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章 直角三角形5.4 角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素养目标】1.通过操作、验证等方式,探究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难点)2.能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重点)【复习导入】问题1:在纸上画一个角,你能得到这个角的平分线吗?问题2:如果把前面的纸片换成木板、钢板等,还能用对折的方法得到木板、钢板的角平分线吗?问题3:如图,是一个角平分仪,其中,.将点放在角的顶点,和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画一条射线,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合作探究】探究点、角平分线的性质探究 在的平分线上任取一点,作,,垂足分别为点、. 比较线段,的长度,它们相等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猜想:验证猜想 如图,,点在上,,,垂足分别为 ,.求证:.要点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应用所具备的条件:(1) 角的平分线;(2) 点在该平分线上;(3) 垂直距离.定理的作用:证明线段相等.应用格式:∵ 是 的平分线,,,∴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注意事项:证明距离相等时的三个理由,必须写全,不能遗漏.判一判:(1) 如下左图,因为 平分 (已知),所以 . (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 如上右图,因为 , (已知),所以 .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例1 已知:如图,在 △ABC 中,AD 是它的角平分线,且 BD = CD,DE⊥AB,DF⊥AC. 垂足分别为 E,F. 求证:EB = FC.例2 如图, 是 的平分线,点 在 上,,,垂足分别是 ,,,则变式:如图,在Rt△ABC中,∠C = 90°,AP平分∠BAC交BC于点P,若PC = 4,AB = 14.(1) 则点P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2) 求△APB的面积.课堂练习1. 如图,,,垂足分别是 ,,,°,则,.第1题图 第2题图2. 中,, 平分,且 ,,则点 到 的距离是_______.3. 用尺规作图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 的依据是( )A.SSS B.ASAC. AAS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第3题图 第4题图4. 如图, 是 的角平分线,,垂足为 ,,,,则 的长是( )A. B. C. D.5. 如图,在Rt△ABC中,BD平分∠ABC,DE⊥AB于E,则:(1) 哪条线段与DE相等?为什么?(2) 若AB=10,BC=8,AC=6,求BE,AE的长和△AED的周长.6.如图,已知AD∥BC, 是 与 的平分线的交点,于,且,求 与 之间的距离.7. 如图所示, 是 的平分线上的一点.,,垂足分别为 ,. 求证:.参考答案复习导入 问题1:用量角器度量,也可用折纸的方法.问题2:不能用对折的方法得到木板、钢板的角平分线.问题3:其依据是 SSS,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探究点、角平分线的性质验证猜想:证明:,,.在和中,. .判一判:(1) × (2) ×例1 证明:∵AD 是 ∠BAC 的角平分线,DE⊥AB,DF⊥AC,∴DE = DF,∠DEB = ∠DFC = 90°.在 Rt△BDE 和 Rt△CDF 中,∴Rt△BDE≌Rt△CDF (斜边、直角边). ∴EB = FC.例2 (直接应用存在的两条垂线段)变式:解:(1)由角平分线的性质知PD = PC = 4,(2) .课堂练习1. ,. 2. 3. 3. 4. D5. 解:(1) DC = DE.理由如下: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2) 在Rt△CDB和Rt△EDB中,DC = DE,DB = DB,∴Rt△CDB≌Rt△EDB(HL),∴BE = BC = 8. ∴AE=AB - BE = 2.∴△AED的周长 = AE + ED + DA = 2 + 6 = 8.6.解:过点作于点,交于点.∵,∴,为与之间的距离∵平分,,,∴. 同理,.∴.∴. 即与之间的距离为.7. 证明:是的平分线,,,.在和 中,,.第5章 直角三角形5.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第2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素养目标】1.理解和掌握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重点)2.通过定理的证明和应用,初步了解转化思想,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复习导入】问题1 如图,将两个含30°角的三角尺摆放在一起,你能借助这个图形,找到Rt△的直角边与斜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吗?(观看配套课件动画)问题2 剪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沿一边上的高对折,如图所示,你有什么发现?【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动手:用刻度尺测量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短直角边,比较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如图, 是 的轴对称图形因此 ,30°= 60°,从而 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再由 ,可得 .证法1证明:取线段 的中点 ,连接 CD .证法2证明:延长 BC 到 D,使 BD = AB,连接 AD,证法3证明:在 上截取 ,连接 .知识要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应用格式:因为在Rt△ABC中,∠C = 90°,∠A = 30°,所以BC = .想一想 判断下面语句的对错。(1) 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另一直角边的一半. ( )(2) 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的边等于最长边的一半.( )(3) 直角三角形中最小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4)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 30°锐角所对直角边的 2 倍.( )【典例精析】例1 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CD是斜边AB上的高,AD=3 cm,则AB的长度是( )A. 3 cm B. 6 cmC. 9 cm D. 12 cm例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0. 求腰上的高.例3 在岛周围20海里水域内有暗礁,一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到处时,测得岛在北偏东的方向,且与轮船相距 海里,如图所示. 