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新教材)七上 第一章 专练5 关于体积计算的选择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教版】(新教材)七上 第一章 专练5 关于体积计算的选择题

资源简介

【浙教版】(新教材)七上 第一章 专练5 关于体积计算的选择题
一、选择题
1.(2024七上·北仑期中)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面对刻度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4mL(如图甲)。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5mL(图乙)则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
A.小于9毫升 B.等于9毫升 C.大于9毫升 D.无法确定
2.(2024七上·杭州期中)向量筒里注水,俯视读数为a mL,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b mL,则倒出的体积为(  )
A.等于(a-b)mL B.大于(a-b)mL
C.小于(a-b)mL D.上述三种可能都有
3.(2024·临平月考)小金同学在用量筒和细线测量一块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往量筒里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俯视量筒读数为 V1,再放入小石块, 然后蹲下身去仰视读数为 V2,则他测量的小石块的际体积为(  )
A.等于 B.小于 V2 - V1
C.大于 V2 - V1 D.无法判断
4.(2025九上·浙江月考)25mL量筒内现有20mL稀盐酸。因实验需要倒出了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2.0mL, 倒出的盐酸体积为(  )
A.小于8mL B.大于8mL C.大于12mL D.等于13mL
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溶液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形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形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mL B.大于6mL
C.等于6mL D.无法确定范围
6.(2024七上·浙江期中)小柯在实验中用量筒量取溶液时,首先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4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2毫升。则该小柯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23毫升 B.大于23毫升 C.等于23毫升 D.无法确定
7.(2024七上·拱墅月考)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永采用仰视的方法读出液体的体积45毫升;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正确的方法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15毫升 B.小于15毫升 C.等于15毫升 D.都有可能
8.(2018七上·湖州期中)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小于15 mL B.肯定大于15 mL
C.肯定等于15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 mL
9.(2017七上·柯桥期中)原来在量筒中盛有5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俯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  )
A.大于15毫升 B.等于15毫升 C.小于15毫升 D.无法确定
10.(2020七上·仙居月考)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数值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等于9mL B.小于9mL
C.大于9mL D.操作错误无法判断
11. 量筒内原有一定量的水,小乐仰视读出水的体积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乐又俯视读出水的总体积为20mL,则加入水的体积 (  )
A.小于5mL B.等于5mL C.大于5mL D.无法确定
12.(2024七上·海曙期中) 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34毫升,则实际液体的体积是(  )
A.大于34毫升 B.等于34毫升
C.小于 34毫升 D.无法判断
13.(2025七上·慈溪期末)小科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小科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大于或小于20mL
14.(2024七上·长兴期中)测量金属块体积,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水的体积时平视,读数为,测量水和金属块总体积时俯视,读数为,金属块的真实体积将(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都有可能
15.(2024七上·浙江期中) 用排水法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量筒平稳放置,若测量水的体积时仰视,测量水和石块总体积时俯视,这样得到石块的体积为 10 cm3,则石块的实际体积 (  )
A.大于10 cm3 B.小于 10 cm3 C.等于10 cm3 D.无法确定
16.(2024七上·仙居期中)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先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适量水,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为8mL,测量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时仰视,读数为15mL,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是(  )
A.小于7cm3 B.等于7cm3 C.大于7cm3 D.12cm3
17.(2024七上·吴兴期中)科学家门捷列夫说“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一只100毫升的量筒内盛有50毫升水,将一能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放入其中,若木块的体积为12厘米3,则量筒的读数将可能变为()
A.56毫升 B.38毫升 C.62毫升 D.31毫升
18.(2024七下·北仑期中)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20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0%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方法是:在2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大约是(  )
A.90mL,和110mL B.80mL,和120mL
C.70mL,和130mL D.50mL,和150mL
19.(2024七上·余姚月考)使用容量规格为XmL的量筒量取液体,如图为量取时的实际情景(只画出有关片段),则所量取的液体体积读数应为(  )
