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附城镇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附城镇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附城镇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1.(2024六上·海丰期中) 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shāo wēi yōu yǎ gē da páo xiào péng pài
xuán yá jiǎn yuè pí juàn jǔ sàng kū wěi
【答案】稍微;幽雅;疙瘩;咆哮;澎湃;悬崖;检阅;疲倦;沮丧;枯萎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稍微”的“稍”是左右结构,偏旁是:“禾”,不要写成“稍为”;“幽雅”不要写成“优雅”;“疙瘩”的部首是:疒,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圪垯”;“咆哮”的偏旁都是:口,是左右结构;“澎湃”都是左右结构,偏旁是:氵,注意“悬崖”不要写成“悬涯”;“检阅”不要写成“检越”,“疲倦”的“倦”是左右结构;“沮丧”不要写成“且丧”;“枯萎”的“萎”偏旁是:艹,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枯委”。
故答案为:稍微;幽雅;疙瘩;咆哮;澎湃;悬崖;检阅;疲倦;沮丧;枯萎
【点评】看拼音写汉字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2024六上·海丰期中) 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磁    寇    裁    屉   
滋    冠    载    屈   
【答案】磁铁;日寇;裁员;抽屉;滋润;冠军;装载;屈服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为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如“磁”与“滋”,音不同,部首不同,义不同。磁: 某些物质能吸引铁、镍、钴等金属的性能。 可组词“磁铁”。滋: 生长、繁殖。可组词“滋润”。
故答案为:磁铁、日寇、裁员、抽屉、滋润、冠军、装载、屈服
【点评】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①从字音区别。②从字形区别。③从字义区别。④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
(2024六上·海丰期中) 选词填空。(不重复)
偶然 恍然 依然 竟然 截然 毅然
3.已是三月,天气   很冷,真奇怪。
4.为了集体的利益,小陈   拆掉了新建的房子。
5.谁都没有料到,他   会做出这种事情。
6.在科学领域里,“   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7.有时,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   大悟。
8.我没想到两位老师的观点   不同。
【答案】3.依然
4.毅然
5.竟然
6.偶然
7.恍然
8.截然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点评】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可凭借句意做出选择。
3.“已是三月” 本应天气转暖,但 “很冷”,强调情况没有改变,“依然” 表示照往常、依旧,符合语境,故填 “依然”。
故答案为:依然
4.“为了集体的利益” 拆掉新房,体现了小陈坚决、果断的态度,“毅然” 指坚决地、毫不犹豫地,符合语境,故填 “毅然”。
故答案为:毅然
5.“谁都没有料到” 说明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竟然” 表示出乎意料,符合语境,故填 “竟然”。
故答案为:竟然
6.“机遇” 具有不确定性,“偶然” 指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符合 “机遇” 的特点,故填 “偶然”。
故答案为:偶然
7.“换个角度思考就会…… 大悟”,“恍然大悟” 是固定搭配,指忽然明白,故填 “恍然”。
故答案为:恍然
8.“观点…… 不同” 强调差异明显,“截然” 表示界限分明、完全,符合 “观点不同” 的程度,故填 “截然”。
故答案为:截然
9.(2024六上·海丰期中) 将成语补充完整
   高   下       所以    露无   
      一发    飘   舞       眈眈
【答案】居;临;忘;乎;暴;遗;千;钧;襟;带;虎;视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居高临下:“居” 指处在,“临” 指面对,意为处在高处,俯视下方,形容占据有利地势。忘乎所以:“忘” 指忘记,“乎” 为文言虚词,意为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而忘记了一切。暴露无遗:“暴” 指显露,“遗” 指遗漏,意为全部暴露出来,没有一点遗漏。千钧一发:“千钧” 形容重量极大,“一发” 指一根头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襟飘带舞:“襟” 指衣襟,“带” 指裙带,形容衣襟和裙带随风飘动。虎视眈眈:“虎视” 指像老虎一样注视,“眈眈” 形容注视的样子,意为贪婪而凶狠地注视着。
故答案为:居、临、忘、乎、暴、遗、千、钧、襟、带、虎、视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补充词语。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2024六上·海丰期中) 按要求做题。
10.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缩句)
11.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温暖而舒适。(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12.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13.他轻声说:“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改为转述句)
14.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热烈的阻击。(原句修改病句)
【答案】10.故宫博物院是建筑群。
11.虽然外面又黑又冷,但是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12.我们小时候的玩具,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做的。
13.他轻声说,他知道我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
14.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猛烈的阻击。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关联词;缩句
【解析】【点评】考查修改病句、改写句子、关联词、缩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10.缩句需保留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删去修饰成分。原句中 “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 是修饰 “建筑群” 的定语,应删去,故缩句为 “故宫博物院是建筑群”。
