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萧山中学新课标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含解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萧山中学新课标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含解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资源简介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知识回顾】
1.土地荒漠化
自然原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发展。
(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
(3)多大风天气(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
人为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也主要是针对人为原因实施的。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1)水土流失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受到侵蚀(破坏、磨损、散、搬运、沉积的过程)的现象,一般在坡耕地、放牧的荒山荒坡、沟壑等三种土地产生这种生态环境问题。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表物质性状、地形坡度、降水强度、地表植被覆盖率等;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形态和植被状况来影响水土流失。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源头地区——山区——侵蚀和淤积。
水土流失下游地区——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
生态恶化——干旱灾害频繁。
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黄土、气候、地质构造、植被
①黄土特征: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易侵蚀。②降水集中、多暴雨(300-650mm,集中于7、8、9三个月)③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强烈、高低起伏、多地震;④植被:历史上存在森林、森林草原,现在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开垦坡地、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开矿、无计划修建窑洞。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根本措施:改善植被条件——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应急措施——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
全面规划、标本兼治——小流域综合治理。
3.湿地的功能、效益和保护措施
湿地: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它一种广义的定义。这个定义包括海岸地带地区的珊瑚滩和海草床、滩涂、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及盐湖。
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
(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4.森林的生态效益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森林资源的存在,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稳定水位、改善水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森林对于生物圈内的物质循环有重大作用。对大气污染有净化、调节和缓冲作用。光合作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保持数量上的相对平衡,形成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
(3)减弱噪声、阻滞粉尘
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树林高大,枝叶交错重叠,能吸收扩散的噪声,故有天然“消声器”之称。
(4)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森林的阻挡能降低风速,耐旱的树木根系发达能固定住沙丘,从而使农田免受风沙的威胁。
5.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练一练
与海洋、森林并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湖泊、沼泽、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都属于湿地范畴。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1.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观点正确的是(

①湿地是具有重要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
②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
③在湿地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鱼类及软体动物、鸟类等形成食物链
④湿地的减少对当地的气候、蓄洪防洪有影响,但不会对污染物降解产生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影视(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谈水资源
D.扩大城区的理想用地
下图为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下图为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
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
C.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良好
D.珠江流量小,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
4.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①流域面积广
②围湖造田
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土质疏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B.风力侵蚀减弱
C.自然植被改善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下图为西南某地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与原始生态林相比,现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少
B.下渗量减少
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
8.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土壤肥力提高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自然灾害减少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9-11题。
9.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11.在所列的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农业生态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的是


A.新年祭祀树神
B.长街酒宴庆新年
C.稻田养鱼
D.土司制度
【参考答案】
【答案】1.B
2.B
【解析】试题分析:1.湿地(wetland)是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是指水在环境和动植物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区域,其地下水通常接近或达到地表,或地表被浅水覆盖。2.湿地分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如稻田等),湿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需要加以保护利用.考点:湿地
B
4.C
【解析】试题分析:3.此图反映的是某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和治理面积。由图可知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但河流含沙量最大的为黄河,A
错;图中看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小于长江流域,但是治理的面积大于长江流域,故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
B
对;辽河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不是因为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而是因为辽河流域面积较小,C
错;珠江流量较大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D
错。
4.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包括①流域面积广、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④植被破坏严重。选
C
项。⑤土质疏松指黄土高原地区,②围湖造田对洪涝灾害影响较大。
【考点定位】我国主要的河流。
A
6.D
【解析】试题分析: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是由于绿洲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的。绿洲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由交错带流向绿洲区。“生态裂谷”为环境退化现象,即自然植被恶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故选
A。
6.“生态裂谷”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的,说明该地的水资源利用不当,故为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流域内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故选
D。
【考点定位】区域生态问题及治理
【答案】9.A
10.C
11.A
【解析】试题分析:9.读图,图中森林分布在高海拔区,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①对。净化地表径流,使村落有清洁的水源,②对。森林没有分布在农田周围,不是护田林,③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是分布在城区绿地的功能,④错。所以
A
对。
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不能减轻劳动强度,A
错。可以避免洪涝灾害与建在梯田上方无关,B
错。梯田中农业生产可能污染水源,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避免水源被污染,C
对。可以观赏梯田美景不是主要原因,D
错。
11.新年祭祀树神,将森林神化,坚定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减少或禁止破坏森林,从而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A
对。长街酒宴庆新年与保护生态无关,B
错。稻田养鱼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保护作用不大,C
错。土司制度范围大,对生态有保护作用,无促进作用,D
错。考点: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