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7张PPT)______即景第七单元——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同学们,你们是否留心观察过眼前的一处景物或自然现象呢?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______即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美好的瞬间,用我们的笔,去描绘那些触动心灵的美景!审清习作要求任务一1.审清内容下列素材中,不能作为本次习作内容的是( )。A.阳台的风铃 B.秋天的田野 C.雨中的学校A任务小贴士课本习作任务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然后进行写作。2.审清细节下列句子不能出现在本次习作中的是( )A.白云刚才还是一群小绵羊,这时已经变成了雄狮,转眼又变成了骏马……B.秋天,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实;冬天,树叶落光了……C.在遥远的海面上,出现了一个火红的小皮球,它一蹦一跳,似顽皮的小、姑娘。B任务小贴士结合课本习作任务中的拟题示例——“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以及“即景”一词的意思——就眼前的景物(做诗文或绘画),可知本次习作不能写观察对象在跨度比较大的时间内的变化。3.审清重点关于本次习作的重点,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A.把观察后的收获或感想详细地写出来。B.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景物的特点。C.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任务小贴士根据课本习作任务提出的两个注意要点,可知本次习作的重点。C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要观察景物的变化;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如从近到远、从早到晚、从部分到整体等;要能够从颜色、形态等角度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习作目标审清楚了习作要求,也就了解了习作的目标!掌握习作要素任务二习作要素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要素解读本单元习作要素要求不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捕捉景物随时间的流转而展现的动态之美与静态之韵,还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写作能力,能展开想象,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与多样的修辞手法,将景物的变化细腻入微地呈现于笔端。观察景物时,可以按照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等顺序,先宏观把握景物的整体风貌,再细致入微地观察其细节特征,并记录景物的动静态之美。同时,还应注重不同感官的体验,如视觉上的色彩与形态,听觉上的风声与鸟鸣,嗅觉上的草木气息等。还可以在观察时展开联想,尝试将景物拟人化,赋予它们情感与性格,如春风的温柔、秋雨的忧郁,使景物变化更加生动。动静结合手法的运用是展现景物变化的关键,要求既要呈现景物静态的宁静美,如山川的沉稳、湖泊的平静,又要展现景物动态的活力,如风吹草动、水波荡漾,让画面更加丰富、立体。至于修辞手法,常见的主要是拟人、比喻、排比,可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习作要素具体的要求是什么?示例天空中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几滴雨点儿轻轻地落下,打在窗户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随后,雨势逐渐加大,雨点儿变得密集起来,形成了一道道雨幕。雨水落在地面上,溅起了小小的水花。随着时间的推移,雨势越来越大,大雨如注,仿佛从空中倾泻而下的瀑布。雨滴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和窗户,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小路上的积水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个水洼。忽然,一阵风吹来,雨开始变小了。天空也逐渐明朗起来,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照在湿漉漉的地面上。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花草树木经过雨水的洗礼,显得生机勃勃。