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认识液体(教学课件)(共33张PPT)(新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 认识液体(教学课件)(共33张PPT)(新教材)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6.认识液体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人教鄂教版
目录
1
情境与问题
2
探究与发现
3
研讨与拓展
4
回顾与练习
5
总结与评价
科学观念:
1. 知道液体无固定形状、有流动性、占据空间等基本特征;
2. 理解液体体积是“液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会用“毫升(mL)”描述液体体积;
3. 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液体的特征(如油、醋、洗手液与水的相似性)。
科学思维:
1. 通过观察不同液体的特征,运用“归纳法”概括液体的共同特点;
2. 能通过“对比实验”(如形状不同的瓶子装液体)推理液体体积与容器形状无关;
3. 能基于现象(如量筒读数)进行简单分析,得出结论。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
1. 能通过观察、倾倒、滴加等操作,完成液体特征(流动性、形状变化)的记录;
2. 会用滴管、刻度尺、天平比较液体多少(如相同液面高度的不同瓶子);
3. 能规范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正确放置、读数)。
态度责任:
1. 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如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平齐);
2. 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愿意分享观察结果;
3. 意识到液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饮料、食用油),形成珍惜资源的意识。
核心素养
1.情境与问题
学习任务
聚焦
同学们认识这些液体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聚焦
思考: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和水一样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液体’,通过实验找出它们的秘密!
2.探索与发现
学习任务
环节1:观察液体的特征——归纳共同特点
实验步骤:
步骤1.观察液体:每组领取水、油、洗手液各一杯,观察它们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用眼、鼻、触觉)。
探索
环节1:观察液体的特征——归纳共同特点
实验步骤:
步骤2.倾倒液体:将液体从烧杯倒入不同容器中,观察液体形状的变化(是否随容器改变)。
探索
同学们都有什么发现呢?
环节1:观察液体的特征——归纳共同特点
实验步骤:
步骤3.倾斜容器:将装有液体的容器倾斜,观察液面和液体流动的状态(是否保持形状)。
探索
同学们又有什么发现呢?
环节1:观察液体的特征——归纳共同特点
实验步骤:
步骤4.滴加液体:将液体滴在光滑的斜面上,观察液体的流动轨迹(是否快速扩散)。
探索
同学们又有什么发现呢?
环节1:观察液体的特征——归纳共同特点
实验步骤:
步骤5.归纳总结:不同的液体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探索
液体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洗手液 油 液体的特征记录表
无固定形状
有流动性
占据空间
颜色不同
黏稠度不同
环节2:比较液体的多少——发展对比思维
探索
同学们形状各异的瓶子液面高度相同,液体一样多吗?
环节2:比较液体的多少——发展对比思维
实验验证:
方法1(倒入相同容器):将三个瓶子的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透明烧杯,观察液面高度。
探索
把刻度尺与容器组合起来~
环节2:比较液体的多少——发展对比思维
实验验证:
方法2(滴管计数):用滴管将液体逐滴转移到空烧杯,记录所需滴数(滴数越多,液体越多)。
探索
把刻度尺与容器组合起来~
环节2:比较液体的多少——发展对比思维
实验验证:
方法3(天平称重):称量相同体积的液体质量(质量大的液体更多)。
探索
用称量质量的方法进行比较。
环节2:比较液体的多少——发展对比思维
探索
我们用了刻度尺与容器组合的方法,还用了数数以及称重的方法,同学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3.研讨与拓展
学习任务
环节3:测量液体体积——掌握工具使用
量筒的结构:
刻度
单位(mL)
凹液面。
探索
环节3:测量液体体积——掌握工具使用
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放置: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读数: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探索
一定要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环节3:测量液体体积——掌握工具使用
量筒注意使用方法:
探索
一定要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环节3:测量液体体积——掌握工具使用
量筒的使用方法
探索
4.回顾与学习
学习任务
回顾
1.液体的特征:无固定形状、有流动性、占据空间;
2.液体体积的测量: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平齐;
3.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归纳认识事物
一、选择题。
练习
1. 下列哪项是液体的共同特征?( B )
A. 有固定形状 B. 无固定形状 C. 不会流动
2. 比较形状各异的瓶子中液面高度相同的液体是否一样多,最准确的方法是( B )。
A. 用眼睛观察 B. 倒入相同容器比较液面 C. 用手掂重量
3.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正确的操作是( B )。
A. 量筒倾斜放置 B.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平齐 C. 快速倒出液体
二、填空题。
练习
1. 液体有固定的形状,比如水装在杯子里是杯子的形状。( × )
2. 将油、醋、洗手液倒入相同容器后,液面高度相同则液体一样多。( √ )
3.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 )
4. 液体倾倒后,液面稳定的形状由容器决定,说明液体无固定形状。( √ )
5. “加一加”发明方法(如刻度尺与容器组合)可以用来比较液体多少。( √ )
三、穿针引线。
练习
(1)将液体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 A. 观察液体流动性
(2)用量筒测量体积时视线俯视 B. 读数偏大
(3)滴加液体到斜面上 C. 液体形状与容器无关,无固定形状
5.总结与评价
学习任务
总结
认识液体
液体的特征
液体体积的测量
无固定形状、有流动性、占据空间
工具:量筒
单位:毫升(mL)
读数: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平齐
科学态度
合作学习
评价
实验探究
作业
课下作业:
每组用量筒测量水、油、洗手液的体积,记录数据并交流!
感谢您的聆听
THANKS
人教鄂教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