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周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周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周考试政治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中国现代化( )
①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②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④为人类社会发展制定了新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岁月流逝,记忆犹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爬雪山,过草地……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90年来,这一用理想和意志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深刻影响着中国,震撼着世界,闪耀着光芒。伟大长征精神对我们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征路”的启示是( )
①怀揣必胜信念,走向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②力争一劳永逸,铸就饱含热血与豪情的伟业
③直面困难挑战,踏出充满勇气与坚毅的步伐④推动世界大同,创造彰显和平与发展的家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习近平指出三条路,能帮助我们弄清楚自己“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就这“三条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回看走过的路:认真墨守本来,牢记为什么要出发②比较别人的路:杜绝借鉴外来,坚持自主选择探索
③远眺前行的路:继续着眼未来,紧跟时代发展大势④三条路的选择:立足人民利益,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关于改革,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②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
③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④改革从根本上彻底地改变了我国的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中国式现代化( )
①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选择②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制定了新标准
③印证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④实现了社会主义新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9月,央视新闻国庆特别MV《心同此愿》上线,歌词中写到“有一段时光,终此一生不能忘,不懈地朝着前进的方向,一次次用赤诚铸就勋章,来将这山河点亮。让信仰凝成一往无前的力量,带梦想乘风破浪去翱翔。”与上述歌词大意贴切的是( )
①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②得众者得国,失众者失国③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④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然而它并非只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或路径。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以及经济状况各不相同,符合本国实际且能切实满足人民期望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往往大相径庭。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其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标志性意义,为当今世界带来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这说明( )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最适合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模式②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
③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借鉴④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它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是( )
①建立中国共产党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③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④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完成下面小题。
9.中国式现代化,破除了西方现代化的神话和迷雾,改写着世界现代化的版图,成为人类现代化史上最亮丽的风景线。下列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有其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④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我们( )
①回看走过的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②比较别人的路,全面吸收他国现代化的经验做法
③远眺前行的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④坚定自己的路,保持定力走好适合我们国情的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
①体现了人类社会进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②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道路④是在颠覆原有理论基础上的创新突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逐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通过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这告诉我们( )
①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②要坚定四个自信,践行初心使命
③远跳前行的路,转化社会基本矛盾 ④要立足理论逻辑,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回顾过往,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 )
①中国式现代化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②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③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④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在不同国家、地区或民族那里各具特色,有的还呈现跳跃式地发展,这反映出( )
A.各个国家、地区或民族采用何种社会形态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B.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总趋势不可逆转,但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C.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杂乱无章的,没有什么统一模式,也没有规律可循
D.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与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统一的
15.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以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旨归,以民族复兴为使命。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毛泽东同志提出要“追赶”和“超越”美国;更好地理解邓小平同志向全世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充分说明了( )
①中国共产党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主体②中国共产党人初心未变,时刻走在时代前列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复兴作为党的最高理想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每个国家都要探索自身发展的模式。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西方现代化发展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了最佳模式②世界各地的发展应实现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同一性
③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历程应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
④社会发展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3小题,共52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问题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弘扬企业家精神。
材料一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为什么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
材料二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民营经济遇到了一些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问题,如: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等方面还面临一些显性和隐性壁垒,民营经济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对政商交往边界把握不准等。202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针对上述问题,你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应如何回应。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予以回答。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会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钻孔技术,与现代人基本相似;他们以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会缝制衣服;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他们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死者,集体生活,共用工具,共同劳动,共享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他们会人工取火。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主让奴隶戴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最强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角斗士,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同野兽打斗或互相攻杀,供自己娱乐。
材料三 董仲舒说:“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李绅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材料四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材料五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结合材料一至材料四,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概述四种社会形态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材料五阐述社会形态更替的道理。
19.材料一 聚焦中国成就: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917年到1919年,孙中山写出《建国方略》一书,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其中包括提出要修建进入青藏的公路铁路、建设三峡大坝、修建世界水平的大海港等一系列美好构想。当时,有的外国记者认为孙中山的这些设想完全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历史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奋斗新时代,一系列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孙中山当年提出的宏伟蓝图。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二是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材料二 点赞中国道路: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材料三 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当今世界面临许多和平与发展问题,需要通过全球合作来解决,需要加强多边机构的作用。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最重要支柱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可残缺、值得信赖的重要力量。联合国同中国的合作对世界十分重要。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留下了无数精彩瞬间。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系列全球盛会应者云集。开放的中国为联动发展凝聚合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智慧。
材料四 坚定自信,实现中国梦。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因其他国家发生内乱或战争引发各国的撤侨行动中,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令世界人民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相关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纵观历史,很多事情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可能。我们为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1)结合上述材料,以道路自信为例,从“为什么要自信”“为什么能自信”“如何坚定自信”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2)中国有哪些成功经验?具有哪些意义?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A B D C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 D D D
17.(1)①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发挥党的根本保证作用,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2)应作出如下回应:
①为营造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②为解决民营经济组织融资问题,健全资本市场体系,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多渠道融资。
③为维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规守纪,依法履职尽责。
18.(1)基本情况:①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国家,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③伴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有了新的发展,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农民处境艰难,引发了农民的反抗和农民战争的爆发,促使统治阶级不断调整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使产业工人的境遇更加恶化,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
(2)道理: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19.(1)提示: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②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强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同时,也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提示:经验: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