A. B.
C. D.
20.(2024七上·台州期末)小科利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已知待测小石块的体积约为15 cm3,则下列加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不合适的是(  )
A.10 mL B.20 mL C.30 mL D.40 mL
21.(2025七上·钱塘期末)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如图①所示;将铁块放入量筒中,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如图②所示;取出铁块,再将物块轻轻地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③所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为V3;将铁块和物块系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如图④所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为V4。则物块的体积V的大小应该是(  )
A.V2-V1 B.V3-V1 C.V4-V3 D.V4-V2
22.(2024七上·柯桥月考)实验室在测固体密度时,需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如果固体的密度小于水,而不能在水中下沉,我们常用下图的方法即“沉坠法”测出它的体积。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则蜡块的体积为(V1、V2、V3为当前水和物体的总体积)( )
A.V3-V1 B. C.V3-V2 D.V2-V1
23.石蜡密度比水小,所以不会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科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法,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测得石蜡的体积是5cm3
B.测得铁块的体积是4cm3
C.测得石蜡和铁块的总体积是7cm3
D.只需要乙、丁两步就可以测得石蜡的体积
24.(2024七上·萧山期中)某注射用蒸馏水瓶,按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 D,液面高度为 H1;按图乙放置,测得空间的高度为 H2。若瓶子厚度不计,那么该瓶的容积为多大(  )
A.DH1H2 B.D2(H1+H2)
C. D.
25.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结合V=V1-V2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4mL,此时读数偏小,而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V1大于24mL;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数,此时读数偏大,而量筒内剩余液体体积实际小于15mL,;
根据V=V1-V2可知,所以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大于9mL。
故选C。
2.【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俯视液体,则读出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偏小,即实际液体体积V1小于amL;
仰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小,而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即剩余液体的体积V2大于bmL;
根据V=V1-V2可知,倒出的水的体积小于(a-b)mL。
故选C。
3.【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偏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
【解答】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即V1偏大;若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即V2偏小,已知小刚测出小石块的体积V=V2-V1,所以测出比其实际体积偏小。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使用量筒液体读数时,视线与凹凸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解答】倾倒液体前量筒内现有20mL稀盐酸,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2.0mL,则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8mL。
故答案为:A。
5.【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结合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 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
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俯视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9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6mL。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
【解答】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45mL,实际体积等于4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22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23mL。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仰视时视线在正确位置的下方,会导致读数偏小;俯视时视线在正确刻度的下方,会导致读数偏大。【解答】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小明仰视量筒液面读数为45mL,其实际体积大于45mL;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正确的方法读数,其实际体积等于30mL,所以倒出液体的体积为大于15mL。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不当导致的误差分析。
【解答】 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 说明初次读取的数据是准确的; 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俯视读数会导致读取的数据偏大,即剩下的液体体积小于5mL;所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会超过15mL;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读数时的正确方法是: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俯视仰视都是错误的读数方法,俯视会使测量结果偏大,仰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解答】小明要在盛有50毫升酒精的量筒中取出15毫升的酒精,也就是要剩余35毫升的酒精。倒出酒精后,小明俯视读得35毫升的酒精,因为是俯视读出的数据,所以实际量筒中剩余的酒精要小于35毫升,所以实际倒出的酒精要大于15毫升,A选项正确。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俯视时测量值比实际值要偏大,仰视时测量值比实际值要偏小。据此可判断出倒出的液体体积大小。
【解答】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9mL,实际液体的体积大于19mL。 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数值为10mL,实际液体的体积要小于10mL。所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9mL,C选项正确。
故选C
11.【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 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偏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由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mL,实际比15mL大,假设16mL,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如果读数为20mL,实际小于20mL,假设为19mL;
所以加入水的体积是19mL-16mL=3mL,小于5mL。
故选A。
12.【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读数时,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而俯视则会导致读数偏大。
【解答】 因为量筒读数时,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而俯视则会导致读数偏大。如果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34毫升,则实际液体的体积比34毫升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0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10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20mL。
故答案为:A。
14.【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水的体积。