若该轮船继续保持由西向东的航向,会有触礁的危险吗?(已知)例4 如图,在Rt△ABC中,如果BC = ,求证∠A = 30°.要点归纳: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 30°.应用格式:∵ 在 Rt△ABC 中,∠C = 90°,.∴ ∠A = 30°例4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 ACBD 中,AD∥BC,,且 ,求 的度数.课堂练习1. 如图,一棵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3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 30°角,这棵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A. 6米 B. 9米 C. 12米 D. 15米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4题图2. 如图,在 中,, 是高,,。则 的长为 _______ .3. 在 中,,若 ,则 的长为________.4. 如图, 中,,,则 .5. 在中,,, 是的垂直平分线,,求 的长.6. 在 中,,, 是 的中点,于 点,求证:.参考答案探究点一、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合作探究 证法1 证明:取线段 的中点 ,连接 CD .∵为 斜边 上的中线,∴.∵,且∴.∴ 为等边三角形.∴ .证法2 证明:在中,∵,,∴.延长到,使,连接 ,则 是等边三角形.∴.证法3 证明:在 上截取 ,连接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 .想一想 (1) × (2) × (3) × (4) √例1 D例2 解:过C作CD⊥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D.∵∠B = ∠ACB = 15° (已知),∴∠DAC = ∠B+∠ACB= 15°+15°= 30°,∴CD = AC = ×20 = 10.例3 解:如图,取轮船航向所在的直线为OB.过点 作 ,垂足为 ,连接.在中, 海里,,于是 (海里).因为,所以轮船由西向东航行不会有触礁的危险.例4 (方法一) 解:如图,取线段AB的中点 D ,连接 CD .∵ CD 是 Rt△ABC 斜边 AB 上的中线,∴ CD = = BD = BC,即 △BDC 为等边三角形.∴∠B = 60°.∵∠B + ∠A = 90°,∴∠A = 30°.(方法二)如图,延长 到 ,使,连接因为,,所以 垂直平分,于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又 ,,所以,因此 ,即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因此 .例4 解:,.,.AD∥BC,..课堂练习1. B 2. 1. 3. 5. 4. 8 .5. 解:连接 ,∵ 是 的垂直平分线,∴ ,∴,∴,∵,∴.7. 证明:,,.是 的中点,.,.. ,.,.. .第5章 直角三角形5.2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第1课时 勾股定理【素养目标】1. 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了解关于勾股定理的一些文化历史背景,会用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2.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情境导入】《周髀算经》的第一章曾记载了一段对话,商高对周公姬旦说:“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弯曲成直角的手臂的上半部分称为“勾”,下半部分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按照商高的说法,如果勾长为三,股长为四,弦长必定是五。你知道为什么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勾股定理的认识及验证我们一起穿越回到2500年前,跟随毕达哥拉斯去他那位老朋友家做客,看到他朋友家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砖铺成的地面(如图):问题1 试问正方形 、、 的面积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问题2 图中正方形 、、 所围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问题3 在网格中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三边为边长的三个正方形、、是否也有类似的面积关系?观察下边两幅图(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单位):这两幅图中 A,B 的面积都好求,该怎样求C的面积呢?方法一:分割为四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方法二:补成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方法三:将几个小块拼成若干个小正方形,图中两块红色(或绿色)可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根据的面积填出下表:的面积 的面积 的面积左图右图问题4 正方形 、、 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怎样的特殊关系?由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猜想:命题1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 ,,斜边长为 ,那么 . 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下面的动图形象地说明了命题1的正确性,让我们跟着以前的数学家们用拼图法来证明这一猜想.证法1 让我们跟着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拼图,再用所拼的图形证明命题吧.“赵爽弦图”表现了我国古人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和聪明才智,它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因此,这个图案被选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证法2 毕达哥拉斯证法,请先用手中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示进行拼图,然后分析其面积关系后证明吧.证法3 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 如图,图中的三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求证:.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的平方..公式变形:,,.,,为正数探究点二、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例1 在 中,已知 ,,,.(1) 若 ,,求 .(2) 若 ,,求 .【变式题1】在Rt△ABC中,∠C = 90°.(1) 若a : b = 1 : 2,c = 5,求a;(2) 若b = 15,∠A = 30°,求a,c.