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1.(2024六上·四会期中)读拼音写汉字。
gē da zāo gāo páo xiào
xuán yá diǎn zhuì yī shang
2.(2024六上·四会期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蒙古包(méng) 稍微(shāo) 漆黑(qī) 花蕾(lěi)
B.高鹊(què) 绷得紧(bēng) 妩媚(wù) 参差(cén)
C.单薄(báo) 衣襟(jīn) 折回来(zhé) 皱眉(zòu)
D.歼灭(qiān) 苔藓(tái) 矗立(chù) 着陆(zhuó)
3.(2024六上·四会期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千里    色欲流 襟飘带    平   无味
顾影自    心   神往 横七   八 嫦娥   月
技高一    全神   注 斩钉   铁 居高   下
4.(2024六上·四会期中)查字典填空。
“裁”是 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 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裁”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筹划,设计;②消减, 去掉一部分;③决定,判断。给下列词语中的“裁”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别出心裁   裁军   裁判   
(2024六上·四会期中)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5.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6.金涉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7.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8.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欲睡。   
(2024六上·四会期中) 按要求写句子。
9.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10.水渐渐浸过了人们的腰。(改为拟人句)
1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修改病句)
12.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缩句)
13.会场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14.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要加班,你自己做晚饭。”(改为转述句)
(2024六上·四会期中)积累与运用。
15.《七律·长征》中“   ,   ”统领全诗。
16.《宿建德江》中描写月夜绿色的诗句是“   ,   。”
17.宋代陆游的爱国的名句是“   ”我还能写出一组课外积累的爱国名句是   。
18.郝副营长为了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为了让下一代过上幸福的生活,英勇献身了。我想用曹植的“   ,   ”来缅怀他。
19.我会写关于丁香花的古诗词“   ,   。”
(2024六上·四会期中)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悠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人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0.这段话选自《   》,作者是   。
2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
22.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无边的绿毯”是指   ,“白色的大花”是指   。
23.用波浪线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拟人句。
24.选段中表示绿的范围广的词语是   ,表示绿的程度深的词语是   。
25.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新鲜   晴朗   舒适   瑰丽   
(2024六上·四会期中)课外阅读
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
我们从山脚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只见苍翠翠柏遮天蔽日,一束束光柱和山涧弥漫的晨雾交映在一起,形成无数个五彩的光环,叫不出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生机。
半山腰有一块草地,“油炸豆腐下”“麻辣豆腐脑”……个体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给游人增添了无限乐趣,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领略乐山小吃的风味。
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眺望四周景色。两面的峨眉山仿佛近在咫尺,大渡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马路笔直,高楼林立,高低不一,层层堆叠;往南是宽阔的马路,通向五通桥。
我站在乐山上,真是太美了!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26.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宽阔   增添   眺望   乐趣   
27.在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下来:   、   
28.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按从   →   →   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
29.作者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   、   ,北面的   ,南面的   通向   。
30.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31.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32.(2024六上·四会期中)提示:请选取一个场景,或一个运动会,或一个联欢会,或一次活动,按时间顺序,把场景写具体,写生动,题目自拟。要求语句通顺,字数5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疙瘩;糟糕;咆哮;悬崖;点缀;衣裳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糟糕”的“糟”不要写成形近字“槽”,“悬崖”的“崖”不要写成形近字“涯”,“点缀”的“缀”不要写成形近字“辍”,“衣裳”的“裳”不要写成形近字“常”。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疙瘩;糟糕;咆哮;悬崖;点缀;衣裳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蒙古包(méng改 měng )
