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 狼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积薪(xīn) 屠大窘(jǒnɡ) 眈眈相向(dān)B.假寐(mèi) 目似瞑(mínɡ) 苫蔽成丘(zhàn)C.尻尾(kāo) 意暇甚(xiá) 狼亦黠矣(xiá)D.变诈(zhà) 倚其下(yǐ) 顷刻两毙(qīnɡ)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缀行甚远 缀:跟随B.一狼径去 去:过去C.屠暴起 暴:突然D.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3下列句子停顿节奏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一犬/坐于前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B.《狼》一文节选自蒲松龄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C.《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评的小说。D.《聊斋志异》这一书名中的“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1)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 , 。 (2)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 。 (3)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 。 (4)文中写屠户放下担子、拿着刀子时,狼的情形的句子是: , 。 (5)文中描述一只狼离开后,另一只狼的动作的句子是: 。 (6)发表评论、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分)译文:(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分)译文:(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分)译文: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13分)7最后一段写到“狼亦黠矣”,说说狼“黠”在哪里。(2分)答:8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答:9文章的最后一段从表达方式上看与前文有什么不同 它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分)答:10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4分)答:【迁移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4分) 【甲】《狼》(略)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有删改)【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刨地。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 谋分捉之B.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C.一狼径去 相去数十步D.意暇甚 意甚仓皇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2分)译文:(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3分)译文:1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奔 渐 迟 声 渐 弱 既 而 奄 奄 僵 卧 久 之 不 动答:1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为什么 (3分)答: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15学习本文后,班级准备开展关于狼的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拟出了下面三个问题,请你帮忙完成。(7分)(1)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成语,请写出几个来。(至少三个)(3分)答:(2)这些成语在感彩上有什么相似点 (2分)答:(3)现代人赋予了“狼”很多新的意义,请在下面的两个例句中选择一个,分析句中“狼”的新意义。(2分)例句:①嫁人要嫁灰太狼。②生态保护主义提倡要“与狼共舞”。答:16在学习了蒲松龄《狼》之后,七(1)班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10分)(1)同学们说了不少与“狼”有关的成语和谚语,请你也写出一个:成语: (1分) 谚语: (1分) (2)我们学习《狼》专题时,读到了很多包含深意的语句。请结合下面的两句话,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从中得到哪些收获或启示。(至少两点)(4分)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②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 ——毕淑敏《母狼的智慧》答:(3)你想到图书馆借阅一本《聊斋志异》但不知如何借阅,恰好图书管理员在你的身边,你如何向他请教呢 (4分)答:20 狼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A.积薪(xīn) 屠大窘(jǒnɡ) 眈眈相向(dān)B.假寐(mèi) 目似瞑(mínɡ) 苫蔽成丘(zhàn)C.尻尾(kāo) 意暇甚(xiá) 狼亦黠矣(xiá)D.变诈(zhà) 倚其下(yǐ) 顷刻两毙(qīnɡ)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A.缀行甚远 缀:跟随B.一狼径去 去:过去C.屠暴起 暴:突然D.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3下列句子停顿节奏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A.其/一犬/坐于前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A.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B.《狼》一文节选自蒲松龄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C.《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评的小说。D.《聊斋志异》这一书名中的“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1)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 目似瞑 , 意暇甚 。 (2)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 盖以诱敌 。 (3)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一狼洞其中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4)文中写屠户放下担子、拿着刀子时,狼的情形的句子是: 狼不敢前 , 眈眈相向 。 (5)文中描述一只狼离开后,另一只狼的动作的句子是: 其一犬坐于前 。 (6)发表评论、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 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分)译文: 骨头已经扔完了,然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分)译文: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分)译文: 另一只狼正在积薪中打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13分)7最后一段写到“狼亦黠矣”,说说狼“黠”在哪里。(2分)答: 两只狼一前一后,形成了一种默契的配合。前狼假寐,以引诱屠户;后狼挖洞,以从后面偷袭屠户。 8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答: 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放弃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9文章的最后一段从表达方式上看与前文有什么不同 它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分)答: 不同:前文是具体的情节和细节描写的叙述,最后一段以议论的形式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讽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机智勇敢的屠户。作用:画龙点睛,点明主旨。 10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4分)答: 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迁移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4分) 【甲】《狼》(略)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有删改)【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刨地。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A.两狼之并驱如故 谋分捉之B.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C.一狼径去 相去数十步D.意暇甚 意甚仓皇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2分)译文: 路上遇到两只狼,跟随着走了很远。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3分)译文: 牧童(从树上)下来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1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奔 渐 迟 声 渐 弱 既 而 奄 奄 僵 卧 久 之 不 动答: 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1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为什么 (3分)答: 示例:我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敢于斗争,杀狼是正当的。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15学习本文后,班级准备开展关于狼的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拟出了下面三个问题,请你帮忙完成。(7分)(1)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成语,请写出几个来。(至少三个)(3分)答: 示例:狼吞虎咽、引狼入室、狼狈不堪、狼狈为奸 (2)这些成语在感彩上有什么相似点 (2分)答: 关于狼的成语大多为贬义词。 (3)现代人赋予了“狼”很多新的意义,请在下面的两个例句中选择一个,分析句中“狼”的新意义。(2分)例句:①嫁人要嫁灰太狼。②生态保护主义提倡要“与狼共舞”。答: 示例一:①灰太狼爱老婆胜过爱他自己,有责任心,非常热爱劳动,聪明能干,有毅力。 示例二:②狼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我们应该和自然万物和谐相处。 16在学习了蒲松龄《狼》之后,七(1)班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10分)(1)同学们说了不少与“狼”有关的成语和谚语,请你也写出一个:成语: 狼狈为奸 (1分) 谚语: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1分) (2)我们学习《狼》专题时,读到了很多包含深意的语句。请结合下面的两句话,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从中得到哪些收获或启示。(至少两点)(4分)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②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 ——毕淑敏《母狼的智慧》答: ①狼既是凶残、贪婪、狡黠的,又是智慧、聪明的。②看问题应从不同角度去看,尽量看到事物的两面性。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事物,有时候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④狼本身并没有想要成为人类的敌人或功臣,造成人们对狼的看法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心态。 (3)你想到图书馆借阅一本《聊斋志异》但不知如何借阅,恰好图书管理员在你的身边,你如何向他请教呢 (4分)答: 老师您好,我是七(1)班的学生,我想借阅一本《聊斋志异》,但我第一次来借,不知如何才能找到这本书。借书要办什么手续呢 请您告诉我,好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单元 20 狼 - 学生版.docx 第五单元 20 狼.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