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要塞(sè) 斟酌(zhuó) 摧枯拉朽(xiǔ)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凛冽(lǐn) 屏息敛声(liǎn)
C.翘首(qiào) 着舰(zhuó) 歼灭(jiān) 振耳欲聋(zhèn)
D.镌刻(juàn) 督战(dū) 驻足(zhù) 殚精竭虑(dān)
2.(本题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这个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______________了书信。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墨迹慢慢褪去了。从前那种品一杯香茗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______________。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______________出书信的精神力量。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霖滋润我们心田;书信,似灯塔指引我们前行。亲爱的同学,______________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
A.代替 阔绰 传播 闲适 B.代替 奢侈 传递 闲暇
C.取代 阔绰 传递 悠闲 D.取代 奢侈 传播 空闲
3.(本题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我们循着课本里的端午印记,细咂端午风物里文化滋味,慢品端午记忆中的精神密码,一个饱含民俗气味与家国情怀的端午佳节翩然而至。②仲夏时节,石榴花开,中国人迎ǎ来入夏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端午节。③这些独特的民俗活动,不仅看点十足,还传承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别有情趣的生活。④端午节作为民间佳节,仪式感很强,古代诗词里各地ǎ裹香粽、饮雄黄、赛龙舟、挂葛蒲、浴兰汤等端午习俗。
A.“我们”是代词,“的”是助词,“着”是连词, “重要”是形容词。
B.“文化滋味”“端午印记”“饱含民俗趣味”都是偏正短语。
C.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在“生活”后面加上“方式”。
D.本段文字正确的语序是②③①④。
4.(本题5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2分)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是新闻的一种,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必不可少。消息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客观真实。
B.《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的地理学家,字善长。《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好友谢中书的一封信,从体裁上来看“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指古代臣下向皇帝上书言事时所写的公文,也可以指朋友或者亲戚间往来的一般书信。我国古代有不少关于书信的传说佳话,如“鸿雁传书”“青鸟传书”等。
D.《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66口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彭德怀;平均年龄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
(2)(3分)名著阅读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面内容
“红星”1:他九岁离家闯荡世界,十七岁带领饥民攻打粮仓。他很喜欢并尊重孩子们,认真向孩子们讲政治问题。
“红星”2:他打仗十年负伤多次,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他耳后穿出。蒋介石不仅重金悬赏追杀他,还多次派人扫荡他的老家,导致他家族多人惨遭杀害。
“红星”3:游击战的基本战术包括产生“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拉上队伍入山打游击”,这种战术思想在他长期的军事生涯中逐步形成,成为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
任务一:根据以上文段信息,写出这三位“红星”人物的姓名。
“红星”1: “红星”2: “红星”3:
5.(本题6分)古诗文默写
(1) ,悠然见南山。《饮酒》
(2) ,隐天蔽日。(三峡)
(3)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
(4)烽火连三月, 。《春望》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传神地表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的诗句是“ , 。”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本题3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①催黄鸟,晴光转绿蘋②。 忽闻歌古调③,归思欲沾巾。
【注释】①淑气:和暖的天气。②绿蘋(pín):浮萍。③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以“春”为着眼点,用“几处”说明莺少,用“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花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
B.【乙】诗是一首和诗,诗中的“新”传达了时令特点和景色特征,更表现了景物蓬勃的生机。
C.两首诗都采用动静结合和虚实相生的写法描写早春的景物,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色。
D.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之处在于:【甲】诗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乙】诗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二)(本题13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干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吴均)
注释:①还见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7.(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经纶世务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猿则百叫无绝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与朱元思书 借旁近与之
D.春冬之时 山川之美
8.(5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3分)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2分)