写作公式① 有序观察(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等)+ 描绘景物静态之美+ 有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时间顺序、空间顺序)② 多角度观察(静态与动态、不同感官体验)+ 展开联想,将景物拟人化+ 运用静态描写(结合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运用动态描写(结合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结合习作目标与习作要素,想一想:眼前或身边的哪处景物引起了你的注意?你观察到了景物的哪些变化?你打算如何写出景物的变化呢?习作思考搜集习作素材任务三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来搜集素材?选择素材按照顺序使用方法突出变化你打算描写什么呢?选择素材自然现象:暴风、飓风、龙卷风、雨夹雪、小雨、打雷、闪电、结霜、鹅毛大雪、小雪、火烧云、晨雾、霰、晨露、雷阵雨、彩虹、朝霞、晚霞、日出、日落、冰雹、北极光、日食、月食、流星、日柱、晴天、雾凇、雨凇、海市蜃楼……自然景观:小河流、森林、田野、竹林、荷塘、大草原、大海、瀑布、小溪、湖泊、高山、峡谷、溶洞、沙漠、梯田、清泉、冰川……印象最深刻最熟悉时间顺序:从前往后(按“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的顺序写暴风即景,按“出现—一段时间后—停止”的顺序写雨夹雪即景),从早到晚(按“早上—中午—晚上”的顺序写荷塘即景……空间顺序:移步换景(按游览顺序写峡谷即景),远近(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写大海即景),高低(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写瀑布即景),上下(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写高山即景)……你打算如何描写眼前的景物?按照顺序其他顺序:按“形态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地上景物的变化—人的心情变化”的顺序写朝霞即景,按“花草树木—动物活动—人的活动”的顺序即景,按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写枫林即景,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月夜即景……形状:天上的云彩一会儿像白马,一会儿像兔子;牛毛细雨渐渐变大,打在树叶上,落在大地上,如飞珠溅玉;“天狗”咬了月亮一口,圆圆的月亮变成了弯弯的“小船”……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变化呢?突出变化色彩:太阳的胆子忽然变大了,它从海平面一跃而起,跳到了橙色的天空中,把天空染成了金色;雨水浸湿茶树,把翠绿的叶子染成墨绿色……活动:正在吐泡泡的小鱼儿被落到水面的叶子吓到了,赶紧游到荷叶下躲起来;冰雹从天而降,狠狠地砸在车棚的棚顶上,然后从棚顶滚落,砸在了地面上……数量或范围:乌云最开始只遮挡了远处的那片天空,没过一会儿,近处的这片天空也全黑了;原先天空中只有几条细细的闪电,现在,数不清的闪电仿佛百年老树的树根,把黝黑的大地都照亮了……修辞方法:雨中的青山好似一位孤傲的诗人(比喻);月亮悄悄从云中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地面(拟人);天空中燃起熊火,一会儿把云朵烧成飞花,一会儿把云朵烧成凤凰,一会儿又把云朵烧成灰烬(排比)……“五感法”:雨停了,空气中传来树枝的气味(嗅觉);天边搭建起一座七色的彩虹桥(视觉)……使用方法运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景物鲜活起来?自然界的一切景物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礼物,它们或温暖、或壮丽、或宁静,总能触动我们的心灵。那如何把景物的变化描写出来呢?学习写作技法任务四学技法“即景”是指当时或当下所看到的景物,一般指的是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的景物的变化。所以,只要是你观察到的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具体变化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都可以作为本次习作的写作内容。具体应该怎样来描写呢?有序描写1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有序描写1从身边的景物入手,可以写自然现象,也可以写自然景观;按照时间顺序或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左到右的空间顺序进行有序描写,把读者一步步引入佳境,让其感觉身临其境。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选自李有贵《黄果树瀑布》)● 课外示例作者按照“整体—局部”的顺序,先写了瀑布整体的样子,再写瀑布激起的水花;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先写水花形成,腾空而上,再写水花落到黄果树小镇上的样子,语言生动,描写形象,营造出一幅如诗如画的奇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写作公式:对景观整体进行描写+对景观局部进行有序描绘(从上到下/游览顺序)】突出变化2本次习作要写出大自然的变化,展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变化呢?