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
一、梳理语言文字(33分)
1.(本题8分)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我校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2分)【新闻速递】学校文学社就我校开展的中秋系列活动写了一则新闻,请你给它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又到中秋月圆时,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我校开展了中秋系列庆祝活动,让师生们走近中秋,共同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2025年9月21日下午,我校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中秋活动:“传承有我”中秋诗文硬笔书法比赛、灯笼制作及评赏、灯谜竞猜、投壶比赛、团圆宴等。师生们在诗情画意和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这美好的时光。
(2)(3分)【口语交际】你的好朋友小孟觉得参加这种活动纯粹是浪费时间,还不如省下时间多做两道题。你该如何劝说他积极参加这次活动?不少于50字。
(3)(3分)【节日感言】中秋之夜,遥望明月高挂,细嗅扑鼻暗香,我们的内心一定满是对诗意人生的憧憬!请仿照例句抒写你此刻的感言。
示例:桂花啊,枝叶再繁茂,也挡不住你探出明亮的眸子。
2.(本题8分)根据展板内容提示,填写相应的诗词名句。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大地沧海桑田,五千年来风雨变迁。三国乱世,家园荒芜成动物的巢窟,正是“(1) (2) ”曹植《梁甫行》)当今盛世,人民和乐,繁荣富强,亦要有“(3) (4)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曹操《龟虽寿》)
朝代更迭,不变的是这片国土上的江河湖海,五岳山川,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志士在这辽阔的天地间探寻。三峡的奇山,群山高耸,雄峻险拔,可谓:(5) ,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富春江的异水,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可谓:急湍甚箭,(6) (吴均《与朱元思书》);登楼远眺,晴明江面,芳草茂盛,可谓:(7) (8) (崔颢《黄鹤楼》)。
3.(本题5分)根据下面的招募海报和报名邮件,请你代王老师给赵博志同学写一段回复,告诉他结果并说明理由。结果可以是“录用”,可以是“不录用”,也可以是“待定”。
要求:交代清晰,表达得体,字数80字左右。
4.(本题8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在地图上穿越杭州百年历史
人民网杭州9月25日电 今晚,杭州市武林街道举办“强国复兴有我,杭城图上绘梦”展厅揭牌仪式,在武林路文明驿站里出示了杭州历年地图。本次展览的初□(zhōng)是通过杭州历年的地图,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杭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幅地图都记录了杭州近代社会的变迁,呈现了杭州这座城市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75年来,杭州正悄( )然发生变化,杭州人民不□(chuò)劳作,是变化的见证者,更是建设的参与者。这些地图让观众看得眼花□(liáo)乱,让市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杭城的脉搏,让孩子们更好地铭记杭州历史。大家都坚信杭州未来的发展将“_______。”!”
(1)(4分)在摘录新闻时,小嘉同学遗漏了部分字音字形,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①初( )(zhōng) ②悄( )然 ③不( )(chuò) ④眼花( )(liáo)乱
(2)(2分)小懿同学发现文中划横线句存在语病,但不知道怎么修改。请你帮他改正。
(3)(2分)请结合语境,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填入波浪线处。
A.锐不可当 B.一丝不苟 C.白手起家 D.振聋发聩
5.(本题4分)跟着斯诺采访“红色中国”,探寻红军领袖的形象和“追寻”,完成下列任务。
采访对象 采访内容摘录 采访所思
(1) 讲述自己出身富农家庭,却备受祖母欺凌,最后把她的烟盘踢了;湖南发生饥荒,带领穷人抢粮。 根据采访内容,联系他的经历,说说这位红军领袖追寻怎样的生活。 (2)
朱德夫人 “我认为我丈夫朱德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他喜欢运动,打仗时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对朱德夫人的采访,起何作用? (3)
毛泽东 “与人辩论还大方认输。我从来没有看见他生过气,不过我听到别人说,他有几次曾经大发脾气,使人害怕。” 既说毛泽东辩论大方认输,又说他大发脾气,是否前后矛盾? (4)
二、文学作品阅读(14分)
时代的火炬,不仅照亮那些站在历史中央的大人物,也温暖着每一位平凡又伟大的小人物。他们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构成了生命中最珍贵记忆的基石。让我们跟着学习小组,追随点滴记忆吧!
