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温故知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含义、形式01真理是客观的0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0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目 录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识记真理的含义和基本属性。2.理解并区分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3.识记认识的特点,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4.真理与谬误的关系5.树立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观念。学习目标以上认识都是真理吗?请说明理由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真理的含义:认识相符合客观对象不符合正确的认识错误的认识真理谬误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不可混淆。认识有正误之分2、真理的属性:①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客观的;②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③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是实践检验的结果,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思考: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1)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方法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吗?20世纪70年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2016年开始实行二胎政策;2021年5月实行开放三胎政策。(2)真理是具体的①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②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出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变成谬误。2、真理的属性(3)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就成为谬误。2、真理的属性3.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①真理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符的主观认识,是人们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1)区别: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有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2)联系: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1.真理只有一个,但是不否认认识具有多样性、差异性。3.对同一对象可以有多个认识,但在特定的条件下,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4.不能认为真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5不能认为真理是一成不变的。7.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但是不等于真理包含有错误的内容或成分,即真理不包含谬误9.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①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且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真理的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4.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原理一:真理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世界观】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方法论】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原理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原因含义: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的挫折、失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客观)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的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主观)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近代中国的一些仁人志士想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多次运动实践后,发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到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认识具有无限性为什么?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人类认识无限发展------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3)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发展的总趋势: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认识运动并不是圆圈式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注意:(1)认识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2)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误区:推翻真理( )追求终极、永恒真理( )【知识拓展】图示法区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1)反复性:(2)无限性:(3)上升性:强调认识过程曲折,不是一帆风顺的强调认识无限发展强调真理不断超越自身原理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这句话如何理解?就每个人来说或就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就认识主体和认识的基础来说,认识的主体人是时代延续的,认识的基础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推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拓展向前推移∴认识又是无限的;意识、认识、真理、理论区别: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2.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认识论。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4.理论是人们把实践活动中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联系:内容都是客观的,形式都是主观的。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课堂小结真理的含义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客观的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观)1.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主观能动性、直接现实性,二级理论分析)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注意材料理解分析角度)(1)来源(2)动力(①实践的需要,新问题新要求;②认识工具延伸认识器官;③锻炼提高认识能力)(3)检验标准(①不超出认识范围 ②客观事物 ③只有主观客观联系起来④实践处在··交汇点,能够···)(4)目的(为实践服务,应用)4.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错误···,要重视科学理论的作用。5.认识的含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感性认识、理性认识)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观)6.真理的含义: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7.真理客观性,最基本属性,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8.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9.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正确对待和改正错误。10.认识具有反复性(实践、主体、客体)、无限性(实践、主体、客体)、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复习认识论(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易错易混总结1.感性认识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2.感性认识是现象,而理性认识是本质。3.感性认识源于实践,而理性认识则源于感性认识。4.只有正确的理性认识才具有指导作用。5.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2.×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属于认识范畴,是主观的。更正为: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源于实践。4.×只要是认识对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有双重性。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6.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7.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科学理论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9.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所有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就是主观性。7.×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亲自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8.×科学理论属于认识范畴,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6.×理性认识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更正: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正确的感性认识更准确、更可靠、更深刻。10.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相互转化。11.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12.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13.认识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0.×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不是相互包含。11.×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12.×认识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3.×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实践与认识的顺序不能调换。14.真理是永恒的。15.真理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6.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17.真理具有客观实在性1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所以不存在永恒的、终极的、绝对的真理。15.×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6.√17.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真理具有客观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