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高一(上)政治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高一(上)政治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上)政治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共40分)
1.在一次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资本论》问世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工人运动的兴起
2.自15世纪末开始,英国、法国等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实行关税保护制度、进行商业战争等,掠夺了大量财富,大大加速了货币资本的积累。由此可见(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残暴野蛮代替文明的过程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货币作为资本
③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充满伪善和野蛮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是( )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B.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
4.《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这主要表现在《共产党宣言》(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必然性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的基石
③系统的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具体科学的思想方法
④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表明共产党除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②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推向二十一世纪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新中国成立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资金少,困难不少,甚至出现卖地卖牲口等现象。因此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生产小组。这描述了( )
A.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C.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高涨
D.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的对外开放( )
①得到各国认同 ②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③是一项基本国策 ④能够为世界提供发展机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20世纪初,深渊中的中国人民屡遭挫折之时,俄国给我们放射出一道进步的希望之光,这就是( )
A.农村包围城市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实行一国两制
D.马克思列宁主义
10.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总根源是( )
A.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B.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资本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断改进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1.截至1956年底,96.3%的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91.7%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合作社,99%的私营工业和82.2%的私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这标志着(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
③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人类社会从愚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 )
①城市的出现
②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③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④最早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时代是思想之母,思想是时代之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总体谋划,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宏伟实践中展现出强大伟力。由此可见,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为开创新时代文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具体方案
②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③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成功的根本原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1920年,陈望道首次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1936年,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记者时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他的心中,第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1949年,周恩来在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上见到陈望道,当着代表们的面说:“陈望道先生,我们都是您教育出来的。”材料意在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②马克思主义真理已为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广泛认同
③《共产党宣言》引领中国共产党人投身社会主义革命
④《共产党宣言》对中华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十月一日国庆节,是中国人民心中重要节日。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至今,岁月悠悠,记录着我们走过的艰难和辉煌,在全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对新中国成立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迅速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贫困落后的社会面貌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这意味着( )
①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
②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同志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势中产生的伟大人物,是走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伟大人物。下列关于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的评价正确的是( )
A.领导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B.探索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的转变
C.制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发表南方谈话,明确回答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了新的理论体系。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十个明确”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概括
②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③“十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观点
④“十四个坚持”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国家政党的显著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电视剧《觉醒年代》以正确的党史观艺术化地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使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C.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D.为我国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20.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剩余价值( )
①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②在流通领域中产生 ③由雇佣工人创造的 ④由资本家投资带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复合题(20分)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发表的三篇重要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时局以及革命力量和革命条件的充分信心,这种自信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来源于对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清醒认识,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2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羞、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在劫难。近代以后争取: 、 和实现 、 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22.请将下面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进行正确排序:
A.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C.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排序:① ② ③ (从ABC中选填)
23.对下面中国近代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B.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D.中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取得胜利的过程
24.(多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是( )
A.使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 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C.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25.“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 )
A.开展国共合作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是( )
A.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B.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
C.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D.是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7.数百年奔流激荡。曾经苦难深室,如今意气昂扬。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历史巨变,我们无比坚定,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结合中国实际说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两个角度中任选其一加以论证。
三、主观题(40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
一百年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百年征程中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成就。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高举旗帜,奋力开拓铸就辉煌业绩;领航中国,信心满怀共创美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不懈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四个自信”的相关知识,谈谈你认为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1页,共7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C A D D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B B B A C B B
21.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
22. C B A
23.B 24.AB 25.C 26.B
27.答案示例:
观点: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阐释: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都未能救中国;五四运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征程。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革命,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新中国建立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彰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正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8.①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②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③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9.①新时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必须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坚定道路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道路,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坚定理论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④坚定制度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⑤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