簌簌衣巾落枣花
吴继红
①在河堤上漫步,风里传来甜腻腻的清香,这香气,不禁让我想起了老家的枣花。
②老家院里那棵枣树是20多年前父亲亲手栽下的。父亲是木匠,农闲时在四里八村做木活儿,由于孩子多,微薄的工钱勉强够一家人糊口。可他很知足,每天乐呵呵的,谁家有活儿都随叫随到,碰见家庭条件不如我们的,总是少要工钱。那时奶奶还在世,家里有六七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哥哥姐姐很早就学帮着维持家里的生计。
③枣树旁边是水井。闲下来的时候,母亲蹲在枣树下洗衣服,奶奶在枣树下乘凉,父亲则坐在树下抽几袋烟。傍晚的风从枣树叶子间吹过来,特别是枣花开的时节,闻着清甜的枣花香,吃着母亲烙的饼、腌的菜,感觉岁月安静而美好。
④枣花开得迟。当很多花儿都争相开放时,枣树枝头还是光秃秃一片。小满前后,枣花才开始默默地绽放。枣花很小,淡淡的黄绿色,小米粒儿一样,不细看,还真发现不了。枣花虽小,但香气很浓郁。每到枣花盛开时节,无数的蜜蜂冲着花香而来,一天到晚在枝头“嗡嗡”地忙碌。白天,阳光照耀着绿色摇曳的枣树,嫩黄色的枣花在绿色的枣叶间闪着串串黄色的微光;有月的夜晚,枣花的香味借着夜风飘在我的心头,也飘进我的梦乡。
⑤枣花要落的时候,正是收麦的大忙时节。起风了,枣花从枝头落下,铺满厚厚一层。苏轼曾说“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从树下经过的那个正午,一定也起了风,簌簌的枣花落在了苏轼的身上。记忆里,有一年的枣花也落得特别急,在我记忆里落了十几年,刻骨铭心。
⑥我念高一那年收麦前,奶奶一病不起,花光了家里最后一分钱。二伯的儿子从惠州打工回来,告诉父亲他在那边的厂里做会计,可以给我安排个活儿。那年我十六岁,算是“整劳力”了。哥嫂们虽然没说什么,可如果我继续念书,无疑是给这个家雪上加霜。
⑦我整天忐忑不安。终于,父亲把我叫到了枣树下。他坐在枣树下吸了半天烟,我看见他的手在装烟丝时一直在轻轻地颤抖。就在我被呛得开始咳嗽时,父亲终于说话了:“五妮啊,是爹没本事,让你受苦了:家里的事你甭管,书只要你想念,就念下去吧……”
⑧我本来预备了一肚子话,只等父亲劝我退学时拿来跟他据理力争,可没想到父亲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所有的话都卡在了嗓子眼儿,只剩下大颗的泪珠和扑簌簌的枣花一起落到衣上、地上。父亲轻叹一声,摸了摸我的头,拂去我头发上的枣花,站起了身。枣花还在簌簌地落着,落着,落在我的头上、身上,也落在我的心上。
⑨随后的那些日子,父亲和哥哥们每天出去得更早,回来得更晚了,母亲精打细算,日子勉强撑了过来。三年后,我考上了大学。院子里的枣树又长大了许多,那时父亲已经60多岁,为了让有限的土地生出更多的钱供我念完大学,他把南坡那块地开辟出来种西瓜,每天没日没夜地守在地里;一到节假日,赶着家里的那辆骡车跑几十里地去城里卖瓜;枣树上结的枣子再也没舍得尝一颗,全都拿去卖掉……
⑩我大学毕业成了一名公务员,结婚有了孩子,也在城里按揭买了房。想着把父母亲接到城里享两天福,可他们却相继离开了人世,父亲栽下的那棵枣树永远留在了老家的院子里,老家从此只在梦里……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今夜,老家院子里,枣花是否又一次落满了地面?
