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回顾】1.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挑战内容具体表现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3位,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居第11位,天然气可采储量居第14位,水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蕴藏量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但是人均煤炭、石油的探明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平均值的1/2和1/10左右挑战之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但是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2,美国的1/10,人均生活用电约为美国的2%挑战之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我国的能源效率约为31.2%,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每万元产值的能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2倍,也远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挑战之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以煤炭为主的国家之一。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仅占1/4略强,而我国却占2/3挑战之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胁我国自1993年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依存度呈上升趋势,201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接近50%2.分析某河流的水文特征,提出开发整治措施要掌握一个河流的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和整治措施,首先要认识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合作用的产物,然后从地形、气候特征等方面,分析河流以下方面特征:(1)流向:由地势决定。(2)河网密度:与地形、降水多少均有关。(3)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4)结冰期:长短与有无由气温决定。(5)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人类活动有关。(6)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3.对某河流治理则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1)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而对航运的有利影响是通过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且季节流量变化小而实现的。(2)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3)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练一练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因此,我国也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读“黄河流域水系图”,联系课本所学的田纳西河流的综合开发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黄河流域流程长B.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祼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C.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D.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2.教材中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你认为同黄河流域相同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地退化B.植被破坏C.水质污染D.资短缺3.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防洪B.发电,提高水质C.土地合理利用D.大力发展航运业下图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前、后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4-5题。4.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A.大坝上游河道变宽,通航条件改善B.大坝下游水位升高,淹没水中沙洲C.河流支流数量增加,流域面积增大D.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两岸植被减少5.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是()A.大坝拦截泥沙,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B.水库调节径流,有效防治上游洪涝灾害C.实现水能开发,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D.提供灌溉用水,避免干旱现象的发生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回答6-8题。6.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能源是()A.可再生能源B.煤C.天然气D.核能7.推测图中的可再生能源中发电成本最高的是()A.水电B.太阳能C.风能D.潮汐能8.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A.生物能B.煤C.天然气D.潮汐能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回答9-10题。9.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正确的是:A.“大量脱发”一一气候寒冷干燥一一修筑梯田B.“动脉姐塞”一一过度放牧与垦殖一--建立自然保护区C.“腹泻”一一地表植被破坏一一退耕还林、还草D.“脚肿”一一泥沙淤积一一疏浚河道、加固堤坝10.有关黄河流域开发整治的正确方向是:A.全流域综合考虑,协调发展B.采用珠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开发措施C.不同河段的工农业发展方向一致D.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完成11-12题。11.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A.环境污染严重B.产业结构单一C.失业率较高D.城市化速度加快12.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下图为我国南方珠江流域示意图.完成13-15题.13.下列对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河流年径流量比北方河流大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14.相比于下游,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廉价水电③技术先④资金充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5.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16.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17.适合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营造防护林,保护农田【参考答案】【答案】1.B2.D3.D【解析】试题分析:1.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植被稀少,地表裸露,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易形成水土流失。黄河流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3.黄河中上游河段落差大,流速快,不利于航运;中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道浅,航运条件不好,因此,黄河流域不适宜大力发展航运业。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答案】4.A5.C【解析】试题分析:4.读图比较,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大坝上游水位增加,大坝上游河道比原来变宽,通航条件改善,A对。从图中可以看到,因上游蓄水,大坝下游水位下降,沙洲变成了沙堤,B错。修建大坝,河流支流数量不会增加,流域面积也不会增大,C错。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流量季节变化减小,D错。5.大坝拦截泥沙,但不能减少山区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可植树造林,A错。水库调节径流,不能影响上游水量,可以有效防治下游洪涝灾害,B错。建水库,实现水能开发,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C对。可以提供灌溉用水,能减轻干旱,但是不能避免干旱现象的发生,D错。考点:水能资源的开发,水库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6.B7.B8.C【答案】9.D10.C11.A【解析】试题分析:9.孟加拉国地处南亚地区,不是我国的陆上邻国,A错。恒河最终注入孟加拉湾,属于印度洋水系,B错。甲城市与乙城市相比年均温较低,最主要原因是海拔较高,C错。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对。雅鲁藏布江不是中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最大的是长江,A错。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不利于通航,B错。由第一阶梯流到第二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对。流经高海拔山地时,河道狭窄,D错。11.读图,甲城市是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A对。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垂直运动较弱,B错。处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区,地壳活跃,地热能丰富,C错。位于独特的高寒气候区,晴天多,降雨量小,D错。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河流、气候特征等。【答案】12.B13.A【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以判断河流由南向北流,A错。根据材料,该河位于西伯利亚平原上,纬度高,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B对。河流结冰期长,航运价值小,C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错。13.该流域位于西伯利亚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少,市场需求有限,A对。该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匮乏,所以开发力度不大,B、C、D错。考点: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流域开发的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