【变式题2】在Rt△ ABC 中,AB=4,AC=3,求BC的长.例2 如图,已知在等腰三角形 中,,, 是底边 上的高线,求 的长.练一练 3.求下列图中未知边长 x,y 的值:探究点三、勾股数概念学习: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b,c 满足 a 2 + b 2 = 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满足 a 2 + b 2 = c 2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常见勾股数:3,4,5;5,12,13;6,8,10;7,24,25;8,15,17;9,40,41;10,24,26 等等.勾股数拓展性质:一组勾股数,都扩大相同倍数 k (k为正整数),得到一组新数,这组数同样是勾股数.练一练 4.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 ( )A. 6,8,10 B. 7,8,9 C. 0.3,0.4,0.5 D. 52,122,132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已知 ,, 是三角形的三边,则B.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 在 中,,所以D. 在 中,,所以2. 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3.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 ( )A. 3,4,7 B. 5,12,13C. 1.5,2,2.5 D. 1,3,54.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扩大同样的倍数,则得到的三角形( )A.是直角三角形 B.可能是锐角三角形C.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D.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5. 求斜边长 17 cm、一条直角边长 15 cm 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6. 如图,在△ABC 中,AD⊥BC,∠B = 45°,∠C = 30°,AD = 1,求 △ABC 的周长.能力提升:7. 如图,以 Rt△ ABC 的三边长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8. 已知 S1 = 1,S2 = 3,S3 = 2,S4 = 4,求 S5,S6,S7 的值.参考答案探究点一、勾股定理的认识及验证证法1 证明:∵,,∴.∴.证法2 毕达哥拉斯证法,证明:∵ ,==,∴ .∴ .证法3 证明:,,.探究点二、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例1 解:(1) 根据勾股定理得,. 因为 ,所以 .(2) 根据勾股定理得,. 因为 ,所以.【变式题1】解:(1)设 a = x,b = 2x,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得,解得 ,∴ .(2) ∠A = 30°,b = 15,∴ c = 2a.因此设a = x,c = 2x,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得,解得. ∴,.【变式题2】解:本题斜边不确定,需分类讨论:当 AB为斜边时,如图 ①,BC = ;当 BC为斜边时,如图 ②,BC = .例2 解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得, 也是底边 上的中线,因此 .在 Rt 中,由勾股定理得,,因此 . 故 的长为 12 .练一练 解:由勾股定理可得 ,解得 .解:由勾股定理可得 ,解得 .探究点三、勾股数练一练 4. A课堂练习1. C 2. 36. 3. B 4. A5.解:设另一条直角边长是 cm.由勾股定理得 ,即 ,所以 (负值舍去),所以另一直角边长为 8 cm.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6. 解:∵AD⊥BC,∴∠ADB = ∠ADC = 90°.在 Rt △ADB 中,∵∠B + ∠BAD = 90°,∠B = 45°,∴∠B = ∠BAD = 45°.∴ BD = AD = 1,∴AB = .在Rt △ ADC中,∵∠C = 30°,∴ AC = 2AD = 2.∴ CD = ,∴BC = BD + CD = 1 + . ∴△ABC的周长为AB + AC + BC = .能力提升:7. 解:∵,∴. 又∵,∴.∴;同理可得又∵,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8. ,,.第5章 直角三角形5.3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素养目标】1. 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难点)2. 会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重点)【复习导入】旧知回顾:我们学过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思考:如图,Rt△ABC中,∠C = 90°,直角边是____,____,斜边是____.前面学过的四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对直角三角形是否适用?口答:1.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2.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条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3.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想一想如果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即,且,,现在能判定 吗?【合作探究】探究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作图探究:任意画一个Rt△ABC,使∠C = 90°. 再画一个Rt△A'B'C',使∠C'= 90°,B'C'= BC,A'B'= AB,把画好的Rt△A'B'C' 剪下来,放到Rt△ABC上,它们能重合吗?画图思路:(1)先画 ;(2) 在射线 上截取 ;(3) 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画弧,交射线 于 ;(4) 连接 .思考:通过上面的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证明猜想:在 Rt△ABC 和 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要点归纳:“斜边、直角边”定理文字语言: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几何:在Rt 和Rt 中,,“SSA”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但是“边边”指的是斜边和一直角边,而“角”指的是直角.∴Rt ≌Rt (斜边、直角边).