小贴士:
回忆性散文是一种叙事抒情类的散文,作者经历过的、有记忆的、对自身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在一定的情境刺激下重现脑海,再将其按照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按照事件发展脉络或人物的行动轨迹叙述经历时与回忆时的情感状态,反思过往并传达其深层次的感悟。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状态可能是对过往的回想和怀念,回想美好的记忆以暂时忘记当下的烦恼,怀念重要的人以表达思念之情;也可能是反省,反省以往的过错,用文字向回忆对象表达忏悔。
研读角度 研读提示 研读内容 研读结果
结构 6.(2分)认真阅读文章,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在散文中,作者往往会通过线索、写作顺序等展现自己的巧妙构思。 7.(3分)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脉络清晰、有条理,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语言 手法:反复在散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能够强调突出内容、渲染情感氛围,还能增强文章的语言美、深化主题思想。 8.(3分)“枣花”的花语是纯洁、美好。文中“枣花”这一物象被反复提及,有何作用?
风格: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作家思想的体现,我们可以从遣词造句中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9.(3分)有人评价吴继红的语言风格:朴实自然又蕴含生活温情。请以第⑦段为例,分析这一风格是如何体现的?
事件 回忆性散文一般选取典型事件,通过细节描写来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10.(3分)生活中的一些寻常小事,往往能让我们窥见人性的光辉。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也有一些事件或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伟人。请你选择其中两个人物,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的感悟。
非连续文本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闪耀巴黎!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创佳绩
中国报道网8月12日凌晨3时电 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法兰西体育场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运动员404人,在11个大项14个分项上获得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取得了国家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
在本届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在网球、花样游泳、摔跤等多个项目中书写历史,勇夺金牌。中国乒乓球队和跳水队更是展现出绝对实力,实现了对该项目金牌的全面包揽。
不管是传统优势项目的稳定发挥,还是其他项目的突破自我,都证明着中国运动员努力拼搏、奋勇争先的优秀品德,展现了中国年轻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发、后劲十足的中国。
(有删改)
【材料二】
热搜5521个!奥运讨论热度全程处于高位
以往奥运会期间,在奥运前半程往往讨论更为热烈,后半程讨论热度有所下降。而本届巴黎奥运会期间一反常态,网友对奥运的关注度和讨论热度全程处于高位,热情不减。
根据当前《微博巴黎奥运会观赛热点报告》公布的数据,本届巴黎奥运会期间,共5521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59%,热度为“爆”的已超过200个,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171%。其中,乒乓球项目相关热搜1435个,占比26%;游泳项目相关热搜718个,占比13%;跳水项目相关热搜497个,占比9%。
热搜类型除了赛事热点类,还有科普类、讨论类、情绪类等。例如“潘展乐赛后采访”、“陈芋汐的手指上都贴了膏药”等话题,以多元视角围绕运动员进行讨论。此外,大众对体育精神也有了多元理解,积极参与和客观表达对运动员的喜爱和关注,享受竞技体育本身带来的乐趣。
(选自“社会化营销快讯”微博号,有删减)
【材料三】
郑钦文赛后专访:很喜欢“Queen Wen”外号
8月3日,中国小将郑钦文夺得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冠军,赢得了中国网球历史上的首枚奥运单打金牌!比赛结束后,郑钦文接受了媒体采访。以下是部分采访记录:
记者:据报道,在此之前你的成绩不是很理想,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钦文:之前比赛的失利确实带给我很多教训。所以这次站在红土场上的时候,我吸取了我为什么会输球的教训,我打得比平时更加冷静,我拥有更多的耐心。我想正是因为这份耐心和冷静,才带给我今天的胜利。
记者: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钦文:我觉得不管怎么样,李娜都是亚洲第一人,因为她是第一个拿到大满贯冠军的球员。我现在取得的成绩是第一个拿到奥运会冠军的亚洲球员,我也创造了历史。所以说我觉得很难去比较,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成功者,每个站在赛场上的运动员都值得被尊重。