9.(2分)给下列句子断句。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
10.(4分)(1)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有关语句。
(2)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8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作为我省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遗址,海城小孤山遗址出土的文物,拓展了人们对东北乃至全国旧石器文化的认识。
右图饰品为兽齿垂饰,小孤山人制作这件饰品,选用的是食肉类动物的犬齿。先截去齿冠部分,再将其通体磨光。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件饰品两面孔的轮廓都是椭圆形,孔壁斜直而规整。可以看到清晰的旋纹和横向转折纹,具有典型的钻孔特征,表明它是用双面钻孔的方法制作完成的。这件兽齿垂饰表明,小孤山人在至少3万年前便已经掌握了双面钻孔技能。专家指出,在旧石器时代,指垫法加工、双面钻孔是十分先进的工艺,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小孤山遗址这一发现,拓展了人们对旧石器时代的认识,留下人类文明进步的珍贵记忆。
(选自《辽宁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在旅顺博物馆分馆展厅内,矗立着一块黑底白字的墓碑,相较于其他华美、珍贵的文物,这块墓碑显得不起眼,没有引起游客的重视。实际上,这块密密麻麻写满了汉字的元朝墓碑,还原了七八百年前元朝部分历史原貌,填补了元朝文献相关记载的空白。
这块墓碑的主人叫张成,元朝人,墓碑被后人称为“元百户张成墓碑”(以下简称张成墓碑),于今年入选国家文物局对外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张成墓碑保存完好,墓碑文字由右向左;竖行排列。墓碑铭文全面展示了张成的生平事迹,尤其重点讲述了张成保卫和开发东北地区的年功伟绩。张成墓碑之所以入选,是因为碑文内记载了元朝时期东北地区屯田开发的历史,填补了《元史》关于东北屯田记载的空白。
(选自《辽宁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老城墙、吊脚楼、黄葛古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戴家巷,紧邻洪崖洞景区,近些年来,经过更新改造、保护利用,来此旅游休闲、感受山城文化魅力的游客络绎不绝。老旧建筑焕发新生,《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规章的护航,功不可没。法治,为当地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促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制度保障。
不仅是重庆市,近年来,各地聚焦“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等关键问题,纷纷出台地方性法规,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实践来看,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是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也是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内在要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2分)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城小孤山遗址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遗址,这里出土的文物,拓展了人们对东北乃至全国旧石器文化的认识。
B.兽齿垂饰表明,小孤山人在至少3万年前便已经掌握了双面钻孔技能。
C.张成墓碑是用汉字书写的华美、珍贵的元朝墓碑。该墓碑保存完好,墓碑文字由右向左,竖行排列,还原了七八百年前元朝部分历史原貌。
D.近年来,只有重庆市聚焦“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等关键问题,出台地方性法规,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12.(3分)你看到兽齿垂饰,仔细阅读了材料一,根据材料制作了如下的文物卡片,请填写完整。
名称 兽齿垂饰 出土地点 海城小孤山遗址
制作时期 (1) 观察工具 显微镜
特征 (2)
(3)
13.(3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学校开展“民族瑰宝,中华文明”的宣讲活动,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补全下面对话。
主持人:同学们好!我们辽宁天辽地宁,历史悠久,有许多物质文化遗产,你想宣讲哪一个?为什么?
同学甲:我想宣讲兽齿垂饰,因为(1)
同学乙:我想宣讲张成墓碑,因为(2)
主持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我们应该采取怎样有效的保护措施呢?,
同学丙:(3)
(二)(本题18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切都好
杨林静
①坐在办公室里,终日研究各类报纸杂志,使我成了一个稍有风吹草动就心惊肉跳的胆小鬼。
②翻墙入室啦,撬门别锁啦,充斥在报纸角角落落诸如此类的恐怖消息,令我觉得整个世界就像一张危机四伏的网。家居四楼,窃贼翻墙入室基本不可能,焦点问题在于门。入住新居时,首先将防盗门安装妥帖。不料,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不久,便听说小偷儿们开这类防盗门已是易如反掌,他们的万能钥匙所向披靡,防盗门形同虚设了。
③我毅然决定更新换代,安装新式防盗门。原来的防盗门拆卸不便,依然保留, 两道门,铜墙铁壁的样子,很有点拒人千里之外的意味。可是,想到那股安全的温暖,就把一切顾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④此后,重门深锁,不必担心江洋大盗,我怡然自得地做着逍遥神仙。这时候,我真是对那扇门感恩戴德。
⑤可是,母亲把我给她的那串钥匙丢了,她把我的那个无忧无虑的世界丢了!
⑥那天母亲打电话来,小心翼翼地问:“你那里有没有我的钥匙?”我说:“没有,丢了吗?你怎么能丢了钥匙?”母亲忙说:“你别着急,可能没丢,我再找找!”可我怎么能不急,我从小就没养成冷静的习惯。五分钟后,母亲又打电话来:“钥匙找到了,别担心了!”我知道这是谎言,母亲知道我把门看得有多么重要,如果不是找了千遍万遍,她是不会打电话来问我的;而千遍万遍找不到的东西,不可能在五分钟里又找到了。
⑦我又陷入无边的疑惧之中。那一串钥匙;开防盗门的、开卧室门的、开书房门的,齐全得不能再齐全了,如果小偷儿们捡到它,到我家来真是畅通无阻了。每到夜晚,我的想象力便得到天才的发挥,外面稍有动静,我便毛骨悚然。可是,我一次也没有听到过我所想象的钥匙在门锁里转动的声音。我听到的,往往是门铃声。按门铃的,总是母亲。自从她弄丢了我给她的钥匙,母亲便常常莫名其妙地在晚上赶来,即使走路要二十分钟。我知道,她再也睡不成一个安稳觉了。
⑧多少年了,母亲所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为我们“安置防盗门”。我们升学、就业、恋爱、结婚,生命里的每一道门坎,都有可能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她是如何心力交瘁地把握着为我们打开平安幸福之门的金钥匙!母亲的大半生都像在夜深人静时猛然惊醒的我一样,为每一点风吹草动而心惊肉跳,她的黑发,就是这样一寸一寸地染成雪白!