B:正确
C:单薄(báo改bó ) 皱眉(zòu改 zhòu )
D:歼灭(qiān改 jiān )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答案】碧;翠;舞;淡;怜;往;竖;奔;筹;贯;截;临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考查了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一碧千里:意思是形容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翠色欲流:形容翠绿的颜色浓郁到仿佛要流淌出来,通常用于描绘极致的绿色景象,如草原或茂密植被。襟飘带舞:意思是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形容轻快飘逸的姿态或景象。平淡无味:本义指事物质性平和无特殊味道,后衍生为描述事物缺乏特色、过于普通的贬义用法。顾影自怜:指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心驰神往:形容对向往的事物或地方产生强烈渴慕,心神完全沉浸其中。横七竖八:形容物体或人物杂乱无序、纵横交错的状态,常用于描述缺乏条理的场景。嫦娥奔月:讲述了后羿之妻嫦娥因偷食仙药飞向月亮的故事,象征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美好向往。技高一筹:指在技能或技艺方面比他人更胜一筹,具体释义为:通过更专业的技能或更高明的技艺,在比较中占据优势地位。全神贯注:指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居高临下:指占据高处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势或地位,也可引申为以优越姿态对待他人。
故答案为:碧、翠、舞、淡、怜、驰、竖、奔、筹、贯、截、临
【点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很好的记忆,理解了成语和使用环境,这样才不容易出错,熟能生巧。
4.【答案】半包围;C;cái;衣;6;①
【知识点】字义;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裁"读音“cái”,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C”,再查音节“cái”;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衣”部,再查6画。“别出心裁”意思是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故选④。“裁军”意思是裁减军队和军事装备。故选②。“裁判"意思是裁定或判决。故选③。
故答案为:半包围、C、cái、衣、6、④、②、③
【点评】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答案】5.比喻
6.对偶
7.夸张
8.排比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5.本句将“河”比作“玻璃的带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比喻
6.“金沙水"对“大渡桥”,“拍”对“横”,“云崖”对“铁索”,“暖”对“寒”,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对偶
7.“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形容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气势很足,动摇了山河,夸大了声音的气势,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夸张
8.“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几个句子的结构相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排比
【答案】9.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就太平淡无味了。
10.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1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
12.心情融成欢呼。
13.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14.妈妈对我说,她今天晚上要加班,要我自己做晚饭。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缩句
【解析】【点评】考查了句子转换、缩句、修改病句等。语句改写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9.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岂……吗?”。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删掉:不 。
故答案为: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就太平淡无味了。
10.1.分析原句结构:加点部分“放肆地舔”为“副词+地+拟人化动词”结构,赋予水人格化特征。
2.提炼仿写要点:需保持“形容词+地+拟人化动作”的格式,选择与主体事物特性相符的动词。
3.选择描写对象:选取自然现象(如风、火)或生活物品作为描写主体。
4.构建拟人动作:根据事物特性搭配动作(如狂风“推操”、火焰“吞噬”),保持动作与事物的逻辑关联性
故答案为: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11.原句存在句式杂糅,将“的作者是”和“写的”两种表达方式混杂使用。修改时应选择其中一种表达方式,避免重复。因此,可以将句子修改为“《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
故答案为:《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
1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删掉“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一阵热烈的”这些修饰限制的成分。
故答案为:心情融成欢呼。
13.本题主要考查改写句子。将句子改为夸张句,主要是通过夸大事实的方式来增强描述的效果。本句中应把掌声夸大化,只要合理即可。示例:会场上响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掌声。
故答案为: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14.本题考查改第三人称转述句的能力,先把“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前引号以及后面的后引号删除,然后把“说”后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她”,“你”改成“要我”。