【解答】俯视刻度,读数时视线在正确刻度的上方,会导致读数偏大,俯视时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为6mL,则金属块的实际体积应小于6mL。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石块的体积大小。
【解答】 在放小石块前仰视液面,示数为V1,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放入小石块后俯视液面,示数为V2,读数比实际偏大,则测量的体积V=V2-V1,因为V1偏小、V2偏大,故V偏大,这样得到石块的体积为10立方厘米,故小石块的实际体积小于1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B。
16.【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金属块的体积大小。
【解答】 在放金属块前俯视液面,示数为V1,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放金属块后仰视液面,示数为V2,读数比实际偏小,则测量的体积V=V2-V1,因为V1偏大V2偏小,故V偏小,故所测出金属块的实际体积小于金属块的实际体积,故B正确。
故答案为:C。
17.【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 主要注意体积单位的换算,1cm3=1mL。
【解答】 100毫升的量筒内盛有50毫升水,把体积为12厘米3的木块放入其中,恰好有一半浸入水中,
木块浸入的体积为6厘米3,6厘米3=6毫升,则量筒的读数为50毫升+6毫升=56毫升。
故答案为:A。
18.【答案】D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原来空气内氧气的体积与收集都纯氧的体积之和等于总体积的40%,据此列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设通入氧气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x,则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00mL-x),而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所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
那么得到:,
解得: x=50 mL,
所以通入空气的体积为 200mL-50mL=150mL。
故选D。
19.【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 首先明确量筒的最小刻度在下方,然后计算出每一小格的刻度值,最后读出示数,读数时注意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解答】量筒的最小刻度在下方,每一小格的值为:mL或mL,所以图示中表示的正确读数为: mL故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0.【答案】D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
【解答】由图可知,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50mL,小石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小石块的体积加上原有水的体积应小于50mL,即水的体积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D。
21.【答案】D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排水法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步骤④中量筒测量物块、铁块、水的总体积。步骤②中量筒测量水、铁块的总体积,则物块的体积为:,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因为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用悬重法测出石蜡的体积,即在石蜡下方系一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
【解答】利用排水法得到蜡块的体积,由可得蜡块和铁块的总体积;由可得铁块的体积,则蜡块的体积为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3.【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因为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悬重法测出石蜡的体积,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由图②④可知,石蜡的体积是V蜡=59cm3-54cm3=5cm3,故A正确;
B、由图①②可知,铁块的体积是V铁=54cm3-50cm3=4cm3,故B正确;
C、由图①④可知,石蜡和铁块的总体积是V总=59cm3-50cm3=9cm3,故C错误;
D、悬重法测石蜡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2,则石蜡的体积是V=V2-V1,据此分析,测量石蜡的体积只需要乙和丁两次测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4.【答案】D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利用V=Sh求出水和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瓶的容积等于水的容积和瓶中空出部分的体积之和。
【解答】假设瓶子的容积为V,对于甲图,液体的体积为
对于乙图,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为
则该瓶的容积为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5.【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解答】酒瓶的底面积为
瓶中水的体积V水=Sl1= ,
瓶中空气体积V空=Sl2= ,
酒瓶的容积为V瓶=V水+V空= + = .
【分析】 虽然酒瓶的形状不规则,但是瓶子的下部可视圆柱体,由于瓶子的容积V瓶不变,瓶中水的体积V水也不变,可将上部分不规则的空气体积V空,用倒置后上部分规则的空气体积V空来代替.
1 / 1【浙教版】(新教材)七上 第一章 专练5 关于体积计算的选择题
一、选择题
1.(2024七上·北仑期中)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面对刻度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4mL(如图甲)。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5mL(图乙)则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
A.小于9毫升 B.等于9毫升 C.大于9毫升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结合V=V1-V2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4mL,此时读数偏小,而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V1大于24mL;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数,此时读数偏大,而量筒内剩余液体体积实际小于15mL,;
根据V=V1-V2可知,所以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大于9mL。
故选C。
2.(2024七上·杭州期中)向量筒里注水,俯视读数为a mL,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b mL,则倒出的体积为(  )
A.等于(a-b)mL B.大于(a-b)mL
C.小于(a-b)mL D.上述三种可能都有
【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俯视液体,则读出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偏小,即实际液体体积V1小于amL;
仰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小,而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即剩余液体的体积V2大于bmL;
根据V=V1-V2可知,倒出的水的体积小于(a-b)mL。
故选C。
3.(2024·临平月考)小金同学在用量筒和细线测量一块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往量筒里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俯视量筒读数为 V1,再放入小石块, 然后蹲下身去仰视读数为 V2,则他测量的小石块的际体积为(  )
A.等于 B.小于 V2 - V1
C.大于 V2 - V1 D.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偏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
【解答】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即V1偏大;若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即V2偏小,已知小刚测出小石块的体积V=V2-V1,所以测出比其实际体积偏小。
故答案为:C。
4.(2025九上·浙江月考)25mL量筒内现有20mL稀盐酸。因实验需要倒出了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2.0mL, 倒出的盐酸体积为(  )
A.小于8mL B.大于8mL C.大于12mL D.等于13mL
【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使用量筒液体读数时,视线与凹凸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解答】倾倒液体前量筒内现有20mL稀盐酸,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2.0mL,则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8mL。