故答案为:故宫博物院是建筑群。
11.两个句子 “外面又黑又冷” 与 “这间渔家的小屋里温暖而舒适” 存在转折关系(前者描述外部环境恶劣,后者描述内部环境良好),因此选用 “虽然…… 但是……” 连接,使句子逻辑清晰,即 “虽然外面又黑又冷,但是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故答案为:虽然外面又黑又冷,但是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12.双重否定句通过两个否定词表达肯定意思,语气比陈述句更强烈。原句 “都是自己做的” 是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时,用 “没有一个不是” 替换 “都”,即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做的”,既保留原意,又增强了语气。
故答案为:我们小时候的玩具,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做的。
13.直接引语改转述句需调整人称和标点:去掉引号,冒号改为逗号;第一人称 “我” 改为第三人称 “他”,第二人称 “你” 根据语境改为 “我”。原句修改后为 “他轻声说,他知道我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符合转述句的规范。
故答案为:他轻声说,他知道我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
14.原句 “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热烈的阻击” 中,“热烈” 用词不当。“热烈” 多形容情绪高涨、气氛活跃(如 “热烈的掌声”),而形容炮火的猛烈程度应使用 “猛烈”,修改后为 “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猛烈的阻击”,词语搭配合理。
故答案为: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猛烈的阻击。
(2024六上·海丰期中) 积累运用
15.《七律·长征》中总领全文的两句诗是:    ,    。
16.《穷人》的作者是   国作家   ,其代表作有《   》、《   》等。
17.等闲识得东风面,   。
18.曹植写的爱国诗句是    ,    。
19.   ,江清月近人。
【答案】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6.俄;列夫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
17.万紫千红总是春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野旷天低树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要求我们对考查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对于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注意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对于语文的知识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15.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诗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诗展开叙事抒情,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故答案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6.列夫 托尔斯泰是 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战争与和平》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众多人物的命运;《安娜 卡列尼娜》则通过贵族妇女安娜的悲剧,探讨了爱情、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这些作品均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故答案为:俄、列夫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
1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故答案为:万紫千红总是春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两汉曹植的《白马篇》。诗句的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此句气势慷慨激昂,歌颂了武艺高强的青年英雄,表现出英雄们精忠报国的志向,体现出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故答案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此句出自《宿建德江》,作者是孟浩然。
故答案为:野旷天低树
(2024六上·海丰期中)课内阅读
草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____,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____的小鸟。走了许久,远 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 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 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 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20.在文段横线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1.“一百五十里”在文段中连续出现,这里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 是   。
2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C.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2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蒙古人民(  )的特点。
A.爱美天性 B.热情好客 C.能骑善射
【答案】20.洒脱;忽飞忽落
21.反复;突出草原的辽阔。
22.B
23.B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学生的课内阅读,培养学生课内阅读,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20.“草原上行车十分____”,结合语境,草原广阔无垠,行车没有固定路线限制,“洒脱”(自然不拘束)能准确体现这种自由随意的状态,故填 “洒脱”。形容小鸟的状态,“忽飞忽落” 生动描绘了小鸟在草原上时而飞翔、时而落下的灵动画面,符合初入草原时的景象,故填 “忽飞忽落”。
故答案为:洒脱;忽飞忽落
21.“一百五十里” 连续出现,属于反复的修辞手法(有意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或句子,以突出强调)。作用:通过重复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直观地强调了草原地域的辽阔,让读者感受到草原一望无际的特点。
故答案为:反复、突出草原的辽阔。