故答案为:妈妈对我说,她今天晚上要加班,要我自己做晚饭。
【答案】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7.位卑未敢忘忧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运用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识记理解和积累。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15.《七律·长征》这首诗是毛泽东在红军战土越过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创作的,首联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展现了红军战士面对艰巨挑战时展现出的英勇无畏与大气磅礴。跟着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分别描绘了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红军战士如何以坚定的信念、超凡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去征服这些困难。所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是全诗的核心和灵魂,它统领着全诗的内容和情感,引导读者理解和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和艰辛。书写时注意“难”"等”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6.《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他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夜景图。全诗如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其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诗句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此句通过“野旷”与“天低树”的对比,展现了旷野的辽阔与天空的深远。还通过“江清”与“月近人”的描绘,展现了江水的清敲与月亮的亲近。书写时注意“野"“树”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7.写出陆游的爱国名句即可,示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出一句课外积累的爱国名句,示例: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故答案为:位卑未敢忘忧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白马篇》,译文: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郝副营长是著名作家王愿坚的作品《灯光》的人物,主要写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再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是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在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句诗,正是对郝副营长英勇献身精神的最好诠释。书写时注意“捐”“躯”“难”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写出关于丁香花的古诗词即可。示例: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涎香。
故答案为: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答案】20.草原;老舍
2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22.比喻;草原;羊群
2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4.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25.清鲜;明朗;舒服;奇丽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将草原的自然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以诗意的语言和细致的观察,呈现出草原清新的空气、明朗的天空和无边的绿色,将读者带入一个使人愉悦和沉醉的境界。文章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草原的画面栩栩如生,传达了作者对草原美丽风光的赞美之情。整体上,文章流畅自然,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美感,让人感受到草原的辽阔与生机。
20.本题考查作家作品。阅读可知,本段文字出自老舍的散文《草原》。
故答案为:草原、老舍
2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中心句是能够概括整段话主要内容的句子。通过阅读这段文本,可知这段文本主要内容是:描绘了明朗的天空、四面的小丘、移动的羊群、欲流的翠色、静立的骏马和大牛等,构成了一碧干里的草原风光。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草原的美景以及作者身处草原的感受,而“在天底下,一碧干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能够很好地概括草原的整体特点,是整段话围绕的核心内容。
故答案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2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结合画线句子“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可知,句中把“羊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把“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突出了草原的美丽和广阔,以及羊群在草原上的动态美。
故答案为:比喻、草原、羊群
23.本题考查找句子。拟人句是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在这段文字中“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一句,“回味”是人才有的行为,这里用于骏马和大牛,属于拟人句。而且这段文字中只有这一句拟人句。
故答案为: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4.本题考查找关键词。通过阅读文本可知表示绿的范围广的词语是“一碧干里”,形容在一片广阔的范围内都是绿色。通过阅读文本可知表示绿的程度深的词语是“翠色欲流”,表示绿得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程度很深。