记者:再次祝贺你夺得这枚非常有分量的金牌!现在有种说法是,“Queen Wen(文女王)”终于是“Queen Wen”了,请问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郑钦文:(腼腆笑了一下)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可能在这之前我还是会谦逊一下,但是为了拿到这块奖牌,我真的在赛场上征战很久,我真的感觉到自己突破了极限,所以说“Queen Wen”这个词,我实至名归。
记者:最后,能不能从你的视角向我们介绍一下,郑钦文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郑钦文:我觉得郑钦文是一个很复杂的结合体。因为我觉得有时我可以特别的开朗,特别的正能量,但其实我也有很多次怀疑自己的时候。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跌宕起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享受此刻。
(选自《中国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让畸形“饭圈文化”远离体育,对违规言行坚决亮红牌
8月3日,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金牌赛中,中国选手会师决赛,提前锁定该项目的金牌,本来对中国乒乓球队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围绕这场比赛,却引发了一些极端球迷拉踩引战,恶意攻击。
这场风波能否就此平息,仍然有待观察,但这无疑也是饭圈文化侵蚀中国体育的又一例证。饭圈文化最初源自娱乐圈,以打榜、应援等方式提高粉丝与明星的黏合度,进而提高明星的商业价值。虽然饭圈“粉丝”与赛场球迷都是相同的“fans”,但两者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饭圈的粉丝有强烈的排他性,一旦喜欢某个明星,就容不下他人,甚至主动攻击他人。
这种狂热的偶像崇拜严重消解了体育精神,也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误导,必须予以遏制。总之,对畸形的饭圈文化应该露头就打,处罚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宣传和教育。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11.(2分)阅读上面四则材料,请找出在内容解读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A.中国乒乓球队和跳水队展现出绝对实力,在巴黎奥运会上实现了对该项目奖牌的全面包揽。
B.网友对奥运的关注度和讨论热度全程处于高位,热搜话题和讨论视角多元多样。
C.郑钦文认为人生就是这样跌宕起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所以最重要的是享受此刻。
D.对畸形的饭圈文化应该露头就打,处罚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宣传和教育。
12.(3分)老师说,新闻语言是极具鲜明个性的一种语言。请结合材料二划线句,赏析新闻语言的特点。
13.(4分)阅读了郑钦文赛后专访,小嘉和小懿同学深受启发,请联系材料三上下文,完成对话。
小嘉:太厉害了!面对记者出的所有问题,郑钦文给出了堪称教科书式的回答!可惜有两条记者提问没能及时记录,对照了郑钦文的回答,我觉得可以这样补充:(1)A ;B
小懿:我赞同!掌握采访技巧是成功采访的前提。这位记者的采访提问就有两点可取之处:(2) (可参考材料中加点词)
14.(5分)奥运期间,国乒“小魔王”孙颖莎的关注度持续走高,许多网友纷纷现身微博留言区表达对她的喜爱,但也有一些极端球迷故意引战,在留言区恶意攻击其他选手。如果你是孙颖莎,你会对这些球迷说些什么呢?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写一则留言,注意语言得体,理由恰当,150字左右。
欣赏古代诗文(共19分)
阅读下面资料,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是日,月正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月白路明,相与策杖而下。行未数武①,半山嘄②呼,乃余苍头③同山僧七八人,持火燎④、 刀⑤、木棍,疑余辈遇虎失路,缘山叫喊耳。余接声应奔而上扶掖下之。次日,山背有人言:“昨晚更定⑥,有火燎数十把,大盗百余人,过张公岭,不知出何地?”吾辈匿笑不之语。谢灵运开山临澥,从者数自人,太守王绣惊骇,谓是山贼,及知为灵运,乃安。吾辈是夜不以山贼缚献太守,亦幸矣。
(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卷五)
【丙】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⑦
宋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⑧,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⑨,有节是秋筠⑩。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注释】①武:半步。②嘄(jiào):呼喊。③苍头:奴仆。④火燎:火炬。⑤ (wēng)刀:插在靴筒里的短刀。⑥更定:晚上八时左右。⑦钱穆被贬赴任途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父:男子美称。⑧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⑨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⑩筠:竹。 颦:皱眉头。 逆旅:旅舍,旅店。
15.(2分)下列各组加点字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多助之至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爷娘唤女声
C.奔而上 负势竞上
D.相与策杖而下 相与步于中庭
16.(2分)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余 接 声 应 奔 而 上 扶 掖 下 之
17.(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请在横线分别填上什么内容?