22.A选项:将 “河” 比作 “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如”,是比喻句。B选项:“像被一阵风吹来的” 中的 “像” 表示推测或状态描述,并非比喻(没有明确的喻体),只是形容马群出现得突然,不是比喻句。C选项:将 “穿着各色衣裳、群马疾驰的人们” 比作 “一条彩虹”,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像”,是比喻句。
故答案为:B
23.文中画线句 “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体现了蒙古人民在客人到来时,主动远迎、热情引导的态度,鲜明地表现了他们热情好客的特点。
故答案为:B
(2024六上·海丰期中)课外阅读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那 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 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 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 声音有些发颤(chàn zhàn)。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 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 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 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 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工作人员又心疼, 又着(zhuó zháo)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 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 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24.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5.照样子,写词语。
雷声隆隆:   
彬彬有礼:   
26.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7.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28.“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
【答案】24.chàn;zháo
25.风尘仆仆、小心翼翼;栩栩如生、津津有味
26.强调“负过伤”,说明周总理右手不便,而他不时抬起的恰恰是他“负过伤的右臂”,表现了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礼遇与尊重。
27.第2自然段既写了送行的群众,又写了送行群众的个人,尤其写了周总理。不仅说明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更说明了周总理以其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举动,影响着周围的群众。
28.“群众也在淋雨”是周恩来总理说的话。用他的话作为文章题目,表现了周总理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和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收获知识。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
24.“颤” 应读 “chàn”,意思是:颤动;发抖。“着” 应读 “zháo”,意思是:焦虑、急躁 。
故答案为:chàn;zháo
25.考查了仿写词语,“雷声隆隆” 是 ABCC 式词语,类似的还有 “气喘吁吁”“波光粼粼”“白发苍苍” 等。“彬彬有礼” 是 AABC 式词语,类似的有 “滔滔不绝”“翩翩起舞”“井井有条” 等。
故答案为:风尘仆仆、小心翼翼、栩栩如生、津津有味
26.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文中画线句子 “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强调 “负过伤”,突出了周总理即便右臂不便,但依然不顾自身情况,频繁地向群众招手致意,这一细节充分表现了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与热爱,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回应群众的热情,让群众感受到他的亲切与关怀。
故答案为:强调“负过伤”,说明周总理右手不便,而他不时抬起的恰恰是他“负过伤的右臂”,表现了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礼遇与尊重。
27.场面描写的好处:第2自然段中,“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 等语句是对送行群体的描写,而 “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等则是对周总理个人的描写。这样既关注群体又关注个人的写法,从整体上展现了送行时的场景氛围,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的文明素养和礼仪风范。同时,通过对周总理具体行为的刻画,如他拒绝打伞、坚持与群众一起淋雨等,突出了周总理以身作则、关爱群众的高尚品质,也说明了周总理的行为对周围群众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个人。
故答案为:第2自然段既写了送行的群众,又写了送行群众的个人,尤其写了周总理。不仅说明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更说明了周总理以其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举动,影响着周围的群众。
28.对文章题目的理解:“群众也在淋雨” 是周恩来总理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首先,它是文章的核心内容,直接点明了文章的关键情节,即周总理在雨中与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其次,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周总理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通过这个题目,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起到了突出主题、升华主旨的作用。此外,这个题目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情感共鸣,让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文章中周总理的具体事迹和他与群众之间的深厚情感。
故答案为:“群众也在淋雨”是周恩来总理说的话。用他的话作为文章题目,表现了周总理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和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
29.(2024六上·海丰期中)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美。”生活 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你都发现了生活中哪些美丽的场景?
