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高山流水 精品课件(24页)——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高山流水 精品课件(24页)——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高山流水
第3课
(赣美版)二年级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艺术欣赏
05
实践练习
06
知识拓展
07
课堂评价
教学目标
1.艺术表现:通过观察、欣赏、理解艺术家如何表现自然景观,能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及综合材料表现瀑布、山泉等自然景观,尝试表达水的流动感与山的稳定感。
2.创意实践:通过了解“高山流水”在自然景观与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尝试不同材料和方法表现“我心中的高山流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审美感知:通过理解中外艺术家作品中表现山水的图像语言,如线条的疏密、色彩的冷暖、构图的节奏感等,尝试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理解“动与静”“虚与实”的艺术美感。
4.文化理解:通过欣赏中国画与外国油画中的山水表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自然的审美表达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感受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境美。
01
02
新知导入
高山流水——让山水“动”起来
“同学们,你们听过“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不弹琴,而是用画笔让山水发出声音!”
02
新知导入
大家熟悉的西游记的取景地,你知道在哪里吗?
四川九寨沟珍珠滩瀑布
03
新知讲解
观察与发现
真实瀑布 VS 艺术瀑布
真实瀑布给你什么感觉?
齐白石爷爷用了哪些线条让水“流动”?
蛙声十里出山泉
中国画 1951年 齐白石
中国现代文学馆藏
疏密、曲直、快慢
秀峰瀑布 江西庐山
03
新知讲解
山涧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
艺术特色:
①该作品是一幅纸本写意水墨画。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形象,通过层次分明的用墨和传统文人画当中的代指手法来表现;
②画面留有大块空白,使画面虚实相生,突出了画面主题。
蝌蚪顺流而下
画面中虽没有青蛙
但仿佛听到了蛙声
体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03
新知讲解
线条魔法:水流的线条密码(一)
观察发现:水流形态
平缓处:用长曲线表现(如山间小溪)
湍急处:用短折线表现(如瀑布冲击)
漩涡处:用螺旋线表现(如河湾回流)
03
新知讲解
线条魔法:水流的线条密码(二)
技法示范
方向统一:线条朝水流方向延伸(如瀑布向下)
疏密对比:湍急处线条密集,平缓处稀疏
小练习
用手指在空中画3种水流线条,再在练习纸上尝试组合。
04
艺术欣赏
山水的多元表达(一)
传统水墨
仇英《高山流水》:青绿山水,线条舒展自然,表现清泉潺潺
林德坤《源远流长》:浓淡墨色对比,群峰林立,水流湍急
04
艺术欣赏
山水的多元表达(二)
西方油画:《双瀑布》
色彩明暗对比,写实风格,展现瀑布的光影与力量
《山高水长》儿童画
简化山石、河流,色彩明快,体现童真创意
05
实践练习
创意实践:综合材料玩山水(一)
材料拓展
彩色卡纸、PVC胶片:利用PVC胶片的透明和可弯曲特性,生动地表现出山涧瀑布的流动感。
星星纸、泡沫球:将星星纸剪成细小碎片,或使用泡沫球,点缀在瀑布下方,模拟水花四溅的动态效果。
树叶拓印工具:采集不同形状的树叶,蘸取颜料在背景纸上拓印,快速制作出层次丰富、自然的树林背景。
05
实践练习
创意实践:综合材料玩山水(二)
技法组合
拼贴法:剪水墨纸贴成山峦层次
拓印法:树叶蘸墨拓印成树林
弯曲法:PVC胶片折出瀑布弧度
创作建议:先画草稿,选择1-2种技法表现“高山流水”
05
实践练习
创作形式参考
范例1:滴墨法作品
墨色自然扩散成流水,添画简笔山峦和知音人物。
创意点
用浓墨点表现山石的坚硬与质感。
以淡墨晕染的方式,营造出山间云雾缭绕的空灵意境。
05
实践练习
创作形式参考
范例2:综合材料作品
PVC塑料绳弯曲表现瀑布,颜料叠加点缀水花。
创意点
“彩虹溪流”:用彩色颜料滴染表现奇幻水流
“会唱歌的瀑布”:添加音符贴纸,融合音乐想象
05
实践练习
学生作品
06
知识拓展
一、工具
1.兼毫毛笔(出锋4厘米)、羊毫斗笔(出锋7厘米)、狼毫笔(出锋2厘米)
2.一得阁墨汁、颜料:酞青蓝、花青、赭石、钛白、胭脂、朱镖
3.其他:墨蝶、镇纸、调色盘、笔洗
中国画泼墨泼彩山水步骤
06
知识拓展
二、步骤
1.先用铅笔浅浅地在纸上打稿,勾勒出山形的轮廓;
2.用喷壶将纸面打湿,赭石加少许的墨多加点水调一个淡的赭墨色先将底部山体使用泼彩的技法勾勒出轮廓;
06
知识拓展
3.调花青加少许墨多加点水,再将山体的上半部分泼一个底色,注意泼彩时候要有颜色浓淡的变化,不要全面的面块颜色均匀;
4.调酞青蓝加水,泼在花青加墨的底色上面,并将纸面上部微微抬起,让花青色与酞青蓝色相互交融,并缓慢向下流淌;
06
知识拓展
5.调一点钛白色,在纸面的右上角泼一点再微微抬起纸面的右上角,让钛白色缓慢向左侧流淌,形成云雾缥缈的感觉,等待纸面8分干左右再继续画;
6.纸面8分干左右,调赭石加墨颜色保持浓一点,勾勒出山体的下半部分;再用花青加墨保持浓一点,勾勒出山体的上半部分;
06
知识拓展
7.用赭石加墨画出山体上的树干,再用胭脂和朱镖勾出浓淡相间的树叶;
8.画出山脚处的房屋和湖面的泊船,落款钤印。
07
课堂评价
通过了解“高山流水”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尝试不同材料和方法表现“我心中的高山流水”,提升了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通过观察山与水的动态关系,理解艺术家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自然景观的动感与意境。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