突出变化2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大小、声音、状态、颜色甚至数量、气味、温度等方面,使用一些表示顺序的承接词,自然地呈现景物的变化;还要抓住景物变化时的细节,使用恰当的动词,让笔下的景物“动”起来,展现景物的动态美。太阳形状、云朵色彩、大地明暗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选自王唯唯《三亚落日》)● 课外示例作者抓住夕阳、海水的变化,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景象的动态美,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夕阳一会儿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一会儿像一个动作优美的跳水员,轻快、敏捷地弹跳入水的可爱情趣。作者是如何描写三亚落日景象的变化的?【写作公式:展现主要景物的变化(颜色、位置等)+描绘周围景色的变化】好的写景文章,能让未曾见过该景色的人,读了之后仿佛身临其境。怎样描写能使景物鲜活起来呢?巧用手法3巧用手法3灵活地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美。或是同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景物描写更细致生动,让习作语言更富有感染力。比喻拟人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选自巴金《鸟的天堂》)● 课外示例作者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群鸟欢腾的热闹景象,展现出美丽的鸟岛风光,文字极富画面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写作公式:突出景物整体的动态变化+细致描绘动物/人物的活动或植物的变化(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学霸”润色厅夕阳西下,余晖照耀着大海,海面波光粼粼。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清脆的声响。远处,一群海鸥在空中盘旋,它们的羽毛在晚霞下呈现浅橘色。沙滩上铺满了金黄的沙子。孩子们在上面奔跑嬉戏,他们的笑声在海风中飘荡。此时,一阵风吹来,带着大海的气息,吹乱了人们的头发,也吹走了人们的疲惫和烦恼。不足之处:示例:对傍晚即景的描写比较平实,难以让读者感受到夕阳下海边景物的灵动。润色角度:可以增加恰当的形容词或副词,更加具体地展现景物特点;可以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傍晚即景更加生动、传神,让读者能切身体会到夕阳下海边景物的魅力。修改润色:夕阳西下,余晖流泻在大海上,波光粼粼的海面如同金色的绸缎,轻轻地舞动着。海浪欢快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清脆的声响,好似在唱着远古的歌谣。远处,一群海鸥在空中盘旋,抖动着被晚霞染成浅橘色的羽毛,仿佛是一群自由的精灵。沙滩上铺满了金黄的沙子,细软而温暖。孩子们在上面尽情地奔跑嬉戏,空中飘荡着他们欢乐的笑声。此时,一阵风吹来,带着大海的气息,吹乱了人们的头发,也吹走了人们的疲惫和烦恼。同学们,怎样把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的变化写得更鲜活?调动五感4调动五感4运用“五感法”,把眼睛看到的景物的颜色、形状等写出来,把耳朵听到的景物发出的声音写出来,把鼻子闻到的景物的味道写出来,把手等身体部位触碰到的景物的感觉写出来……。视觉“五感法”示例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选自巴金《鸟的天堂》)听觉荷塘月色即景夏天的夜晚,如淡雅的水墨画,又似动听的歌谣。银白色的圆月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上,映在池塘;星星像一双双小眼睛,一眨一眨的,美极了!月色下,萤火虫打着小灯笼,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穿梭在茂密的草丛中,仿佛一群自由飞舞的小精灵。一阵清风缓缓吹过,原本安静地“躺”在池塘里的荷花便不自觉地轻轻摇动起来,宛若一个个翩翩起舞的优雅少女。她们有的似乎感受到我们的目光,害羞得红了脸颊;有的享受着清风的凉爽,开心得咧开了嘴;有的偷偷从水里冒出头来,欣赏着美丽的月夜;还有的穿上了亮丽的新衣服,这些衣服有粉色的,有白色的,有黄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月夜下,这群“少女”绽放出朦胧的美,让见到的人止不住赞叹连连。清风染上了荷花的清香,在月色下荡来荡去,把刚睡醒的鱼儿吸引住了。于是鱼儿们奋力跳出水面,想凑近荷花嗅一嗅。它们的这一举动,惊扰了荷叶上的青蛙。青蛙们不由兴致大起,把荷叶当作自己的舞台,唱出了美妙动人的歌声。躲在树干上的蝉儿听到了“呱呱呱”的歌声,便兴致勃勃地为青蛙们伴奏。