请以“最美丽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补充题目时,可以参考诸如“心灵”“语 言”“瞬间”“画面”“风景”等。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答案】最美丽的风景 “桂林山水甲天下,九寨山水甲桂林。”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去了人间仙境——九寨沟。
九寨沟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羌自治州,距九寨沟县城30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这里气候宜人,景色秀美,是世界级自然遗产保护区,5A世界级风景区。每天,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成千上万,络绎不绝。
九寨沟的天空明净瓦蓝,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空中,缕缕白云犹如棉花糖,随手可摘,这里空气清新自然,令人神清气爽。
早上,我们坐上观光车,首先到达了长海,远远望去,长海掩映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像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恋人身旁,喃喃低语。长海四周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婉转歌唱。岸边绿油油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一阵微风吹来,海面波光粼粼,晶莹通透,像一片片孔雀羽毛覆盖在海面。我被这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仿佛走进了梦幻般的仙境。“咔嚓、咔嚓”我被一阵阵相机声惊醒,再向海面望去,此时的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海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秀丽的山峰,鱼儿在空中穿梭,鸟儿在水中飞翔,形成了一幅奇特的山水画卷。让我与游客们驻足观望,久久不愿离去。
跟随观光车,我们还浏览了箭竹海、五花海、老虎海等景点。这里的海,是那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静,静得与世无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清澈,清澈得毫无杂质,这里的海,是那样幽蓝,蓝得像一块无瑕的宝石,而珍珠滩瀑布却是另一番景象。
珍珠滩瀑布、高21米、宽270米、是悬崖上面的泉水,喷涌而下,溅出—粒粒水珠,这些水珠似断了线的珍珠,撒落在空中,珍珠滩瀑布因此得名,整个瀑布看起来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恰如狂龙发怒,水声震耳欲聋,这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不得不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案叫绝!诺日郎瀑布也十分壮观,84版西游记的部分片段就是在此拍摄的,怎么样,你想来游九寨沟吗
我爱九寨沟,更爱这里的山山水水,因为这里风景独好。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题目为”最美丽的 ”。补题是写作的第一步,需要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参考方向(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或自身生活体验来补充,使题目完整且具有可写性。补题时应选择自己熟悉且能体现“美丽”特质的内容,例如“最美丽的瞬间”“最美丽的心灵”最美丽的风景”等,这样更容易找到具体的素材和情感切入点。接下来是审题立意。“美丽”在这里不仅指外在的视觉美感,更强调内在的情感价值、精神品质或深刻的意义。无论选择哪个补题方向,都要围绕“美丽”的内涵展开,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如感动、温暖、敬佩等。然后是选材构思。选材要真实具体,优先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事例,这样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例如,若补题为“最美丽的瞬间”,可选取生活中一个感人的场景,如陌生人的帮助、家人的关爱、同学间的互助等;若补题为“最美丽的心灵”,可描写一个具有善良、勇敢、无私等品质的人物。谋篇布局方面,文章结构一般可分为三部分:开头点明题目,引出要写的“美丽”对象;中间部分详细叙述具体事例,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环境等细节描写展现“美丽”的过程和场景;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点明“美丽”带来的感悟或影响。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内容具体,字数不少于450字。同时,要避免内容空洞,通过具体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美丽”的真实存在。
【点评】这篇文章小作者带我们游览了美丽的九寨沟,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语言十分优美,还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多种修辞,使得文章生动、具体、形象,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1 / 1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附城镇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1.(2024六上·海丰期中) 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shāo wēi yōu yǎ gē da páo xiào péng pài
xuán yá jiǎn yuè pí juàn jǔ sàng kū wěi
2.(2024六上·海丰期中) 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磁    寇    裁    屉   
滋    冠    载    屈   
(2024六上·海丰期中) 选词填空。(不重复)
偶然 恍然 依然 竟然 截然 毅然
3.已是三月,天气   很冷,真奇怪。
4.为了集体的利益,小陈   拆掉了新建的房子。
5.谁都没有料到,他   会做出这种事情。
6.在科学领域里,“   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7.有时,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   大悟。
8.我没想到两位老师的观点   不同。
9.(2024六上·海丰期中) 将成语补充完整
   高   下       所以    露无   
      一发    飘   舞       眈眈
(2024六上·海丰期中) 按要求做题。
10.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缩句)
11.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温暖而舒适。(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12.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13.他轻声说:“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改为转述句)
14.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热烈的阻击。(原句修改病句)
(2024六上·海丰期中) 积累运用
15.《七律·长征》中总领全文的两句诗是:    ,    。
16.《穷人》的作者是   国作家   ,其代表作有《   》、《   》等。
17.等闲识得东风面,   。
18.曹植写的爱国诗句是    ,    。
19.   ,江清月近人。
(2024六上·海丰期中)课内阅读
草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____,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____的小鸟。走了许久,远 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 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 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 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20.在文段横线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1.“一百五十里”在文段中连续出现,这里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 是   。
2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C.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2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蒙古人民(  )的特点。
A.爱美天性 B.热情好客 C.能骑善射
(2024六上·海丰期中)课外阅读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那 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 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 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 声音有些发颤(chàn zhàn)。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 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 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 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 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工作人员又心疼, 又着(zhuó zháo)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 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 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24.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5.照样子,写词语。
雷声隆隆:   
彬彬有礼:   
26.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7.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28.“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
29.(2024六上·海丰期中)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美。”生活 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你都发现了生活中哪些美丽的场景?