故答案为: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25.本题考查找近义词。“新鲜”的意思是清新、洁净,近义词有:别致、稀罕、新奇、稀奇、清新、鲜美、簇新、崭新、奇怪等。结合句子“空气是那么清鲜"可知,文中与其相近为“清鲜”。“明朗”的意思是光线充足;明亮。近义词有:明亮、晴朗等。结合句子“天空是那么明朗"可知,文中的近义词是“晴朗”。“舒适”的意思是舒服。近义词有:舒畅、安闲、称心、写意、安适等。结合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可知,文中的近义词为“舒服”。“瑰丽”的意思是异常美丽。近义词有:璀璨、绮丽、奇丽、秀丽、秀气、美艳等。结合句子“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可知,文中的近义词是“奇丽”。
故答案为:清鲜、明朗、舒服、奇丽
【答案】26.宽敞;添加;远眺;趣味
27.情不自禁;近在咫尺;此起彼伏
28.山脚;半山腰;山顶
29.峨眉山;大渡河;乐山城;马路;五通桥
30.第一自然段。
31.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知识点】写景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涵盖近义词辨析、成语积累、游览顺序梳理、信息提取、中心句概括及情感句分析等知识点。总的解题思路是先通读短文,理解主要内容,再根据各小题要求,结合文本信息进行分析作答。重难点在于准确提取文中关键信息、把握作者的写作顺序及理解文章主旨情感。
26.本题为词语积累题中的近义词辨析题。“宽阔"指面积大、范围广,其近义词“宽敞"意为宽阔、宽大,二者都有空间宽广的意思。“增添”表示增加、添加,近义词“添加”即指增加、增添,意思相近。“佑望”指从高处向远处看,近义词“远佑”意为向远处看,都强调看的远距离。“乐趣”指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近义词“趣味"意为使人感到愉快、有意思,二者都表达快乐的感受。
故答案为:宽敞、添加、远眺、趣味
27.本题为词语积累题中的成语筛选题。从文中第③段“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领略乐山小吃的风味"可找到成语“情不自禁”,该成语指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从文中第④段“西面的峨眉山仿佛近在咫尺"可找到成语"近在鹦尺",形容距离很近。
故答案为:情不自禁;近在咫尺;此起彼伏
28.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顺序的理解。阅读短文可知,第②段“我们从山脚沿着山路抬级而上”表明游览起点是山脚;第③段“半山腰有一块草地”说明游览到了半山腰;第④段“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表明到达了山顶。因此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按从山脚→半山腰→山顶的顺序介绍的。
故答案为:山脚、半山腰、山顶
29.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根据文中第④段“西面的峨眉山仿佛近在鹦尺,大渡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马路笔直.….….往南是宽阔的马路,通向五通桥”可知,作者站在山顶眺望,看到西面的峨眉山、大渡河,北面的乐山城,南面的马路通向五通桥。
故答案为:峨眉山、大渡河、乐山城、马路、五通桥
30.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文章第①段“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这句话总领全文,下文内容均是围绕此次游览乐山展开的具体描写,因此该句概括了全文主要内容。
故答案为: 第一自然段。
31.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文章结尾“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乐山及家乡的喜爱之情,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故答案为: 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32.【答案】 难忘的运动会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又到了,先是开幕式,各班都拿出了最精彩的节目:合唱,舞蹈,课本剧,时装表演等等,老师和同学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比赛了:有跳绳,扭呼啦圈,踢毽子,大脚板,还有两人三足……
我参加的项目也很多,最难忘的是200米。比赛开始了,我的脚直发抖,枪声一响,大家拔腿就跑,像箭一样冲出去。各班的啦啦队员们都在呐喊助威。加油!加油!!不一会儿,大家都气喘吁吁,累得满头大汗。我想:比赛得了第几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尽力了。我不仅喜欢跑,而且还喜欢扭呼啦圈。检录后,我们到了比赛现场,裁判员哨声一响,大家都纷纷扭起来,那些姿势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同学姿势优美,像杂技表演一样;有的像小鸟展翅飞翔;有的却连站都站不稳了,还有的差点摔了一跤。同学们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比赛!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次运动会,因为这里面有同学和老师的鼓励,还有我自己的努力和拼搏!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 “一次难忘的运动会” 写这类文章,离不开的就是场面描写,可以先写运动会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景。如果只有面的描写,文章就会不够具体、生动,重点也不会突出。因此要把面和点结合起来。如跑步、跳长绳、跳高、接力赛、跳远等,运动会结束了,除了那些精彩的镜头,更重要的是让你思考,给你启示吧。如果你将这些穿插其中或者写个这样的结尾段,那样你的文章就具有深度了!例如:经过这次运动会,我懂得了“众人同心、其力断金”的道理。未来的路还很长,目标将更高,我们将把体育运动场延伸拓展,在人生的运动场上做一名名副其实的运动健将,发扬逸仙精神,挥洒汗水和辛劳,奋斗拼搏,跟随时代的节奏奔跑,把未来创造……。在此基础上,加一个精彩的开头,你的文章一定很棒!比如: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欢快精彩的校运会。
【点评】写文章最重要的是真实,不能闭门造车,本文就具有这个特点。小作者自己参加了运动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不就是一篇成功的作文了吗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把握重点,把运动会的有趣和难忘的场面写得淋漓尽致。
