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笔尖流出的故事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笔尖流出的故事 课件

资源简介

(共74张PPT)
笔尖流出的故事




——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同学们,想一想《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为什么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不是孙悟空一个筋斗云翻十万八千里直接取回真经?
这是因为有了曲折的情节,才能让故事更吸引人。那如何将情节写得一波三折,合情合理,又不脱离生活呢?
在我们刚刚学习过的几篇课文中,虽然都是虚构的故事,但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的一样,因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
虚构的故事
“笔尖流出的故事”
开始我们的任务式学习吧!
审清习作要求
任务一
1.审清内容
下列对课本习作任务提供的几组环境和人物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组设计的是校园故事 B.第二组设计的是发生在街头的爱心故事
C.第三组设计的是亲人间的故事 D.均与奇幻想象故事有关
D
任务小贴士
课本习作任务提供了三组环境和人物,其环境均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基础,人物则以少年形象为主,贴近同学们的生活,适合同学们展开想象。
2.审清细节
思思打算以发生在自己生活的小区里的一件事为灵感,创编一个充满温
情的故事。她的构思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可行
任务小贴士
根据课本习作任务中的“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以及“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可知同学们这次创作虚构故事时,可以尝试从自己的经历或听到的、看到的事情中去寻找灵感。
3.审清重点
下列不是本次习作重点的是(  )。
A.完整的故事情节 B.鲜明的人物形象
C.适宜的故事环境 D.明确的时间地点
任务小贴士
根据课本习作任务中的三条注意点,可知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围绕主要人物,把故事情节写完整、生动,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或通过心理描写体现人物心情。
D
能够围绕主要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并能把故事写完整,写出情节的曲折起伏,试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人物的心理。
习作目标
审清楚了习作要求,也就了解了习作的目标!
掌握习作要素
任务二
习作要素
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要素解读
本单元习作要素要求了解如何从一个生活场景或事件出发,发挥想象,创设出全新的故事、人物以及环境。可以借鉴曾经读过的生活故事,进行创新性的编写,让情节起承转合,包含悬念、高潮和转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从人物的背景、性格与动机等方面入手,通过细节来呈现。环境同样至关重要,它既能够作为故事的背景,也可以成为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特点的关键要素。另外,细致描绘某些与人、景和物相关的细节,常常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一个优秀的故事还少不了能够引发读者思考和共鸣的主题,这就需要回忆日常生活中关注到的社会现象、感悟出的人生哲理和产生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深入思考并提炼主题,将其巧妙融入故事中。
习作要素具体的要求是什么?
示例
傍晚时分,冷风阵阵,行人脚步匆匆。陆天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忽然,一阵呜咽声传入他的耳中。他循声走到小巷口,发现一只脏兮兮的小狗正耷拉着脑袋,一条后腿上还残留着斑斑血迹。寒风中,行人对这只小狗视若无睹。陆天凝视着它,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将冻得有些僵硬的手伸进口袋里—那里装着妈妈给他的晚饭钱。旁边的小吃店内透出温暖的灯光,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诱惑着他快步走了进去。不一会儿,陆天便从店里出来了。他蹲下身,把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放在小狗面前,轻声说道:“可怜的小家伙,快吃吧。”小狗试探性地轻轻舔了舔包子后,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还不时冲陆天欢快地摇尾巴。
写作公式
① 确定主题+设计角色(性格、背景等)+搭建情节框架(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
② 发挥想象(情节、人物和环境)+编写生活故事(细节描写、“五感法”等)
结合习作目标与习作要素,想一想:你打算按照什么写作顺序来写这个故事呢?要怎样描写才能突出人物的形象?你打算运用哪些写作方法,让自己所创编的故事更精彩呢?
习作思考
搜集习作素材
任务三
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来搜集素材?