判一判: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不全等的画“×”,全等的注明理由:(1) 一个锐角和这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2) 一个锐角和这个角的邻边对应相等;(3) 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4)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5) 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例1 如图,,,是的高,且. 求证:.变式1 如图,,要证明 ,还需一个什么条件?把这些条件都写出来,并在相应的括号内填写出判定它们全等的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2 如图,,相交于点,,,垂足分别为、,.求证:.变式3 如图:,,,判断和的位置关系.例2 如图,已知 , 分别是两个钝角 和 的高,如果 ,. 求证:.例3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和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课堂练习1. 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有 ( )A.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 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C.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2. 如图,在 中, 于点 , 于点 ,, 交于点 ,已知 ,,则 的长为 ( )A.1 B.2 C.3 D.4第2题图 第3题图3. 如图,,,,. 求证:.变式训练1 如图,,,,. 求证: 平分 .变式训练2 如图,,,,. 想想: 平分 吗 参考答案探究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证明猜想:在 Rt△ ABC 和 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判一判 (1)(AAS) (2)(AAS或ASA) (3)(AAS) (4)(SAS)(5) 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HL)例1 证明:因为 , 是 的高,所以.在和中, ,所以 (HL).变式1 (1)() (2)()(3)() (4)()变式2 HL Rt△ABD≌Rt△BACAC = BD变式3 HLRt△ABD≌Rt△CDB∠ADB = ∠CBDAD∥BC例2 证明:, 分别是两个钝角 和 的高,且 ,, (斜边、直角边)..,,(斜边、直角边).. 即 .例3 解:在Rt 和Rt 中, , ∴ Rt≌Rt (HL).∴ =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课堂练习1. D 2. A3.证明:,., 即 .在 和 中,. .变式训练1∵ ∴Rt△ABF≌Rt△CDE(HL).所以BF = DE,在Rt△GBF≌Rt△GDE中,∴Rt△GBF≌Rt△GDE (AAS).∴FG = EG,即BD 平分 EF.变式训练2∵ ∴Rt △ ABF ≌Rt △ CDE (HL).所以BF = DE,在Rt△GBF≌Rt△GDE中,∴Rt△GBF≌Rt△GDE (AAS).∴ FG=EG,即BD平分EF.第5章 直角三角形5.4 角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素养目标】1.理解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难点)2.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应用其解题.(重点)3.学会判断一个点是否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复习导入】1. 叙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2. 利用下图来解释说明一下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3.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它是真命题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探究:刚才我们通过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到了它的逆命题: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个新命题是真命题吗?如何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已知:如图,,,垂足分别是、,. 求证:点在的平分线上.要点归纳: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应用所具备的条件:(1)位置关系:点在角的内部(2)数量关系:该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的作用:判断点是否在角平分线上.◆应用格式:∵ ,,.∴点 在 的平分线上.例1 如图,,.求证:(1) 点 在 的平分线上;(2) 平分.说一说:如图,在中,,,分别是,,边上的点,若,,则点在的平分线上吗 思考 如图,已知于点,于点,于点,是的中点.需要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能让,分别为和 的平分线呢 反思 添加条件可以吗 探究点二、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操作 任意作一个△,在△内部找一点,使其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思考 如何才能在△内部作出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呢?作图① 在中分别作与的平分线,它们交于点 .② 过点 作,,,垂足分别为点 ,,.③ 因为 是的平分线,,,所以.因为 是 的平分线,,,所以 . 故 .想一想:点 在 的平分线上吗?这说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什么关系?变式:如图,在直角 中,,, 平分 , 平分 ;, 交于点 ,过点作,若.(1) 求点 到 三边的距离(2) 若 △ABC的周长为 32,求 △ABC 的面积.例2 如图,在的外角的平分线上任取一点,作 ,,垂足分别为点 ,. 试探索 与 的大小关系.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与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图形已知条件 平分 于 于 于 于结论 平分课堂练习1.如图,某个居民小区 C 附近有三条两两相交的道路 MN,OA,OB,拟在 MN 上建造一个大型超市,使得它到 OA,OB 的距离相等,请确定该超市的位置 P.2.如图所示,已知 中,PE∥AB交 于点 ,PF∥AC交 于点 ,点 是 上一点,且点 到 的距离与到 的距离相等,判断 是否平分 ,并说明理由.3.已知:如图, 平分 ,在 ,边上取 ,点 在 上, 于 , 于 . 求证:.4.如图,已知 和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求证:点 在 的平分线上.5.如图, 直线 、、 表示三条互相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可选择的地址有几处 画出它的位置.参考答案复习导入1.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 利用下图来解释说明一下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3. 