余接声应,① 奔而上,② 扶掖下之。
备选项:A我 B奴仆和山僧
18.(3分)苏轼和张岱两人各自回忆上述赏月之事,分别会露出怎样的表情?请选择并阐释理由。
表情: A.(偷笑) B.(流泪) C.(憨笑) D.其他
19.(3分)张岱可以称为苏轼笔下的“闲人”吗?请结合选文及链接材料分析。
【链接材料】张岱,晚明散文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明亡后,他隐迹山居,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二十年前的生活,写成《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两书,以抒发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
20.(4分)丙诗中苏轼在送别朋友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朋友比作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21.(3分)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从以下三个领袖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其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朱德
五、表达个人情思(共4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是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走进房间替你掖被角?是谁风雨无阻,每晚或每周来到校门口站成一道风景接你回家?是谁拿过你的作业本,一道题一道题地仔细勾画认真讲解?又是谁一直在你的身后默默地支持,默默地陪伴?……
请以“ ,感谢你的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结合自身经历,写出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班名和地名;(3)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500
600
800
1000
参考答案
【答案】(1)示例:“月满中秋,情满校园”或 “我校开展中秋活动,营造节日氛围”
(2)示例: 小孟,参加这种活动绝对不是浪费时间,通过活动,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得到很好的传承,而且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你说对吗?
(3)桂花啊,花儿再浓密,也挡不住你溢出醉人的芳香;明月啊,云儿再浓密,也遮不住你洒向大地的光芒;明月啊,天空再黯淡,也掩不住你凝视人间的温柔。
2.【答案】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重岩叠嶂 猛浪若奔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3.【答案】示例1:你是一个喜欢读书,热爱志愿服务的孩子。但是你的夏令营活动时间与我们的服务时间有冲突,我们抱歉地告知这次不能录取你,希望你关注下一期的志愿者招募信息。
示例2:我们高兴地通知你,你被录用了。你热爱读书,又担任过学校图书馆志愿者,完全符合我们的条件。请你在夏令营结束之后,于7月13日至17日到岗。我们期待与你的相见。
示例3:感谢你的积极报名。我们很喜欢你的条件,但是由于你的夏令营活动时间与我们的志愿者服务时间有所冲突,希望你能给与我们一定时间统筹安排,我们会在7月1日前给予答复,目前结果暂时待定,谢谢你的理解与配合。
4.(1)衷 qiǎo 辍 缭 (2)将“出示”改为“展示” (3)D
5.【答案】 彭德怀 追寻尊重、关爱幸福的,能够丰衣足食的新生活。 采访朱德夫人对朱德的评价,更能突出纪实文学的材料信息富有真实性侧面烘托朱德温和、平易近人等形象特点。 不矛盾,与人辩论大方认输,体现了他的质朴纯真。而大发脾气则是他作为红军领导人坚持原则的一面,只有刚毅果断,恪守军纪才能管理好红军部队,才能领导人民军队取得胜利。所以两者并不矛盾,反而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丰满。
【答案】6.①父亲更早出晚归辛勤工作 ②怀念、愧疚
7.①明暗线交织,条理清晰。将枣花作为明线,串起我和父亲关于枣树、枣花的故事,暗线则是父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怀念;②采用时间顺序。小时候、高一时、上大学、毕业后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使文章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8.①枣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②通过对枣花开时一家人在树下乘凉、洗衣等场面的描写,营造了温馨的氛围,表达了对那段岁月的怀念。③枣花是父爱的象征,塑造了一个为子女日夜操劳、默默付出的父亲形象,赞扬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突出主题。④枣花寄托了我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
