既抓住“发展”这一矛盾主要方面,又不忽视“安全”这一次要方面,体现了在认识矛盾时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需创造条件促进有利转化。机遇与挑战具有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发展与安全”的动态平衡。④矛盾具有特殊性,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领域、不同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存在差异。国家实施“分类分级监管”,针对医疗、教育等不同领域制定差异化规则,体现了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要求,避免“一刀切”,精准化解特定领域风险。30.(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过程中,要严格根据实地现状认定地类,准确掌握全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实事求是。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求树立正确意识,发挥精神力量的作用。云南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生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高度出发,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眼,不断提升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能力和水平。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在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过程中,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不随意扩大公益林和天然林范围,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能合理优化公益林中集体林的比例,做到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2)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既要以普遍性为指导,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我国各地在进行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应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为民初心,处理好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③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探索出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为全国其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重要借鉴。(3)①联系具有客观性(世界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方法论一)。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客观的,门源县过去无序开采矿产资源,破坏了祁连山生态环境,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贯彻新发展理念。(正反分析)②人对事物的联系并不是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方法论二)门源县持续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让祁连山重披绿装,使得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