故答案为:A。
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溶液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形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形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mL B.大于6mL
C.等于6mL D.无法确定范围
【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结合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 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
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俯视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9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6mL。
故答案为:B。
6.(2024七上·浙江期中)小柯在实验中用量筒量取溶液时,首先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4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2毫升。则该小柯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23毫升 B.大于23毫升 C.等于23毫升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
【解答】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45mL,实际体积等于4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22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23mL。故答案为:A。
7.(2024七上·拱墅月考)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永采用仰视的方法读出液体的体积45毫升;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正确的方法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15毫升 B.小于15毫升 C.等于15毫升 D.都有可能
【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仰视时视线在正确位置的下方,会导致读数偏小;俯视时视线在正确刻度的下方,会导致读数偏大。【解答】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小明仰视量筒液面读数为45mL,其实际体积大于45mL;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正确的方法读数,其实际体积等于30mL,所以倒出液体的体积为大于15mL。
故答案为:A。
8.(2018七上·湖州期中)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小于15 mL B.肯定大于15 mL
C.肯定等于15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 mL
【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不当导致的误差分析。
【解答】 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 说明初次读取的数据是准确的; 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俯视读数会导致读取的数据偏大,即剩下的液体体积小于5mL;所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会超过15mL;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9.(2017七上·柯桥期中)原来在量筒中盛有5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俯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  )
A.大于15毫升 B.等于15毫升 C.小于15毫升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读数时的正确方法是: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俯视仰视都是错误的读数方法,俯视会使测量结果偏大,仰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解答】小明要在盛有50毫升酒精的量筒中取出15毫升的酒精,也就是要剩余35毫升的酒精。倒出酒精后,小明俯视读得35毫升的酒精,因为是俯视读出的数据,所以实际量筒中剩余的酒精要小于35毫升,所以实际倒出的酒精要大于15毫升,A选项正确。
故选A
10.(2020七上·仙居月考)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数值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等于9mL B.小于9mL
C.大于9mL D.操作错误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俯视时测量值比实际值要偏大,仰视时测量值比实际值要偏小。据此可判断出倒出的液体体积大小。
【解答】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9mL,实际液体的体积大于19mL。 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数值为10mL,实际液体的体积要小于10mL。所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9mL,C选项正确。
故选C
11. 量筒内原有一定量的水,小乐仰视读出水的体积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乐又俯视读出水的总体积为20mL,则加入水的体积 (  )
A.小于5mL B.等于5mL C.大于5mL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 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偏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由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mL,实际比15mL大,假设16mL,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如果读数为20mL,实际小于20mL,假设为19mL;
所以加入水的体积是19mL-16mL=3mL,小于5mL。
故选A。
12.(2024七上·海曙期中) 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34毫升,则实际液体的体积是(  )
A.大于34毫升 B.等于34毫升
C.小于 34毫升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读数时,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而俯视则会导致读数偏大。
【解答】 因为量筒读数时,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而俯视则会导致读数偏大。如果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34毫升,则实际液体的体积比34毫升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2025七上·慈溪期末)小科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小科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大于或小于20mL
【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0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10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20mL。
故答案为:A。
14.(2024七上·长兴期中)测量金属块体积,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水的体积时平视,读数为,测量水和金属块总体积时俯视,读数为,金属块的真实体积将(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都有可能
【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水的体积。
【解答】俯视刻度,读数时视线在正确刻度的上方,会导致读数偏大,俯视时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为6mL,则金属块的实际体积应小于6mL。
故答案为:C。
15.(2024七上·浙江期中) 用排水法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量筒平稳放置,若测量水的体积时仰视,测量水和石块总体积时俯视,这样得到石块的体积为 10 cm3,则石块的实际体积 (  )
A.大于10 cm3 B.小于 10 cm3 C.等于10 cm3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石块的体积大小。
【解答】 在放小石块前仰视液面,示数为V1,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放入小石块后俯视液面,示数为V2,读数比实际偏大,则测量的体积V=V2-V1,因为V1偏小、V2偏大,故V偏大,这样得到石块的体积为10立方厘米,故小石块的实际体积小于1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B。