1 / 1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1.(2024六上·四会期中)读拼音写汉字。
gē da zāo gāo páo xiào
xuán yá diǎn zhuì yī shang
【答案】疙瘩;糟糕;咆哮;悬崖;点缀;衣裳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糟糕”的“糟”不要写成形近字“槽”,“悬崖”的“崖”不要写成形近字“涯”,“点缀”的“缀”不要写成形近字“辍”,“衣裳”的“裳”不要写成形近字“常”。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疙瘩;糟糕;咆哮;悬崖;点缀;衣裳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2024六上·四会期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蒙古包(méng) 稍微(shāo) 漆黑(qī) 花蕾(lěi)
B.高鹊(què) 绷得紧(bēng) 妩媚(wù) 参差(cén)
C.单薄(báo) 衣襟(jīn) 折回来(zhé) 皱眉(zòu)
D.歼灭(qiān) 苔藓(tái) 矗立(chù) 着陆(zhuó)
【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蒙古包(méng改 měng )
B:正确
C:单薄(báo改bó ) 皱眉(zòu改 zhòu )
D:歼灭(qiān改 jiān )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2024六上·四会期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千里    色欲流 襟飘带    平   无味
顾影自    心   神往 横七   八 嫦娥   月
技高一    全神   注 斩钉   铁 居高   下
【答案】碧;翠;舞;淡;怜;往;竖;奔;筹;贯;截;临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考查了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一碧千里:意思是形容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翠色欲流:形容翠绿的颜色浓郁到仿佛要流淌出来,通常用于描绘极致的绿色景象,如草原或茂密植被。襟飘带舞:意思是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形容轻快飘逸的姿态或景象。平淡无味:本义指事物质性平和无特殊味道,后衍生为描述事物缺乏特色、过于普通的贬义用法。顾影自怜:指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心驰神往:形容对向往的事物或地方产生强烈渴慕,心神完全沉浸其中。横七竖八:形容物体或人物杂乱无序、纵横交错的状态,常用于描述缺乏条理的场景。嫦娥奔月:讲述了后羿之妻嫦娥因偷食仙药飞向月亮的故事,象征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美好向往。技高一筹:指在技能或技艺方面比他人更胜一筹,具体释义为:通过更专业的技能或更高明的技艺,在比较中占据优势地位。全神贯注:指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居高临下:指占据高处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势或地位,也可引申为以优越姿态对待他人。
故答案为:碧、翠、舞、淡、怜、驰、竖、奔、筹、贯、截、临
【点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很好的记忆,理解了成语和使用环境,这样才不容易出错,熟能生巧。
4.(2024六上·四会期中)查字典填空。
“裁”是 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 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裁”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筹划,设计;②消减, 去掉一部分;③决定,判断。给下列词语中的“裁”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别出心裁   裁军   裁判   
【答案】半包围;C;cái;衣;6;①
【知识点】字义;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裁"读音“cái”,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C”,再查音节“cái”;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衣”部,再查6画。“别出心裁”意思是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故选④。“裁军”意思是裁减军队和军事装备。故选②。“裁判"意思是裁定或判决。故选③。
故答案为:半包围、C、cái、衣、6、④、②、③
【点评】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2024六上·四会期中)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5.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6.金涉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7.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8.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欲睡。   
【答案】5.比喻
6.对偶
7.夸张
8.排比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5.本句将“河”比作“玻璃的带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比喻
6.“金沙水"对“大渡桥”,“拍”对“横”,“云崖”对“铁索”,“暖”对“寒”,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对偶
7.“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形容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气势很足,动摇了山河,夸大了声音的气势,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夸张
8.“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几个句子的结构相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排比
(2024六上·四会期中) 按要求写句子。
9.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10.水渐渐浸过了人们的腰。(改为拟人句)
1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修改病句)
12.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缩句)