9.①语言朴实:没有刻意的渲染,没有过多的修饰,口语色彩浓厚,“叫到了枣树下”、“吸了半天烟”、“一直在轻轻地颤抖”等词句通俗易懂。
②蕴含生活温情:“五妮啊”“家里的事你甭管”等词句富有生活气息,字里行间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期望、疼爱和支持,看似平淡,但蕴含温情。表现了父亲由内心挣扎、犹豫到最后下定决心让我继续上学的心理过程,蕴含对我的支持和疼爱。
10.彭德怀:同部下一样,只有两件衣服;吃的很简单,通常是白菜面条,豆子。说明他生活简朴,不搞特殊化。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说明他忠于革命,有坚定的信念。把棉衣披在小号手身上,说明他爱护部下。
周恩来:初遇斯诺时热情友好的用英语接待他,说明他温文尔雅。把胳膊搭在“红小鬼”身上,说明他平易近人。
【答案】11.A
12.这段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准确、客观。通过引用《微博巴黎奥运会观赛热点报告》的具体数据,展现出奥运会期间话题的热度和讨论度的增长幅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参考依据。使用精准的数据和比较分析,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和报道的权威性,让读者对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理解。
13.你是如何从之前的失利中吸取教训并取得今天的胜利的? 你觉得你和李娜谁更优秀? 记者的提问针对性强,能够引导郑钦文深入回答;同时,记者的提问也尊重了运动员,避免了敏感和争议性问题。
14.示例:亲爱的球迷朋友们,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注和支持。体育比赛是竞技的舞台,每一位运动员都在为梦想而努力。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选手的付出和努力,而不是恶意攻击。让我们一起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为每一位运动员加油鼓劲!——孙颖莎
【答案】15.A
16.余接声应/奔而上/扶掖下之。
17. B A理由:结合前文意思可知是小人和山中僧人以为“我们”遭遇老虎,所以带着火把,木棍等沿着山路向上叫喊,“我”听见并回应,所以应该是“奴仆和山僧”跑上来,搀扶着“我们”下山。
18.示例:苏轼会露出C。憨笑的表情。苏轼被贬黄州,和友人夜赏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澄澈透明,一扫被贬的不快,显示出苏轼豁达乐观的心态。
张岱会流露出A.偷笑的表情。张岱和友人赏月晚归,导致仆人和僧人持火把来找,这一幕却被人认为是山贼过境,“吾辈匿笑不之语”可见张岱回忆这次赏月会露出偷笑的表情。
19.不可以。苏轼笔下的“闲人”是指具有闲情雅致,但郁郁不得志的人,包含悲凉的情感。张岱也具有闲情雅致,但他更多表现出的是对故国的追恋之情,与苏轼笔下的“闲人”有不同之处。
20.秋筠 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临江仙 送钱穆父》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表达了作者旷达洒脱的感情。
21.)苏轼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古至今成大事的人,不仅有出众的才华,也一定有顽强的意志。示例: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毛泽东是个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他不仅读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还读过一些古希腊哲学家如康德、歌德、黑格尔等人的著作,他还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好,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而且精力过人,不知疲倦。同时他还是一个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的人,他和夫人贺子珍住在两件要动力,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唯一的奢侈品只是一顶蚊帐,他的生活和红军战士没什么两样,虽然做了十年的红军领袖,没收了很多地主官僚的财产,他的财产还是一卷铺盖和几件随身衣服,每天都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他是一个爱国忧国,积极进步,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袖。
22.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