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中国的自然灾害(课件44张)-2025-2026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中国的自然灾害(课件44张)-2025-2026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此次地震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震中位于汶川映秀镇附近,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地震造成69 227人遇难、17 923人失踪、374 643人不同程度受伤,受灾总人口达4 625.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 451.4亿元。
汶川地震遗址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中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地域差异大,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
地质灾害多发
DI ZHI ZAI HAI DUO FA
常见种类: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面沉降等。
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滑坡
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活动
第二章 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
读图,说出我国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以及台湾省等地区;滑坡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等地区;泥石流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川滇山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及东北山地。
议一议,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地势之间有什么关系?
地形地势是影响地质灾害分布的重要因素。西部高原山地易发生地震、泥石流等灾害;东部平原地区易发生地面沉降、洪涝等灾害;山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
在山区遇到滑坡、泥石流时,我们应该如何避灾呢?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遇到滑坡,应迅速向垂直于滚石方向或两侧逃离,寻找安全地带躲避,如果无法逃离,要抱住固定物体或躲避在障碍物下。遇到泥石流,要向两侧山坡上跑,避免低洼地带,尽量选择高地或坚固建筑避险;被困时保持呼吸通畅,等待救援。
中国是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沙尘暴、台风等。
气象灾害频发
QI XIANG ZAI HAI PIN FA
点击播放视频→
洪涝和干旱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
西北地区旱情严重
东部季风区旱涝频发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长时期的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M E I Y U
点击播放视频→
时间:夏初 地区:江淮流域
天气特征: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多为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在江淮地区,梅雨如果来得过早,雨期过长,雨量过大,就会出现洪涝和低温灾害,严重影响夏、秋农业收成;如果来得太晚,或者雨期过短,甚至“空梅”,就会出现干旱,严重影响夏种和春播作物的生长。
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说出家乡所在地旱涝灾害发生的大概频次。
议一议,我国干旱和洪涝灾害分布与气候特征的关系。
季风气候是影响我国干旱和洪涝灾害分布的关键因素。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明显,而夏季风的进退影响雨带的推移。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滞留在北方,会导致“北涝南旱”。
寒潮
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地区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天气活动。寒潮南下使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天气,不仅会造成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林业、畜牧业生产的巨大损失,而且还会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影响地区:中国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势高)、四川盆地(受山岭阻挡),以及广东、台湾、海南(纬度较低,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受寒潮影响较小外,大部分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大。
沙尘暴是指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的天气现象。
时间:春季 地区:主要在西北地区
危害:沙尘暴使土壤变得贫瘠,农作物及各种设施遭到掩埋和损害,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还直接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活动
第二章 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
根据下列资料,完成相关任务。
台风是极其猛烈的热带气旋。在我国,热带气旋根据强度大小可划分为六个等级: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小于8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13级为台风(风速为32.7~41.4米/秒),14~15级为强台风,16级或以上为超强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台风过境时,可能引起洪水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但台
风登陆后,风力逐渐减弱,丰沛的降水有助于缓解旱情。
第二章 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
根据下列资料,完成相关任务。
台风中心有一个晴空少云区,称之为台风眼。在图2-66中标出台风眼的位置。
参照台风避险方法,提出应对其他气象灾害的合理化建议。
台风来临时……
台风来临时,应密切关注天气信息,最好不要出门。如果你在户外,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附近避风躲雨。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让司机将车尽快开至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如果你在帐篷里,应收起帐篷,到坚固的房屋中避风。如果你在游泳,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沙尘暴来临时,应尽量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时,应佩戴口罩、眼镜等防护用品,避免沙尘进入眼睛和呼吸道。关闭好门窗,防止沙尘进入室内。如果你在户外,应尽快到坚固的建筑物内躲避,不要在广告牌等易被风吹落的物体附近停留。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让司机打开车灯,保持车距,避免因能见度低而发生交通事故。
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湖泊是地表洼地积水形成的宽广水域,具有调蓄水量、供给饮水、调节气候、灌溉、航运、养殖等功能。借鉴玲玲、贝贝的洞庭湖开发保护案例,和同学一起探究家乡湖泊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任务一 描述洞庭湖地理位置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长期以来,洞庭湖区凭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肥沃的土壤、暖湿的气候等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产养殖基地,赢得了“鱼米之乡”的美誉。
观察:洞庭湖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哪些?
描述:描述洞庭湖的地理位置。
澧水、沅江、资水和湘江
洞庭湖位于我国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以南。
任务二 了解洞庭湖区环境问题
洞庭湖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泥沙淤积,湖面缩小;多次人工围垦,洪涝灾害频繁;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洞庭湖区的可持续发展。
描述:结合右侧资料,描述洞庭湖面积的变化。
分析:议一议导致洞庭湖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及不利影响。
面积减少
任务三 认识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重视洞庭湖区的综合治理。2022年,湖南省统筹推进“湖南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区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工程历时三年,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796.93平方千米。
洞庭湖主要环境治理措施
时间 环境治理措施
1949—1978年 兴修水利,先后完成荆江分流工程、南洞庭湖整修工程、洞庭湖堤防修复工程
1978—1999年 针对洞庭湖区工矿企业推行污水治理,建立洞庭湖区环保机构,出台环保政策与法律,建立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等
2000年以后 全面推行洞庭湖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如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
讨论:议一议,不同时期洞庭湖治理的重点有什么不同?说出其中的原因。
思考: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后,会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任务四 提出家乡湖泊保护建议
调查:查阅相关资料,调查家乡湖泊的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完成下面的调查表。
家乡湖泊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治理措施调查表
湖泊名称
湖泊面积
主要服务功能 饮用水功能□ 人文景观功能□ 水产品供给功能□
栖息地功能□ 拦截净化功能□ 其他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的环境问题 泥沙淤积□ 水体富营养化□ 有毒物质与农药污染□
湖水酸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其他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环境
治理措施 农业污水防治□ 湖泊生态系统保护□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加强执法监管力度□ 完善湖区环保机构□ 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
其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以“保护家乡湖泊生态环境”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中国的自然灾害
特点
地质灾害多发
气象灾害频发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面沉降等
洪涝、干旱、寒潮、沙尘暴、台风等
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地域差异大
台湾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C
2.下列地形区中,寒潮发生频次最低的是 (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C
3.【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山体滑坡是指山体
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大连某校同学开展了山体滑坡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
(1)小组同学从相同的高度往图B所示坡面洒水,发现洒水强度越____,径流越浑浊,滑坡发生的概率越大。

【实验过程】
(2)为了研究植被覆盖对山体滑坡的影响,可以选择____两组实验对比。两组实验中,____容器中的“径流”相对清澈些,滑坡发生的概率小。(填字母)
AB
B
【实验过程】
(3)小组同学以相同高度,相同强度对图A和C所示坡面洒水,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坡度对山体滑坡的影响
【实验思考】
(4)滑坡、泥石流是我国西南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每年夏季多发。结合图2,根据本实验探究结果,简述滑坡、泥石流夏季多发的原因。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实际应用】
(5)如果遭遇滑坡、泥石流,正确的逃生路线是___(甲/乙/丙/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