13.会场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14.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要加班,你自己做晚饭。”(改为转述句)
【答案】9.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就太平淡无味了。
10.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1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
12.心情融成欢呼。
13.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14.妈妈对我说,她今天晚上要加班,要我自己做晚饭。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缩句
【解析】【点评】考查了句子转换、缩句、修改病句等。语句改写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9.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岂……吗?”。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删掉:不 。
故答案为: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就太平淡无味了。
10.1.分析原句结构:加点部分“放肆地舔”为“副词+地+拟人化动词”结构,赋予水人格化特征。
2.提炼仿写要点:需保持“形容词+地+拟人化动作”的格式,选择与主体事物特性相符的动词。
3.选择描写对象:选取自然现象(如风、火)或生活物品作为描写主体。
4.构建拟人动作:根据事物特性搭配动作(如狂风“推操”、火焰“吞噬”),保持动作与事物的逻辑关联性
故答案为: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11.原句存在句式杂糅,将“的作者是”和“写的”两种表达方式混杂使用。修改时应选择其中一种表达方式,避免重复。因此,可以将句子修改为“《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
故答案为:《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
1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删掉“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一阵热烈的”这些修饰限制的成分。
故答案为:心情融成欢呼。
13.本题主要考查改写句子。将句子改为夸张句,主要是通过夸大事实的方式来增强描述的效果。本句中应把掌声夸大化,只要合理即可。示例:会场上响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掌声。
故答案为: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14.本题考查改第三人称转述句的能力,先把“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前引号以及后面的后引号删除,然后把“说”后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她”,“你”改成“要我”。
故答案为:妈妈对我说,她今天晚上要加班,要我自己做晚饭。
(2024六上·四会期中)积累与运用。
15.《七律·长征》中“   ,   ”统领全诗。
16.《宿建德江》中描写月夜绿色的诗句是“   ,   。”
17.宋代陆游的爱国的名句是“   ”我还能写出一组课外积累的爱国名句是   。
18.郝副营长为了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为了让下一代过上幸福的生活,英勇献身了。我想用曹植的“   ,   ”来缅怀他。
19.我会写关于丁香花的古诗词“   ,   。”
【答案】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7.位卑未敢忘忧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运用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识记理解和积累。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15.《七律·长征》这首诗是毛泽东在红军战土越过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创作的,首联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展现了红军战士面对艰巨挑战时展现出的英勇无畏与大气磅礴。跟着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分别描绘了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红军战士如何以坚定的信念、超凡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去征服这些困难。所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是全诗的核心和灵魂,它统领着全诗的内容和情感,引导读者理解和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和艰辛。书写时注意“难”"等”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6.《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他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夜景图。全诗如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其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诗句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此句通过“野旷”与“天低树”的对比,展现了旷野的辽阔与天空的深远。还通过“江清”与“月近人”的描绘,展现了江水的清敲与月亮的亲近。书写时注意“野"“树”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7.写出陆游的爱国名句即可,示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出一句课外积累的爱国名句,示例: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故答案为:位卑未敢忘忧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白马篇》,译文: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郝副营长是著名作家王愿坚的作品《灯光》的人物,主要写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再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是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在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句诗,正是对郝副营长英勇献身精神的最好诠释。书写时注意“捐”“躯”“难”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写出关于丁香花的古诗词即可。示例: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涎香。