请以“最美丽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补充题目时,可以参考诸如“心灵”“语 言”“瞬间”“画面”“风景”等。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稍微;幽雅;疙瘩;咆哮;澎湃;悬崖;检阅;疲倦;沮丧;枯萎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稍微”的“稍”是左右结构,偏旁是:“禾”,不要写成“稍为”;“幽雅”不要写成“优雅”;“疙瘩”的部首是:疒,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圪垯”;“咆哮”的偏旁都是:口,是左右结构;“澎湃”都是左右结构,偏旁是:氵,注意“悬崖”不要写成“悬涯”;“检阅”不要写成“检越”,“疲倦”的“倦”是左右结构;“沮丧”不要写成“且丧”;“枯萎”的“萎”偏旁是:艹,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枯委”。
故答案为:稍微;幽雅;疙瘩;咆哮;澎湃;悬崖;检阅;疲倦;沮丧;枯萎
【点评】看拼音写汉字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答案】磁铁;日寇;裁员;抽屉;滋润;冠军;装载;屈服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为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如“磁”与“滋”,音不同,部首不同,义不同。磁: 某些物质能吸引铁、镍、钴等金属的性能。 可组词“磁铁”。滋: 生长、繁殖。可组词“滋润”。
故答案为:磁铁、日寇、裁员、抽屉、滋润、冠军、装载、屈服
【点评】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①从字音区别。②从字形区别。③从字义区别。④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
【答案】3.依然
4.毅然
5.竟然
6.偶然
7.恍然
8.截然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点评】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可凭借句意做出选择。
3.“已是三月” 本应天气转暖,但 “很冷”,强调情况没有改变,“依然” 表示照往常、依旧,符合语境,故填 “依然”。
故答案为:依然
4.“为了集体的利益” 拆掉新房,体现了小陈坚决、果断的态度,“毅然” 指坚决地、毫不犹豫地,符合语境,故填 “毅然”。
故答案为:毅然
5.“谁都没有料到” 说明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竟然” 表示出乎意料,符合语境,故填 “竟然”。
故答案为:竟然
6.“机遇” 具有不确定性,“偶然” 指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符合 “机遇” 的特点,故填 “偶然”。
故答案为:偶然
7.“换个角度思考就会…… 大悟”,“恍然大悟” 是固定搭配,指忽然明白,故填 “恍然”。
故答案为:恍然
8.“观点…… 不同” 强调差异明显,“截然” 表示界限分明、完全,符合 “观点不同” 的程度,故填 “截然”。
故答案为:截然
9.【答案】居;临;忘;乎;暴;遗;千;钧;襟;带;虎;视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居高临下:“居” 指处在,“临” 指面对,意为处在高处,俯视下方,形容占据有利地势。忘乎所以:“忘” 指忘记,“乎” 为文言虚词,意为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而忘记了一切。暴露无遗:“暴” 指显露,“遗” 指遗漏,意为全部暴露出来,没有一点遗漏。千钧一发:“千钧” 形容重量极大,“一发” 指一根头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襟飘带舞:“襟” 指衣襟,“带” 指裙带,形容衣襟和裙带随风飘动。虎视眈眈:“虎视” 指像老虎一样注视,“眈眈” 形容注视的样子,意为贪婪而凶狠地注视着。
故答案为:居、临、忘、乎、暴、遗、千、钧、襟、带、虎、视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补充词语。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答案】10.故宫博物院是建筑群。
11.虽然外面又黑又冷,但是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12.我们小时候的玩具,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做的。
13.他轻声说,他知道我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
14.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猛烈的阻击。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关联词;缩句
【解析】【点评】考查修改病句、改写句子、关联词、缩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10.缩句需保留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删去修饰成分。原句中 “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 是修饰 “建筑群” 的定语,应删去,故缩句为 “故宫博物院是建筑群”。
故答案为:故宫博物院是建筑群。
11.两个句子 “外面又黑又冷” 与 “这间渔家的小屋里温暖而舒适” 存在转折关系(前者描述外部环境恶劣,后者描述内部环境良好),因此选用 “虽然…… 但是……” 连接,使句子逻辑清晰,即 “虽然外面又黑又冷,但是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故答案为:虽然外面又黑又冷,但是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12.双重否定句通过两个否定词表达肯定意思,语气比陈述句更强烈。原句 “都是自己做的” 是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时,用 “没有一个不是” 替换 “都”,即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做的”,既保留原意,又增强了语气。
故答案为:我们小时候的玩具,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做的。
13.直接引语改转述句需调整人称和标点:去掉引号,冒号改为逗号;第一人称 “我” 改为第三人称 “他”,第二人称 “你” 根据语境改为 “我”。原句修改后为 “他轻声说,他知道我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符合转述句的规范。
故答案为:他轻声说,他知道我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
14.原句 “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热烈的阻击” 中,“热烈” 用词不当。“热烈” 多形容情绪高涨、气氛活跃(如 “热烈的掌声”),而形容炮火的猛烈程度应使用 “猛烈”,修改后为 “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猛烈的阻击”,词语搭配合理。