01
02
03
04
环境
情节
人物
结局
故事发生在哪里?环境是怎么样的
环 境
在哪儿:校园、街头、村庄、小区、小巷、花园、沙漠、荒野、树林、操场、林荫道……
怎么样:开满丁香花、冬日黄昏、车来人往、月光下、鹅毛大雪、秋风萧瑟、炎炎烈日下、温暖明媚的春日、淅淅沥沥的雨……
人物形象:淘气包张明、雷厉风行的班长王寒冰、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志愿者徐明、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留守儿童铁蛋、远道而来的表哥、治沙十几年的阿威、孤独的王爷爷、退伍军人李叔叔、风雨无阻的清洁工人、喜欢动物的老人、总是呆立在村口的老人、喜欢在公园里画画的徐阿姨、每天风雨无阻在天桥上卖字的李爷爷……
细节描写:邱阿姨话音刚落,小颖的眼睛一下子红了,她张开嘴,最后却又闭上了,脸上满是羞愧(动作、神态);雪花漫天飞舞,很快,陈老师的头发是白的,眉毛是白的,连嘴唇都是苍白的(外貌);铁蛋呆呆地望着月亮,眼睛里闪过一丝迷茫(动作、神态);天气这么冷,这只小狗待在这儿会被冻死的,我该怎么帮它(心理);“我……我真的可以到城市生活吗 ”(语言)……
故事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你打算运用哪些细节描写
人 物
新颖的:陆天在街上遇到了正在与老奶奶争论的志愿者徐明,以为他在欺负老奶奶,想过去阻止他,结果走近了才知道老奶奶是徐明的邻居,独居的她胳膊扭伤了却不肯去医院;小秦总是在上课时捣乱,是让刘老师最头疼的学生,但小秦细心地发现刘老师常在校园里扫地,于是跑过去问她为什么;小明自以为很聪明,总是觉得自己可以把其他同学耍得团团转,直到一次班级活动,他才发现大家都不喜欢自己……
你打算创编怎样的情情节?
情 节
深刻的:李叔叔退伍后成了小区里的保安,常常上门关心小区里的孤寡老人,是许多老人的“儿子”;热心肠的王阿姨有一个秘密,她从前总是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发脾气;徐阿姨喜欢到公园画画,但经常一整天也没有画几笔……
故事结局:在陆天和徐明的劝导下,郑奶奶去医院看病了;刘老师讲了校园于她的意义,小秦从中感受到她对校园的爱,从此上课时再也不捣乱了;十几年后,沙漠治理终于有了成效……
故事主旨:不能只看一个人的表面,要看到一个人的内在;当一个人热爱一个地方,就会希望自己在这个地方所做的一切都是正能量的;人要懂得感恩;冷静分析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结 局
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你想通过故事表达什么?
怎样才能虚构出美妙动人的生活故事,同时又能反映现实生活呢?快来学习这些写作技法吧!
学习写作技法
任务四
学技法
故事,是时光的载体,它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我们能够在今天回望过去的岁月,或者憧憬未来的可能性。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奇妙的旅行,让我们置身于一个充满惊奇、挑战与感动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事的创作者,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和笔触,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巧设曲折情节
1
曲折的故事情节,富有悬念的故事,可以使文章波澜迭起,扣人心弦,能够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如何创设曲折的故事情节呢?
四次人物之间的冲突
临危不惧
舍己为人
渔夫能否平安回家?
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
两个悬念
巧设曲折情节
1
围绕主要人物展开,创设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先按照对人物的“常态印象”来设计情节;到情节发展时,设置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转情节,从不同角度突出人物形象,创编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选自奥莱尔《在柏林》)
● 课外示例
当老妇人的奇怪言行再次引发两个小姑娘的嘲笑时,情节从平静的叙述中陡然转折——老兵忍不住道出了令人意外的故事,前面常规情节的蓄势和铺垫在这里展现出震撼人心的效果。
作者巧设了怎样“反转”的故事情节?
【写作公式:创编常规情节(通过人物细节进行蓄势与铺垫)+ 创编转折情节】
生动描绘环境
2
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对创编故事有什么好处呢?
课文《穷人》,开篇对桑娜补帆的动作进行了描写,然后描绘了屋外海面恶劣的环境,让人不禁担忧渔夫是否正在这恶劣的环境中捕鱼,由此理解了这个家庭的贫困程度;接着,作者又描写了渔夫的家是温暖、舒适,而又干净的,从侧面体现桑娜的勤劳,让我们对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
怎样才能使环境描写能起到渲染氛围、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人物的精神品质呢?
生动描绘环境
2
生动描绘故事发生时的环境,渲染故事独特的氛围。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不仅可以渲染故事氛围,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衬托人物的精神品质。
校园故事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选自谈歌《桥》)
● 课外示例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既描写了村庄被洪水淹没的可怕场面,说明了洪水的无情,又呼应了前文老支书和儿子被洪水吞没的结局,表现出洪水肆虐后的悲凉氛围。
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环境的呢?