逆命题: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探究点一、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证明:作射线,,,在和中,..点在的平分线上.例1 证明 (1) 在 中,因为,所以 .又 ,,所以点 在的平分线上,(2)在 和 中,所以 (HL)因此 ,从而 平分 .说一说 由于,,所以点 到, 的距离相等,因而点 在 的平分线上.思考 添加条件即可.因为,,,所以点在的平分线上,即是的平分线.又是的中点,则.同理可证是的平分线.反思 添加条件可以吗 探究点二、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思考 可以先作出到两条边距离相等的点,再证明这个点到第三条边的距离相等.想一想:点在的平分线上.结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变式:(1) 12(2) 解:连接 OC,例2 解 因为是的平分线,又,所以.在中,,因此.课堂练习1. 作图如下2. 解: 平分 . 理由如下: 到 的距离与到 的距离相等,点 在 的平分线上..又 ,.同理,. , 平分 .3. 证明:平分,.在与中,,,,..,,.4. 证明:过点作于,于,于.点在的平分线上,,,.又点在的平分线上,,,,.点在的平分线上.5. 作图如下第5章 直角三角形5.2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第3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素养目标】1. 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勾股数. (重点)2. 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难点)3. 能够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 (难点)【复习导入】问题1 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问题2 求以线段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的长:① ,② ,③ .思考 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了通过角的关系来判定直角三角形,可不可以通过边来判定直角三角形呢 同学们知道古埃及人用什么方法得到直角的吗 打 13 个等距的结,把一根绳子分成等长的 12 段, 然后以 3 段,4 段,5 段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 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下面有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① 5,12,13; ② 7, 24, 25; ③ 8,15,17.问题 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长作出三角形, 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问题1 这三组数在数量关系上有什么相同点 问题2 古埃及人用来画直角的三边满足这个等式吗 问题3 据此你有什么猜想呢 由上面几个例子, 我们猜想:命题2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证一证:已知: 如图, 的三边长 ,满足 . 求证: 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特别说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即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 且满足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判断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应的角为直角.【典例精析】例 1 下面以 为边长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 .【变式题】若 的三边 满足 ,试判断 的形状.例2 如图,在中,已知 , ,求的长.【练一练】1. 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2,3,4 B.3,4,6 C.5,12,13 D.4,6,72.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是3,4,5,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 ( )A. 4 B. 3 C. 2.5 D. 2.43. 若 的三边 满足 , 则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例3 如图,某港口 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 “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 16 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 12 海里. 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分别位于点 处,且相距 30 海里. 如果知道 “远航” 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 问题1 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问题2 由于我们现在所能得到的都是线段长, 要求角, 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例4 如图,中,是 边上的一点, .(1)求证: 是直角三角形; (2)求的面积.课堂练习1. 已知 是 三边的长,且满足关系式 ,则 的形状是 ________________ .2.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 , ,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_____ .3. 已知 中, ( 为大于 1 的正整数). 试问 是直角三角形吗 若是, 哪一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复习导入问题1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为,那么 .问题2 ① ②③探究点一、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问题1 ① 5,12,13满足 ,② 7,24,25满足 ,③ 8,15,17满足 .问题2 满足.问题3 由上面几个例子, 我们猜想: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证一证:证明: 作 ,使 ,则, .在 和 中,(SSS).,即 是直角三角形.例1 解:(1) 因为 ,所以 . 因此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 因为 ,所以 . 因此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变式题】解: 设,, .是直角三角形,且 是直角.例2 解: 在 中, , 因为 ,即 ,所以 为直角三角形,且 . 