故答案为: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猛烈的阻击。
【答案】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6.俄;列夫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
17.万紫千红总是春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野旷天低树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要求我们对考查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对于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注意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对于语文的知识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15.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诗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诗展开叙事抒情,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故答案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6.列夫 托尔斯泰是 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战争与和平》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众多人物的命运;《安娜 卡列尼娜》则通过贵族妇女安娜的悲剧,探讨了爱情、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这些作品均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故答案为:俄、列夫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
1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故答案为:万紫千红总是春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两汉曹植的《白马篇》。诗句的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此句气势慷慨激昂,歌颂了武艺高强的青年英雄,表现出英雄们精忠报国的志向,体现出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故答案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此句出自《宿建德江》,作者是孟浩然。
故答案为:野旷天低树
【答案】20.洒脱;忽飞忽落
21.反复;突出草原的辽阔。
22.B
23.B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学生的课内阅读,培养学生课内阅读,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20.“草原上行车十分____”,结合语境,草原广阔无垠,行车没有固定路线限制,“洒脱”(自然不拘束)能准确体现这种自由随意的状态,故填 “洒脱”。形容小鸟的状态,“忽飞忽落” 生动描绘了小鸟在草原上时而飞翔、时而落下的灵动画面,符合初入草原时的景象,故填 “忽飞忽落”。
故答案为:洒脱;忽飞忽落
21.“一百五十里” 连续出现,属于反复的修辞手法(有意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或句子,以突出强调)。作用:通过重复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直观地强调了草原地域的辽阔,让读者感受到草原一望无际的特点。
故答案为:反复、突出草原的辽阔。
22.A选项:将 “河” 比作 “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如”,是比喻句。B选项:“像被一阵风吹来的” 中的 “像” 表示推测或状态描述,并非比喻(没有明确的喻体),只是形容马群出现得突然,不是比喻句。C选项:将 “穿着各色衣裳、群马疾驰的人们” 比作 “一条彩虹”,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像”,是比喻句。
故答案为:B
23.文中画线句 “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体现了蒙古人民在客人到来时,主动远迎、热情引导的态度,鲜明地表现了他们热情好客的特点。
故答案为:B
【答案】24.chàn;zháo
25.风尘仆仆、小心翼翼;栩栩如生、津津有味
26.强调“负过伤”,说明周总理右手不便,而他不时抬起的恰恰是他“负过伤的右臂”,表现了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礼遇与尊重。
27.第2自然段既写了送行的群众,又写了送行群众的个人,尤其写了周总理。不仅说明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更说明了周总理以其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举动,影响着周围的群众。
28.“群众也在淋雨”是周恩来总理说的话。用他的话作为文章题目,表现了周总理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和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收获知识。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
24.“颤” 应读 “chàn”,意思是:颤动;发抖。“着” 应读 “zháo”,意思是:焦虑、急躁 。
故答案为:chàn;zháo
25.考查了仿写词语,“雷声隆隆” 是 ABCC 式词语,类似的还有 “气喘吁吁”“波光粼粼”“白发苍苍” 等。“彬彬有礼” 是 AABC 式词语,类似的有 “滔滔不绝”“翩翩起舞”“井井有条” 等。
故答案为:风尘仆仆、小心翼翼、栩栩如生、津津有味
26.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文中画线句子 “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强调 “负过伤”,突出了周总理即便右臂不便,但依然不顾自身情况,频繁地向群众招手致意,这一细节充分表现了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与热爱,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回应群众的热情,让群众感受到他的亲切与关怀。
故答案为:强调“负过伤”,说明周总理右手不便,而他不时抬起的恰恰是他“负过伤的右臂”,表现了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礼遇与尊重。
27.场面描写的好处:第2自然段中,“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 等语句是对送行群体的描写,而 “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等则是对周总理个人的描写。这样既关注群体又关注个人的写法,从整体上展现了送行时的场景氛围,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的文明素养和礼仪风范。同时,通过对周总理具体行为的刻画,如他拒绝打伞、坚持与群众一起淋雨等,突出了周总理以身作则、关爱群众的高尚品质,也说明了周总理的行为对周围群众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个人。