16.(2024七上·仙居期中)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先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适量水,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为8mL,测量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时仰视,读数为15mL,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是(  )
A.小于7cm3 B.等于7cm3 C.大于7cm3 D.12cm3
【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金属块的体积大小。
【解答】 在放金属块前俯视液面,示数为V1,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放金属块后仰视液面,示数为V2,读数比实际偏小,则测量的体积V=V2-V1,因为V1偏大V2偏小,故V偏小,故所测出金属块的实际体积小于金属块的实际体积,故B正确。
故答案为:C。
17.(2024七上·吴兴期中)科学家门捷列夫说“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一只100毫升的量筒内盛有50毫升水,将一能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放入其中,若木块的体积为12厘米3,则量筒的读数将可能变为()
A.56毫升 B.38毫升 C.62毫升 D.31毫升
【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 主要注意体积单位的换算,1cm3=1mL。
【解答】 100毫升的量筒内盛有50毫升水,把体积为12厘米3的木块放入其中,恰好有一半浸入水中,
木块浸入的体积为6厘米3,6厘米3=6毫升,则量筒的读数为50毫升+6毫升=56毫升。
故答案为:A。
18.(2024七下·北仑期中)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20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0%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方法是:在2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大约是(  )
A.90mL,和110mL B.80mL,和120mL
C.70mL,和130mL D.50mL,和150mL
【答案】D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原来空气内氧气的体积与收集都纯氧的体积之和等于总体积的40%,据此列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设通入氧气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x,则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00mL-x),而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所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
那么得到:,
解得: x=50 mL,
所以通入空气的体积为 200mL-50mL=150mL。
故选D。
19.(2024七上·余姚月考)使用容量规格为XmL的量筒量取液体,如图为量取时的实际情景(只画出有关片段),则所量取的液体体积读数应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 首先明确量筒的最小刻度在下方,然后计算出每一小格的刻度值,最后读出示数,读数时注意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解答】量筒的最小刻度在下方,每一小格的值为:mL或mL,所以图示中表示的正确读数为: mL故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0.(2024七上·台州期末)小科利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已知待测小石块的体积约为15 cm3,则下列加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不合适的是(  )
A.10 mL B.20 mL C.30 mL D.40 mL
【答案】D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
【解答】由图可知,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50mL,小石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小石块的体积加上原有水的体积应小于50mL,即水的体积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D。
21.(2025七上·钱塘期末)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如图①所示;将铁块放入量筒中,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如图②所示;取出铁块,再将物块轻轻地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③所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为V3;将铁块和物块系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如图④所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为V4。则物块的体积V的大小应该是(  )
A.V2-V1 B.V3-V1 C.V4-V3 D.V4-V2
【答案】D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排水法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步骤④中量筒测量物块、铁块、水的总体积。步骤②中量筒测量水、铁块的总体积,则物块的体积为:,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2024七上·柯桥月考)实验室在测固体密度时,需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如果固体的密度小于水,而不能在水中下沉,我们常用下图的方法即“沉坠法”测出它的体积。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则蜡块的体积为(V1、V2、V3为当前水和物体的总体积)( )
A.V3-V1 B. C.V3-V2 D.V2-V1
【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因为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用悬重法测出石蜡的体积,即在石蜡下方系一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
【解答】利用排水法得到蜡块的体积,由可得蜡块和铁块的总体积;由可得铁块的体积,则蜡块的体积为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3.石蜡密度比水小,所以不会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科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法,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测得石蜡的体积是5cm3
B.测得铁块的体积是4cm3
C.测得石蜡和铁块的总体积是7cm3
D.只需要乙、丁两步就可以测得石蜡的体积
【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因为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悬重法测出石蜡的体积,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由图②④可知,石蜡的体积是V蜡=59cm3-54cm3=5cm3,故A正确;
B、由图①②可知,铁块的体积是V铁=54cm3-50cm3=4cm3,故B正确;
C、由图①④可知,石蜡和铁块的总体积是V总=59cm3-50cm3=9cm3,故C错误;
D、悬重法测石蜡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2,则石蜡的体积是V=V2-V1,据此分析,测量石蜡的体积只需要乙和丁两次测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4.(2024七上·萧山期中)某注射用蒸馏水瓶,按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 D,液面高度为 H1;按图乙放置,测得空间的高度为 H2。若瓶子厚度不计,那么该瓶的容积为多大(  )
A.DH1H2 B.D2(H1+H2)
C. D.
【答案】D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利用V=Sh求出水和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瓶的容积等于水的容积和瓶中空出部分的体积之和。
【解答】假设瓶子的容积为V,对于甲图,液体的体积为
对于乙图,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为
则该瓶的容积为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5.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解答】酒瓶的底面积为
瓶中水的体积V水=Sl1= ,
瓶中空气体积V空=Sl2= ,
酒瓶的容积为V瓶=V水+V空= + = .
【分析】 虽然酒瓶的形状不规则,但是瓶子的下部可视圆柱体,由于瓶子的容积V瓶不变,瓶中水的体积V水也不变,可将上部分不规则的空气体积V空,用倒置后上部分规则的空气体积V空来代替.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