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回顾】1.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地形区平原地区西部高原区山地、丘陵地区自然条件①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①宜牧面积广;②降水较多,草类茂盛;③牲畜质优①宜林面积广;②森林资源丰富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热量不足改良品种和技术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采育失调、以伐为主营林2.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21世纪教育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珠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农业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南疆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的需求量大海南岛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昆明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4.我国城市化的不同模式城市化模式城市化主要推动力具体过程特点珠江三角洲模式工业化在外资推动下工业化与城市化不断发展苏南模式工业化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发展温州模式工业化由于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东北模式工业化随着资源的开发,产生劳动力职能变化和促进工业发展云南德宏模式边贸发展由于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到这里务工、经商,推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练一练“土地流转”是指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转让,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土地流转”的直接影响可能有()A.耕地面积增加B.农产品商品率提高C.农民收入下降D.城市化进程放缓2.推断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土地流转政策的是()A.太湖平原B.松嫩平原C.湟水谷地D.河西走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4.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B.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C.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D.生物多样性增多下图漫画反映的事件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泰国期间,中泰双方签署高铁合作备忘录时,中国提议“用高铁换大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5.中国高铁成功走出国门,下列关于我国高铁具有的优势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高铁已经形成完整配套的集成能力。B.中国高铁技术成熟、安全、成本优势明显C.中国高铁通过吸收消化,比较好地掌握了各种标准的高铁生产能力D.中国还积累了应对复杂多样的高铁建设的运营环境6.我国提议“高铁换大米”的原因可能是()A.我国粮食问题日渐严重B.我国大米市场价格不断上升C.泰国大米产量大,将来可满足我国粮食进口需求D.泰国大米品质高,很受我国居民喜爱目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已经在南京高新区开建,重点引入芯片研制、功能模块、元器件制造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南京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北斗”产业应用发展基地。据此完成7-8题。7.南京“北斗”产业应用发展基地()A.属于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B.企业间的协作联系不紧密C.对原料能源的依赖程度高D.内部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高8.该产业基地的建立,对南京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A.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B.环境质量得到改善C.促进产业结构升级D.促进交通快速发展下图所示为沙特阿拉伯沙漠中的灌溉农业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9.图示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易造成:()A.地下水枯竭B.土地荒漠C.水土流失D.植被破坏10.为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图示国家应:()A.扩大本国耕地面积B.在国外适宜地区投资农业生产获得粮食C.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D.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加强水利建设2015年底,北京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数量“领跑”全国。为解决公用充电桩的合理布局问题,相关部门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部分区县的住宅地和工作地人数分布比例差异明显。读下图,回答11-12题。11.依据调研,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A.a、c区的布局重点应在工业区B.b区布局重点在商业区、行政区C.近郊人口最多,布局密度应最大D.在中心城区增加设置可缓解交通12.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价、交通变化使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B.近郊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集聚使郊区人口增多D.逆城市化趋势使中心城区萎缩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示意图回答13-14题。13.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主要措施是()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14.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提高了生产效率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参考答案】【答案】1.B2.A【解析】试题分析:1.“土地流转”是转让使用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可能由耕地变为草地、林地等,所以耕地面积可能减少;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产品种类、数量更加丰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民转让使用权会收取土地承包金,同时还可以从事其他劳动,获得收入,所以农民收入不会下降;“土地流转”产生更多剩余劳动力,促进人口进入城市,进而促进城市化进程,故选项B正确。2.湟水谷地地处我国青藏高原、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两地所处分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人均耕地面积少,消费市场小,不适合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松嫩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多,本身就类似于家庭农场经营,而且由于所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只能满足一年一熟,以商品粮生产为主;太湖平原所处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人们有多种多样的市场需求,故选项A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区域农业发展。【答案】3.C4.A【解析】试题分析:3.读图,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正确。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纬度较低,海拔较高,冬暖夏凉,适宜居住,B正确。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的作用,但没有防止地震、滑坡,净化地表径流的作用,C不正确,选C。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D正确。4.根据材料,咖啡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涵养水源能力比稻田湿地差,所以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A对。降水以径流形式流走,蒸发量可能减少,当地气候不会更加湿润,B错。径流增强,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增加,C错。稻田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D错。考点:区域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模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答案】5.C6.A【解析】试题分析:5.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高铁技术成熟、安全、成本优势明显,已经形成完整配套的集成能力,还积累了应对复杂多样的高铁建设的运营环境的经验,但目前尚未掌握各种标准的高铁建设能力,故选C。6.“高铁换大米”由我国提议,说明我国有粮食进口迫切需要,结合国情,我国粮食生产受到多方影响,粮食问题已经凸显,故选A。考点:我国高铁优势、区域合作。【答案】9.A10.B【解析】试题分析:9.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地表水缺乏,但地下水丰富,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对水源的需求,该国大规模的抽取地下水来灌溉农作物,大力开采地下水,极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枯竭,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所以本题A正确。10.由于本国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盲目的扩大本国耕地面积,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粮食减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能解决本国的农业缺水问题;该国地处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强,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加强水利建设,不合理;因此该国应加强国外投资,来保障国家粮食供应,所以本题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B12.A【解析】试题分析:11.从图中可以看出,a、c区人口数量大,以住宅为主,不适宜重点布局工业区,A错。b区位于市中心,布局重点在商业区、行政区,B对。近郊人口最多,面积大,布局密度不是最大,C错。在中心城区增加设置,会增加交通压力,D错。12.由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地价、交通变化使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A对。北京市逆城市化不明显,D错。北京市近郊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B错。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工业分布少,C错。考点:充电桩布局的原因,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C14.D【解析】试题分析:13.根据题干信息,该农业生产模式利用当地山多水少田少的地理环境发展农业。图示农业模式包括有种植业和养殖业,并未反映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另外,此模式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不能体现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的特点,该模式露天生产,没有修建温室;水稻生产,要求排灌便利,加上图中稻田最低水渠的高度考虑到鱼群通过能力,所以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故选C。14.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属于生态农业,实现了稻鱼共生,保护环境。从生产特征角度评价,该模式也属于混合农业,能灵活适应市场;农产品的类型多样,生产效率高。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模式的特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