故答案为:第2自然段既写了送行的群众,又写了送行群众的个人,尤其写了周总理。不仅说明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更说明了周总理以其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举动,影响着周围的群众。
28.对文章题目的理解:“群众也在淋雨” 是周恩来总理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首先,它是文章的核心内容,直接点明了文章的关键情节,即周总理在雨中与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其次,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周总理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通过这个题目,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起到了突出主题、升华主旨的作用。此外,这个题目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情感共鸣,让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文章中周总理的具体事迹和他与群众之间的深厚情感。
故答案为:“群众也在淋雨”是周恩来总理说的话。用他的话作为文章题目,表现了周总理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和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
29.【答案】最美丽的风景 “桂林山水甲天下,九寨山水甲桂林。”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去了人间仙境——九寨沟。
九寨沟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羌自治州,距九寨沟县城30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这里气候宜人,景色秀美,是世界级自然遗产保护区,5A世界级风景区。每天,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成千上万,络绎不绝。
九寨沟的天空明净瓦蓝,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空中,缕缕白云犹如棉花糖,随手可摘,这里空气清新自然,令人神清气爽。
早上,我们坐上观光车,首先到达了长海,远远望去,长海掩映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像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恋人身旁,喃喃低语。长海四周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婉转歌唱。岸边绿油油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一阵微风吹来,海面波光粼粼,晶莹通透,像一片片孔雀羽毛覆盖在海面。我被这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仿佛走进了梦幻般的仙境。“咔嚓、咔嚓”我被一阵阵相机声惊醒,再向海面望去,此时的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海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秀丽的山峰,鱼儿在空中穿梭,鸟儿在水中飞翔,形成了一幅奇特的山水画卷。让我与游客们驻足观望,久久不愿离去。
跟随观光车,我们还浏览了箭竹海、五花海、老虎海等景点。这里的海,是那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静,静得与世无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清澈,清澈得毫无杂质,这里的海,是那样幽蓝,蓝得像一块无瑕的宝石,而珍珠滩瀑布却是另一番景象。
珍珠滩瀑布、高21米、宽270米、是悬崖上面的泉水,喷涌而下,溅出—粒粒水珠,这些水珠似断了线的珍珠,撒落在空中,珍珠滩瀑布因此得名,整个瀑布看起来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恰如狂龙发怒,水声震耳欲聋,这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不得不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案叫绝!诺日郎瀑布也十分壮观,84版西游记的部分片段就是在此拍摄的,怎么样,你想来游九寨沟吗
我爱九寨沟,更爱这里的山山水水,因为这里风景独好。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题目为”最美丽的 ”。补题是写作的第一步,需要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参考方向(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或自身生活体验来补充,使题目完整且具有可写性。补题时应选择自己熟悉且能体现“美丽”特质的内容,例如“最美丽的瞬间”“最美丽的心灵”最美丽的风景”等,这样更容易找到具体的素材和情感切入点。接下来是审题立意。“美丽”在这里不仅指外在的视觉美感,更强调内在的情感价值、精神品质或深刻的意义。无论选择哪个补题方向,都要围绕“美丽”的内涵展开,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如感动、温暖、敬佩等。然后是选材构思。选材要真实具体,优先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事例,这样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例如,若补题为“最美丽的瞬间”,可选取生活中一个感人的场景,如陌生人的帮助、家人的关爱、同学间的互助等;若补题为“最美丽的心灵”,可描写一个具有善良、勇敢、无私等品质的人物。谋篇布局方面,文章结构一般可分为三部分:开头点明题目,引出要写的“美丽”对象;中间部分详细叙述具体事例,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环境等细节描写展现“美丽”的过程和场景;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点明“美丽”带来的感悟或影响。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内容具体,字数不少于450字。同时,要避免内容空洞,通过具体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美丽”的真实存在。
【点评】这篇文章小作者带我们游览了美丽的九寨沟,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语言十分优美,还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多种修辞,使得文章生动、具体、形象,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