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月月考试卷(一)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ADCAABADAAADDBD1.A【解析】②:“两个必然”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两个绝不会”讲的是社会形态更替实现的条件性,且“两个必然”并未说明其过程是漫长的,②不符合题意。④: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主要基于资本归个人私有和雇佣关系。“两个必然”并没有反映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运行的,④排除。2.A【解析】A: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需要而生,并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回答了文化层面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我们担负新时代新的使命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这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与时俱进中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A符合题意。3.D【解析】⑤: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机制建立后,首先形成产销区省际合作的新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即构建现代化的粮食产销合作新格局,故⑤排第一位②:现代化的粮食产销合作新格局构建起来后,合理的产销格局有助于提高主产区粮食销售等方面的收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会提升粮食主产区财政支撑发展的能力,故②排第二位⑥:财政能力提升后,主产区政府更有资源和动力投入粮食生产,解决“要粮食还是要经济效益”的困境,提高重农抓粮积极性,故⑥排第三位③:持续调动粮食主产区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更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及促进共同富裕,故③排第四位,正确的传导路径是⑤→②→⑥→③。4.C【解析】①④:材料没有体现全球经济治理,也看不出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①④不符合题意。5.A【解析】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6.A【解析】②:材料不涉及产业转型,该选项也不是其目的,②不选。④:政府职能是法定的,不能任意减少,④不选。7.B【解析】②: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只要条件具备,规律就必然会发生作用,无论人们是否尊重客观的物质条件,④:只有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成功,但并不是只有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8.A【解析】漫画《羡慕》中的人物没有恒心和耐心,最终没有挖到宝,启示我们要重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比喻在遇到困难一种办法不行时,可以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通过探索去发现答案,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横看成岭侧成蜂,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从正面(横)看,庐山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侧)看,庐山又成了一座挺拔的山峰,强调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认识不同。9.D【解析】①:材料未体现辽壁画“激发中华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重点是在强调其史料价值,非精神作用),①不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对辽朝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10.A【解析】A: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此创新之举,让公众在享用咖啡的同时可以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感受各国历史文化,体验“古今穿越”的愉悦感,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有利于提高文化服务水平,A符合题意。11.A【解析】②:公共外交主要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普遍参与,借助传播和交流等手段,向国外公众介绍本国国情和政策理念,向国内公众介绍本国外交方针政策以及相关举措,旨在获取国内外公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争取民心民意,树立国家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维护和促进国家根本利益。材料强调合作,而非公共外交,②排除。④:材料仅涉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未涉及“南北关系”,④排除。12.A【解析】习近平重要讲话①“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扩大自主开放。”,主要强调的内容是坚持开放发展,积极改革,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应甲和丙的开放来适应经济全球化行动。习近平重要讲话②“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更希望百花齐放,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主要强调的内容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应乙和丁的行动,因为乙和丁都涉及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共赢。13.D【解析】①:在我国,法律禁止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甲某的父亲与乙某的母亲系表兄妹,甲和乙是第四代旁系血亲,所以甲乙婚姻有效。并且房子租金属于夫妻共同财产,②:1万元稿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是甲乙的婚姻属于有效婚姻。14.D【解析】D:若李四同意转租,转租合同自签订时生效,而非同意时,D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15.B【解析】B:如果“张三或李四有一人参加了除草”,那么可推出“有些同学参加了除草”和“有些同学没有参加除草”同时为真,这与题干信息“只有一个为真”相违背。因此只有一种可能,可必然推出“张三和李四都参加了除草”。如果全班只有张三和李四参加了除思想政治参考答案一1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月月考试卷(一)思想政治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对“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两个绝不会”“两个必然”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①两者都基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某校高二学生在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关注到以下这段话: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产物和理论形态,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需要而生,并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科学回答了文化层面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我们担负新时代新的使命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这段论述告诉我们,习近平文化思想()A.在与时俱进中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B.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D.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3.要粮食还是要经济效益,一直是困扰粮食主产区的两难选择。粮食比较效益低,对财政贡献有限,粮食主产区“粮财倒挂”问题突出。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下列关于探索建立这一机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推导正确的是()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②提升粮食主产区财政支撑发展的能力③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与促进共同富裕④协调城乡利益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⑤构建现代化的粮食产销合作新格局⑥调动粮食主产区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A.⑥→①→②→⑤B.⑥→⑤→②→④C.⑤→⑥→②→③D.⑤→②→⑥→③4.2024年,我国外贸实现质升量稳,区域协调发展活力迸发。中西部地区在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中不断实现开放发展,东北地区一方面进一步发挥老工业基地生产研发能力强的产业优势,另一方面推动冰雪经济产业发展为外贸增添新亮色。下图显示了2024年全国各区域进出口额及其增长率。思想政治试题第1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月月考试卷(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pdf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月月考试卷(一)思想政治(试题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