【写作公式:写出人物结局+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欢喜/平静/肃穆的气氛】
“学霸”润色厅
寒冬时节,雪花纷飞,到处是积雪、冰面。街上,行人与车辆行进得异常艰难。目睹此景,少年陆天深知,若不尽快清除积雪,将会给行人和车辆带去危险。这份对他人安危的深切关怀,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不足之处:
示例:
环境描写简略,画面感较弱,难以凸显陆天担忧背后的紧迫感,读起来缺乏吸引力。
润色角度: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细化环境描写,展现雪势的磅礴与风的凛冽,凸显行人和车辆所面临的困难,在增强画面感的同时,为后文陆天情感的萌生提供更为具体的背景,让他的情感显得更加真实、动人;适当补充与其他人或事物相关的情节,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使情节推进更具连贯性与逻辑性。
修改润色:
寒冬时节,大雪纷飞。时至黄昏,寒风如猛兽般咆哮,雪势愈发汹涌。街道上,行人眯缝着眼睛,裹紧厚重的冬装,宛如臃肿的茧,在茫茫雪海中蹒跚前行。路灯渐次亮起,昏黄的光晕仿佛为地面的白雪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黄纱。车辆小心翼翼地行驶着,车前射出的光柱划破黑暗,雪花在这些光柱间飞舞,有的轻盈着陆,有的则被狂风卷着再次抛向高空。
为了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每个路口都站满了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他们不畏严寒,全力指挥交通,一心想要为人们开辟出一条条安全的通道。然而,路面上的积雪厚得犹如坚固的城墙,部分区域更是凝结起了厚厚的冰层,使行人与车辆举步维艰,时不时便会有人摔倒,发出沉闷得令人揪心的声响。
本次习作需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故事的创编,主要人物就像故事的心脏,不仅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还能通过他们的性格、行为和品质,传递出故事的核心价值。除了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也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和揭示主题的作用,甚至能进行侧面衬托,凸显主要人物的品质。
你想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打算如何来具体描写呢?
妙用细节描写
3
舍己为人
勤劳、善良
妙用细节描写
3
抓住主要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等细节进行描写,凸显人物的品质;或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从侧面衬托主人人物的品质,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选自列夫·托尔斯泰《穷人》)
● 课外示例
选段中细腻的心理描写,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桑娜矛盾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同情心的劳动妇女形象,使桑娜这个人物身上闪耀着高尚、纯洁的母性光辉。
作者是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写作公式:运用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情绪+运用心理描写,突出人物品质】
同学们,生动的情节能让我们创编出来的故事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如何创编生动的故事情节呢?
调动多种感官
4
调动多种感官
4
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把眼睛看到的场景、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味道、嘴巴尝到的滋味、身体部位触摸事物的感觉等写出来,故事的情节会变得更加生动起来。
“五感法”示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选自列夫·托尔斯泰《穷人》)
触觉
视觉
视觉
丁香花开
早晨,开满丁香花的校园里散发着阵阵扑鼻的芳香。
“哈哈哈……”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原来是“淘气包”张明!这时,班长王寒冰瞥了一眼这个打扰老师上课的同学,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将注意力移回黑板上,继续认真听课。她人如其名,扎着高高的马尾辫,表情严肃,给人一种雷厉风行的感觉,仿佛任何事情都无法干扰她专注听课的状态。