这一场月色下的盛大音乐会,吸引了无数爱跳舞的小蜻蜓与萤火虫……你看,你听,这就是夏天的交响乐舞会,可热闹了!月亮仿佛长了一对翅膀,在无边无际的天空里自由地遨游。我坐在小船上,用手轻轻拨动水面,追逐着水上粼粼的月光。这时,下起了蒙蒙细雨,月亮仿佛刚刚已经游荡得累了,躲到了云朵后面。放眼望去,荷塘已被缕缕轻烟笼罩,宛若仙境,如梦如幻,引人遐想。晶莹透亮的雨滴落在荷叶上,变成了一颗颗莹润的珍珠,淘气地滚来滚去,有趣极了。远处,一个小孩儿在大人的帮助下摘下一片大大的荷叶,顶在头上,仿佛化作荷塘里的一只小青蛙,嘴里唱着欢快的童谣:“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雨珠给大家洗了个舒服的凉水澡,让整个夜晚变得格外清爽。小船靠岸后,我久久地伫立在荷塘边,享受着这醉人的 荷塘风光。温柔的晚风轻轻撩起我的头发,凉丝丝的细雨亲吻着我的脸庞,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愉悦。就在这静谧的月夜中,我领悟到了陶渊明所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情趣。夏夜月色下的荷塘如此美丽,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荷塘月色的宁静与美好,不仅带给人视觉享受,更带给人心灵的慰藉。这样的夜晚,这样的荷塘,你是否也会被深深吸引,心生喜爱呢?例文赏析荷塘月色即景夏天的夜晚,如淡雅的水墨画,又似动听的歌谣。银白色的圆月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上,映在池塘;星星像一双双小眼睛,一眨一眨的,美极了!月色下,萤火虫打着小灯笼,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穿梭在茂密的草丛中,仿佛一群自由飞舞的小精灵。一阵清风缓缓吹过,原本安静地“躺”在池塘里的荷花便不自觉地轻轻摇动起来,宛若一个个翩翩起舞的优雅少女。她们有的似乎感受到我们的目光,害羞得红了脸颊;有的享受着清风的凉爽,开心得咧开了嘴;有的偷偷从水里冒出头来,欣赏着美丽的月夜;还有的穿上了亮丽的新衣服,这些衣服有粉色的,有白色的,有黄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月夜下,这群“少女”绽放出朦胧的美,让见到的人止不住赞叹连连。清风染上了荷花的清香,在月色下荡来荡去,把刚睡醒的鱼儿吸引住了。于是鱼儿们奋力跳出水面,想凑近荷花嗅一嗅。它们的这一举动,惊扰了荷叶上的青蛙。青蛙们不由兴致大起,把荷叶当作自己的舞台,唱出了美妙动人的歌声。躲在树干上的蝉儿听到了“呱呱呱”的歌声,便兴致勃勃地为青蛙们伴奏。这一场月色下的盛大音乐会,吸引了无数爱跳舞的小蜻蜓与萤火虫……你看,你听,这就是夏天的交响乐舞会,可热闹了!月亮仿佛长了一对翅膀,在无边无际的天空里自由地遨游。我坐在小船上,用手轻轻拨动水面,追逐着水上粼粼的月光。这时,下起了蒙蒙细雨,月亮仿佛刚刚已经游荡得累了,躲到了云朵后面。放眼望去,荷塘已被缕缕轻烟笼罩,宛若仙境,如梦如幻,引人遐想。晶莹透亮的雨滴落在荷叶上,变成了一颗颗莹润的珍珠,淘气地滚来滚去,有趣极了。远处,一个小孩儿在大人的帮助下摘下一片大大的荷叶,顶在头上,仿佛化作荷塘里的一只小青蛙,嘴里唱着欢快的童谣:“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雨珠给大家洗了个舒服的凉水澡,让整个夜晚变得格外清爽。小船靠岸后,我久久地伫立在荷塘边,享受着这醉人的荷塘风光。温柔的晚风轻轻撩起我的头发,凉丝丝的细雨亲吻着我的脸庞,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愉悦。就在这静谧的月夜中,我领悟到了陶渊明所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情趣。夏夜月色下的荷塘如此美丽,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荷塘月色的宁静与美好,不仅带给人视觉享受,更带给人心灵的慰藉。这样的夜晚,这样的荷塘,你是否也会被深深吸引,心生喜爱呢?例文赏析习作按照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展现月下荷塘之美,层次清晰,语言生动,让人赞叹。小作者不仅描绘了荷塘的静态美,还描绘了荷塘的动态美,如“荷花便不自觉地轻轻摇动起来”等,动静结合,突出了月下荷塘景色的变化,展现了荷塘的勃勃生机。第2 自然段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荷花人的行为与形象,使描写更具趣味性,让人回味悠长。“荷花的清香”“欢快的童谣”“凉丝丝的细雨” 等具体描述,分别是从嗅觉、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月夜荷塘的景物的,让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1)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感官,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2)按照从近到远、从早到晚、从部分到整体等顺序,生动地描写景物。(3)从颜色、形态等角度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4)运用修辞手法、“五感法”等,将景物的美展现出来。