故答案为: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2024六上·四会期中)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悠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人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0.这段话选自《   》,作者是   。
2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
22.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无边的绿毯”是指   ,“白色的大花”是指   。
23.用波浪线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拟人句。
24.选段中表示绿的范围广的词语是   ,表示绿的程度深的词语是   。
25.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新鲜   晴朗   舒适   瑰丽   
【答案】20.草原;老舍
2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22.比喻;草原;羊群
2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4.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25.清鲜;明朗;舒服;奇丽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将草原的自然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以诗意的语言和细致的观察,呈现出草原清新的空气、明朗的天空和无边的绿色,将读者带入一个使人愉悦和沉醉的境界。文章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草原的画面栩栩如生,传达了作者对草原美丽风光的赞美之情。整体上,文章流畅自然,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美感,让人感受到草原的辽阔与生机。
20.本题考查作家作品。阅读可知,本段文字出自老舍的散文《草原》。
故答案为:草原、老舍
2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中心句是能够概括整段话主要内容的句子。通过阅读这段文本,可知这段文本主要内容是:描绘了明朗的天空、四面的小丘、移动的羊群、欲流的翠色、静立的骏马和大牛等,构成了一碧干里的草原风光。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草原的美景以及作者身处草原的感受,而“在天底下,一碧干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能够很好地概括草原的整体特点,是整段话围绕的核心内容。
故答案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2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结合画线句子“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可知,句中把“羊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把“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突出了草原的美丽和广阔,以及羊群在草原上的动态美。
故答案为:比喻、草原、羊群
23.本题考查找句子。拟人句是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在这段文字中“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一句,“回味”是人才有的行为,这里用于骏马和大牛,属于拟人句。而且这段文字中只有这一句拟人句。
故答案为: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4.本题考查找关键词。通过阅读文本可知表示绿的范围广的词语是“一碧干里”,形容在一片广阔的范围内都是绿色。通过阅读文本可知表示绿的程度深的词语是“翠色欲流”,表示绿得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程度很深。
故答案为: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25.本题考查找近义词。“新鲜”的意思是清新、洁净,近义词有:别致、稀罕、新奇、稀奇、清新、鲜美、簇新、崭新、奇怪等。结合句子“空气是那么清鲜"可知,文中与其相近为“清鲜”。“明朗”的意思是光线充足;明亮。近义词有:明亮、晴朗等。结合句子“天空是那么明朗"可知,文中的近义词是“晴朗”。“舒适”的意思是舒服。近义词有:舒畅、安闲、称心、写意、安适等。结合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可知,文中的近义词为“舒服”。“瑰丽”的意思是异常美丽。近义词有:璀璨、绮丽、奇丽、秀丽、秀气、美艳等。结合句子“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可知,文中的近义词是“奇丽”。
故答案为:清鲜、明朗、舒服、奇丽
(2024六上·四会期中)课外阅读
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
我们从山脚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只见苍翠翠柏遮天蔽日,一束束光柱和山涧弥漫的晨雾交映在一起,形成无数个五彩的光环,叫不出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生机。
半山腰有一块草地,“油炸豆腐下”“麻辣豆腐脑”……个体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给游人增添了无限乐趣,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领略乐山小吃的风味。
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眺望四周景色。两面的峨眉山仿佛近在咫尺,大渡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马路笔直,高楼林立,高低不一,层层堆叠;往南是宽阔的马路,通向五通桥。
我站在乐山上,真是太美了!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26.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宽阔   增添   眺望   乐趣   