“丁零零……”下课铃声响了,张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教室,奔向校园里的丁香园。他偷偷地看了看四周,见无人注意,便蹑手蹑脚地走到花坛边,伸出手轻轻地摘下一朵芳香四溢、小巧玲珑的丁香花。“张明,你在干什么?”得到想要的东西后,张明刚想转身离开,耳边就传来一声呵斥。不用说,当然是班长王寒冰。“你居然敢偷摘校园里的花朵!真是胆大包天!”张明心里一紧,委屈地撇着嘴:“我根本就不想偷摘。我只是……”“只是什么?别找借口了!”王寒冰不容他辩解,一把抓住他的手,把他拖到了班主任李军老师的办公室。
年轻的班主任见王寒冰和张明进来了,笑眯眯地问:“发生什么事了?”王寒冰气呼呼地说:“老师,张明偷摘了丁香花。”张明一脸委屈,眼眶泛红:“李老师,我只是想制作植物标本,完成自然课的作业……”王寒冰的脸“唰”地一下变得通红,她觉得自己太鲁莽了,没有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就错怪了别人。知道了事情原委的李军老师和颜悦色地说:“张明随意摘校园里的花朵确实不对,班长阻止得没错。制作标本可以捡落在地上的丁香花嘛。”
在班主任的引导教育下,两人终于解开了误会,互相道了歉,还说以后要好好相处。当他们再次经过丁香园前,张明灵光乍现,大声地说道:“班长,我们来制作一块警示牌吧!”王寒冰听了,连忙点头答应。于是,他们回到教室,分工合作。张明负责写警示语,王寒冰负责画画。不一会儿,一张花朵形状的警示牌就做好了,上面写着:“我的美属于大家,请勿随意摘花!”两人插好了警示牌,相视一笑。这时,丁香花的香气飘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例文赏析
丁香花开
早晨,开满丁香花的校园里散发着阵阵扑鼻的芳香。
“哈哈哈……”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原来是“淘气包”张明!这时,班长王寒冰瞥了一眼这个打扰老师上课的同学,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将注意力移回黑板上,继续认真听课。她人如其名,扎着高高的马尾辫,表情严肃,给人一种雷厉风行的感觉,仿佛任何事情都无法干扰她专注听课的状态。
“丁零零……”下课铃声响了,张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教室,奔向校园里的丁香园。他偷偷地看了看四周,见无人注意,便蹑手蹑脚地走到花坛边,伸出手轻轻地摘下一朵芳香四溢、小巧玲珑的丁香花。“张明,你在干什么?”得到想要的东西后,张明刚想转身离开,耳边就传来一声呵斥。不用说,当然是班长王寒冰。“你居然敢偷摘校园里的花朵!真是胆大包天!”张明心里一紧,委屈地撇着嘴:“我根本就不想偷摘。我只是……”“只是什么?别找借口了!”王寒冰不容他辩解,一把抓住他的手,把他拖到了班主任李军老师的办公室。
年轻的班主任见王寒冰和张明进来了,笑眯眯地问:“发生什么事了?”王寒冰气呼呼地说:“老师,张明偷摘了丁香花。”张明一脸委屈,眼眶泛红:“李老师,我只是想制作植物标本,完成自然课的作业……”王寒冰的脸“唰”地一下变得通红,她觉得自己太鲁莽了,没有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就错怪了别人。知道了事情原委的李军老师和颜悦色地说:“张明随意摘校园里的花朵确实不对,班长阻止得没错。制作标本可以捡落在地上的丁香花嘛。”
在班主任的引导教育下,两人终于解开了误会,互相道了歉,还说以后要好好相处。当他们再次经过丁香园前,张明灵光乍现,大声地说道:“班长,我们来制作一块警示牌吧!”王寒冰听了,连忙点头答应。于是,他们回到教室,分工合作。张明负责写警示语,王寒冰负责画画。不一会儿,一张花朵形状的警示牌就做好了,上面写着:“我的美属于大家,请勿随意摘花!”两人插好了警示牌,相视一笑。这时,丁香花的香气飘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例文赏析
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能推进情节的发展,王寒冰指责张明摘花而他不承认这一矛盾冲突,使得情节更加曲折,真有趣!
习作最后一句话运用了环境描写,起到了照应开头,渲染氛围的作用。
 小作者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了班长王寒冰雷厉风行的性格。
小作者在开头从嗅觉的角度描绘了开满丁香花的校园环境,起到了渲染美好的校园氛围、为后续情节和积极向上的主题作铺垫、点明关键线索(丁香花)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1)认真审题,从所提供的环境和人物中选择一组,或者自己创编其他人物或环境。
(2)围绕主要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梳理人物关系,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思路搭起故事框架,创编情节曲折的生活故事。
(3)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烘托氛围,衬托人物的性格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技法探究
参考写作典范
任务五
好词佳句是习作的基础。如何将生活中的事物或景象变成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呢?来借鉴这些好词佳句吧!