⑨每次,我打开门,母亲都故作轻松地笑着说:“我又忘带钥匙了,真是老了,什么都记不住了!”我笑笑,不忍心揭穿这个谎言。母亲进屋后,四处走走、看看,见一切如故,才暗暗地长出一口气;坐下,“一切都好!”她在心里默念着,却不知不觉念叨出了声音。我说:“是的,一切都好!”在静静的月光一泻千里的夜里,我知道,‘一切都好’,这是母亲所能听到的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也是我能给母亲的最珍贵的回报。
⑩那串钥匙永远找不到了,我已经习惯了夜半母亲的门铃声,不再为一点风吹草动心惊肉跳。而且,,我相信,生活的阴影永远不可能靠近这扇被爱的光明覆盖的门!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我终于对匆匆赶来的母亲说:“钥匙丢了就丢了吧,您别老惦记着了,半年多了,不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吗?”母亲一怔,有瞬间的错愕,转而又笑了:“钥匙是让我丢了,现在没发生什么事,以后也不会有事的。”“是的,以后也不会有事的,我们永远会一切都好!”“一切都好!”母亲念叨着,慢慢坐在沙发上,被雨淋湿的头发往下滴着水滴……
(文章有删改)
14.(3分)选文第⑧自然段“安置防盗门”的具体含义及承载的情感是什么?
15.(4分)有人认为文章的前四段可以删除,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16.(3分)选文第⑥段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那天母亲打电话来,小心翼翼地问:“你那里有没有我的钥匙?”
17.(4分)选文第 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母亲一怔,有瞬间的错愕,转而又笑了:“钥匙是让我丢了,现在没发生什么事,以后也不会有事的。”
18.(4分)为什么文中反复出现“一切都好”?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
(三)(本题11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博物馆的“显眼包”
①“显眼包”近日入选《咬文嚼字》评选出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为其“加热”的,少不了博物馆里的显眼包。时下的年轻人,在用一种很新的方式逛博物馆——寻找博物馆的显眼包。那些千奇百怪、弹眼落睛、让人“笑不活了”的文物,被人们乐此不疲地搜罗出来,俨然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斗图”担当,在热议、转发甚至二度创作中出圈。但也常常一不小心,就将大众的关注点带歪了,这几天某网红茶饮品牌因与某博物馆显眼包联名推出的产品引发巨大争议即为一例。在无意识形成的娱乐化讨论场中,还有不少显眼包滑向低俗,而失了文物本该有的尊严,甚至误导公众对于文物内涵的认知。
②如今的显眼包“顶流”,则非“无语菩萨”莫属,这是景德镇中国瓷器博物馆的瓷雕“沉思罗汉”。他那一言难尽的微表情,被视作为“职场打工人”代言。很多人从刷屏的微信表情包认识了他,进而又追捧起这一系列文创产品,其承载的颇具民间风味的瓷雕技法倒是乏人问津。
③博物馆无论大小,都有这样的显眼包:西安博物馆惊现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彩绘陶缩脖俑;三星堆博物馆有陶猪“撞脸”《愤怒的小鸟》中的卡通猪;安徽博物馆“派”出“摸着良心说话”的一对守门按盾武士陶俑“出战”……明明是文物,却形似表情包,以似乎不那么“正经”的姿态走下神坛,精准切中大众情绪。
④然而,仅盯着显眼包,对于了解博物馆以及博物馆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显然是不够的。
⑤不少显眼包,就其重要程度而言,或许在其所处博物馆中未必排得上号。同时,有相当数量的文物尽管貌不惊人,背后的价值有待被更多人看到。而显眼包文物惊世骇俗的外表,代表的也不过是它们的某一方面。就拿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六朝博物馆里备受热捧的人面纹瓦当来说。它们千人千面、俨然“QQ表情”的外表固然有趣,更值得被知晓的,是其独特价值。作为具有一定数量且曾风行一时的瓦当类型,人面纹瓦当仅见于六朝的第一个时代——东吴。有专家推测,这或许与当时的都城建业(南京)屡次发生火灾有关,瓦当上夸张的人面,可能是具有避火之术的神祇。
⑥需要肯定的是,显眼包点燃了时下年轻人对于博物馆的好奇心。这是一根自发的引线。至于它所引发的关注度最终将向何处奔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波,其实需要专业引导。
⑦其中最应担此重任的,便是“出土”显眼包的博物馆本身。一方面,如何进一步挖掘出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避免其显眼外表抢了复杂内涵的风头,在耍宝卖萌、插科打诨的网络漩涡中流于低俗,值得思考。另一方面,主动出击,用好不断出新的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方式,寻找文物与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基于专业层面“活”化更多值得被看到的文物,越来越应提上日程。惟其如此,显眼包的这波引流才可能真正有效,才能全面烘托出博物馆及文物的独特价值。
19.(2分)文章首段有何作用?
