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3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3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李清照
核心素养
1.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词大意。
2.掌握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抓住意象品味诗歌情感。
3.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4.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一、知人论世——词人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善用白描,语言清丽。有《漱玉词》辑本。
“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宋代·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任务一:
知人论世,寻觅“愁”之源
活动:结合课前预习,分享李清照南渡前后的人生经历,重点说说哪些经历可能催生了《声声慢》中的“愁”。
追溯“愁”之源
前期(北宋):出身书香门第,与赵明诚结为连理,夫妻志同道合,致力于金石书画收藏与研究,生活安宁幸福,词风清丽明快。
后期(南宋):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灭亡,随夫南渡;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逝;流亡途中,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大部分丢失;1132年,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婚,因宋代“妻告夫”需服刑,身陷囹圄;晚年孑然一身,贫病交加。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
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悠闲生活
多悲叹身世,表现为思夫、思乡、思国
清新明快,细腻婉转
凄苦哀婉,深沉忧愤
前期
后期
南渡
《如梦令》《醉花阴》 《一剪梅》
《声声慢》《永遇乐》《菩萨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开朗活泼
尽兴晚归
无忧无虑
任务二:
反复诵读,体会“愁”之韵
活动1:自由诵读词作,尝试标注节奏、轻重缓急,体会词的韵律与情感基调。
感知“愁”之韵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 )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zhà
huán
zhǎn
cuì
声声慢
读准字音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自由朗诵并思考: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接抒情
主旨句
抒情
手法
即事抒怀
借古抒情
用典抒情
3.借事抒情
2.借物抒情
1.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融情于景、触景生情、
以景结情、乐景哀情
间接抒情
咏史怀古诗
咏物诗
写景诗
知识链接
托物言志、咏物抒怀
借古讽今、怀古
伤今、借古抒怀
任务三:
小组讨论,分析“愁”之境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环境
心情
寻觅无果,若有所失
处境冷清,心境清冷
悲伤满怀,孤寂哀愁
由浅入深
一、阅读探究——“怎样入愁”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抓住小草情态,仿佛感受到了草调皮可爱的情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丰富地抒发了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让语言更加富有韵律。
叠词的作用
一、阅读探究——“怎样入愁”
1.使描述对象形象化
2.使情感抒发丰富化
3.使语言表达韵律化
叠词的运用
一、阅读探究——“怎样入愁”
1. 摹声音 有身临其境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
2. 着颜色 凸现出色泽韵致。“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
3. 绘形体 使形象具体鲜明。“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4. 写动作 增强语言的动感。“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5. 传感觉 表达微妙的内心。“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二、如何写愁
围绕“愁”,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急风
淡酒
细雨
北雁
黄花
梧桐
(2)意象叠加:步步深化的愁绪
活动2:找出词中出现的意象,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些意象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词人是如何通过它们表达“愁”情的?
解析“愁”之境
A.淡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思考:为何说是“淡酒”?
“淡酒”,并非酒真淡,而是词人愁绪太重,酒力根本无法消解,主观感受使酒显得“淡”。一个“淡”字,写出了愁之深重,也暗示了词人晚年生活何等的凄凉。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2)意象叠加:步步深化的愁绪
活动2:找出词中出现的意象,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些意象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词人是如何通过它们表达“愁”情的?
解析“愁”之境
B.急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杜甫《登高》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凛冽,不仅是自然气候的描写,更象征着时代的风雨(国破家亡)与人生的寒意。“怎敌他”三字,写出了词人在急风与重愁面前的无力感。
结论:急(秋)风渲染萧瑟、凄凉愁情。
晚来风急
(2)意象叠加:步步深化的愁绪
活动2:找出词中出现的意象,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些意象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词人是如何通过它们表达“愁”情的?
解析“愁”之境
C.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结论:过雁象征相思、离愁
1.雁声凄惨(悲凉之感)
2.传递书信的使者(亡夫之痛)
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身世之苦
落寞之情
黄花憔悴
结论: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表现孤苦伶仃的晚境
黄花:以花喻人,一语双关,既指花枯萎憔悴,也指自己衰老憔悴
有谁堪摘:反问,强调无人可摘,怀人伤己,表达作者孤寂之情
解析“愁”之境
D.黄花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西厢记》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悼亡之思
孤寂之情
梧桐细雨
解析“愁”之境
经典诗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 牧《清明》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意象内涵:细雨代表哀伤、愁思
(2)意象叠加:步步深化的愁绪
点点滴滴:愁丝不断,愁苦漫长,似雨敲心头。
以声衬情:顿挫凄凉之感。
意象之“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
3
4
1
秋雁南飞
雨打梧桐
黄花堆积
淡酒急风
营造了 的意境,传递出 的心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凄清、哀伤、冷寂
孤寂、愁苦

营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境。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愁情太重
渲染愁情
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守窗的结果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守着窗儿
整日守窗
盼故人归
独自怎生得黑
失魂落魄、孤寂落寞的孀居浓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国愁——亡国之恨
家愁——沦落之苦
情愁——丧夫之痛
此句妙在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为何而愁
明确: 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思考:试分析李清照有哪些“愁”?
(3)结句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活动3:齐读“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思考:词人为何说“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句包含了哪些未直接说出的“愁”?
解析“愁”之境
“这次第”指眼前这所有的景象与感受——急风、淡酒、过雁、残菊、梧桐、细雨……种种悲景汇聚
有国破家亡的“国愁”
有丈夫病逝的“家愁”
有颠沛流离、金石散尽的“流离之愁”
有孑然一身、无人慰藉的“孤寂之愁”
有岁月流逝、容颜憔悴的“生命之愁”……
词人以反问作结,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体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将“愁”情推向了极致。
活动:结合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与《声声慢》的情感表达,谈谈你对“生命的诗意”的理解。
拓展延伸
李清照的“生命的诗意”,不在于一帆风顺的幸福,而在于经历苦难后,依然能用细腻的笔触将生命的体验与情感的深度艺术化地表达出来。她的“愁”不是消极的沉沦,而是对生命价值的执着追问与深刻体验,是乱世中个体生命韧性的体现。
小结
整首词以叠字起笔后 ,通过
等意象来抒愁情。最后一句 ,总结全词,表达愁情。即使我们与词人相隔千年,依然能够感受到一代词国皇后的凄婉和哀愁。
淡酒、
直抒胸臆
秋风、
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借景抒情
课后作业
比较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与《声声慢》,分析作品中不同的感情。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捌 板书设计
声声慢 李清照
背景:国破、家亡、丧夫、流离、颠沛、孤寂
意象:酒(淡)、风(急)——愁之重
雁(旧时)——思乡念亲
黄花(憔悴)——自喻孤寂
梧桐、细雨(点滴)——愁之绵
手法:叠字、借景抒情、意象叠加
情感:愁(国愁+家愁+流离愁+孤寂愁……)
主题:生命的诗意——苦难中的深刻体验与艺术表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