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共35张PPT,一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共35张PPT,一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2025年6月27日,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举行。
网友们都说,“白玉兰”奖的含金量上升了。
这些获奖作品,展现了当代文艺创作的多维度路径。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必然性
路径
目标
第一框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框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第三框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1.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掌握文化发展的三个基本路径。
3.公共参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总议题: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议题一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议题二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之问
议题三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议题一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信仰、信念的力量
2.女性奉献精神的集体共鸣
3.人间烟火是最大流量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要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
——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1)原因:
(2)要求:
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
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1)原因: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
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社会实践)
(2)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文艺创造者角度)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文化发展为了人民
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根本目的)
(1)原因:
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要求:
①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国家大剧院
公共图书馆
神农大剧院
文化发展为了人民
苏超
长三角文博会
文化事业(基础需求)
文化产业(高需求)
河坊街上的文化集市
议题二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之问
当宋佳捧起白玉兰奖杯时,镜头扫过台下闫妮、马伊琍、刘亦菲凝望的目光——这场"视后"争夺战背后,是三个截然不同的中国故事在角逐时代话语权。
《山花烂漫时》《西北岁月》《我的阿勒泰》的集体胜出,恰似三棱镜折射出教育扶贫、历史重构与文化多元的社会光谱。
思考:
1.文化与时代的关系?
2.这些作品受观众喜欢的原因?
一束山花致敬时代楷模
《山花烂漫时》的成功在于将张桂梅从"感动中国人物"还原为会疲惫、会犹豫的普通人。剧中她拖着病体家访的段落,没有刻意煽情,反而因克制获得力量。
《西北岁月》将"三线建设"宏大叙事分解为工程师家庭的柴米油盐。这种微观史观的运用,有效消解了同类题材常见的说教感。主旋律要破圈,既需守住精神内核,更要革新表达语法。
《我的阿勒泰》横扫最佳电视剧等三项大奖,标志着少数民族题材从"风情展示"到"价值输出"的质变。剧中哈萨克族老人说"草原的伤口需要时间愈合",这种生态智慧与都市观众的环保焦虑形成跨时空对话。
具有时代特色
体现时代特征
反映时代风貌
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才能具有恒久魅力
奖项照见现实,创作呼应时代
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之问
1.文化与时代的关系(原因)
(1)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
(2)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之问
2.文化发展要回答时代之问(要求)
(1)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2)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3)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注意:
1.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源泉。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
2.创新不是目的,目的是服务实践。
3.文化影响时代,不是决定时代。
议题三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最佳美术奖
最佳综艺奖
最佳动画片奖
2025白玉兰获奖名单还包括:最佳美术《国色芳华》、最佳综艺节目:《简牍探中华》《喜人奇妙夜》、最佳动画片奖:《英雄联盟:双城之战 第二季》(美国/法国)、最佳系列纪录片:《是坏情绪啊,没关系》(中国)等等。
《国色芳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觉的完美结合
唐朝社会风情展现
服饰妆容、器物道具力求贴近唐代审美,从宏大的园林建筑到细微的地砖设计,展现盛唐风貌。正如光明网报道,剧中的每一幕都让观众沉浸在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剧集在服饰、妆容、建筑、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全景式地展示了盛唐的审美观念与风土人情。这种创新表达激发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了文化自信,并取得了国际认可。
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1.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习近平
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2.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
(1)原则: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2)具体做法:
①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②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
④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①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②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
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④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中心。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①坚持自信自立②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③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文化发展为了人民)。
(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小结
【拓展认知】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
(3)根本途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4)创作导向(主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拓展认知】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关键路径: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促进时代发展。
(6)基本路径: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7)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8)必由之路: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课堂小结
文化发展的
基本路径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中心
总体要求
具体要求
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 
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立足时代之基的原因
回答时代问题的原因
易错辨析
1.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2.创造者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3.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资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典题训练
1.(2025·江西赣州模拟预测)在抗日战争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弘扬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
①回应时代之需,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②昂扬奋斗精神,激励中国人民砥砺奋进
③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④赓续民族精神,为伟大复兴提供根本遵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典题训练
2.(2025·江苏南通模拟预测)故宫博物院将《千里江山图》转化为沉浸式艺术展,让千年画卷在光影交织中焕发新生;中医药文化通过现代科学阐释,使“治未病”理念转化为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传统节日借助新媒体传播,让中秋明月跨越屏幕照亮海外游子的乡愁。由此可见( )
A.传统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B.中华文化在文明互鉴中保持独立品格
C.文化创作要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D.传统文化在坚守文化主体性中实现当代转化
D
典题训练
3.(2025·江西模拟预测)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并携“东方魔童”开启全球上映。中国动画以科技为笔,饱蘸五千年文明的浓墨,在技术与艺术的珠联璧合中,让世界看到了一幅既原汁原味又好玩好看的中国文化新图景。该电影的成功( )
①说明保留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关键
②说明文化创新需要善于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③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④得益于创作者立足本国文化,实现各国文化交流融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典题训练
4.(2025·陕晋青宁卷)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苏州博物馆新馆融合了苏州传统园林风格与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成为城市地标;制瓷名家群体“珠山八友”在汲取中国画营养的基础上,借鉴西洋绘画技巧,把粉彩瓷创作推向新的高峰 材料表明(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在交流互鉴中激发自身发展的动力
②通过创新表达方式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在融通不同资源中提升国际影响力
④通过回答时代问题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典题训练
5.(2025·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期间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始终坚守着对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信念,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要( )
①立足伟大时代,弘扬民族精神 ②反对历史虚无,弘扬传统文化
③提高道德修养,涵养爱国情怀 ④铭记革命历史,讲好中国故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