描写人物
描写丁香
眉清目秀 面如土色 玉树临风 文质彬彬 英姿飒爽 唇红齿白 目光炯炯 白里透红
不修边幅 面黄肌瘦 愁眉不展 眉头紧锁 结结巴巴 白白净净 步履蹒跚 衣着朴素
花团锦簇 沁人心脾 清香扑鼻 层层叠叠 含苞待放 鲜艳夺目 花香四溢 婀娜多姿
好词巧运用:校园里开满了丁香花,花团锦簇,清香扑鼻。
精巧好词语
人物形象鲜明
这时,一位衣着朴素的清洁工阿姨看见轩轩难受的样子,立刻走了过来,轻轻拍着他的背。她一边拍一边安慰道:“不要紧的,吐完会好受一点儿的。”然后,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干净的纸巾,替轩轩擦掉嘴边的脏物,还扶轩轩去公园的椅子上休息。
环境描写到位
那是冬天的一个傍晚,天阴沉沉的,北风尖叫着,大片大片的雪花在空中跳着踢踏舞,没有半点儿要停的意思。每个人都把衣服裹得严严的,生怕那刀子般的北风钻进去。刚放学的陆天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厚厚的雪里,步履蹒跚地往家里赶。
仿写公式:有序展现人物行为+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突出人物品质
仿写公式:描绘环境(运用修辞手法)+描写人物行为(运用细节描写、对比手法)
精美好句段
精美好句段
情节设计生动
录播室内热闹非凡,人头攒动,显然,对五瓣丁香充满好奇的同学很多。这时,李军老师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上讲台,而后轻轻点击鼠标,投影屏幕上立刻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丁香品种,它们色彩斑斓,美不胜收。李军老师面带微笑地跟大家解释,校园里所种植的是常见的四瓣丁香,并非传说中那神秘的五瓣丁香。为了满足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他神秘兮兮地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在森林公园中,有一棵极为珍贵的五瓣丁香,正静静地等待着大家前去探寻。
仿写公式:对场景进行描写+对人物言行进行描写
对比引入式
有人喜爱活泼可爱的金鱼,有人喜爱古灵精怪的仓鼠,而陆天喜爱的却是高傲的小猫。
引用名句式
故设悬念式
铁蛋最近总是呆呆地坐在村口的小溪边,眉头紧锁,他的妈妈连喊三声,他都没听见。
营造氛围式
又是一年丁香烂漫时,一簇簇白如雪、紫似霞的丁香花开满枝头,远远望去,校园就好像掩映在一片片轻云里,花香四溢。
仿写公式:点明时节,描绘景物+描绘整体环境(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雨巷》中的“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最近,校园里的丁香开花了,李军老师便给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精妙好开头
开门见山式
今天,铁蛋在城里工作的表哥就要回来了,铁蛋激动得一大早就守在村口等他。
先声夺人式
“咳咳咳……”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铁蛋一听到就赶紧放下了手里的活儿,连忙跑过来。清冷的月光从天空洒下来,照着铁蛋和爷爷的脸。
意味深长式
夜深了,大家都睡下了。屋内静谧无声,爷爷的一滴泪在无人察觉时悄然滑落!
环境衬托式
东方闪现出一颗异常明亮的星星,宛如一只巨大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平静的村庄。
仿写公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点明结局
精彩好结尾
抒情式
听完班主任李老师的讲解,“淘气包”张明惭愧地低下了头,很多同学也羞红了脸。五瓣丁香事件就这样被李老师化解了。
戛然而止式
说完,他迈着大步向村主任家走去。
总结全文式
从此以后,张明明白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再也不敢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了。
首尾呼应式
(首)春天来了,校园里那棵婀娜多姿的紫丁香树繁花满枝,一簇簇的,美不胜收。
(尾)校园里层层叠叠的紫丁香依然开得那么鲜艳夺目,仿佛一团团带着异香的云。
演练考场真题
任务六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我们的想象,去打开一扇扇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之门,让精彩的故事在我们的笔尖流淌吧!
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
环境:春节热闹的街头
人物:春节文化志愿者林阿姨、林阿姨的孙女小悦
要求:(1)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2)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3)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通过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形象;(4)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小学六年级期末质量检测题)
真题在线
学列提纲
修改评价
评价标准
故事完整
情节动人
人物形象鲜明
环境描写到位
习作完成后,请同学们自行修改习作,与同学交流分享,并按照评价标准互相给对方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