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三课时认识除法(1)(人教版)二年级上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温故孕新03情境导入05变式深化06巩固练习07课堂小结04合作探究08作业设计学习目标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根据情境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0102经历用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来表示。0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简洁性,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温故孕新1.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个面包。2温故孕新2.看一看,填一填。( )颗 ,平均分成( )份,每份( )颗。933情境导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许多濒危物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情境导入我们的动物国宝是什么?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它们最爱吃竹笋,动物园为它们准备了新鲜的竹笋。合作探究探究1实际操作,感受平均分的过程合作探究12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平均分怎样算是平均分?小提示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的数量都是4个,同样多。合作探究用小棒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也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学习任务合作探究12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正好分完,能放3盘。合作探究探究2认识除法算式合作探究把刚才分竹笋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每次分4个,分了3次,正好分完。12-4-4-4=012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3盘。合作探究可以用除法表示。12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3盘。1243÷=平均分的过程平均分的结果…除号合作探究12 ÷ 4 = 3…除号写除号的时候,先画一条短横线,在横线上面点一个小圆点,再在横线下面点一个小圆点,两个小圆点要对齐。除号就表示平均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运算符号,除号是怎样产生的?合作探究你知道吗?除号“÷”形象地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平均分。三百多年前,瑞士数学家首先使用“÷”。还有的数学家用“:”和“/”表示除的意思。合作探究12 ÷ 4 = 3…除号除号在除法算式里读作除以。读作:12除以4等于3。这个除法算式怎么读?合作探究说一说:算式里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12 ÷ 4 = 312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3盘。表示平均分的总数,写在除号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后。表示每盘分得的个数。合作探究结合分法,解释一下“12÷4 = 3”的意思。12÷4 = 312个竹笋,每4个分一份,能分成3份。除法表示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即表示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变式深化探究3迁移应用变式深化圈一圈,填一填。每份2个,可以分成( )份。 12÷ =626变式深化圈一圈,填一填。每份3个,可以分成( )份。 ÷ =41234变式深化圈一圈,填一填。每份6个,可以分成( )份。 ÷ =21262变式深化小组讨论:当总数都是12,每份的数量变化时,分成的份数有什么变化?12 ÷ 2 = 612 ÷ 3 = 412 ÷ 6 = 2每份的数量分成的份数总数不变时,每份的数量越大,分成的份数就越少;每份的数量越小,分成的份数就越多。变式深化读一读。8÷4=2 15÷5=3 18÷3=6 36÷6=68除以4等于215除以5等于318除以3等于636除以6等于6巩固练习1.看图填一填。一共有( )根萝卜,每( )个装一筐,可以装( )筐。= (筐)153515 ÷ 3 5巩固练习2.看图列除法算式。(1)= (盘)24 ÷ 6 4(2)= (张)6 ÷ 2 3巩固练习3.圈一圈,填一填。如果摆成 ,可以摆( )个。= (个)36 ÷ 2 3巩固练习4.如果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圈一圈,并列出除法算式。24÷4=6巩固练习5.用画一画的方法算算下面的除法算式。8÷4=( )16÷8=( )22课堂小结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我知道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来分,求能分几份,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我还认识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也清楚了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板书设计认识除法(1)读作:12除以4等于312 ÷ 4 = 3…除号分层作业基础达标:1.一共有( )枝花,每( )枝插一个花瓶,可以枝( )个花瓶。= (个)205420 ÷ 5 421 ÷ 7 3分层作业基础达标:2.一共有( )只小鸟,每( )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 )份。= (份)2173分层作业能力提升:1.圈一圈,填一填。每盘装3个,可以装( )盘。= (盘)618 ÷ 3 6分层作业能力提升:2.大象运木头,每次运走2根。10根木头,( )次能运完。510÷ =25分层作业拓展迁移:和家人分享今天学习的除法知识,用生活中的物品举例说明除法的应用。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