所以 . 在 中, , 所以 .练一练1. C 2. D 3.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探究点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例3 问题1 “远航” 号的航向、两艘船的一个半小时后的航程及距离,实质是要求出两艘船航向所成角. 问题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 根据题意得 (海里), (海里),海里. ,即 , . 由“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可知 , ,即“海天”号沿西北方向航行.例4 (1)证明: , .是直角三角形.(2)解:设腰长 ,则 1在 中, , ,解得 .课堂练习1. 等腰直角三角形 .2. .3. 解:是直角三角形,边 所对的角是直角.第5章 直角三角形5.2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第2课时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素养目标】1. 会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2.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这一几何模型,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已知边与未知边长度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求出未知边长.(难点)【复习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如何在数轴上作出表示实数 和 的点 你能在数轴上作出表示 的点吗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勾股定理的简单实际应用思考:如图是一位电工师傅准备利用梯子在墙上安装电灯的示意图.假设梯子长4 m,他将梯子靠在墙上,此时梯脚离墙脚的距离为1.5 m. 他爬上梯子后,发现高度不够,于是将梯脚往墙脚移近了0.5 m,那么,梯子顶端是否也上移0.5m?(已知,)例1 在一次台风的袭击中,小明家房前的一棵大树在离地面6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树根底部8米处.你能告诉小明这棵树折断之前有多高吗?例2 (古代数学问题)“今有池方一丈,葭(jia) 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意思是:有一个池塘,其水面是边长为 10 尺的正方形,一棵芦苇生长在池的中央,其出水部分为1尺,如果将芦苇沿与池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碰到池边的水面,问水深与芦苇长各为多少?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读懂题意,分析已知、未知间的关系;(2)构造直角三角形;(3)利用勾股定理等列方程;(4)解决实际问题.练一练 1. 如图,学校教学楼前有一块长为4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草坪,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草坪内走出了一条“近路”,却踩伤了花草.(1) 求这条“近路”的长;(2) 他们仅仅少走了几步(假设2步为1米)?探究点二、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距离问题 在 点的小狗,为了尽快吃到 点的香肠,它选择 路线,而不选择 路线,难道小狗也懂数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思考 在立体图形中,怎么寻找最短线路呢?问题:在一个圆柱石凳上,若小明在吃东西时留下了一点食物在 处,恰好一只在 处的蚂蚁捕捉到这一信息,于是它想沿侧面从 处爬向 处,蚂蚁怎么走最近?例3 有一个圆柱形油罐,要以点环绕油罐建梯子,正好建在点的正上方点处,问梯子最短需多少米(已知油罐的底面半径是,高是,取) 【变式题】看到小蚂蚁终于找到食物的兴奋劲儿,小明又灵光乍现,拿出了牛奶盒,把小蚂蚁放在了点处,并在点处放了一滴蜂蜜,你能帮小蚂蚁求出找到蜂蜜的最短路程吗?练一练 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体硬纸盒,现在A处有一只蚂蚁,想沿着正方体的外表面爬到B处吃食物,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课堂练习1. 从电线杆上离地面5 m的C处向地面拉一条长为7 m的钢缆,则地面钢缆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是( )A. 24 m B. 12 m C. D.2. 如图,一支铅笔放在圆柱体笔筒中,笔筒的内部底面直径是 9 cm,内壁高 12 cm,则这支铅笔的长度可能是( )A.9 cm B.12 cm C.15 cm D.18 cm3. 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2米,两棵树相距8米. 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多少米?4. 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等于 55 cm,10 cm 和 6 cm,和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点去吃可口的食物. 这只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参考答案探究点一、勾股定理的简单实际应用思考:解:在Rt △ABC中,AC = 4 m,BC = 1.5 m,于是,AB = (m).在Rt△ A'BC'中,A'C = 4 m,BC' = 1 m,由勾股定理得,A'B = (m).因此A'A = A'B-AB≈3.87-3.71= 0.16 (m).即梯子顶端A点大约向上移动了0.16 m,而不是向上移动0.5 m.例1解: 根据题意可以构建直角三角形模型,如图.在 中, 米, 米,由勾股定理得 (米).这棵树在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米).例2 解:如图,设水深 尺,则 尺,尺.因为池塘的水面是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所以尺.在Rt中,根据勾股定理得,,解得.故芦苇长为13尺.答:水池的水深12尺.练一练 1.(1) 在Rt△ 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这条“近路”的长为5米.(2) 他们仅仅少走了.探究点二、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距离问题 解:在 Rt 中,由勾股定理得.例3解:油罐的展开图如图,则为梯子的最短距离.,,根据勾股定理得. 即梯子最短需米.【变式题】解:由题意知有三种展开方法,如图.由勾股定理得,,,.小蚂蚁找到蜂蜜的最短路程为 ,长为.练一练 解:由题意得AC = 2,BC = 1.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即最短路程为.课堂练习1. D 2. D3. 解:如图,过点A作AC⊥BC于点C.由题意得AC = 8 (米),BC = 8 - 2 = 6 (米),∴AB = = 10(米).答:小鸟至少飞行10米.4. 解:台阶的展开图如图,连接 .在 Rt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cm.