27.在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下来:   、   
28.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按从   →   →   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
29.作者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   、   ,北面的   ,南面的   通向   。
30.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31.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答案】26.宽敞;添加;远眺;趣味
27.情不自禁;近在咫尺;此起彼伏
28.山脚;半山腰;山顶
29.峨眉山;大渡河;乐山城;马路;五通桥
30.第一自然段。
31.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知识点】写景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涵盖近义词辨析、成语积累、游览顺序梳理、信息提取、中心句概括及情感句分析等知识点。总的解题思路是先通读短文,理解主要内容,再根据各小题要求,结合文本信息进行分析作答。重难点在于准确提取文中关键信息、把握作者的写作顺序及理解文章主旨情感。
26.本题为词语积累题中的近义词辨析题。“宽阔"指面积大、范围广,其近义词“宽敞"意为宽阔、宽大,二者都有空间宽广的意思。“增添”表示增加、添加,近义词“添加”即指增加、增添,意思相近。“佑望”指从高处向远处看,近义词“远佑”意为向远处看,都强调看的远距离。“乐趣”指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近义词“趣味"意为使人感到愉快、有意思,二者都表达快乐的感受。
故答案为:宽敞、添加、远眺、趣味
27.本题为词语积累题中的成语筛选题。从文中第③段“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领略乐山小吃的风味"可找到成语“情不自禁”,该成语指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从文中第④段“西面的峨眉山仿佛近在咫尺"可找到成语"近在鹦尺",形容距离很近。
故答案为:情不自禁;近在咫尺;此起彼伏
28.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顺序的理解。阅读短文可知,第②段“我们从山脚沿着山路抬级而上”表明游览起点是山脚;第③段“半山腰有一块草地”说明游览到了半山腰;第④段“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表明到达了山顶。因此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按从山脚→半山腰→山顶的顺序介绍的。
故答案为:山脚、半山腰、山顶
29.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根据文中第④段“西面的峨眉山仿佛近在鹦尺,大渡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马路笔直.….….往南是宽阔的马路,通向五通桥”可知,作者站在山顶眺望,看到西面的峨眉山、大渡河,北面的乐山城,南面的马路通向五通桥。
故答案为:峨眉山、大渡河、乐山城、马路、五通桥
30.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文章第①段“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这句话总领全文,下文内容均是围绕此次游览乐山展开的具体描写,因此该句概括了全文主要内容。
故答案为: 第一自然段。
31.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文章结尾“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乐山及家乡的喜爱之情,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故答案为: 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32.(2024六上·四会期中)提示:请选取一个场景,或一个运动会,或一个联欢会,或一次活动,按时间顺序,把场景写具体,写生动,题目自拟。要求语句通顺,字数500字左右。
【答案】 难忘的运动会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又到了,先是开幕式,各班都拿出了最精彩的节目:合唱,舞蹈,课本剧,时装表演等等,老师和同学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比赛了:有跳绳,扭呼啦圈,踢毽子,大脚板,还有两人三足……
我参加的项目也很多,最难忘的是200米。比赛开始了,我的脚直发抖,枪声一响,大家拔腿就跑,像箭一样冲出去。各班的啦啦队员们都在呐喊助威。加油!加油!!不一会儿,大家都气喘吁吁,累得满头大汗。我想:比赛得了第几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尽力了。我不仅喜欢跑,而且还喜欢扭呼啦圈。检录后,我们到了比赛现场,裁判员哨声一响,大家都纷纷扭起来,那些姿势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同学姿势优美,像杂技表演一样;有的像小鸟展翅飞翔;有的却连站都站不稳了,还有的差点摔了一跤。同学们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比赛!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次运动会,因为这里面有同学和老师的鼓励,还有我自己的努力和拼搏!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 “一次难忘的运动会” 写这类文章,离不开的就是场面描写,可以先写运动会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景。如果只有面的描写,文章就会不够具体、生动,重点也不会突出。因此要把面和点结合起来。如跑步、跳长绳、跳高、接力赛、跳远等,运动会结束了,除了那些精彩的镜头,更重要的是让你思考,给你启示吧。如果你将这些穿插其中或者写个这样的结尾段,那样你的文章就具有深度了!例如:经过这次运动会,我懂得了“众人同心、其力断金”的道理。未来的路还很长,目标将更高,我们将把体育运动场延伸拓展,在人生的运动场上做一名名副其实的运动健将,发扬逸仙精神,挥洒汗水和辛劳,奋斗拼搏,跟随时代的节奏奔跑,把未来创造……。在此基础上,加一个精彩的开头,你的文章一定很棒!比如: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欢快精彩的校运会。
【点评】写文章最重要的是真实,不能闭门造车,本文就具有这个特点。小作者自己参加了运动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不就是一篇成功的作文了吗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把握重点,把运动会的有趣和难忘的场面写得淋漓尽致。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