(5)写出自己观察时的独特感受,抒发对景物的喜爱之情。技法探究参考写作典范任务五好词佳句是习作的基础。如何将生活中的事物或景象变成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呢?来借鉴这些好词佳句吧!描写田野、平原描写日月草长莺飞 一望无际 生机勃勃 阡陌纵横 美不胜收 麦苗青青 牛羊成群 香飘十里喷薄而出 冉冉上升 骄阳似火 残阳如血 落日熔金 月色恬淡 皓月千里 月光如练好词巧运用:朝阳喷薄而出,鎏金光芒刺破暗蓝天幕,海面霎时铺满碎金。精巧好词语描写云、雨、雾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彤云密布 变幻莫测 淅淅沥沥 云雾迷蒙 千变万化 薄雾浓云突出景物变化冬天清晨的公园,有时会飘着一层朦胧的薄雾,如一股仙气缭绕四周。在雾中穿行,宛如身处奇境,妙不可言。湖面上的雾,更是像仙池上的云彩,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描绘景物的动态变化柔和似絮,轻匀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皓月从海面冉冉上升。月色恬淡,清辉映出一轮彩色的光晕,由浅至深,似有若无。仿写公式:总写景物特点+进行具体描绘(展现景物形态、颜色等)仿写公式:用动词写出景物的运动轨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展现景物的状态变化(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或用反义词来呈现)精美好句段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午后,风使劲儿吹,吹得树枝啪啪作响。不一会儿,一颗颗如米粒般大小的雪落在地上,然后欢快地翻了个筋斗,如同孩子般淘气;还有的落在屋顶上,演奏着美妙的音乐。仿写公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听觉、视觉等角度的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引用诗句式乡下的夜晚是美丽的。“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月光如练,静静地从天空中流淌下来,天地间只听得见断断续续的虫鸣。对比描写式开篇点题式晚霞是一道平常而又独特的风景,我从没仔细观察过它,只是空闲时看看,但今天我却被它吸引住了。残阳如血,染得天空中的一切都是红的,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情境再现式骄阳似火,炙烤得大地直冒烟,温度高到鸡蛋掉下去都能立马被烤熟。甚至连空气都热得发烫,蝉都躲到了树上,拼命地叫着“热啊,热啊”。仿写公式:运用对比的手法(用“……是……的,而……是……的”的句式)+对景色进行整体描写(突出变化)城镇的傍晚是喧闹的,而乡村的傍晚是宁静的、平和的。夕阳西下,原本绿意浓浓的村庄染上了金黄色,连角落里的小猫都仿佛变成金色的。精妙好开头引用式①是啊,落日即景千变万化,是多么迷人啊!可惜这样的景象却是那么短暂,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江南的美,美在朦胧,美在幽静,美在不加粉饰的纯朴自然。听!春风中,有人在低声吟唱:“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赞美式啊!美丽的晚霞,你把湖水染红了,把小树染红了,把孩子也染红了,还把我们的生活染得更加红火了。仿写公式:感叹词+赞美语句精彩好结尾抒情式美丽的雾啊!为什么你来得无声无息,走得也这般匆忙?意犹未尽式①淅淅沥沥的雨声在不知不觉中停了下来,但我脑海中的幻想却刚刚开始……②终于,太阳出来了!厚厚的晨雾又变成一层薄薄的纱,周围的景物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了。慢慢地,雾化成了水蒸气,消失在空气中,远处的景物却又有了新的变化……演练考场真题任务六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吧!冬日校园,浓雾笼罩;冬日公园,蜡梅飘香;冬日高山,银装素裹……大自然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写一写冬天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注意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要求:(1)题目自拟;(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书写工整;(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2025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小学五年级期末质量检测题)真题在线学列提纲修改评价评价标准 书写正确,语句通顺 有序写景,展现特点 写清景物的动态变化 巧用修辞,描写生动 习作完成后,请同学们自行修改习作,与同学交流分享,并按照评价标准互相给对方评价。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