第5章 直角三角形5.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素养目标】1.了解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关系.(重点)2.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推论.(难点)3.会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相关计算.(难点)【复习导入】1. 根据三角形的分类知识填空.按角分类2.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有哪些?【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问题1:如下图所示是我们常用的三角板,它们两锐角的度数之和分别为多少度 问题2:如图,在直角 中,,两锐角的和等于多少呢?思考:由此,你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呢?知识要点: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应用格式:在 中,因为 ,所以 .直角三角形的表示: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号 “” 表示,直角三角形 可以写成 .【典例精析】例1(1)如图①,,交于点 , 与有什么关系?(2)如图 ②,, 交 于点, 与 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思考:通过前面的例题,你能画出这些题型的基本图形吗?探究点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问题: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如图,在 △ABC 中,∠A +∠B = 90°,那么 △ABC 是直角三角形吗?知识要点: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应用格式:在 中,∵ ,∴ 是直角三角形.例2 如图,,, 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例3 如图,,垂足为 ,, 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探究点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用三角板画一个Rt △ABC,取线段AB的中点D,连接DC.以点D为圆心,DB为半径画圆弧,则所画的弧经过点C吗?DC与AB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由此可得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应用格式:在Rt △ABC中,D为斜边AB上的中点,所以有CD = AD = BD = .例4 如图,已知 是 的边 上的中线,且. 求证: 是直角三角形.例5 如图,在 中, 是高, 分别是 的中点.(1) 若 ,,求四边形 的周长;(2)求证: 垂直平分 .练一练 :如图,在 中,, 是斜边 上的中线.(1)若 cm,则 cm;(2)若 , cm,则 cm, cm.体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的常见图形课堂练习1.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剪去一部分后得到一个三角形,则图中∠1+∠2的度数是________.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4题图2.如图,、 相交于点 ,于点,若 ,则3.在 中,若 ,,则这个三角形是 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 为直角三角形,,,与 互余的角有( )A. B. C. 和 D.5.如图,在Rt△ ABC中,∠ACB = 90°,D是AB上一点,且∠ ACD = ∠ B.求证:△ ACD是直角三角形.6.如图,已知 , 是 不同边上的高,点 , 分别是 , 的中点,试说明 .参考答案复习导入1. 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2. 边边边 边角边 角边角 角角边探究点一、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问题1:问题2: 在直角 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 ,因为 ,故 .思考: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例1(1)方法一(利用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 .方法二(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解: . 理由如下: ,, .思考: 基本图形探究点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问题: 在 中,因为 ,又 ,所以 .于是 是直角三角形.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例2 解: 在 中, . ,.即 是直角三角形.例3 解: 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 , .. , . 是直角三角形.探究点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猜想: 该弧经过点 ,且证明: 如图,在Rt 中, , 是斜边 上的中线.过点 作 ,分别交 于点于是 ,.在 与 中,所以 (角角边),从而 . ①在 与 中,所以 (角角边),从而 .② 由 ① 式和 ② 式得, .因此,直线 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 .因此例5 证明: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从而 .因为 . 所以 是直角三角形.例6 (1) 解: 是 的高, 分别是 的中四边形 的周长(2) 证明: , 在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垂直平分 .练一练 (1) ;(2) 5 cm.课堂练习1. . 2. . 3. 直角三角形 4. C5. 证明: , . ,. 是直角三角形.6. 解: 连接是 的高, .点 是 的中点, . .又 点 是 的中点,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1 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docx 5.1 第2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docx 5.2 第1课时 勾股定理.docx 5.2 第2课时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docx 5.2 第3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docx 5.3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docx 5.4 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docx 5.4 第2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