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一、长沙印象:美食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
火辣 豪爽 霸气
一、长沙印象:伟人
橘子洲毛主席像
毛泽东纪念馆
湖南党史陈列馆
新中国的缔造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毛泽东著述丰富,有文集、诗词、书法等作品。其作品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其文学作品意境宏大,笔调雄浑,诗词直追苏、辛,书法创立“毛草”。
二、知人论世:识作者
二、知人论世:识作者
毛泽东的书法别具一格,自有一股雄放之气,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是年二月,毛泽东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他先后在韶山等地建立了农民协会,并且在韶山成立了农村党支部。
同年九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触景生情,怀着极大的革命热情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革命词作。
二、知人论世:知背景
词兴起于唐五代,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全称“敦煌曲子词”(因在敦煌石窟发现)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词有定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一般分上阕(上片)和下阕(下片)。

基本
特点
1
2
三、文学常识:明文体
3
词的
组成
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名称,决定着词的字数、平仄及押韵。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标题 高度体现词的内容(有的也没有标题,如温庭筠的“菩萨蛮”等)。
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花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词牌由此而得名。
4
沁园春
三、文学常识:明文体
学习目标习 目 标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情感。
2.品读字词,赏析意象,体会本词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学习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结合写作背景,感悟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并写下自己的青春志向。
高声朗诵昌其气
—— 一读,感其气概

朗诵技巧指导
1.说好普通话,读准字音,读对节奏。
2.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停顿、快读慢读、重读轻读、音高音低,以及情绪面貌。
3.讲究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不应全程平缓无起伏,也不应全程高亢无休息,而需一松一紧,有张有弛。
4.语言文学艺术在于“传情”,朗诵“以情动人”是根本。
活动一、字词正音,划分节奏
①沁园春(  ) 
②百舸争流(  )
③怅寥廓 (       )
④峥嵘(    )
⑤挥斥方遒(  )
⑥浪遏飞舟(  )
⑦万户侯(  )
hóu
qiú

chàng liáo kuò
zhēng róng
è
qìn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划分节奏
活动二、诵读经典,整体感知
假如你是青年毛泽东,
“独立”于深秋长沙的橘子洲头,
望着滚滚奔流的湘江,
你会带着什么样的情绪读这首词呢?
请有感情地放声朗读这首词。
成果检验:因声求气知其意
1.本词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具体是如何展开的?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课前预习结果,自行绘制本词的思维导图。
3.读完本词,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体会到了词作传达出的什么感情?)
2.这首词描绘了几幅画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说明原因。
词作脉络梳理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
远眺
近观
俯瞰
万山红遍
层林浸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激扬文字
指点江山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写景
抒情
问:谁主沉浮?
答:同学少年!
景中寓情
情中显志
仰视
千金难买一字秘
—— 二品,知其妙用

活动:找出下列极具表现力的字词,并赏析。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炼字艺术分析
炼字选词,自见功夫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分析炼字艺术,也就是分析具体字词精彩的表达效果。
静景描写中,我们要关注形容词和副词;动景描写中我们往往要关注动词。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尽”
极言红色浸润之全
“透”
“漫”
极言湘江水深而宽
极言水之清
1.形容词
“万”
“百”
极言山之多
极言船之多
“层”
极言林之密
2.副词
炼字选词,自见功夫
“遍”
极言红色之广
“染”
红色浸润之透
“争”
“击”
主动、昂扬、奋发
矫健→自由
3.动词
“翔”
轻灵→自由
“竞”
蓬勃生命力
炼字选词,自见功夫
情景于诗合无垠
—— 三析,赏其手法

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请找出描写秋景的意象,分析它们的情感。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人、物、事)
意象: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古诗词经典意象:
杨柳——送别
月亮——思乡
冰雪——纯洁
竹——气节
梧桐——凄凉






通过这些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万物蓬勃生命力的赞美和热爱,流露出激情热血和豪情壮志。
红遍的万山
尽染的层林
碧透的整条江
争先恐后的百舸
搏击长空的雄鹰
水底自在的游鱼
象(客观事物)
意象(渗透主观情感的物)
请找出描写秋景的意象,分析它们的情感。
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一片芳心千万绪
—— 四悟,体其情感

作者的思考发问
上文写景诗句和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
文本细读 品味鉴赏
赏析 上阕之怅问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怅:江山多娇然而命途难测,由喜而忧,百感交集
问:追问自然荣枯和社会盛衰由谁来主宰,体现伟人的胸怀抱负与责任担当。
深层内涵:社会动荡,各种革命力量云集涌动,谁是革命力量的领导者?谁来主宰国家命运呢?
文本细读 品味鉴赏
赏析 下阕之婉答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写出了这些青年革命者勇立潮头、气势豪迈、忧国忧民、关心国事的非凡气概。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击水”化自《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中流击楫”比喻立志奋发图强,将“击楫”化为“击水”,这种极具夸张效果的炼词更显词人的豪气。词人用此典故,表达了革新旧社会、复兴民族的远大志向。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下阕是否回答了上阙末句的问题呢?
做出了回答。
去往昔的回忆中寻求答案
谁主沉浮? 同学少年!
文本细读 品味鉴赏
赏析 下阕之婉答
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热血青年主宰。一代革命青年具有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在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充满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
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远大抱负
联系背景
独立寒秋图
中流击水图
峥嵘岁月图
湘江秋景图
画面概括
拓展思考
我们这些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青年,应该学习什么?
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与历史使命感
深远而雄浑的思想气魄
少年有大志,一生能大为。青年应该敢为人先立大志,从进入高一开始早起步,踏实奋进。
课堂练习
对下列引文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指国家。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D.“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课堂练习
(1)《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 , 。
(2)《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句子是: , 。
(3)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中,有三句可以回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这三句是: ,
,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名句积累
毛泽东诗词名句集锦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长征精神的高度浓缩) ——《清平乐·六盘山》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中华儿女壮志凌云)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敢于斗争,不怕牺牲) ——《七律·到韶山》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大度宽容,放开眼界)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珍惜当下,奋发有为)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1957)
“即使天赋异禀,但仍前路漫漫”——乒乓球男子单打金牌樊振东
当樊振东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央视解说员深情说道:“樊振东职业生涯的写照,就像我们普通人一生的缩影,即使天赋异禀,但仍前路漫漫。站在最高处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极强的自律意识,日复一日的坚韧品质,还有日益强大的内心,让他穿越了一个又一个周期,成为强者,抵达圆满。”
2024年8月4日晚,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国队选手樊振东战胜瑞典队选手莫雷高德夺得男单金牌,同时成为世界乒坛第11位“大满贯”选手。
“全力以赴,无悔付出,你就是纪录”——网球女子单打金牌郑钦文
“你可以输或者你可以赢,但是你知道你永远都不会放弃。”郑钦文的网球之路,是一场接一场的翻山越岭,也是一次又一次与孤独的正面交锋,年复一年的高强度训练和连续征战。
2020年8月,17岁的郑钦文正式踏上职业选手的征程,她的起点是世界排名第630位,她以“冠军收割机”的姿态,横扫低级别赛事,仅用两年的时间便跻身世界前50位。2024年,21岁的郑钦文连续三天三场鏖战,夺得中国网球史上首枚奥运会单打项目金牌。
2024年8月4日凌晨,巴黎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2-0击败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夺得冠军。。
与大地谈心,与高山交流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名句积累
毛泽东诗词名句集锦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长征精神的高度浓缩) ——《清平乐·六盘山》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中华儿女壮志凌云)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敢于斗争,不怕牺牲) ——《七律·到韶山》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大度宽容,放开眼界)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珍惜当下,奋发有为)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