20.(3分)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逻辑顺序,补全下面的分析。
首先列举许多例子,说明(1) ,接着说明(2) ,最后总结文章,指出博物馆本身应(3) ,同时利用新技术,“活”化文物。
21.(3分)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2.(3分)文章最后一段的加点词可否删掉,为什么?
惟其如此,显眼包的这波引流才可能真正有效,才能全面烘托出博物馆及文物的独特价值。
四、作文(50分)
23.蜗牛一寸寸爬,每一寸节皆是突破;雄鹰一里里飞,每一里都是奋进。做人也要学习蜗牛和雄鹰的精神,努力超越。超越别人是一种进步,超越自己是一次升华。
请以“超越”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题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1)【答案】D
(2)【答案】 彭德怀 徐海东 朱德
5.【答案】 采菊东篱下 重岩叠嶂 昔人已乘黄鹤去 家书抵万金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6.【答案】C
【答案】7.B
8.(1)像老鹰飞到天上一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2)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俱备。
9.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
10.(1)甲文:“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采用化静为动手法,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奇。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采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深。
(2)抒发了作者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寄情山水,淡泊名利和避世退隐的思想感情。
【答案】11.B 12.(1)旧石器时代晚期
(2)原材料为截去齿冠的食肉类动物的犬齿,通体光滑。
(3)两面孔为椭圆,孔壁斜直而规整。
13. 兽齿垂饰表明小孤山人在至少3万年前掌握了钻孔技能,这种技能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答段末“拓展了人们对旧石器时代的认识,留下人类文明进步的珍贵记忆”也,是价值即可) 张成墓碑保存完好,记载了元朝时期东北地区屯田开发的历史,还原了七八百年前元朝部分历史原貌。(答“填补了《元史》关于东北屯田记载的空白”也,是价值即可) 政府应加强关于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法治建设,为历史文化遗产保驾护航。
【答案】14.具体含义:“安置防盗门”具体含义是指母亲在孩子升学、就业、恋爱、结婚等生命的每一道门槛中所给予的帮助与守护。
承载的情感:承载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同时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恩。
15.不可以删去。
①前四段内容解释了“我”成为胆小鬼(胆小、疑神疑鬼)的原因。
②也交代了“我”为了使自己安心,安装两道防盗门的事情。
③表现出了“我”对防盗门的重视(防盗门对我的重要)。
④为下文母亲把防盗门钥匙弄丢而晚上来经常“我”家按门铃的事作铺垫。
母亲因弄丢钥匙,怕女儿知道的担心与自责。
17.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得知女儿不再介意丢失钥匙的惊讶,表现出了母亲得知女儿走出“生活的阴影”的开心与喜悦。
18.①与文章题目相照应。
②是文章的线索。
③“一切都好”,是母亲所能听到的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也是“我”能给母亲的最珍贵的回报。
④暗示文章主旨,体现的是一位母亲听到女儿一切安好时的高兴与欣喜,体现的是母亲对女儿的爱。
【答案】19.首段叙述了时下的年轻人喜欢寻找博物馆中“显眼包”的现状,引出下文的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0.博物馆中的许多文物正以形似显眼包的姿态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加这句“但有些显眼包滑向低俗,误导公众对于文物内涵的认知”也对。) 很多文物尽管貌不惊人,但承载了巨大价值(“不要紧盯着显眼包了解文物承载的历史文化)”也对; 进一步挖掘出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第四段中厚重的历史文化也对)。
21.举例子,具体说明了许多文物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22.不能,“可能”表推测,说明只有致力于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这波引流才或许有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删去就太绝对了。
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